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志鉴研究】以4部中国精品年鉴为例谈年鉴类目设置的地方特色​‖​占监楼

作者:占监楼 来源:《中国年鉴研究》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6-09 12: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以4部中国精品年鉴为例

谈年鉴类目设置的地方特色

占监楼

摘 要地方综合年鉴有无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衡量年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地方特色可以通过框架设计、内容编排、彩页插图、装帧设计等形式表现,而类目设置更是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核心。笔者以《长沙年鉴(2020)》等4部中国精品年鉴的类目设置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精品年鉴类目设置的地方特色,提出在科学分类的前提下,类目设置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优化调整,突出地方特色。并以《滨江年鉴(2022)》的编纂实践为例,建议增加地方特色类目数量,以规模效应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已有类目,以时代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动态调整类目,以年度特色突出地方特色。

关键词精品年鉴 类目设置 地方特色

《长沙年鉴(2020)》《北京朝阳年鉴(2020)》《连云港年鉴(2019)》《孝义年鉴(2020)》4部中国精品年鉴,内容各异,各有地方特色。学习4部中国精品年鉴,对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吴良镛先生认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所谓地方特色,是指在记述的特定地域和时间范围内,在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不同或者优于其他地域的体现。地方特色是当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色在年鉴中的客观反映,是当地地情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是年鉴生命力的源泉。年鉴的地方特色可以通过框架设计、内容编排、彩页插图、装帧设计等形式表现,其中类目(本文所谈类目不含特载、专文、大事记、附录)设置是年鉴编辑的规划和方案,是年鉴编纂的重点。类目设置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年鉴地方特色的鲜明性。4部中国精品年鉴的地方特色类目设置各有侧重,值得借鉴。

一、4部中国精品年鉴类目地方特色分析

《长沙年鉴(2020)》全书共设36个类目,除常规类目外,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是“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开发区”“应急管理”“工业·建筑业”“经贸合作”等类目。增设“应急管理”类目,并下设“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卫生应急”“消防”4个分目。该类目的地方特色在于增设“卫生应急”分目,区别于其他年鉴将“卫生应急”分目设置在“卫生健康”类目下。

《北京朝阳年鉴(2020)》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是将工业与商务服务业合并为“工业 商务服务业”类目,将“城乡规划与建设”和“城乡管理”单独设置类目,“功能区建设”类目下设“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关村朝阳园”“温榆河生态走廊”“金盏金融商务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分目。“功能区建设”类目尤其体现了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的地方特色。

《连云港年鉴(2019)》表现地方特色的类目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连云港港”“海洋经济”“开放型经济”“信息服务业”“乡村建设”“收入与消费”“社会治理”。其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连云港港”“乡村建设”“社会治理”都为新增类目。“乡村建设”体现国家振兴乡村的导向。“社会治理”单独成类目体现国家重视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的导向,与最新的政策息息相关,体现年鉴的时效性。“收入与消费”少有年鉴单独设置类目,一般做分目的较多。设置“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市场物价”分目,充分体现连云港市位于沿海地区,收入和消费趋多元性的地方特色,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编纂理念,使年鉴更贴近民生、贴近基层,更接地气、更具传播力和地方性。

《孝义年鉴(2020)》地方特色类目为“脱贫攻坚”“水利”“开发区建设”等。“开发区建设”类目下设“综述”“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铝系新材料产业园区”“山西吕梁(孝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科教文化产业园区”分目,充分结合了当地特有的经济资源情况。其中,“脱贫攻坚”类目的设置,契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工作重点,突显地方特色。

4部中国精品年鉴均设置突出地方特色的类目,数量有多有少,有的是单纯的地方特色类目,如“湖南湘江新区”“功能区建设”“连云港港”类目;有的是根据地方特色的演化,如“水利”“信息服务业”“社会治理”类目。总体来看,地方特色类目主要体现在经济部类,分为经济建设类目,如“开发区”“功能区建设”等;产业类类目,如“工业·建筑业”“工业商务服务业”等;综合经济和经济管理类类目,如“经贸合作”“开放型经济”等。政治部类少有地方特色类目,因为政治类别基本一致;文化部类一般比较常规;社会部类内涵丰富,在地方特色类目上也有体现,如“社会治理”“收入与消费”“乡村建设”等。

二、4部中国精品年鉴类目设置的启发

年鉴类目从有无地方特色的角度分析,分为常规类目和地方特色类目两种。所谓常规类目,即按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事物加以综合形成的关于事物类别的概念。一般指全国各地综合年鉴普遍设置的共性类目,比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治”“军事”等。地方特色类目,是因时因地,为突出特色需要由原来为属概念的内容演变成的类目。一般指本地特有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个性类目,多数在经济部类和社会部类。学习精品年鉴,就要更注重设置地方特色类目和优化常规类目。

