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乐山市>峨边县>详细内容

峨边县地情

一、彝族

1.服饰

峨边(彝语“佳支依达”)彝族服饰,吸收和升华了美姑、甘洛、马边等地的“依诺”“什扎”服饰的特点,渗透了大小凉山“依诺”、“什扎”、“所地”、“阿都”的服饰精华,从彝族传统的“黑、红、黄”的三色中增加了“绿”。创造了别具特色、端庄、大方、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的“佳支依达”彝族服饰。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

峨边彝族男子服饰风格古朴。男孩一般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名曰:“天菩萨”,成年男子则蓄发。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过去有的还将头帕前端卷成大拇指粗细的长椎形,称为“子贴”,汉族称之为“英雄结”。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时把胡须拔光;左耳戴一串黄色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显得英姿勃勃。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穿宽大长裤。过去不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毛织的披毡,称为“查尔瓦”,有黑、白两色,以黑色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

峨边彝族女子服饰,既典雅大方,又可传达多种信息。幼年未婚的姑娘均梳单辫,头帕用黑布方巾缝制成撮箕状,倒扣头上,系根红色头绳。举行成年换裙仪式(17岁前)或结婚后,改梳双辫,头帕改为方巾黑面双层镶边绣花帕,并把两截童裙换成三截成年彩裙。妇女生育后,改戴夹层荷叶形八角黑布帽,彝语叫“哦箩”。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上衣有对襟大袖衣、大襟右衽小袖衣和对襟领褂三种,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穿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

彝族的服饰花纹和图案更是绚丽多彩。有以天象为图的日、月、星图;有以大自然为图的山、河图;有以动物为图的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獐牙图;也有以植物为图的花、叶图等,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男服饰:

由头帕、上衣、下装、披衫、裹脚等组成。

头饰:彝族男子爱戴头帕,头帕用长二十尺的青布,先在布的一端搓一根指母粗的尖如竹笋的“子提”(汉语:英雄结)偏立于左前方,再用布的另一端绕头缠成圆盘形。缠时尽量将布压窄,使圆盘圈大些,这样配上子提,更显年轻人的英俊与勃勃生机。中年男人一般搓好“子提”绕头时,留末端布约三尺长搓成绳状,绕子提缠成顶尖底粗的英雄结,以示中年人的英俊与成熟。老年人的子提只将布裹成筒状,用末端布搓成绳缠成顶尖底粗的圆锥状,昂于正前方,以示老年人的老诚持重。

上衣:男上衣只用黑色和白色两种布,分短袖长袖两种。年青人穿窄长袖紧身,斜扣上衣。用青布做时,用白布做花边,白布做时,黑布做花边。镶制花边青布用绿丝线,白布用白丝线,衣长能遮着裤带。老年人一般都用青布做,爱穿长窄袖配短宽袖上衣,男人上衣以素色布料为主,镶制图案清晰,美观大方。

下装:峨边彝族男子的下装以大“裤脚”闻名。一般用英丹布缝制,还要二尺青布裁成4-5寸宽做滚边,滚边用绿色或橘黄色丝线缝制。裤裆中央用绿或橘黄色丝线做一圆形图案。

女服饰:

头饰:年轻姑娘戴“帕子”〔ꁀꊭ〕。“帕子”由青布做成,将青布折叠为数层,形如瓦片,厚4-6厘米。两根辫子加上红头绳编成粗粗的辫子压着“帕子”,然后用辫梢的红头绳缠紧。为了戴起漂亮,又显示姑娘多才多艺,姑娘们在“帕子”上镶绣着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生育后的妇女戴“俄尔”〔ꀑꇙ〕,“俄尔”〔ꀑꇙ〕是用青布做成一个荷叶型的圆盘帽子,帽顶中央镶一圆银盘,用红、绿、黄三色布做成花线,在帽子后边向顶盘中央做一箭头状的图案,凡生了孩子都戴“俄尔”〔ꀑꇙ〕。但中年妇女还是将它折叠成瓦状戴,以示年轻。

上装:妇女上衣用的料各式各样,有青布、蓝布、红布、绿布、黄布等。但仍以青蓝布为主,白布一般不用。老年人爱穿镶有花边的旗袍式上衣,长齐小腿,斜扣,一般用天蓝色布做。年轻姑娘爱穿青布或蓝布做的紧身、长袖、斜扣的上衣。还爱穿一种叫“来干”的无袖,对扣的衣裳。姑娘们喜欢把刺绣、镶嵌色彩在衣领、前襟、后襟、袖口等处,刺绣镶嵌日月星辰、树叶、花心、山水波涛、鸟儿、鸡冠、羊角、什物器皿、几何图形,有的衣领用银泡缀成三角形图案,领接口以银压花领牌相扣,做工精美,独具风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布料,各种色彩,各种花边,各种做衣裳的装饰品应有尽有,使彝族姑娘的衣着更加美丽鲜艳,如花似锦。

下装:妇女下装叫“美”〔ꂄ〕,汉族称裙。美都由棉布做,美分为三节,美脚用布十二尺,中间一节八尺,上节内外两层,内层用青布或蓝布四尺,外层用花布三尺,美脚和中间两节布料颜色鲜艳。美脚还要七尺青布裁成四寸宽压脚边,再用两尺青布扎成布条在脚边处滚一道边,上节为筒形,中下两节宽,缝制时等距离折叠缝制,制成后喷上水在柱头上摔打,并凉干,再用棕绳捆紧,这样穿着时褶纹整齐清晰,走起路来百褶撒开,好似彩云飘动。十五岁以下的童女只穿两节的裙“常拉”〔ꎭꆠ〕,满十七岁,父母择吉日,举行换裙仪式,这样单辫分双辫,换穿三节裙,以示进入青春期。

小孩不分男女,都戴童帽。童帽由青布做成,帽口圆,帽顶是正方形四个角,四个角用白毛线剪成四朵花,然后用红、紫、黑、绿几种丝线缠好花柄,扎在四个角上,帽顶中央用红头绳编一个圆结,顶上伸出八根红穗,帽沿和周围镶绣着各色图案,小孩戴上特别好看。

小孩爱在帽子上挂一些动物爪、牙、麝查包等。一是起装饰作用,二是祛邪防病保平安。

披毡:彝族披毡有两种,一种叫“史罗”〔ꏃꇓ〕,用四斤左右羊毛,弹松喷水擀压而成,白色或染成黑或藏蓝色,双层,松软保温,是衣被两用的御寒衣物。另一种叫“帕背”〔ꀿꂄ〕,用羊毛五斤弹松后捻成线编织而成,每幅宽约七寸,一般十三幅连接成一件,长约4-5尺,有的下垂穗,有的不垂穗,而用青布或蓝布做成五寸宽一道脚边,再用青布或蓝布折成红头绳粗的布条在脚边处滚一道边。“帕背”做工精细,能防水、防潮、防灰尘。一般套穿在“史罗”上,经久耐穿,漂亮潇洒,别具特色。还有一种叫“阿本”〔ꀋꀪ〕的,它是用双层或多层“史罗”衲制而成的,有的外加一层蓝布,这种服装无袖,质地厚实,平时可以保暖,运货物时用以垫背,是一种非常好的劳动装。

饰物:彝族饰物繁多,特别是年轻姑娘,在头帕上花的工夫最多,挑的、绣的、镶的,把头帕装饰得特别美。黑油油的粗辫交叉缠上珍珠串,两条辫梢上系上两朵鲜花,双辫挽起,在头顶交叉压着头帕,各色彩穗垂于脸旁,使年轻姑娘更显青春活力,更加美丽动人。妇女领饰用银牌,镶以银领花、银领珠和银泡。耳饰:男人只穿左耳垂,平时戴一银环,外出、节假日戴红色或黄色珊瑚大耳珠。妇女大耳小耳各穿一个孔,两只耳穿四个孔。平时戴银耳环,外出两边大耳孔戴玉佩,小耳孔戴珊瑚珠,将米粒大的红珊瑚珠串成七寸长,下面掉黑丝穗的串,五串为一只,挂在玉石圈上,再挂于银耳环上戴。现在因珊瑚珠缺,所以戴金银耳环、耳坠的多。手饰以金、银、玉为手镯,戒指以金银为多。腰饰多以羊毛绳和布做成腰带,羊毛带主要是男人系,有的男年轻人也用红布、紫布绣边,掉穗做裤腰带的,系时穗垂于正前方,配上闪闪发光的腰刀和大裤脚,别有一翻情趣。妇女胸前爱戴口弦和针筒,这些小小竹筒,做工精细,刻印的花纹很美,既可装口弦、针,又是一种很美的装饰品。

以上彝族的风俗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间的交往增多,在不断吸收现代服饰流行的款式的基础上,彝族传统的服饰不仅得到巩固和发扬,而且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改进,使之更加风采靓丽。但随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增多、信息媒体网络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习俗也日益相融。近年来,许多彝族人虽都有彝族服装,但同时也常西装革履。

2.饮食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喜种杂粮,以玉米、小麦、荞麦、大麦为主食。峨边彝族加工出来的荞子粑、玉米粑十分可口,富于民族特色。是招待贵客或德高望重的长辈的一道主食,彝语叫“额左约图则”,意思是荞粑与绵羊肉汤锅相配实属上品,令人馋涎欲滴。峨边最具特色的食品应该是砣砣肉、羊肉汤锅、酸菜汤、泡水酒等。

砣砣肉:彝语“舍马”,是将鸡、猪、羊、牛肉,切成块煮熟,食时放适当的佐料,味道格外香美,独具民族风味。

羊肉汤锅:彝语“尺图、由图”,尺图是山羊汤锅,由图是绵羊汤锅。将新鲜羊肉切成块状,连内脏全部煮成一大锅。放入盐及其它调料,这种做法原汁原味、新鲜味美,是地道的羊肉汤锅。

酸菜汤:酸菜汤和砣砣肉相依为伴,彝家待客不离酸,红白喜宴不离酸,几乎每餐必喝色鲜味美的酸菜汤。酸菜制作好后晒干、切碎,装入坛里保存待用。食用时,从坛内取出干酸菜稍加盐及其它佐料,加水即可烧出鲜美的酸汤。这种酸菜可以做酸菜鱼等许多汤菜。酸菜汤味微酸,有青菜香味,再放调料,十分可口。饮酸菜汤还可以祛寒解暑,医治轻微感冒。

泡水酒:泡水酒”称“知依”〔ꎧꒉ〕。是用玉米、荞麦、高粱等麦粒作原料酿成的,味醇正,清凉甘甜,是年节和婚嫁喜庆时不可或缺的饮料。

彝族以酒为贵,待客必有酒,把酒作为媒介,素有“彝人一杯酒,汉人一杯茶”的说法。一般饮白酒和“泡水酒”。逢年过节、请客送礼、婚丧喜庆、调解纠纷等,无处不用酒。酒能触动人的情感;用酒可劝有气的人消气,用酒可安慰死者家属化悲痛为力量;酒可使忧愁者变欢乐;酒可化干戈为玉帛。在隆重的场合,必须挑选英俊聪明、善于辞令、懂得礼仪、手脚麻利的小伙子敬酒,敬酒时要双手捧酒杯,右脚跨前、弯腰、头稍偏左,接酒者立即起身接酒搭礼,不能喝酒的,也要立即起身接酒搭礼,并以嘴挨杯边,以示接受。在场者不分男女老幼,依次敬,不能漏掉,轮到敬婴儿的酒时,婴儿的父母先用手沾少量酒液入婴儿口中,然后父母代喝,敬酒时,若无意漏掉应立即补敬,若有意漏掉则是对他人平等人格的污辱。在敬酒过程中,有人要求代敬某人一杯,敬酒人不管隔多远,隔多少人,都得去替他敬,并高声说谁敬你的酒,受敬者立即起身接杯搭礼,饮完回敬。在喝酒的场合,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酒是互相尊重的一种礼节,特别是遇见好友,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忌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同一个人连续敬三杯酒。彝族忌讳敬酒将酒杯放下让别人自己端,把不同的酒倒混,以水代酒同别人干杯,将别人敬的酒倒掉,或含在口中吐掉。

彝族在举行重大喜庆仪式或较大的接待活动时,还有“三道酒”的礼节。第一道酒为迎宾酒,即在大门口迎接客人,客人一到,主人和着盛装的彝家姑娘站立在两旁,欢迎客人的到来,并由姑娘们捧上一杯美酒。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招待客人时向远方高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姑娘们还要献上祝酒歌。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歌可一人独唱,也可也数人集体合唱。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全家送客到门口,再三挽留客人,客人执意要走时,主人手捧酒杯,敬上一杯离别的酒,祝客人一路顺风、幸福、吉祥。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才能启程。客人走时,主人家还说:欢迎再来,表示对客人的牵挂。敬三道酒是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酒在彝族地区,渗透于社会每个角落,表现出了多彩多姿的彝族酒文化。

