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4年>详细内容

【出版资讯】《巴蜀史志》2024年第1期出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08 14:44:44 浏览次数: 【字体:

《巴蜀史志》2024年第1期出刊

5月8日,《巴蜀史志》2024年第1期公开出版发行。本期设“时政辑要”“封面故事”“蜀中人物”“巴蜀文献研究”“史料之窗”“历史文化”“史志研究”“资治探索”8个栏目,刊发30篇文章,共20余万字。

“时政辑要”栏目刊发3篇文章。《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更好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一文,聚焦2024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系统总结2023年四川省地方志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成绩,近年来地方志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对2024年全省地方志工作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安排。《担负文化新使命 探索宣传新路径——四川省方志文化宣传工作综述》一文,从壮大宣传阵地、提升声量能级,优化宣传内容、凸显方志特色,提升宣传效果、做实“三个服务”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地方志部门在方志文化宣传工作中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紧扣中心大局 坚持修志为用 奋力谱写地方志资政辅治新篇章》一文,回顾总结了2018年以来,四川省地方志部门充分发挥地方志“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功能,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信息咨询、研究成果和资政建议,谱写地方志资政辅治新篇章,发挥地方志工作以史鉴今的价值意义,展现了地方志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历史担当。

“封面故事”栏目,刊发《昭示大道 融通古今——古代陆地交通活化石之翠云廊概要》《翠云廊:中国植树护树制度演变发展史》《翠云廊对坚持正确政绩观的启示》3篇文章,不仅描绘了翠云廊的自然风光,更深入地挖掘了其承载的古蜀道历史文化和蕴含的正确政绩观,阐释了中国植树护树制度演变历程,对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蜀中人物”栏目,刊发《彭德怀到过四川石棉矿》《近代巴蜀文化群体之“失语者”杜钢百》《骆成骧:清代四川唯一状元》《巾帼红军风采——七位川籍女红军采访记》4篇文章。其中《彭德怀到过四川石棉矿》一文,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彭德怀前往四川石棉视察川矿的过程,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与矿工们亲切交流的故事情节,彰显了彭德怀元帅心系国家建设、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的崇高品质。《巾帼红军风采——七位川籍女红军采访记》一文,讲述了七名参加过长征的川籍女红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她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巾帼风采。

“巴蜀文献研究”栏目,刊发《论杨慎对道教的智识化审视与体认》《清代川籍农学家张宗法著〈三农纪〉述要》《清乾隆初年所绘〈四川全图·松潘镇图〉识略》3篇文章。其中,《清代川籍农学家张宗法著〈三农纪〉述要》一文,介绍张宗法所著《三农纪》这部综合性农学巨著的内容、版本和价值,该书是研究清代四川农业问题的重要文献,对当今我国农业生产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史料之窗”栏目,刊发《同舟共济 共赴国难——抗战时期四川接纳安置内迁情况概述》《四川省在伟大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红军长征时期在阿坝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毛主席警卫员胡长保烈士籍贯考证》《古籍中的天津》5篇文章。其中,前2篇文章论述了四川在抗战时期接纳安置内迁的情况,以及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四川各族人民为抗战作出的历史贡献,将永远为历史所铭记。《毛主席警卫员胡长保烈士籍贯考证》一文,通过查找记载胡长保烈士牺牲经过和籍贯的相关文献,实地调访胡长保烈士亲属,对毛主席警卫员胡长保烈士的真实籍贯作出对比、分析,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胡长保烈士籍贯考证工作。

“历史文化”栏目,刊发《〈祭母文〉中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天府茶馆自飘香》《成都双流观音阁百年老茶馆的前世今生》《曹家巷:自治拆迁的样本》《论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视觉设计艺术》《南充鹤鸣山,隐在闹市的低调神奇名山》6篇文章。《〈祭母文〉中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一文,反映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从对母亲的孝顺与爱,到对中国女性问题的关注研究,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和男女平等事业的追求,展现出他作为年轻革命者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过人的远见卓识。《天府茶馆自飘香》一文,作者从个人经历,介绍了四川的茶馆与茶文化,探寻从古生至今四川人爱喝茶、爱坐茶馆的习俗根源与文脉基因。《成都双流观音阁百年老茶馆的前世今生》一文,以一个上百年的观音阁老茶馆为记述对象,从茶的历史出发,以志书的记载溯源,反映了一个经历百年沧桑老茶馆的起起伏伏,以及老茶馆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时代魅力。《曹家巷:自治拆迁的样本》一文,介绍了成都市曹家巷在拆迁改造过程中创新创造的“曹家巷工作法”,破解了城市拆迁改造中的难题,为中国旧城区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论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视觉设计艺术》一文,对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地域特色与时代创新、雕刻设计造型技术与方法、图像构成设计和自身特点等开展探讨和分析,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巴蜀汉文化。

“史志研究”栏目,刊发《地方志与档案》《把资料收集作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的重点来抓——对石棉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的思考》2篇文章。前文通过对比档案与地方志的异同,梳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强调应充分发挥档案和地方志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后文通过分析石棉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的工作进展情况、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建议,强调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对如何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志资料收集工作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资治探索”栏目,刊发《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以眉山市青神县为例》《乐山市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融入特色文化元素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关于天全县仁义镇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3篇文章。《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眉山市青神县为例》一文,以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青神县为例,梳理总结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建议。《乐山市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一文,以乐山为例,介绍了建设村史馆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乐山村史馆建设经验、成效和做法,为全省村史馆建设提供了方法路径和启示建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谢林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