(一)设置地方特色类目

1.设置的必要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年鉴框架应体现年度特点和突出地方特色。”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各地的历史进程也不相同。各地区必然形成自身特有的地方特色,即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不同于其他地区而表现出特殊性。地方特色是由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是其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地方特色体现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历代传承,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要逐年记录这种特殊性,设置体现地方特色内容的类目。例如,长沙市的湘江新区特色,连云港市的港口特色,山西省孝义市的脱贫攻坚特色,北京市朝阳区的首都功能特色。随着“年鉴全覆盖”的持续巩固拓展,编纂出版数量的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雷同,为了避免千鉴一面,必然要设置反映地方特色的类目,以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综合年鉴。

2.设置的原则。地方特色类目的设置要符合年鉴体例的规定、要求。首先,年鉴是资料性的工具书,类目设置有通行的分类标准。“首先要考虑栏目的分量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称,其次要考虑逻辑关系是否顺当”。地方特色类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处理后的框架体系是否符合年鉴的规则,不出现太多“错辈”的现象。这也是中国精品年鉴的地方特色类目多出现在经济部类和社会部类的原因,因为经济类和社会类的设置可以相对灵活,会较少出现分类错误。其次,要有充分的材料支撑。抓住特点而没有资料,也会导致地方特色不鲜明,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才会饱满。

3.设置的内容。地方特色类目的内容设置,应在基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地的历史和现状,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分类设置。首先,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精品年鉴中地方特色类目最多的就是经济部类,可分为经济建设做法类、产业类、综合经济管理类。其次,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中寻找地方区域特色。如《北京朝阳年鉴(2020)》“功能区建设”类目,《连云港年鉴(2019)》“海洋经济”“连云港港”类目。再次,从历史回溯与对比中梳理地方历史特色。如《连云港年鉴(2019)》“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类目。复次,从文化底蕴中搜寻地方人文特色。如《连云港年鉴(2019)》“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类目。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找出本地最根本、最重要、最突出的地情,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找得准,特色越全面,资料越真实,记述的内容越接近现实,存史资政的价值就越大,服务功能也就越强。最后,设置政治部类的地方特色类目要较为慎重。

4.设置的数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即全面记载和地方特色类目设置的比例关系。首先,全面记载是基础,地方特色是重点,两者应统一于整体的类目设置之中。其次,要以类目设置全面、合乎逻辑要求和通行分类标准为基础,因地制宜,设置地方特色类目。要突出地方特色,设置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类目,形成集群效应。要从主体内容和结构上一看,就能区分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一座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从而判断出区域发展的个性和特色。合理的地方特色类目设置数量应占总类目15%~20%,才会令读者印象深刻。最后,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全面有余,地方特色类目数量不足;另一种是地方特色类目数量太多,影响科学分类。

(二)优化常规类目

1.优化的原则和途径。优化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各地因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背景等各不相同,导致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都不均衡,常规类目就需要调整优化。优化的途径可以通过增加、撤销或归并扩充类目名来实现。如《孝义年鉴(2020)》“城乡建设管理”类目,《连云港年鉴(2019)》“城乡建设管理”“乡村建设”类目,《北京朝阳年鉴(2020)》“城乡规划与建设”“城乡管理”类目,《长沙年鉴(2020)》“城乡建设”类目“美丽乡村建设”分目。连云港市因为对乡村建设投入多且有特色,所以单独设置类目。北京市朝阳区因为是城区年鉴,城市建设内容多且重要,因而分成2个类目。所以,同样的内容,因为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类目设置就要根据当地情况做不同的调整。再如《连云港年鉴(2019》)“工业”“农业”类目,《北京朝阳年鉴(2020)》“工业 商务服务业”“农业与农村经济”类目,《长沙年鉴(2020)》“农业”“工业·建筑业”类目。同样的产业,在不违反大的分类前提下,不同的侧重设置与不同的资源禀赋有关。

2.适当升格。根据《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第八条:“年鉴框架应做到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第十一条:“年鉴框架分类应参照相关分类标准,结合社会实际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举行。”因此,在类目设置上既保持整体框架常规类目的完整性,又适当的升格当地有地方特色的类目。既有坚持,又有灵活,保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适当升格是突出地方特色的必要手段,当然,升格要有充足的理由。一种是为突出事物的功能而作升格处理,如《孝义年鉴(2020)》“脱贫攻坚”类目,脱贫攻坚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年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一种是事物的发展趋势,为鼓励、推动其发展,必须作升格处理,如《连云港年鉴(2019)》“乡村建设”类目。一种是新事物出现且符合设置类目的条件,年鉴应及时作出反应,如《长沙年鉴(2020)》“应急管理”类目,应急管理作为近几年成立的部门,从上到下体系都已建成,是日常生活中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部门,任务日益繁重,地位日益重要,应单独设置类目。