彝族酒具以金、银、皮、木制成,金银酒具富豪人家才有,一般用于祭祀。皮做的也较贵重,常用的主要是木制品。酒具有装酒壶、舀酒的洒舀子和喝酒的杯子。一般均为彩色漆绘,图案古朴、典雅、造形奇特。舀酒具,圆瓶形下圆颈细长,近底部有一孔,伸进酒中时孔开,内装满酒提起时,孔口关闭。装酒的酒壶,有牛形酒壶〔ꇌꁱꎧꊐꅍ〕、鸽子形酒壶〔ꄤꆳꎧꊐꅍ〕、喜鹊形酒壶〔ꀊꍆꁱꎧꊐꅍ〕、圆形散拉博酒壶〔ꌐꇁꀨꎧꊐꅍ〕、扁形酒壶〔ꂚꑷꎧꊐꅍ〕、散拉博型式有扁圆及圆形两种,腹大无口,腹腔呈圆饼或葫芦状,上部有细长壶嘴,基部中心有小孔,酒从这一壶底小孔注入,平放倾跌、晃动,酒不外溢。饮酒时口卸壶嘴吸食,别开生面。酒杯有鹰爪酒杯〔ꏬꑭꀞꍗ〕、鸿爪酒杯〔ꈭꑭꀞꍗ〕、高脚木酒杯〔ꀞꍗꑭꄂ〕、绵羊、山羊角酒杯〔ꑿꑭꀞꍗ〕、牛角杯〔ꇌꃚꎧꅝꅍ〕、牦牛角酒杯〔ꁮꃚꎧꅝꅍ〕、形式多样,都以彩色漆绘,端着酒杯喝美酒,别有风味。

3.居住

解放前,彝族居屋的类型较多,一是全木结构的穿隼房,上盖瓦板,高大、宽绰,做工精美;二是土、木结构的墙房,上盖瓦板或草;三是竹、木结构等类型。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竹笆逐步改成了土墙瓦板房和土墙瓦房。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彝族已盖上了砖瓦房,个别还盖起了楼房。房内卧室、客厅、厨房、厕所具全。猪圈、牛羊棚单设,煮饭上灶,吃饭上桌,睡觉上床,吃自来水,照明用电,推磨有机器,城里人用的中高档家具进了彝家。在黑竹沟镇西河村五组调查,全组35户,其中34户砖瓦房,1户盖了一栋三层楼房,32户用上了彩色电视机。近两年来,党和政府关心山区彝族人民,实施少数民族贫困户住房建设工程,在新建住房的同时,配套改造了厕所、炉灶、圈舍及户与户之间的通道等,使广大彝族群众的居住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从公路沿线改到村村寨寨,到处都在忙于新修砖瓦房,彝族人民的居住条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茅草房、瓦板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4.出行

彝族居住地区高山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陡峭,交通闭塞,出行运输不便。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攀沿于悬崖峭壁之间,而可过驮马的路都极少。有的地方河流较多,水流湍急,冰冷刺骨,并且暗礁险滩,无法搭桥,无法摆渡。

民间流行这样一句话:“走七天七夜,还看见自家鸡在晒坝吃谷子”。说的是在几百年前黑彝阿不家的先祖“等本”,家住现在的核桃坪区域,当时被封为土司,与汉源的土司结亲,峨边在大渡河以南,汉源在大渡河以北,河上没有桥,“等本”家打发女时绕道嘉州(乐山)过河,走了七天七夜,才走到大渡河对岸的山上,见到家里晒坝上鸡在吃谷子,所以隔河喊阿妈鸡吃谷子了。

小河冬天水小,人们在两岸累石、砍树搭桥过人,但到了春天背逢山水就涨,桥便被冲走,搭便桥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有搭溜索桥的,有以木藤编制成槽形,两头固定在河两岸,汉族称麻网桥。解放后,勒乌还留有一座麻网桥。多数情况下是无桥徒步涉水过河的。因此,失脚舍身于岩、失手坠入河中不计其数,几人或几十人手牵手徒步过河被冲走更是常见。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公路、桥梁四通八达。到1987年底乡通公路400多千米,建钢索桥19座,跨度达900多米;建铁索桥30座,跨度达1500米;沿线麻网桥、溜索桥、木头便桥已成久远的历史,肩挑背磨,失脚舍身于岩,失手坠入江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5.通讯

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同胞多居住在边缘山区,村寨之间道路崎岖,自古无通讯,书信交流十分困难,但彝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却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无任何先进通讯条件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些简便快捷的通讯方法:

(1)口头传话,分两种:彝族不论何时何地相遇远方的熟人,首先都要互相问候,问候的第一句话是“裸克支么么?”意思是说“你方一切都好吗?”于是在互相交谈中,就把各自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讲述出来,就这样,许许多多的事情便不径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传开去。如果某地(家)发生了较大而又要立即办理的事情,如天灾、人祸、修房(互相帮忙做事)以及冤家械斗、突发事件等等,传信人便迅速来到无阻隔声音传播的山头制高点,以粗狂、宏亮的声音高喊“哦—啊!”然后简明扼要将事由传出,凡在声音所及的范围内,只要听到传信人的声音,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不约而同地跑出家门静听事由,如此接力传送,顷刻间可传讯百里之遥,如是有关联又要办理的事情,便闻声而动,及时赶到。

(2)木刻传事,分三种:一种叫“斯洛莫”(即木信通知),一般用于战事,类似汉人的令箭、通谍。“斯洛莫”取木片一块,长30-40厘米不等,宽约3厘米,将要传递的事情、意见、要求等,用刀在木片上砍刻成似象非象文字符号的纹路或用木炭在木片上点画符号,“斯洛莫”刻、写、画好后,托人向受话人传送,有的还将木片上端削尖,涂上红辣椒,下端系鸡毛,表明十万火急;第二种是“史裸么列”,即合同、保证、协约之类,通常用于相互间的交易、借贷、赊欠、协议等。方法是用一长短适宜的木片,把事由用刀砍记其上,交对方存照,有的将刻记上事由的木片劈为两半,双方各存一半,各守承诺,事后照此办理;第三种是“西矣约么”,即木刻占卦,通常在人患疾病、出远门或财物被盗、牛羊丢失以及出现奇怪现象时使用“西矣约么”,其方法是取一木片或树枝,由毕摩一手持木片或树枝,一手握一砍刀,闭上双眼,一边念咒语,一边用刀砍,咒语念完的顷刻间刀砍停止,然后在木片上均匀横锯数刀,再分段查看刀迹的单双、稀密、大小等,以此推断事件的后果。

6.乐器

彝族有吹竖笛、玛布、口弦、弹月琴的传统习惯。彝族乐器常见的有口弦〔ꉷꉹ〕、月琴〔ꁀꁻ〕、唢呐〔ꌓꆠ〕、竖笛〔ꈁꑡꐰꆳ〕、玛布〔ꂷꀱ〕几种,以精制玲珑的口弦、玛布和月琴最为彝族人民所喜爱,玛布只能男人吹,是用一根笔杆粗,长约五寸的竹管做成,开六个孔,发音器另用一根一头有节约二寸长的小竹管制成,插入已做成的竹管中,吹时气流由双齿控制,气流通过有孔的竹管,六个孔发出各色音调,玛布音色清脆圆润,幽雅婉转,细腻柔美是人们最爱的乐器。

口弦是彝族特有的一种乐器,男女都能吹弹,口弦用竹或铜片制作,形似短剑或竹叶,用铜做的。铜做的长二寸左右,竹做的长约四寸,制作方法有的是两片,有的是三片,铜制做的音色清脆、高亢,竹制做的音色深厚、浓郁。演奏时左手握弦柄,右手母指拨动簧片,以呼吸时之气流振动发出音响,以唇、舌、口等共鸣器形状及位置的变化而发出各色音调,音色甜美,音响丰满,刚柔杨柳,优雅动听,时如涓涓细流,幽雅婉转;时如风飞蝶舞,欢乐跳跃;时如狂风暴雨,万马奔腾,音自心出,以情动人。难怪人们常说:思念母亲弹口弦,母语三声在其间,思念父亲吹竖笛,父言三句在其间。

7.彝族婚姻家庭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与子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一旦儿女长大成婚,便另立门户。儿子以长幼为序娶妻立户,女儿长大后由父母作主按严格的婚姻条件和范围出嫁。家庭成员都有创造家庭生活资料、物质财富的义务。丈夫是家庭的代表,重大问题由他承担主要责任。

(1)择偶

过去,彝族男女双方的婚配权不在自己,而掌握在父亲和舅舅手中。为维护所谓“血统的纯洁”,严格黑彝与白彝的界线。实行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姨表不婚的制度。不同等级的绝不能通婚,家支内部绝对不能通婚。哥哥或弟弟的儿子优先选择姐姐或妹妹的女儿的权力,所以,姑姑家嫁女前必须征求舅舅家是否要娶,然后才可许配他人。姨表兄妹以同母兄妹论,禁止通婚。彝族在奴隶制社会忌讳和外民族通婚,忌讳与经占算生辰命不合的人通婚。

(2)订婚

订婚是一件极有约束力的大事,彝谚说:“什么都可开玩笑,婚事不能开玩笑”。订婚前举行两次隆重的仪式,一次在男方,一次在女方。现在一般在女方进行,订婚时邀请双方亲友共同参加议定,交付一定数额礼金,使双方和社会都明确双方订婚关系的“存在”,也使之具有约束力。订婚,男方派五人或七人以单数为准,背酒糖、鞋袜和部份礼金去女方,女方组织年轻姑娘泼水,并杀一头猪看胆、脾,占卜吉凶。结婚年龄主要算女方,多以虚龄单岁为婚龄。订婚与结婚时间有的相隔几年,有的只隔几个月,要看占算的婚龄和各方面条件。

(3)婚前准备

酿制泡水酒。泡水酒的多少与做得好否表示双方家支的强大,亲友之多和家庭的富裕。

新娘戒食。是过去妇女对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后来逐步改变为一种习俗。另一种情况是新娘到男方有的相隔的路程远,有的长达数日,而新娘都是背着行走,接亲、送亲的人都围着新娘,解便很不方便,所以临近婚期新娘要戒食。

婚前聚耍。离结婚三至五天时,邻里亲友,特别是妇女集中到新娘家,为新娘送嫁。唱“哭嫁歌”,唱女儿成长的过程和父母亲友们的养育之恩;唱“妈妈的女儿”,诉说妇女一生的酸甜苦辣和离别父母、离别亲友、离别家乡的凄苦与哀伤。歌声低沉、婉转、动人心脾,如《妈妈的女儿》歌(摘录了小段):

妈妈的女儿,

人说高山自由,

高山未必自由,

山脉长绵绵,

山上牛羊才自由;

人说草原才快乐,

草原未必真快乐,

广阔的草原,

百鸟欢唱才快乐。

妈妈的女儿,

从前兄妹同生长,

原来哥是家内人,

妹是家外人;

从前兄妹同吃穿,

哥弟好比存留钱,

妹妹成了零花钱;

女儿心酸酸,

女儿泪汪汪,

女儿多可怜。

(4)迎亲送亲

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要挑选九至十一名(凡单数)年轻、英俊、能歌能舞、又能摔跤、懂礼善辩的小伙子去迎亲。去时要背酒、新娘的一套婚礼服装和礼金。

女方取泡水酒,杀猪准备迎接男方迎亲队伍,并组织好姑娘们泼水抹烟灰,待迎亲队伍到时,姑娘们封着门口泼水、抹烟灰,漫山追赶泼水。而迎亲的小伙子们勇敢的冲破门口的封锁,把背去的酒、新娘的服装、礼金送到屋内交于主人。这样泼水喜戏完后才招待客人坐上方,敬酒问候。接着吃饭,饭后马上到坝上,点起火把,举行摔跤比赛,比赛场上气氛热烈,双方观众加油声震荡山谷。人们兴奋、紧张,都在为本家摔跤员使劲,赢者是非常荣耀的,摔跤场上赢者,人们都是很羡慕、很崇敬的。

晚上在屋内烧起大火对歌。对歌是彝族嫁女必须的仪式,它给嫁女增添许多热烈、欢乐的气氛。对歌双方各来两人,一人领,一人跟。先由女方一对妇女开头,叫“额左初”,完后双方才正式比赛。先由女方开头,紧接着是男方,这样轮流至天亮,听歌的围火而坐,边饮酒、边听歌、评歌、学歌,其间姑娘们以泼水为插曲,给新婚之夜推出一浪浪的小高潮。对歌的内容很丰富,天文地理、名人名言、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历史谱谍,对歌时层层论对,层层深入,程序严谨。谁对谁错,谁胜谁负,听众评论,特别是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人们是主要裁判。在对歌中赢者趾高气昂、是非常荣耀的。摘录对歌时,女方开场白歌:

