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1年>详细内容
2023-05-17 14:04:20

《巴蜀史志》2021年第4期(总第236期)

作者:谢灵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14 21:50:56 浏览次数:1788 【字体:



《巴蜀史志》2021年第4期封面

2021年第4期《巴蜀史志》设时政辑要、封面故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物访谈、蜀中人物、史料之窗、盆地探秘、风物名胜、史志研究、方志动态等10个栏目,刊发22篇文章,共20余万字。





“时政辑要”栏目刊发《做足存史育人资政文章 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文,回顾2021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认真践行“三个服务”、发挥“三项职能”,在记录四川发展进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各项举措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封面故事”栏目以理县为记述单元,刊发《红心向党——一家五口的长征》《千年古镇——薛城》《吉祥之地——杂谷脑》3篇文章,分别从理县籍老红军姜萍一家五口的长征历程、薛城古镇的建置沿革和社会变迁、杂谷脑从军事重镇到商贸要地的历史演进三个方面展示理县厚重的红色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红心向党——一家五口的长征》以纪实文学手法,从苦难煎熬、长征经历、大爱无疆、忠诚战士、传承精神、心系家乡、魂归故里7个片段讲述姜萍一家五口的长征历程及其在长征途中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生动感人的故事,热情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伟大革命实践和丰功伟绩,深情缅怀革命先辈,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千年古镇——薛城》聚焦薛城古镇的历史沿革、文化脉络、重大战事、建筑风格,展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让读者对川西高原上古老而又神秘的古镇薛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吉祥之地——杂谷脑》从历史沿革、军事战役、宗教文化、民族风俗、商贸往来、考古研究等为切入点,介绍茶马古道上商贸重镇杂谷脑,展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栏目刊发《怀我元戎》《余泽鸿:生命虽短,精神永存》《红军舅爷罗炳章》《探访赤化水库》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中国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深情缅怀为祖国建设和世界和平奉献牺牲的革命先辈,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人物访谈”栏目是为留住历史见证人记忆,将无文字记载的历史进行抢救性保护,从多角度记录历史事件、探寻历史真相、传承历史文脉而开设的新栏目。本期发表《探寻名流荟萃的西山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共同的根》《朱崇淑:巾帼奋战成就时代先锋 全力奉献回报大好家国》2篇文章。前文是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对西山书院、川北文学院创始人伍非百先生女儿、92岁的伍尚仁老师的访谈文章,重点围绕伍非百先生创立西山书院、川北文学院始末,西山书院、川北文学院时期的文化名人,以及伍尚仁老师对父亲的深情回忆等展开交流和探讨。通过访谈,赵义山教授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山书院历史,将大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呈现在读者眼前,并认为四川师范大学与西华师范大学共同的根,应当追溯到伍非百先生1943年在南充西山洋人湾创办的西山书院,而不是1946年的川北农工学院。后文通过访谈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朱崇淑女士的创业经历和公益情怀,再现民营企业家搏击商海的无畏与探索,彰显他们为改革开放作出的积极贡献,弘扬他们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精神。





“蜀中人物”栏目刊发《追寻真实的张思德》《新都状元杨升庵谪滇事迹补遗》《赵贞吉:紫柏山前车马道 英雄着地皆平沉》《孙梦麟寻路报国的坎坷历程》4篇文章。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李后强通过实地踏访英雄事迹发生地,撰写的《追寻真实的张思德》一文,将年轻、乐观、亲切、积极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从大量生动感人的史料中感悟其生为人民利益而工作、死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奉献精神,深刻把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新都状元杨升庵谪滇事迹补遗》作者董绍元系89岁的蓬安县离休干部,他以强烈的学术责任和乡土情怀,通过走访明代大才子杨升庵当年谪滇之地、查阅并考证相关史志资料,把杨升庵谪滇30多年,往返京、川、滇的艰辛历程和感人事迹再次呈现给读者,字里行间饱含对杨升庵先生超凡文采和博大情怀的由衷敬佩之情。内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刘德元撰写的《赵贞吉:紫柏山前车马道 英雄着地皆平沉》一文,介绍赵贞吉籍贯和生平要事,梳理其主要贡献和历史功绩,将明代这位以诗文名世的文学家、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和理学家的一生娓娓道来,彰显其敢于与传统旧制对抗的挑战精神和经世致用的创新创造精神,刻画出中华民族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和风骨。成都南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干部刘道源撰写的《孙梦麟寻路报国的坎坷历程》一文,以年谱方式讲述爱国将领孙梦麟为国家民族大义不屈不挠、英勇作战、光荣捐躯的戎马一生,再现那段中华儿女抗击日寇、救国存亡、浴血奋战的硝烟岁月。









“史料之窗”栏目刊发《“南行唐”由来考释》《富顺古近代职官制度研究》《20世纪自贡釜溪公园与城市公共生活》3篇文章,考证“南行唐”由来、研究富顺古近代职官制度、分析釜溪公园与城市公共生活关系,探析角度新颖、历史资料丰富、研究成果突出。







“盆地探秘”栏目刊发知名纪实作家、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易旭东的《大禹父亲鲧原来是崇州人》。文章从文献与古遗迹角度梳理大禹父亲鲧的出生地位于崇州鸡冠山,从“崇州火烧营与汶川石纽山”“北上治水汶川是必经之地”“世界‘基建狂魔’的鼻祖”三个方面论述其观点,脉络清晰、生动形象,让读者对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对研究远古巴蜀文化的专家有所裨益,对普通读者也极具吸引力。



“史志研究”栏目刊发《历代方志“八景”的记述及其价值与启示——以德阳地区历代方志为例》《清代石砫厅志考论》《专业年鉴的规范与创新——〈四川油气田年鉴〉编纂实践》3篇文章。《历代方志“八景”的记述及其价值与启示——以德阳地区历代方志为例》以德阳地区历代方志为例,对方志中“八景”的记述形式与内容,所蕴含的传统思想、客观价值及其对当代地方志编纂的启示进行探析,提出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清代石砫厅志考论》一文,作者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清代五修《石砫厅志》进行考论,不仅索其史源、辨其正误、补其缺略,且对所涉制度和事件溯其源流、考其演变、论其得失、明其意义,为今天修志编鉴提供有益借鉴。《专业年鉴的规范与创新——〈四川油气田年鉴〉编纂实践》从《四川油气田年鉴》编纂队伍稳定与编纂制度固化、框架设计体现行业特点、行文标准规范以及条目撰写和装帧设计与图照运用创新等方面,探讨专业年鉴在符合年鉴体例要求前提下,如何有效提升编纂质量,更好发挥“存史、育人、资政、窗口”作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 谢灵慧(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