3.特殊问题。《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第五条明确指出:“经济部分框架设计,应当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类目设置要重点突出产业特色,达到深化地方特色的目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适当灵活拓展类目设置空间。产业类的类目,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按其所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合理又有重点地设置。地方发展好、占比较高的产业需要重点描述。如《连云港年鉴(2019)》除“工业”“农业”类目外,把第三产业分为“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类目。《长沙年鉴(2020)》设“农业”“工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旅游”“房地产业”等类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撤有并,更好地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特色。

三、结合中国精品年鉴谈实践

注重地方特色表达而形成的地方综合年鉴,其个性和风格也会比较突出。每一个特点突出、文化符号鲜明的城市,形成的风格迥异、个性独特的地方综合年鉴,都是当地最好的文化品牌。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城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行政区的结合体,具有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快、城市形态新、城市机制活等特点。为更好地加强地方特色,结合精品年鉴的品读,学习精品年鉴类目的设置,《滨江年鉴(2022)》类目设置做了些实践。

一是增加特色类目,以规模效应突出地方特色。地方综合年鉴要突出地方特色,就应在年鉴框架设计时找准定位和重点,在不违背年鉴编纂体例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设置一批地方特色类目,展现时代特色、年度特色、地方特色,从而体现现阶段当地的行政特点、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特点等。如《滨江年鉴(2022)》设置“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平台”“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类目。“高新技术产业”从“工业”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类目。因为产业、科技、人才都是高新区(滨江)的地方特色,单独设置类目,增加这些类目的比重,展示本地独有的、具有突出地位的事物,强化自身年鉴的“与众不同”,实现突出地方特色的目的。该卷年鉴需要改进的是,地方特色类目数量较少,应学习《连云港年鉴(2019)》,增加相应类目。经济部类和社会部类还可以增加“产业发展”“创业环境”“科研院所”“收入与消费”等类目,文化部类有特色也可以增加。

二是优化已有类目,以时代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年鉴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地方特色,年鉴就没有生命;没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缺乏生机和活力。以时代特色突出地方特色,要及时记录新产业、新制度、新技术、新经验等。反映在类目设置上,就是采用“升格”“显位”“聚合”等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不同类目之间、类目和分目之间的关系。如《滨江年鉴(2022)》将产业类目设置优化为“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管理”类目。农业因为已撤销农业农村局,农业用地已转化,农村居民已转变为城市居民,内容偏少,随着当地城市化的推进,类目失去存在的意义,农业和减少后的工业合并;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管理单独设置类目,因为高新区(滨江)作为新城区,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较快,有较多发展过程需要记载。类目设置还可以一定程度优化,如将“财税”“金融”类目并入“经济管理”类目。因为财税管理、金融管理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按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应纳入经济管理。学习《长沙年鉴(2020)》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结合,将“应急管理”分目升格为类目,并下设“综述”“安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消防救援”4个分目。

三是动态调整类目,以年度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滨江年鉴》在保持类目连贯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每年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年鉴的类目要和社会客观实际相适应。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重点也在变化。随着地方发展重点的变化,有的内容已经不能成为本区域发展的特色,有新兴事物发展已经异军突起,成为本地的特色。因此,年鉴的类目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有的类目内容要扩张,有的类目要删减,有的类目要归并,出现新的事物要开辟新的类目加以记录。如《滨江年鉴(2021)》“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商贸服务与区域合作”类目,在《滨江年鉴(2022)》中改为“产业平台”“商贸服务业”“投资促进和区域合作”类目。因为编纂2022年卷时小镇的建设有弱化倾向,所以把特色小镇降低为分目放到“产业平台”类目之下。“商贸服务与区域合作”类目是考虑新一年的经济情况,商贸和投资有很多的推动,所以拆分成2个类目。

纵观《滨江年鉴(2022)》,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平台”“人力资源”等类目,可看到高新区(滨江)是新兴的、高科技的、开放的现代化城区,从“中共杭州高新区工委(滨江区委)”“杭州高新区管委会(滨江区政府)”等类目,可以明显看出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行政区二合一的地方特色,形成一部个性独特、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年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读鉴、品鉴、学鉴,研读中国精品年鉴,要以读促学,学以致用。中国精品年鉴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深入的过程。精品年鉴类目设置在突出地方特色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归纳、总结其中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对全国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突出地方特色也是一个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和实践的课题,就类目设置而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当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从选材、质量、数量等予以考虑,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内容予以强化,从而以年鉴的地方特色反映区域的地方风情,提升年鉴“存史、育人、资政”价值。类目设置的地方特色化,才能实现年鉴风格化。年鉴有个性、有地方特色,才能成精品、成品牌,才能使年鉴文化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年鉴既有历史价值,又凸显现实意义,对年鉴的推广就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年鉴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占监楼〔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地方志编研室年鉴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年鉴编纂研究、年鉴与地方志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年鉴研究》2023年第1期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