女方:(客气语)

尊敬的贵客,

美好的今夜,

天上无云好飞雁,

路上没石好迎亲;

不是山风,

树叶哪能一起舞;

不是春雨,

花草怎会这样长;

不是江水,

高山平坝怎相连;

美好的姻缘,

你我才会成亲家。

“喜美罗入”〔ꑮꃀꇇꌸ〕唱挽留歌,黎明时分,启明星升起,姑娘们忙着“喜美典”〔ꑮꃀꄻ〕,“喜美”指新娘,“典”是打扮的意思。姑娘们给新娘洗脸、梳头、“俄天俄委颠”〔ꀍꄟꀍꃨꄀ〕、换上新衣新裙、戴上耳珠、金银手饰、穿上“史罗”〔ꏃꇓ〕,然后罩盖上“俄罗”〔ꀍꇓ〕,“俄罗”与汉族新娘的盖头布相同,是特制的,呈伞形,由红、兰、绿、黑、白、紫各色长方形布块拼做而成,边沿成鸡冠状,每个三角形的尖上都挂有珍珠串,周围还挂了对称的小银铃和鹰毛,上路时再戴上男方带来的竹斗笠“衣吗罗布”〔ꁬꂷꒊꁬ〕。这时迎亲队伍个个束紧腰带,扎紧“金斯瓦娜”,“显木杯”站在迎亲队伍前面,准备抢新娘,抢新娘时,新娘坐在卧室里,门口被姑娘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当“显木杯”勇猛冲向新娘时,女方姑娘们蜂拥而上,奋力反击。有的泼水,有的抹烟灰,有的紧紧抱着抢亲人。“显木杯”必须利用巧技,手触新娘,否则新娘背不走,当“显木杯”完成手触新娘任务后,姑娘们就围住新娘唱挽留歌,诉说一起生活的深厚情义和难舍难分的心情,歌词生动、真实,感人肺腑,声音悠扬婉转催人泪下,这时姑娘们和新娘哭成一团。挽留歌词大意是:

留住啊,留住!

妈妈你快来留住女儿,

妈妈呀!

女儿走了后,

谁来伴您坐,

只有锅庄石头伴您坐,

可是锅庄会坐不会语。

妈妈呀!

女儿走后,

谁来伴你站,

只有屋内柱子伴您站,

可是柱子会站不会走。

留住啊,留住!

妈妈您快来留住女儿。

妈妈啊!

女儿走了后,

女儿睡的地方,

成了老鼠的耍处,

女儿玩的地方,

成了羊儿哀叫的地方。

妈妈啊!

红艳艳的童裙还挂在墙上,

亮晃晃的耳环还挂在柱上,

留住啊,留住……

这时迎亲的小伙子们抢背新娘上路,姑娘们紧跟追打。女方送亲的队伍也陆续跟上,路上迎亲队中有个叫“喜来木”专门照顾新娘,新娘衣裙三四套,路上由“喜来木”拿,新娘脚不沾地,由迎亲小伙子们轮流背,在换背时,“喜来木”先用蓑衣垫地,扶新娘坐下再换背。当新娘到达男方地界,能见到男方房屋时,为了表示本家姑娘的尊贵,以示本家人不可轻视,于是停坐途中,表示“呕气”。随行的迎亲人要立即去通报男方,男方家马上派人抬酒前去迎接,从母舅依次敬酒,说好话。

(5)婚礼

在女方嫁女的同时,男方已做好迎娶新娘的准备。男方先找一对临时“岳父”“岳母”。婚礼前一天临时“岳父”上山砍树和竹子,打编好竹笆,婚礼早上,建一小房于外,木头做柱子,上面盖的和围墙都是雪白的竹笆,门框用野漆树,房内挖一个火塘,立三锅庄,准备锅、盆、汤勺、碗、筷。新娘到时,母亲引着新郎,背着炒面跟在新娘后,走到小新房门口,叫做“踩妻脚印”,表示相跟相随百头到老。新娘进新房,送亲的哥弟在新娘左右护驾。这时新郎的妹妹来给嫂子梳头、做饭,饭用荞面做“额罗”,炒鸡蛋,临时岳父还杀小猪,煮熟后先给新娘,其余由送亲小伙子们同男方姑娘抢夺。送亲小伙子们还抢来梳头、做饭,送酒姑娘们的头帕换酒喝以此喜戏。坝上烧起几十堆大火,送亲来的客人们分别围火入坐作客。男方开始敬酒,酒过数巡开始吃饭。肉成砣,饭是粑,用竹篾将肉粑穿成串,每人一串,就火边烤边吃。未吃完,双方赛诗,接着就是摔跤比赛,这时男方还拿出一些钱,多的几百元,少的也在百元以上,分给送亲的儿童,表示给小孩们的婚礼喜钱。如果男女双方相隔近,当日即可回娘家,如相隔远则等7-9天后再回娘家,回娘家要背酒,牵只绵羊,新郎要同往。

彝族婚姻习俗过去是每个人、所有家庭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大人生礼仪。解放后奴隶制度被推翻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在群众中宣传贯彻,使人们旧的婚姻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的交往和信息的传递。许多旧婚姻习俗改变了,首先父母包办已逐步变为男女双方自主婚姻;二是等级内婚制,虽表面还保持着,实际多数人已经突破,着重人品、家庭经济及文化等;三是同外民族开始通婚。近几年来彝族姑娘嫁汉区的人逐渐增多,汉族姑娘嫁彝族青年也不稀罕。黑竹沟镇西河村五组,有152人,近年嫁汉区的彝族姑娘就有4人;四是姑表优先和少数人的一夫多妻制基本废除,只有不准与有特殊病史之家联姻的制度还未改变,家支外婚制度仍然保持不变。

8.彝族礼仪

彝族是一个重礼仪的民族。向来以热情、豪爽、大方、纯朴而著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良好的传统礼仪,诸如相见问候、热情待客、接交等都表现出彝族的热情、豪爽和大方。

(1)见面礼仪

彝族不论是否相识,见面必行问候礼。生疏的外地人途中与彝人相遇,都要亲切地相应问候:“远方的客人,你要到何方?请到家里歇”。如是中午相遇“请来烧杆烟”;如是太阳偏西后相见,便诚言相劝:“马到之处便是放鞍之地,今晚歇我家,明早再上路”。行路人听到这亲切无比的礼貌话语,会感到无限温馨和轻松愉快。

对相见的人,根据时间、年龄、长幼辈分的不同,问候的方式和内容也是有区别的。具有突出而饶有情趣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骑着马的人见迎面有人走来,必须立即跃马下地,牵着马走,面对来者礼貌问候,行走数步后才能上马。这是彝族人的“硬规矩”,哪怕是对不相识的人也必须行此下马礼,否则是对人的极大不尊。遇见长辈,特别是舅父,下马后见不到背影才能从新上马。

(2)互助礼仪

彝族有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谚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是彝族人民的浓厚村寨意识和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维护村寨集体利益的表现。

村寨是以几十户或上百户聚居的地域,村民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每个村寨往往有一位见多识广、公道无私的长老作为“苏衣”〔ꌠꒉ〕,村寨内部的事务协调和外部事务的交涉都由他掌理。

如村寨里的村民与外部发生矛盾,村落成员义不容辞,在习惯法许可的范围内,支持帮助,冲锋陷阵。彝谚说:“苦事能预知,敌事难预料”,“今日他人遇祸,明日祸及我家”。帮助是相互的,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不能不这样。

彝族每个村寨通常都有传承久远,约定俗成的互助“村规”。它虽然不是成文的法,但欲取信于村民的人必须自觉地带头维护和执行之。“村规”约有以下内容:任何一家办喜事、丧事,大家出酒、出粮。喜事帮助迎送亲,丧事帮助招待来吊丧之客,解决食宿,火葬之日全村停工致哀一日。逢年过节,村里有人杀不起过年猪的,各家要送肉给他家;村落里栽种季节因故不能按时播种的,大家无尝帮种;村落里有人建房,全村人要无尝帮忙;每年开春雨季来临之前,全村约定一天,挖筑防洪堰渠和修路;全村公共财产人人都要尽保护的义务。

(3)待客礼仪

彝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尔比”说:“人好才客来”,又说:“一斗不吃十天,难以度年;十斗不做一顿,难以待客”。因此,他平常省吃俭用,一旦客至家门,慷慨大方,力所能尽。有羊杀羊,有猪杀猪,自家没有也可以向外借杀待客。彝族客至以当面杀牲放血为敬,牛羊为贵,猪鸡一般。

到彝家作客最好带酒作“见面礼”,这样主人家很高兴。走近家门,切记莫打狗。谚语说:“打狗伤主面”,主人不欢迎打狗的人光临。办法是立于门外喊:“主人家!有狗吗?”即使明明狗已在追咬着人,也要如此。如直接叫主人家拉着狗,是极不礼貌的粗暴言行。出门迎客的多为聪明玲俐的小姑娘,一面吆赶狗,一面笑迎客,客人进屋全家彬彬有礼地请客人上坐,随即递送烟,互致亲切问候。客人拿去的酒等礼物不能马上拿出来,这样视为庸俗,须待片刻后,说明“礼轻而不好意思拿出来”,这样主人家会很高兴的,主人家很快倒酒,因是客人背来的,所以第一杯先敬主人家,然后从客方开始,从上至下依次敬酒。然后视来客之不同,作相应的款待,主人家为了对客人的欢迎和敬重,连肉带汤敬献客人,特别是杀鸡待客,只留少许哄着孩子。作客吃饭越快越好,迅速吃饱退席,主人家好安排吃饭。吃肉有一定规矩,彝言云:鸡吃一,猪羊吃二。即杀鸡食一砣,杀猪食二砣,意思是视主客人数及食物的多少而文明食之,而不能按自己的食量而食。若能这样,主人家觉得此客聪明,懂规矩。

(4)文明礼仪

以三锅庄为中心的室内礼仪:彝家住房堂屋居中,堂屋进门右上方适当位置有直径约60-80厘米的火塘一口,火塘周边竖起高约30厘米的石桩(呈正三角形),称之为“三锅庄”。三锅庄周围是接待客人、论事、执炊之所。因此,人们对它并不作为普通做饭锅架来理解,而是作为十分庄严、神圣的场所来对待。它是对家庭内方位和区域的划分。不同的人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方位,主人和客人、长辈和晚辈就座必须在各自的方位和区域内不得误坐。锅庄的右侧是主人的寝室,分为上下两间,上方一间为主人夫妇的寝室;下方为女儿或儿子儿媳住宿。堂屋左侧设置石磨、鸡笼等,后面是客人的寝室。三锅庄终年竖立三方,象是室内的“界碑”,烟火将三锅庄熏得漆黑,显得格外庄严。来自不同身份的客人与主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均不可逾越“界碑”划定的规矩。三锅庄按习惯分为四个方位,锅庄左上侧为贵客(包括毕摩、苏尼、苏依)的席位,锅庄右侧为家庭主人席位,男主人靠上方,女主人靠下方;锅庄右侧为一般客人、熟人的席位;锅庄下方左右两侧及下方为勤杂人员的席位,这个方位主要是增添柴火、做饭菜、传递餐具等。增添柴火不得从其它方位传入火塘。以三锅庄为界,家庭成员之间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媳妇和女婿在婆家和丈人家里,岳父母在女婿家里,哥哥在弟媳家里,绝对不能进对方屋里的三锅庄右侧界内,更不能进入对方的卧室。上述成员间不能直接传递物品,相互间的距离要保持三、四尺远。父亲在儿子家,母亲到女儿家,弟媳到哥哥家,绝对不越过三锅庄进入右侧界内。客人一般不许进入右侧,如进入则属违忌。

9.彝族丧葬习俗

彝族普遍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盖好,上压石块,或将骨灰装入布袋,撒于高山竹林中;难产、自杀、悬吊等凶死的火葬于路下边;不满周岁的婴儿挖坑立埋于一果树之下,以让其魂可摘食果子;麻疯病患者家族共同议定,在无人经过的野外挖一暗坑,上面搭草木棚子,诱患者进住治疗,进棚则陷入坑内,草木泥土盖严,并向家族暗示,本家族麻疯病魔随埋于此。彝族每个村寨都有火葬场地,家族死亡,基本归葬一地。

(1)临终遗言收殓上架

俗话说:“父母遗言,子孙爱听”。老人病重自知治愈无望,便以口头向儿孙们传授遗言,其内容涉及本家支的发展历史,家谱及家支分布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还有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和冤仇的了结等。有关财产的分割,如无遗言,一般是兄弟平分,幺儿占大头,因为养老送终的主要义务在幺儿,女儿酌情表示。

彝族有人病重,人们都自觉前来守护,昼夜有人轮换抱扶着病人。如病人落气则立即净身、整容、穿戴寿衣、尸体圈曲如弓,待上尸架。尸架以木头做成梯形,纵木两根长六尺,横木男七根女九根。尸体上架男左卧,以便右手拨剑杀敌。女右卧,以便左手高举捻羊毛线。尸体上架用二寸宽的布条和麻绳篾条一起将尸体按规矩扎紧固定在尸架上,再摆放于火塘右边靠墙处,头朝上,死者亲人围坐四周守护哭诉。

(2)丧葬准备

请一名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人总理整个丧事,并由他指定一人专门收受登记来悼者的祭品,并向死者报告;指定一人专管烟酒;指定一人专管来悼者的食宿。然后他们各自去安排敬酒的、杀猪宰羊的、做饭待客的。

请毕摩算火葬吉日,决定葬期后,马上差遣四处报丧,报丧者到死者亲属家不可急于报告,要若无其事,等人家吃好饭、安下心来,再将自己背来的酒亲手倒一碗给死者的直接亲人,这样人家自会明白而急问。此时,若死者是老人,就说某老人不幸“老倒了”;中青年人,说:“不在了”;小孩说“流失了”,不能直接说“死了”。

(3)停尸吊丧

四方亲友接到报丧后,按血缘关系远近及等次做准备。将贡牲、礼金和酒、炮等准备好后众亲友一同前往吊唁。同村人人人同往,人数越多越好,队伍由炮队为头阵,亲人随后,其后是同村亲友,最后是牛羊贡牲。当吊丧队伍临近死者家附近桠口时,鸣放炮枪,以示某亲人已到,对方更以猛烈的枪声相迎,此时枪声震荡山谷,火光映照天地,亲人们高声哭喊着奔来,泪流满面,悲痛万分,整个吊丧队伍高声哭喊紧跟其后,气氛悲壮,催人泪下。过去这既是一次亲人生离死别、万分悲痛的场面,又是一次各儿女姻亲炫耀财富和势力的大场合。因此,人们特别重视葬礼。吊丧入场的气派很讲究、并具竞争性,子女多、姻亲势力强,死者名望高的,有杀几十头牛、几百只羊、送上千斤酒的。

停尸吊丧期间,人人都不睡觉,边喝酒,边对歌,边摆谈,轮流哭灵。每天晚上还安排十几个人拿着枪围屋转三圈,叫做送灵跟祖去。人们边打枪,边喊“大鬼小鬼让开,某某路过这里,随祖去,随父去”。这时屋内的人们一起围着尸体哭诉。

(4)火葬

火葬那天,家人先派一人上山选定葬地,葬地定好回到家里时,男人们一人扛一根柴,有的拿竹笆、斧头、弯刀、挖锄到火葬地,有的挖坑、有的砍树,树砍好后,齐成筒,划成柴花子,在坑内交叉架好后回去。当扛柴上山的人回来时,家中人就点燃准备好的火把走前,两人抬起尸架跟上,这时枪炮齐鸣,哭声震天,人们跟着向山上跑,亲属不准跟太远,一般被亲朋好友劝留门外不远处,并扶回屋。上山的人们将尸体安放在架好的柴上,上面盖上竹笆,将火把分为四盏,从四边对称放于竹笆上,然后离开到百米外见不到的地方坐,选两人专门负责火葬,隔半小时去看一次。家里酒不断,并杀牛宰羊招待各方来客,山上的人要将酒肉直接送上山供焚尸者食用。饭后各方来客陆续返回,主人家要给酒,还要象征性地送一程。山上火葬完,主人家要去一人看火葬是否完好,坑内有无未烧尽的柴或其它杂物,只留完整的骨灰于坑内,然后盖土压石,将装祭品的用具碗盆打碎放于坟上,拿上山的挖锄、斧头、弯刀的木把都不能拿回家。两个专管火葬的人,不能直接回家,要在死者家外,由毕摩用鸡祛邪后才能回家。

10.彝族伦理道德

彝族是一个重伦理道德的民族,约在一千多年前彝族就有一部伦理道德经典《玛母特依》〔ꂘꃅꄯꒉ〕,它是一部很重要的教育经典。它将人的伦理意识、道德行为随人的年龄及其生理特征协调发展和变化,用诗歌的形式写成。凡能精通《玛母特依》,并以此为道德规范者,被视为道德涵养高深的人,倍受敬重。

(1)“也品”致上

即“礼”。彝语称“也品”〔ꑳꀺ〕,它贯穿于彝族社会生活的一切言行。对人、对事都以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礼的含义包括“谦让”、“虚心”、“文雅”、“开朗和善”等。强暴、粗野、横不讲理者为“阿也阿品”〔ꀊꑳꀋꀺ〕,即不礼。“礼”在奴隶社会成了奴隶主阶级统治者的思想基础。《玛母特依》说:“下奴顶主嘴,贱妻顶夫嘴”、“恶主骑在奴颈上,劣奴谋害其主子”、“以礼待兹莫,兹为你跑腿;以礼待黑彝,黑彝成玩伴”,这显然是要奴隶们不要反抗,以礼待主,顺从主子。

彝族重视以礼服人,如《玛母特依》中说:

“以礼待同伴,同伴结为友;

一生不结友,杀敌无人帮”。

“以礼待亲戚,才能得嫁娶;

一生不嫁娶,断子又绝孙”。

“以礼待孩童,孩童听使唤”。

“以礼待仇敌,仇敌变朋友”。

“礼”在彝族民俗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在言谈上谦逊而和气,举止上文雅而不俗,争吵谦让而不动怒,骑马遇人要下马,坐姿端庄而不伸张手脚,用餐适量而不鲁莽,老幼无欺而善关照等。

(2)“硕”〔ꎲ〕是为人之本

“硕”是羞的意思。“硕”是彝族伦理道德的主心骨。如:不劳而获、欺压别人、言而无信、调戏异性、奸诱幼女、家支有难视而不管、邻里有求视而不济、衣不遮体、乞讨过活的人,都是失“硕”,也就是失德的具体表现。失了“硕”就是没有道德的人,是不知羞愧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人,他们也就没有了活着的价值。

(3)家支制度

家支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联合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黑彝以“同祖先的兄弟”分家支,在奴隶社会,白彝居从属地位。各个家支都有一个男姓祖先名字或某一有关的地名作为家支姓氏。有的白彝家支还在姓氏前冠以主子家族的姓氏。家支间互不隶属,但有相互认可、共同信守的习惯法。家支内部以黑彝头人主事,对外全家支集体行动,涉及家支间的事,由尊者主持,共同协商,一旦形成决议,各家支共同遵守。家支还承担本族团利益的义务,对每一集体成员提供经济的、政治的援助,抵御其它外来的侵掠,使自己立于不被吞灭之地。因此,彝族很重视家支,从小就学背家谱,训教人们要维护家支利益和尊严。谚语说:“不吃不行的是粮食,不牧不行的是牛羊,没有不行的是家支”。又说:“岩是蜂的依靠,林是兽的依靠,水是鱼的依靠,家支是彝人的依靠”。民主改革后,家支制度废除。

(4)“则里”〔ꋯꑌ〕是行为准则

《玛母特依》中说:“百友不为多,一敌不谓少。”又说:“亲友所在处,天地明朗朗,仇敌所在处,天地黑沉沉;一日树下敌,得来十日仇;十日树下敌,得来一生仇;一生树下敌,白发苦一世,黑发苦两世,子孙永有仇”。人们往往以朋友的多少,仇敌的有无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提倡“多结友,不树敌”。

(5)“咕里”〔ꈪꑌ〕,是人的品行标志

“咕”,彝语,其意概括了“勤劳”、“俭朴”、“有志气”、“有毅力”、“有自控能力”、“有恒心”、“争气”、“能忍耐”等意思。“里”是有的意思,指有上述这些道德素养。“咕里”是彝族人衡量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修养、生存能力、自我克制能力的标志,是彝族人伦理要求和道德观规范的重要内容。“咕里”〔ꈪꑌ〕、“硕里”〔ꎲꑌ〕、“则里”〔ꋯꑌ〕、“尔里”〔ꇐꑌ〕构成彝族伦理道德的四大基本要素。

(6)提倡敬老爱幼、家庭和睦

尊老护幼,童叟无欺是彝族传统习尚。“尔比”说:“老树在岩上,晚在早不在,老人屋里坐,晚坐早不坐”。彝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个老人老了,儿子嫌他,便用一竹筐背到一山洞抛弃,当儿子要往回走时,老人对儿子说:“你把背筐背回去放好”,儿子反问到“背回去干么?”老人说:“待将来你老了,也让儿子用它背你”,儿子悔悟不该如此,便把老人背回去了。

彝族尊重关心老人,同时关心爱护妇女儿童。“尔比”说:“打仗不杀女,打架不打小”。还说:“莫顶父母嘴,往后免后悔,今年同你在,明年不可定”。他们认为儿童是往上长的,希望在他们身上。说:“孩童骑竹杆,长的在后头”。并提倡严格管教孩子,“尔比”说:“无父之子,骑马入堂屋;无母之女,脱裙当枕头”,“父母管教严,儿女有教养”。

11.彝族节日

(1)过年

“过年”彝族叫“库施”〔ꈎꏅ〕,每年到了10月庄稼都已成熟收割,漫山遍野的树叶红了,草儿黄了,金秋年关到了。过年每家都要堆一堆柴。每年到了年前13天,就要派人上山砍树,砍树要选好树、大树,锯成4尺长,然后劈成柴花子,运到离屋一二里的地方堆好,过年只差几天时再运到家,第二天要过年了,头一天就在门前插6根木柱,将柴花子堆成墙一样的,柴垛子彝称“私可”〔ꌩꈉ〕,然后在离地3尺处搭3根木棒,等杀年猪时放在上面烧。雪白高高的柴垛象征着主人家的富有。过年还差一个月左右,就要选吉日做好泡水酒,过年前两三天要上山割蕨筋草,用来过年烧猪,还要上山扯一种叫“知日”〔ꍠꏜ〕的草,这种草到了10月过年时满山遍野一遍金黄,是一种很柔软的可供垫坐、垫睡的草。扯回来后放一把在柴垛上,其余过年那天垫于屋内,让拜年的客人坐睡。彝族过年是3天,一般要准备七天吃的食品,过年7天之内不能推磨。过年头一天要派人去砍竹子、杜鹃树枝、马桑树枝、竹丫拿回来做扫把,打扫屋内屋外卫生,杜鹃和马桑树枝部份插在柴垛上,部份插在屋内神龛上,还在屋上头捡一好石头放在火炉里。

过年那天,鸡叫头遍就要早早起来,屋内烧火、点灯,开始重新打扫屋内卫生,用蕨筋草在屋侧烧堆火,屋内用一木盔装少许水将火坑里烧红了的石头挟入盆内,从堂屋右上方转到下方,再转到堂屋左上方到下方,最后在“私可”下面转一下,表示一切鬼怪、污秽都被清除,屋里屋外干干净净。而屋侧烧的烟子升上天空,祖宗们的灵魂在天堂见到凫凫升起的炊烟,就知道人间的子孙们通知他们回家过年了。早上开始打扫卫生,扫完后先倒烧酒,让全家人都喝口酒,叫做杀猪酒。在每一个村寨杀年猪时,先杀有威望的长者家里的猪,再杀一般人家的,父、兄、弟住在一个村寨,先父后兄再弟依次杀。猪杀后都用蕨草烧。年猪开边,要在堂屋放一竹笆,猪头朝上方,四脚朝天,先取四脚,前两脚给家中的男孩,后两脚给家中的女孩,然后从上到下随猪奶左右外侧切到肛门,再从上一对奶下横一刀,割下肚皮,此时先取脾,看是否无缺如竹叶,再取胆,看是否饱满透亮,猪胆挂在堂屋壁头上,然后先宰猪尾巴,尾巴要留大,它要留到春节时吃,再宰猪头,也要宰好,它是背回娘家拜年的主要礼品,然后才开边宰成一块一块的肉。猪内脏拿出立即把猪肝、脾、肾和猪前胸肉一起下锅,再加上荞面做成的粑,熟后先将猪肝切片,将几片肝、脾、肾和粑装于木盔中在火炉上转一下,然后再拿去放在神龛上敬祖先,在宰肉的同时派人取泡水酒,用瓶子装一瓶头道,同时放在神龛上,全家快快乐乐吃早饭,并叫小人给老人送去猪肝、粑和酒。

早饭后,小孩们穿上新衣裳,成群结队地挨家挨户拜年,老人们将年关要吃的肉全部煮好,把不吃的部份抹盐,薰成腊肉。妇女的任务是做香肠,过年3天,家中火不能熄,拜年的人,来往到天亮,来人都喝酒。吃饭时将已煮好的肉和粑、一把小刀放在一个叫“美式”〔ꀫꌦ〕的竹编器具里,送到客人面前,叫客人自割自食。过年小孩和青年人是最闹热的,他们唱着叫着挨户拜年、唱歌、跳舞、摔跤、做游戏,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边饮酒边唱歌。歌的内容主要是歌唱一年的过去,歌唱一年中人们辛勤的劳动,歌唱一年来生产丰收,六畜兴旺,人们幸福安康,如:

阿衣妞妞尼,

过年真快乐,

快乐来歌唱;

土司真辛苦,

过年三天乐;

人民最受饿,

过年三天饱;

老人辛苦光阴去,

小孩玩耍不断长。

阿衣妞妞尼,

祖前孙幸福,

祖前无儿孙,

祖前空荡荡;

父前儿幸福,

父前无儿空,

父前空荡荡;

母前女幸福,

母前无女空,

母前空荡荡;

阿衣妞妞尼,

前方亲家富,

女儿好生活,

后方娘家富,

女儿多幸福;

山上草儿多,

牛羊长得壮;

土地庄稼好,

人类好生活。

过年3天,头天叫库施“〔ꈎꏅ〕,第二天叫“朵保”〔ꅂꀨ〕,最后第三天叫做“阿普才鸡”〔ꀊꁌꋂꏸ〕,意思是年已过完,送走老祖宗。那时也有歌,其唱词是:

阿衣妞妞尼,

年过三天后,

祖宗回天堂,

儿孙留人间;

老祖宗啊!

你是高山的青松,

长在哪里哪里绿;

你是天上的大雁,

所到之处好声音;

你到之处有幸福,

你到之处有安康。

过年3天后,妇女们都带着自己的儿女,背着自己辛苦喂的猪头和前肘,背着各种各样礼品和丈夫儿女们一起回娘家拜年,女儿们背的猪头,背的礼品多,子女齐整,娘家很高兴,要通知全村亲友,并在亲友面前炫耀自己女儿女婿,大家一起吃喝背的酒及其它礼品,并争先给来拜年的小人“卡巴”〔ꈁꁠ〕,外公外婆和舅家富裕的有给牛、羊、银子的,一般的给鸡或钱,据说再穷的也要表示几块钱。拜年在路上,碰到人要开酒给碰到的人喝,喝了酒要给小孩“卡巴”〔ꈁꁠ〕。每年年后,都能见到用(背篓)大背小背的背着拜年货的拜年群众。

(2)“莫格”〔ꃀꈿ〕“尔”〔ꆳ〕“叶节”〔ꑳꐷ〕

“莫格”“尔”“叶节”是彝族人民自古流传至今的一项活动,每年春节后几日,以村寨为单位或以家支为单位,开展活动。在坝上用蒿草搭一象征性房子,集中所有儿童,每人拿一根以竹子为杆,玉米芯为矛的枪,女孩拿棒,请一毕摩当使者,代人们向天上吃人魔王诉说人间的灾难与痛苦,并宣告向天上的吃人魔王宣战,紧接着点燃草房,全体儿童端着枪棒向熊熊燃烧的房屋冲杀过去,这叫“莫格”。当天要杀牲,全村人同吃肉,这叫“尔”。妇女们推豆花,做劳糟吃,叫“叶节”。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一家吃人魔王,彝称“错则山候”〔ꊿꋠꎫꉻ〕,他只有一个独

女叫“甫子甫阿莫”〔ꂽꌅꁌꀋꃀ〕,他们一家一年要吃很多人,给人间造成了灾难。

当时,人间有两兄弟,哥矮小无力,但很聪明,人称智多星,弟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人称大力士。有一天哥邀弟一同去消灭天上的吃人魔王,弟同意,他们开始出发了。在路上,他们看见一农夫正用一头大黑牛耕地,哥对弟说:“咱们要想法弄到这头牛”,他说我俩先到他耕地的地方休息,到时我劝他将牛给你耕,你就使劲犁,将犁扣拉断就有办法了。弟按哥说的把犁扣拉断了,这时农夫要回去拿犁扣,农夫一走哥忙叫弟打死牛,将牛角、牛耳、牛尾割下来栽在土里,把整头牛背走了。当哥见农夫回来时,忙抓着牛尾,边喊边假装向上拉,并喊农夫快抓牛角和耳,牛陷在地里去了,农夫忙跑来抓着牛角和耳,一提牛角牛耳断在农夫手里,尾巴也断在哥的手里,这农夫认为牛真的陷到地里去了。两弟兄弄到了牛,在路上剥了皮宰成砣煮熟装进袋背起又出发了。两兄弟在路上又遇一同路人,此人非常胆小,人称胆小长鸡毛,路上哥见路边有一棕绳,先叫弟捡,弟说“我力大,此绳无用”,又叫胆小长鸡毛捡,他说:“我胆小什么也做不了,捡来无用”,哥只好自己捡来背起。又见路有一把匕首和一只铧口,叫他俩捡,他俩还是不捡,哥智多星又自己捡来背起。走到“错则山候”家时,全家三个都不在家,只有一放猪小女奴在家,哥智多星问女孩“听说你们主子家有打人的铁球,是真的吗?”女孩说是真的,智多星叫小女孩拿来看,当女孩拿来时,他们就用燕麦面砣把铁球换了。晚上“错则山候”和妻女一起回来了,一到家就说有人味,智多星马上说“我们不是人,是和你们一样的,今路过此地,借宿你家”,错则山候说:“既然是一样的那我们先来比试一下武艺。”这时智多星赶紧把棕绳缠在弟的胳臂上,匕首捏在拳头里,脚穿上铧口。比试开始,拳打脚踢都一样。比打铁球时,错则山候打来的粘在大力士的头上,而大力士打去,把错则山候打昏在地。错则山候说:“是自己人,快杀牲招待”。这时见抓来一披头散发正在做粑,手上还粘许多面的女青年来杀。主人家问客人吃饭怎么吃?智多星答“我们的习惯是客人在外单吃”,错则山候说:“依客人习惯”,舀人肉摆席于外,他们三人暗将人肉倒掉,拿出牛肉大吃起来,派出来看的人回去禀报:“他们吃得可香了,比我们都还吃得,确实是自己人”。

晚上睡觉时智多星注意每个人,见错则山候变成一只黄蜂,扒在一个竹编养蜂圈上,见错则山候的老婆变成一把木梳跳进小竹篓里去了,女儿甫子甫阿莫变成一根针跳进针筒里去了,丫环变成没有烧完的柴头,在火塘边。这时智多星叫大力士快安锅,装水架大火烧,并把养蜂圈、竹篓、针筒一起放入锅里,再盖上锅盖煮,直煮到天亮,弟大力士说:“行了,肯定都死了”,哥智多星说:“还不行,还要煮”,弟不听哥的话,将锅盖打开,这时女儿甫子甫阿莫从针筒里飞出去了,错则山候和老婆变成了白骨,甫子甫阿莫只跛了一只脚,他们三人追了几天几夜,抓不住。从此,甫子甫阿莫在天上年年脚痛,到人间抓人去给他治病宰杀。智多星没法,又到天上去找阿普安散〔ꀊꁌꊂꌒ〕,阿普安散对智多星说:“你们以后年年组织小孩‘莫格’,妇女‘叶节’,并杀猪宰羊‘尔’,人人吃‘尔’的肉,就可消此灾”。从此,人间年年组织“莫格”“尔”和“叶节”,流传至今。

12.彝族关系称谓

曾 祖 “俄阿普” 〔 ꀑꀉꁌ 〕

曾祖母 “俄阿为”     〔ꀑꀉꃰ〕

祖 父 “阿普”     〔 ꀉꁌ 〕

祖 母 “阿皮” 〔ꀉꁒ〕

父 亲 “阿波” 〔 ꀋꁧ 〕

母 亲 “阿嫫” 〔 ꀉꃀ 〕

叔、伯 “潘务” 〔 ꀿꃶ 〕

婶 娘 “莫尼” 〔 ꃀꑌ 〕

哥 哥 “乌务” 〔 ꃺꃶ 〕

弟 弟 “依也” 〔 ꀂꑳ 〕

哥 妻 “阿米”     〔 ꀊꂔ 〕

弟 妻 “尼吗” 〔 ꑌꂵ 〕

姐 妹 乌莫尼吗 〔ꃺꃀꑌꂵ〕

儿 子 “惹” 〔 ꌺ 〕

女 儿 “阿咪”     〔 ꀊꃋ〕

女 婿 “阿米三俄” 〔ꀊꃋꌐꃶ〕

儿 妻 “热美”     〔 ꌱꃀ 〕

侄 儿 “惹堵”   〔 ꌺꅤ 〕

侄 女 “阿米堵”   〔ꀋꃋꅤ〕

孙 儿 “尔也”   〔 ꇖꑳ 〕

孙 女 “尔吗”      〔 ꇖꂵ 〕

外祖父 “阿卜”   〔 ꀉꁌ 〕

外祖母 “阿吗”   〔 ꀊꂵ 〕

母舅、岳父 “俄尼”   〔 ꀑꑌ 〕

舅 母 “阿波”   〔ꀉꁧ〕

岳母 “胡叶莫”      〔ꃛꑱꃀ〕

舅 子 “俄尼日”   〔 ꀑꑌꌺ〕

舅 女 “俄尼莫阿咪”   〔ꀑꑌꂾꀋꂔ〕

姨 娘 “莫尼”   〔 ꃀꑌ〕

姑 姑 “阿波”   〔 ꀉꁧ〕

姨婊哥弟、姐妹和亲哥弟姐妹一样称呼。父亲的舅家和母亲的舅家同称“俄卜”〔ꀑꁌ〕,不过要分明父方“俄卜”还是母方的“俄卜”,这在习惯法里,赔偿人命时,死者的父方舅家和母方舅家既“俄卜”都各得一份银两。这在彝族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不能忘却的。

二、汉族

峨边汉族住地遍布全县10多个乡镇,相传秦惠王移民于蜀时,就有秦人落业峨边。史料记载,汉建元六年(公元135年),汉武帝派兵西进,汉族开始迁入峨边。民间盛传在明朝“湖广填四川”时,林、罗、张、王、马、赵、宋、葛、杨等姓,举家迁至峨边地域,分别在自己中意的地方“插签,恳荒生产”。现在峨边的汉族普遍认为自己的祖辈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人。峨边民国县志载,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因湖广猖乱,乃移民入川,落业普雄乡(今金口河区永和镇)、平夷堡(今大堡镇)等处。有的还以“手腕处留有绳索捆绑痕迹是祖辈基因遗传”来证明其祖先是被迫入川到峨边的。还有传说是“北京人”、“河南人”的。民间传说虽无文字可考,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是事实。不过,传说了传说,历史了历史,在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都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无论来自何方,是什么民族,我们的祖先在峨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已成历史,已经构成了一个和睦共处的大家庭,孕育出各自民族灿烂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生活习惯上虽保持着一方一俗,但各地并无明显差异,现就风俗习惯(含衣、食、住、行及婚、丧、礼仪、方言、文化等)作重点介绍,以存史实。

1.汉族服饰

旧社会的峨边,经济落后,交通阻塞,人民生活贫困。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天当被,地当床,白天兰衫夜晚被单”便是当时普遍农民衣着生活的写照。但在服饰上也有其一定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城镇商贾豪绅、学士名流,穿着讲究:夏穿丝绸,冬穿皮毛,长袍革履均系外购和特制。而普通百姓的服饰,其主要特点是用土布和手工(自)制而成。

(1)帽子 

童帽:男孩4-5岁前,春天和秋天戴单帽,帽顶用布条缝成约100厘米长的绳,再编制3厘米大顶子缝于顶端;冬天戴“八瓣”或“六瓣”夹层帽,内镶绵花,顶端用布条制成约3厘米布顶子;女孩春天和秋天戴“圈圈帽”,绣花或装饰银制饰品,贫困的则只在耳朵两侧钉上小钱(铜币);冬天戴“披披帽”(或称鸦雀帽),用花布制成,帽沿后披与肩齐平,帽沿缝满银饰图案,两侧留有耳罩称小披披帽,若后沿披到腰中部称大披披帽,又称“风帽”,是“挡风”的意思。六、七岁以上男孩戴“瓜蒂帽”(或称瓜皮帽);妇女包“套头帕”,土布8-12尺缠于头上。

成年男女头上没什么特色,一般以青(兰)、白色土布缠头(称套头帕),长八尺至丈许不等,青年多为白色,壮、老年多为青(兰)色,也有黑色的。富裕的则用“青纱”;少数成年男子也有戴“瓜蒂”“毡帽”(或称“毡窝”)博士帽、学生帽的。老年妇女冬天还要加戴帽子,用布制成内镶棉花,脑后挽“转转”处留有洞孔,以便包“套头帕”。

(2)衣裤

衣服常见的有长衫、短衫、汗沓子、挂挂儿、棉袍等。

长衫衣服以偏抄居多,男的从衣领直到小腿关节处,女的长至臀部略低,老年妇女有大袖口(18-25厘米)、小袖口(10-12厘米)之分;短衫男女均长至殿部,为对口开(女多偏抄);汗沓子一般称内衣,较短衫更短;挂挂儿无袖,有夹(双层)、棉(双层夹绵花)两种;男为对口开,女多偏抄;棉袍由里(内层)、面(外层)、夹铺棉花制成,有布、也有丝绸制品。

裤子(称小衣):儿童穿“叉叉裤”或“封裆裤”,成人穿“笼口裤”(无腰)或上腰裤(腰部用异色一般土白布10-15厘米作腰)。未出嫁妇女脚边上沿用白线(或丝线)围绕裤脚周围挑三周蛾蛾花或爬海花,有的刺绣十分精湛美观。

(3)带子

旧社会农村用的带子,多为自纺(棉)自织,有的用染色棉花织成花纹图案,称花带,长短宽窄因用途各异:裤腰带较窄(1-2指宽)、较短(视腰围大小而定),主要用于系裤,也有直接买棉带用的;腰带(或称腰杆带)较宽(三指左右)较长(80-120厘米)系于体外,既有御寒保暖作用(所谓“一带当三衣”),又便于做活操作,系紧后腰板挺拔,显得精神抖擞,男的多为白腰带,女的则多为多色编制成的“花带”。年青妇女还要配上花围腰,15-25岁青年妇女极重视围腰布料色彩(兰、白、桃红)图案花纹的选择搭配,服从自己肤色和衣服色调和谐美观。

另外,男子常还有缠带,用4尺土布制成,内装钱币,缠于贴身腰上防盗;一种叫“朝肚子”成“凸”字形,左右缝上细带,正面绣花纹图案,亦多拴在贴身,年青人做钱袋,老年人作烟袋。

(4)手帕

系一方土布(相当一平方市尺)周边抽出一市寸须子,织成胡椒眼,中间绣上花纹,适合男女青年使用;中老年则以一方兰、青色土布为帕,不作装饰。

(5)袜子

分布、棉、牟、洋袜,其中洋袜系从街上买回丝织袜,长至膝盖;布、棉、牟袜均系短袜,由两片合成,手工自制。买来的洋袜要上“欧跟”和“袜底”,均系白布做成,“欧跟”试脚跟剪成荷叶状,袜底状如鞋底,多层(3-4层)折叠,用五色丝线刺绣精致花纹图案,美观耐用为其时代风尚。

冬天防寒,还有“裹脚布”,以土布撕成宽10厘米布条(俗称“扭扭”),长200厘米缠于脚上从脚颈至膝盖,或称“绑腿”,讲究人家用棉线织成;有用羊毛织成的称“牟子”;贫困的也有用麻布裹脚的。

(6)鞋子

有圈圈鞋、超鞋、尖口鞋、园宝鞋、袜袜鞋、鸡婆鞋等。圈圈鞋为1-3岁小女孩穿用,均要绣上花纹图案;超鞋、园宝鞋、尖尖鞋(鞋尖及边都要绣上花纹图案)为春秋季穿;袜袜鞋、鸡婆鞋则为冬季穿(鸡婆鞋为夹层,内镶棉花,有的前面还有鼻梁)。劳动时穿草鞋,有“偏耳子”、“对耳子”、“草套子”、“麻窝子”。“草套子”为女人穿用,一般要配穿“尖尖鞋”,赤贫人家则常年赤脚干活。

截自1988年,上述情况早已彻底改变。土布根本绝迹,除个别家庭尚有自裁剪缝制衣物外,一般均在服装店缝制或市场上购买,衣料从棉(洋)布到灯芯绒(曾显赫一时)、咔机、涤纶(凉、棉)甚至纯毛、呢绒、皮制品转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工、商业发展,传统的手工制衣、制鞋、制帽、制袜已被时尚的青年服、中山服、西装、休闲服、羽绒服……;牛仔裤、健美裤、各式长、短裙……;军(便)帽、鸭舌帽、土耳其帽……,布鞋、胶鞋、皮鞋、统靴(半、长)……等所代替。如今农民西装革履为数不少。青年妇女也有戴戒指、耳环和金、银、珍珠项链的。从服饰的变化,足可证明人们生活习惯的蜕变。

2.汉族饮食

峨边有首民谣:“山高水险石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家,娃娃也能满地爬。”是旧社会峨边人民(特别是农民)饮食生活的真实写照。

峨边地处山区河谷地带,田少地多。主产玉米,兼产杂粮(胡豆、豌豆、小麦、红苕、洋芋、豆类、高梁)。旧社会农民以玉米为主食,以玉米磨成面,拌水和匀蒸食称苞谷饭(又叫“神仙饭”),俗话说:“神仙饭,豆渣汤,吃了几碗硬梆梆”,若遇农忙或无汤菜时,则将面和湿捏成粑蒸食,或煮“面糊羹”,最为简便省时。一般农户终年每日二餐,遇逢年过节才吃三顿,且可见鱼、肉一类食品。

由于平时生活简陋,特别重视年节生活的安排。每年腊月(农历)不缺粮食人家,要用斗把(50市斤)苞谷煮小座酒,斗把苞谷熬麻糖、发冻粑(有的用米);用糍苞谷(或糯米)推枕头粑。接近年关煮醪糟(用糯米或糍苞谷米)。杀过年猪薰腊肉、香肠作为来年待客、换工、节日和红白喜事之用。

饮料:农村一般用“老鹰茶”(叶金黄色,食无苦味,回口醇甜,浓香,清热解渴),烧开水泡于缸、钵或茶壶内。客人来时,盛一碗(杯)奉上待客。若遇节日、红白喜事,唯有白酒(本地糟(酒)房煮的苞谷、高粮酒),品种十分单一。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城镇居民以大米、白面为主食。农村已普遍以大米为主,苞谷、红苕用作猪饲料,改一日两餐为三餐,蔬菜瓜果丰盛,待客以鸡、鱼、鸭肉;曲酒、啤酒及饮料等;红白喜事宴会更显丰盛,实在是“今非昔比”。过去把过年过节看得很重,现在日趋淡薄。用现在的口头禅来说:“有钱哪天都是过年”是一语中的总结。

3.汉族居住

(1)旧社会房屋种类

在峨边大体可以区分(一)四合头大天井(二)三合院(含龙门子)(三)碉房(四)叉叉房(五)茅草房。

四合头大天井:一般为官宦世家、豪绅商贾所有。系按东、西、南、北方位建筑四座房子相连,中间留个大天井,此类房屋气势宏大,雕梁画栋,配有匾对,气派非凡。

三合院:按正、横、耳房建筑三座房子连成中间一个院坝。由横、耳房“出山”用土筑(土墙)或用石砌(石墙)将院子包围形成进出口,有的还要修个“龙门子”,采4-6根木柱构成,设大门,不住人,不存物为进出关口,有的拴家犬于此护院。

碉房:一般用土墙或石墙修筑的楼房,至少三层,从二楼起,东、南、西、北都留有小窗孔,若遇仇家或盗匪,可于窗口观察,用土、洋枪御敌,此类土、石墙极厚可防弹,也算是时代的产物。

叉叉房:在立木处撬坑(掌握大小及深度),将木料矗立后,填入大小石块及泥土,压紧夯实(此类房较小,1-2间),横木及顶蓬,均系用山藤或篾片(条)扎成,房顶盖山草或玉米杆,竹编篱门,隔壁也是用玉米杆夹成。

茅草房:是以木制成的房架,有石磉(以一片硬石代磉)将房架矗立后,在横领之间横竖扎以竹木,屋顶盖以麦、稻草或玉米杆,有的盖山草(猫儿杆),墙壁用三月竹或玉米、山草编(夹)成,所谓“茅草房,嘎嘎(肉)香,有儿很难找婆娘”形容极是贫困。

穿隼房:是经木工修制而成,柱上有孔(隼)镶成排列。其规格有四列三空,三列两空,两列一空;结构有“五柱二”、“三柱二”(即五、三根柱头落地,两根柱头卡在穿方上不落地,称为“等”),有多至七柱七等、七柱四等的。羊圈型(三根柱头落地,无等)。

赤贫人家,没有木料和地基的,则找岩匡山洞居住。

(2)修建习俗

旧社会修房建屋是人生一件大事。按习俗要经过择(屋)基、看年月、定磉、上梁、钉门等阶段,在这些过程中还有许多歌谣、唱词和道白。

择地基:主人请阴阳先生用“罗盘”勘查地形,选择山环水抱、地势开阔,定好“字向”确定面向和左右前后固定位置。俗话说:“人住湾,鬼住凼,菩萨住在山坡上”“门前若有银带水,高官必定容易取”,人们历来对择基十分重视。

看年月:请年月先生(道士或算命匠)推算流年,确定动土、伐木、起工架马、动锤(镶排列)、钉门的时辰(月、日、时)。

鲁班饭:根据上述日期进行动工兴土(平整地基),待木料齐备,隼眼戳好,排列穿逗完,准备“竖柱”(拉排列)当天早上要请地邻亲朋和木工师父吃“鲁班饭”,一般是大米或“火谷米”(用苞谷推成颗粒)煮豆浆稀饭,菜淆则视主人贫富略有差别。

上梁:由掌墨师铺派主人准备一方红布、旧皇历、一只毛笔、盐、茶、米、豆,一定墨,以红纸(布)包好,用三个铜币(有孔小钱)钉牢于中梁中间,贴上“紫微高照”几个大字,排列上早已站上吊梁的人,随时听候掌墨师“扯”的命令。

时辰一到,门外鞭炮齐鸣,爆竹声不绝于耳,这时掌墨师腰间撇着一把斧头,走到香案前,招呼主人作揖敬神,然后唱说“上梁歌”:

一不早,二不迟,

正是鲁班弟子发槌时。

不打天,不打地,

专把凶神恶煞打出去,

凶神恶煞打出去,金银财宝打进来。

……

这类歌词大同小异,有长有短,视掌墨师文化程度,师承口授水平而定。一般从“梁”开始到树、料(柱头)、墨斗、墨线、酒、公鸡……最后是一些恭贺辞令:如“一祭梁头,后代子孙早封候;二祭梁腰,子子孙孙有官当;恭喜,恭喜,主人家荣华富贵从今日起”。

掌墨师唱毕,一声“扯”的指令蹦出,大家齐力将房架排列扯起,隼眼穿逗好,固定好木栓。

主人开始摆饭,宴待宾客。这时老(祖母娘家)、小(母亲娘家)家婆屋亲戚人等,鞭炮轰鸣,乐师吹打送匾祝贺(匾类有金字匾、画屏、软匾一丈二尺绸缎、毛毯或床单)。

房架扯起来后,钉桷扫檐,装修板壁,天楼地镇,按年月准时钉大门。

钉大门:所谓安门插锁是房屋竣工的象征,也是较关键的一道工序,时辰一到,掌墨师也要唱:

一不早,二不迟,

正是鲁班弟子上门时。

……

门登尺子来靠起:

朝上一比,一点不差;

朝下一比,二点不错。

左比进财喜,右比福禄门……

恭贺完毕,有的还要择日进宅,锁上大门完成这座房的修建。

解放后,这些习俗逐渐消亡,频临绝迹,只少数农村还遗留“上梁”、“钉门”习俗影子,农村房屋结构随着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展,劳力转移,人民生活日趋富裕,木结构房屋逐步淘汰,代之以砖木结构、钢筋水泥楼房。2003年统计:当年人均增钢筋水泥结构房面积5.92平方米;砖木结构房面积16.90平方米,其它结构为0,如今农村楼房(1-3楼)林立(主要平坝富裕地区),多数贴上磁砖,有的还铺上地砖,卧室、厅(客)堂、厨房、浴室、洗手间、储藏室、养畜房,分门别类,各具规模,家中彩电、冰箱、桌椅、沙发齐备。农民进城买房也日趋增多,令一些工薪阶层也望而兴叹。

在贫困高寒地区的农民则多还在越温饱线上挣扎,居住条件还较简陋,但已无住岩洞的现象,连茅草房也日趋渐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居住条件定能日趋改善。

4.汉族婚俗

旧社会峨边“汉族婚姻嫁娶多沿袭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进行,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从订婚到结婚一般要经过说媒、合婚、行聘、报期、迎娶等几个程序”,下面注重介绍迎娶中男酒(花红酒)、女酒(梳头酒)及正筵相关的一些习俗。

(1)花红酒

婚前一天晚上男方举办花红酒(亦称戴帽子),张灯结彩、贴对联、鼓乐喧天,鞭炮声中新郎举行“升冠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能自食其力了。由知客师(司仪)指导,将新郎舅舅(含舅公)家送来的礼帽、鞋、袜、大红、金花给新郎穿戴。由司仪说词:内容包括序词:谢红叶、谢内堂(管事)、占花戴帽、结束语等。

首先由司仪开始:

孟子见,梁惠王,引得新郎出洞房。

走得正,坐不偏,红叶大人坐上边。

就有道,而正言,静坐听我说开怀。

……

从正月说到腊月,说到“说一首又一首,喝一口茶后再开口”。然后谢红叶(媒人):

提起红叶出了门,好比天晴在驾云。

天上无雷不下雨,世上无媒不成亲。

说到:“红叶大人起来走,祝你活到九十九”,再谢内堂:

喜洋洋,喜洋洋,主家引我到内堂。

方才主家对我讲,说他脸上大不光。

大事小情常不断,有劳诸位到寒庄。

……

亲戚邻朋、姑嫂婆婆四面八方都要触及(含谢地邻),然后正式:占花戴帽。这类说词较长,并因人而异。一般内容有赞板凳、桌子、帽、金花、鞋、袜、喜红、茶盘、酒壶、酒“赞十杯”等。其中如赞桌子:

一张桌子四个角,鲁班传来后人学。

今晚放在华堂上,鞋袜帽子上面搁。

香烟缭绕烛辉煌,红鸾星照贵新郎。

娥皇女英把舜配,织女偏配放牛郎。

此类歌词道白,因地区、时代及唱说人(知客师)文化修养、熟练程度见景生情而有所变异。可长可短,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峨边卷)“戴帽歌”简洁明了,摘录于下:

一顶帽子圆又圆,成都买回半元钱。

我与新郎头上戴,世世儿孙出圣贤。

一匹红绫丈二长,好似梁灏赴科场。

甘罗十二为丞相,太公八十遇文王。

我与新郎拴手上,好似蔡伯谐上考场。

一双袜子色色新,千针万线巧作成。

我与新郎穿脚上,世世儿孙进朝廷。

一双鞋子八寸长,双手拿来奉新郎。

左脚穿起登金榜,右脚穿起状元郎。

恭喜、恭喜,新郎请起,祖宗象前行四礼。

待新郎行礼毕,乐师奏乐,家婆屋(舅家)燃放花炮(称烟火架),放后,夜宴时知客师还要表白一番,招呼安顿“要打牌,有油亮;要睡觉,有铺帐”,男方花红酒至此结束。

(2)梳头酒

与男方花红酒同时,女方也要宴会宾客,亲戚邻朋、家婆屋等送来彩礼,红包、棉被、床罩什物等,张灯结彩贴对联,举行“梳头仪式”称梳头酒。一般要请一位有福气能说会道中年妇女为新娘梳头,其主要内容有新娘“哭嫁”,母亲规劝等。

吉时一到,堂前红烛高照,灯火齐明,礼师表白一通,请出新人点出“先回礼,后入拜,梳、篾、头绳有人戴”时,代梳妆妇女即开始为新娘开面、梳妆,从梳、篾、头绳直赞到金簪:

这根簪子是黄金,说起黄金有根生。

黄金本是土中埋,掏金老二挖出来。

送去金银首饰店,方可把它铸成材。

新郎送到女儿家,我给新娘撇起来。

接着新娘就要哭嫁,哭嫁歌内容主要有拜谢父母哥嫂养育之情,也有自嗟身世的幽怨,还有骂媒的忿怒,总之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总的要体现“养女难报父母恩”的情结。如唱:

堂屋上边一根藤,开朵花儿爱死人。

哥哥叫我讨来戴,嫂嫂回家扯断藤。

哥哥和我是亲妹子,嫂嫂你是个外来人。

嫂呀嫂,你别嫌,和你才住三五年。

扁担开花马生角,收到请贴再回来。

这时,母亲百感交集,耐心劝慰,教导为妇之道,如何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如:

三年不穿婆家衣,三天不吃婆家饭。

离娘蛋,十二个,你到婆家慢慢用。

操持家务勤快点,屋里屋外少偷闲。

孝敬公婆话甜点,温存丈夫应多贤。

衣食住行多节俭,减少耗费多存钱。

成家立业勤为本,幸福生活万万年。

(3)正筵

迎娶当日(即:男、女酒的第二天)清晨,女家要为新娘整容、开面、梳妆打扮,红布盖头,祭祖宗、拜别父母,立于凳上,将一把筷子丢地下,一碗水泼门外(意味“打发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待到男方“花轿”到时,哥哥背妹至轿前,送亲嫂2人扶新娘上轿。其间也还有些说词道白,不一一赘述。

花轿抬到男方,有的直抵大门坎,所谓“骑门下轿”以示新娘能当家作主,不受欺侮。这时,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吹吹打打,热闹非常。

堂屋内由事先请好的福命(无子女破败)夫妇点燃香烛,家长于神龛下焚烧“袱子”告慰祖先“添人进口”。新郎早站立左边迎候新娘,送亲兄弟受礼入室,接送亲嫂嫂各2人,相互致礼后接(迎)亲嫂趋轿前,分站左右,轻轻将轿帘掀开唱道:

小妹好,弟媳贤,有请弟媳下轿来。

进屋去,拜高堂,新婚佳人配成双。

送亲嫂接着要唱道:

幺妹小,小妹娇,还请嫂嫂多关照。

妹年少,不懂事,两位姐姐莫呕气。

常调教,见识多,帮助家庭增福泽。

新娘搀扶下来后,由送亲嫂扶入正堂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拜礼(天地、高堂、夫妻对拜)完毕。正筵开始,始终贯穿说辞道白,如赞酒席、赞十二杯酒等,有的歌词较有代表性,如宴中表白,不妨记录于下:

枝子花开朵朵白,主人叫我来表白。

杨柳花开起窖窖,说得不好莫见笑。

核桃花开吊吊长,众位听我说端详。

鸡冠花儿老来红,亲戚邻朋来相逢。

七里花儿开六朵,多谢母舅与外婆。

梁山伯来祝英台,一是姑娘二奶奶。

石榴花开五月间,道谢各位送礼匾。

牡丹花儿是花王,全是贵宾和同堂。

月月花香月月青,尽是亲朋与贵宾。

胡椒花开香又麻,客来坐起就泡茶。

胭脂花开红尖尖,喝了茶来就拿烟。

菊花开在九月九,客人上桌就倒酒。

白梅开花五个瓣,不喝酒来就添饭。

紫微花开节节稀,新郎哥哥来作揖。

酒喝足来饭吃饱,新郎下礼来酬劳。

宴罢,掌案师偕帮厨人给新娘送饭,名“参灶”(洗碗),新娘给以糖果、香烟(红包)答谢,求其代劳。

晚上,亲朋好友进洞房戏耍,新娘散以糖食饼果称“闹洞房”,有的闹至深夜。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带上礼物,随同前来接亲的幺舅子(新娘亲弟)回女家叩拜祖宗及岳父母,俗称“接回门”。“接回门”有教育女儿女婿不要有了新家就忘了娘家,要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常回家看看的含义。

解放后实行新婚姻法,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男女青年获得婚姻恋爱自由,“哭嫁”类习俗几尽绝迹,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婚姻法”经再次修改颁布,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在家庭的地位和权利,妇女“离婚”、“改嫁”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承认,老年男女再婚的逐渐增多。但到21世纪,峨边农村出现女少男多,特别是贫瘠高寒地区,存在男青年30岁左右不能娶妻,于是,个别地方还存在变相买卖婚姻情况。

5.汉族丧葬

(1)戳死心

父母(亲人)断气时除要烧钱纸(落气钱)外,还要戳死心,即一人在死者室内用一根约一尺长棍子(上捆扎有钉子)说:

“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出(戳的谐音)不出”

室外一人随即答应“出”

反复回答三声后,室内将棍从墙缝中送出,屋外接棍后反手将棍抛丢出去,名曰:“戳死心”。

(2)净身

为死者全身沐浴更衣(穿寿衣)、收殓(入棺),这时亦如婚俗流传诸多唱词,在民间文学中称礼仪歌。如净身时哭唱:

一盆清水亮堂堂,双手捧进我娘房。

喊声妈来叫声娘,起来洗脸换衣裳。

上洗三帕升天界,下洗三帕进狱堂。

入棺歌:

一张纸儿对角裁,阎王老儿带信来。

身穿新来慢穿鞋,打打扮扮进棺材。

三天不吃阴间饭,四天(才)走拢望乡台。

望乡台上望一望,大儿哭娘心肠断。

小女哭娘痛心怀,哭得为娘心烦恼。

不是娘亲不回转,阎王老儿不放还。

(3)超荐

亦或称超度,停殓期间,要在灵堂做道场超度亡魂,称超荐。视贫富而定3-7、9天不等,困难的只念“功德”(1-3天),赤贫人家不动大响“开咽喉”“亮路”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唱说段子,如“十月怀胎”、“报(父)母恩”“祭吊”……等。这里择录一段“哭母”唱词:

不孝儿,跪灵前,咽喉哭断。

泪如雨,往下倾,湿透衣衫。

在生前,娘带儿,吃尽苦难。

哺养我,长成人,历受熬煎。

娘怀我,十个月,时间不短。

吃娘精,喝娘血,把娘摧残。

娘为儿,时常都,提心吊胆。

怕小儿,十月里,有不安全。

生下来,洗屎尿,一天几遍。

我的娘,咬牙关,从不厌烦。

为儿睡,屎尿铺,心甘情愿。

下雪天,洗屎尿,娘要承担。

儿若病,急忙忙,送进医院。

又求神,又许愿,祷告上天。

请符咒,化神水,方法用遍。

忙捡药,请医生,跑得脚翻。

巴不得,儿病好,脱离苦难。

娘为儿,一生中,耗尽粮钱。

怕儿小,不懂事,不听教管。

一怕岩,二怕坎,三怕水边。

出门去,又怕儿,爬岩跌坎。

又怕风,又怕火,又怕水淹。

七周岁,送学堂,去把书念。

又怕儿,不聪明,有犯师严。

还怕儿,年纪小,没有主见。

不努力,又贪玩,学习不钻。

求菩萨,保佑儿,定下心愿。

到将来,求一个,半职一官。

有衣穿,有饭吃,全家饱暖。

儿有志,娘有福,欢度晚年。

娘为儿,费心血,历尽苦难。

为儿女,那管它,苦辣酸甜。

稍长大,托媒人,把亲来谈。

办酒席,请宾客,不惜银钱。

年岁到,庆节气,又办酒宴。

室内的,新家具,设备周全。

我母亲,为儿女,风霜历遍。

为的是,到老来,有个靠山。

谁知道,好母亲,福份有限。

忽然间,得重病,卧床难安。

神不灵,药无效,儿难替换。

延至在,昨夜晚,命丧黄泉。

一家人,哭得来,肝肠寸断。

哭不转,我母亲,重返人间。

不孝儿,跪灵前,诚心祭奠。

有素菜,和水酒,平常一般。

望慈母,莫嫌弃,多少尝点。

去西方,登极乐,早成神仙。

从此后,儿与母,阴阳隔断。

除非是,三更梦,与母团圆。

(4)出煞

在亡人出殡安葬入土后,还有“出煞”,这个环节完成,才算丧葬最终结束。

旧说人死后,灵魂坠入地下,必需经过出煞才能回归地府。出煞的日期时辰由道士先生测定。届时全家大小(含鸡、犬、猫)都要回避。屋内(含卧室、厅堂、厨房等)全部角落都要筛(撒)上草木灰,以便亡魂出现时留下痕迹,并以此预测亡人的归宿。

解放后,丧葬习俗历经改革,城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办理丧事改用追悼会,以遗像代替牌位,以黑布(纱)代替“披麻带孝”参与悼念人员唯带白花而已。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大力推行改“土葬”为“火葬”,农村已在逐步改变,日趋简化,虽还保留了设“灵堂”“出殡”主要环节,但却显得淡化多了。

6.汉族节日

(1)传统节日

峨边汉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其地方特色和禁忌。

春节:汉族过农历年称“春节”,时间是农历腊月三十日,没有三十日只有二十九日的那年,也称大年三十。对春节历来都极为重视,是辛勤劳动一年后的家人团聚最佳休闲时期。每年农历十、冬、腊月便开始备置年货、杀过年猪(一般在“冬至”前后开始)、薰腊肉、香肠、煮酒熬糖、推粑、汤圆、豆腐……腊月十八日为“扫夥(尾)场”,将年货备齐直至正月初五(有的是正月初八)不再赶集。

腊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团年,家人无论离家远近,或是浪迹天涯,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吃团年饭。腊月三十有很多讲究,大致分为一早、四忌、三讲究。一早:就是年三十早晨起来就开始清扫室内外清洁卫生,并将所清扫的垃圾杂草放在屋外适当位置燃烧,称为“沤老鹰窝”,寓意早早地烧毁鹰的老巢,第二年老鹰就不会来抓家养的小鸡了。四忌:即一忌杀生,大年三十起至正月十五日不杀生,凡杀猪、宰羊的事情都安排在腊月三十之前完成;二忌推磨,意思是说如三十天推了石磨,来年易患头晕病,路子不顺;三忌舂锥窝和砂魁子,如舂了锥窝和砂魁子,来年要折(涉)财,粮食减产,老鼠会在屋里打地洞;四忌窜门,因为年三十既是团年的日子,又是家家户户祭祖先的日子,后人要给已故先辈烧“袱子”(赏过年钱),如到别人家窜门,别人会指责你赚欺头,充当别人的前辈去领赏钱。三讲究:即一讲究张贴春联、门神佛像,布置厅堂、挂年画,把房间里里外外装点得喜气洋洋,以渲染过新年的气氛,春联、年画张贴完后,也要吃一顿简单的早餐,早餐什么菜都没有,只吃老南瓜,寓意生活的日子甜尽了头,来年身体健康;二讲究祭祖先、上新坟,腊月三十的下午对当年已故的老人,后辈要上坟,称“上新坟”,“上新坟”时多用香、蜡、纸钱在已故者墓前焚烧,同时鸣放鞭炮,以示对亡灵的纪念,祭祖先则是年饭煮好后,首先将猪头、坐墩肉,称“刀头”倒上神龛,同时,将事先按祖先的称谓写封好的“袱纸”放在神龛下的堂屋上方,摆上碗筷,勘满酒杯,点上香、蜡,开始烧袱纸祭祖先,意思是表明后人有吃有喝也不忘先辈之恩,是对先辈的尊崇;三讲究喂狗,年饭一般都比较丰盛,富裕人家有鸡、有鸭,还有鱼一类食物(象征年年有余),普通人家则讲究饭满甑,汤满锅,习惯将一头猪的头、尾、腿全部煮完,汤里煮红萝卜和白萝卜,数量要保证吃到初五,俗称破五,有的要吃到十五(大年),年饭煮好祭了祖先后,习惯是先喂狗,将煮好的猪肉、饭和红白萝卜盛满一碗端给狗吃,视狗先吃什么以测来年生产丰欠及其贵贱。饭桌摆好后,燃放鞭炮,按祖先尊卑秩序摆上“袱纸”,从家长起按序敬献祖宗,烧“袱纸”后,入坐吃饭。臼饭时要将饭面推平,以示平顺吉祥,有的还讲究饭后喝汤,防止淋雨。

晚上,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家门守着,称“守田坎”,一直守到深夜12点,寓意来年田地不减,粮食满仓。睡前还要洗澡,洗净污垢,干干净净过新年,称为除旧迎新,不具洗澡条件的,至少要洗脚,其说法是年三十夜洗了脚运气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碰上吃肉,有口福。

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称大年初一。这一天,当家人起早,一般在拂晓之前就开始起床,起床后静听雀鸟啼鸣,分辩是什么鸟兽开山,然后主人开始鸣礼炮三响,以庆贺新年开始。紧接着男丁要到河(井)边取水,称“抢金银水”,谁先抢到了银水,就寓意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男丁抢银水,女主及其家人都要早早地起来做汤圆,因为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寓意新的一年里,一家人会团团圆圆,顺顺利利。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发新年钱称压岁钱(有的在年三十晚上发给)。大年初一有很多忌讳,一忌扫地,二忌水湿地,三忌乱说话,四忌晾衣物,五忌见秤。意思是说,如初一扫地家里会生疙蚤,再则是把金银财宝扫走了,家里要折(涉)财;忌水湿地是担心出门被大雨淋,所以一般洗脸或其它用水时都会十分小心,生怕湿了地;忌乱说话是担心说了不吉利的语言,坏了运气,为预防小孩说不吉利的语言,有的贴上“童言无忌”的红纸条,防止小孩犯忌;忌晾衣物,寓意的是家禽兴旺,小鸡不被老鹰抓走;忌见秤是恐惧出门行路时遇上蛇受惊吓。

大年初二,习惯吃挂面,寓意健康长寿。吃过挂面以后,开始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一般延续到初五(亦称破五),也有到初七、八的。民谣:“拜年拜到初七、八,不图腊肉来做啥?”意思是说到了初七、初八拜年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大年初三,俗称“开印”,习惯吃素食,如青菜、白菜之类,指(青)清清白白,寓意口胃好,身体好。当天早晨,家里的主人还要拿起斧头到院子里对每棵果树都轻轻地砍一刀,称“开印放水”,以示果木丰产、桃李香甜。至正月初五告一段落(称小年)开始赶集、春游,直至正月十五闹元宵才是春节庆典的终结。

闹元宵:正月初九,人们已开始了耍龙灯、狮灯、花灯等灯会活动,到了正月十五过大年这天下午至晚上,灯会活动最为热烈,称为“闹元宵”。灯会一般由德高望重的族长或具有组织号召力的艺人主持,拉起灯会演艺队伍走村窜户或街坊邻里表演。按照习惯,演艺队伍到衙府或人家户上表演,主人要封赏红包,包内装钱,不分钱多少,但必须是双数,壹角贰分、壹圆贰角、壹拾贰圆、贰拾肆圆不等,寓意“月月红”“四季发财”。闹元宵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观众尽兴后才纷纷回家吃元宵(汤圆)。元宵夜民间还有“偷青”的习俗,所谓偷青,就是在闹元宵十五的那天深夜,三五成群的小孩或年轻人,趁十五月光朦胧,在月色的掩映下,来到别人田间地头或菜院里偷摘青禾,如豌豆尖、葱葱、蒜苗等。说是偷青禾,实质却是想偷家景最好的人家的运气,去掉自己的晦气。偷青最有趣的是被主人骂,传说偷的目的就是找骂,被骂才能去掉偷青者一年的晦气,因此要挨骂才好。明白的主人一般不会因被偷青而骂人。

春分:按照旧历(皇历)廿四节,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垫、春分。春分一般在二月中(下旬),是农事活动的备耕开始,也是走亲串户的最佳时节。农村习惯这一天要“泥(粘)雀儿口”,就是用汤圆或糍粑(糯米粑——枕头粑)一片扦在竹扦上,再插到田地里,寓意将雀鸟的嘴给泥住了,雀鸟不会啄食种下地的种籽。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青年男女有婚约的,多利用春分这一天,请媒人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开话,表明男方当年要娶亲之意,如女方无异议,即可将女方的“八字”传到男方,男方再将男女方的“八字”带上,请人看年月,确定婚期。

清明:清明节是传统扫墓、祭祖、踏青的节日。按旧俗“过年上坟,清明扫墓”,若遇祖坟垮踏需要修缮整理,只有在清明前后(十天内)才能动土修缮。每到这个季节,坟山上鞭炮声此起彼落,五色彩钱飘扬,也是一种景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阳,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频临河道地区多有“划龙船”习惯,峨边虽有大渡河,过去“波涛汹涌,渡河为难”故无此习。但在这一天,讲究吃粽子、盐蛋、包子、饮雄黄酒、门前挂陈艾、菖蒲、大蒜,用雄黄酒(水)洒房屋及四周,以防虫、蛇,按民间说法:端阳节见青都是药,可摭取杂草熬水浴后当年不生疮,还有戴蒿的习惯,民间有“端阳不戴蒿,死去变鸟烧(蛇)”的说法。在农村端午兴送节,新婚夫妇选在端午节这一天,背上鸡蛋、盐蛋、包子(数量每样20、30不等)到娘家拜贺,女方娘家则以雨伞两把赠送男方,若男方家贫不能送节的,女方也有1、2把雨伞于集上送给男方。

六月六:六月六晒衣服,正值盛夏季节,烈阳高照,习惯于把各类衣物,特别是冬季穿的皮毛、呢绒等曝晒于阳光下防止虫害。另外,在民间还流传六月六“送年月”的习俗,所谓送年月就是有婚约的男女青年,请媒人将合好的“八字”即婚书送至女方家,以示传达男方当年要娶亲的意图。送年月的日期一般选择在含六月六在内的节气(七月半则是禁忌的日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二日,称七月半,又叫鬼节或称盂蔺会,又名中元节,是祭奠祖宗的日子。这一天,要准备丰盛饭菜,写袱子、烧纸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家人安康,事业兴旺。实际有纪念祖先“数典不忘祖”的意思。晚上还要“赏孤”,在大门外化散钱(纸)赏给孤魂野鬼,有安定邻里的意思。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除了要吃丰盛的晚餐外,晚上还要吃月饼、瓜果、糕点、赏月。外乡游子若不能回家团聚是最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时候。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即指此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九”是我国古时登高的传统节日。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看重,一般民间无重大活动。

上述传统节日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有的已淡化,有的则继续传承着中华文化,传承美德并赋予新的意义。如将“重九”定为“老年节”每年由县老龄委(老体协)组织老年人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组织“牌(二七十)赛、象棋赛、登高(郊游)”等,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春节期间,由县书协、文化馆等单位“送文化下乡”义务代写春联,组织书画、摄影展等增加节日氛围,逐步提高人民的文化品味和鉴赏能力。

(2)解放后节日

元旦: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天,按国家规定,机关、企事业、学校放假一天.民间元旦无活动,

三八节:公历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每年这一天,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组织妇女开座谈会,举行庆祝活动,表彰妇女先进集体和个人。城区有关部门联合组织文娱体宵比赛活动,如女子篮球赛、拔河、长跑、歌咏、舞蹈等.机关单位并向妇女赠送礼品。

五一节:公历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放假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城区由县工会、县体委等有关部门举办体育比赛活动.如篮球、乒乓、拔河、越野、长跑等。

五四节:公历5月4日为青年节.共青团各级组织,都要组织青年开展各种活动,如书画展览、文艺演出、游园、各类球赛等。

六一节:公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小学、幼儿园要举行庆祝.团委、妇联、文教等部门要在城区举行游园、文艺表演、体搡等活动。新华书店给予儿童买书优惠价,电影院为儿童开设专场电彩。机关、企事业单位给小学、幼儿园赠图书、玩具等礼物。有的学校表彰“三奸”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七一节:公历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这一天,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史教育。

八一节:公历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国节。这一天,县人民武装部和驻军要举。行庆祝活动,县一政部门要召开烈军属、复退转业军人座谈会,表彰他们中的好人好事,在群众中检查拥军优属工作。

教师节:公历9月10日为教师节。这是全国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的。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分别到全县区所在地的中小学慰问教师.县政府召开庆祝大会,会上表彰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尊师重教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检查落实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以及家属农转非,子女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要求。

国庆节:公历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按国家规定放假两天,城镇各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悬挂国旗、彩旗,有的扎牌坊、挂红灯和五彩电灯.地区开庆祝会.举办书画展览、文体活动#1984年10月1日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召开了庆祝大会,进行游行,晚上燃放焰火,区乡派来龙灯表演,请来乐山文工团演出,分区分街道放电影,通宵达旦,从此称国庆为双庆,庆祝气氛更为隆重热烈: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这是峨边自1984年成立自治县以来,每年于国庆期间同时开展自治县成立周年庆典活动,称为“双庆”。为使“双庆”活动发扬光大,1990年8月,自治县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决定将每年的10月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于1990年10月1日全县开展了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之后,每年的10月都要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演讲、文艺表演达体舞、歌咏赛、篮球赛、彝族服饰展演、选美赛等,每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隆重热烈。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纪念活动的开展,宣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共同进步,促进了峨边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

7.汉族方言

峨边彝族自治县属川南方言区,语音近似彭山。受邻县影响:新场近似峨眉;五渡、平等酷似乐山。几千来年,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不少方言(土语)、谚语和歇后语(俗称“宰园子”),风趣幽默,具有相当的语言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1)土语

宰园子——说歇后语。

锭  子——拳头。

嘎  嘎——肉。

搂包——明知是别人私藏的脏物,却又堂而皇之地,不知羞耻地占为己有。

拉门子——单调,就一样东西。

滑  头——圆滑,利己的事就钻营,不利己的事就躲闪。

遭  过——被人愚弄,吃过亏。

刀  头——祭祀用的宝肋肉。

烧古子——让别人难看。

短截口——抄近(截)路阻拦。

憨巴子——不聪明。

咕噜子——彝语称小偷。

犟拐拐——不听教说使唤。

踏  踏——地方。

孬  脱——干脆利索(有简单的意思)。

筛  康——两人合力将另一人的脚手抬起,左右摇摆,取乐。

弯  酸——不予人方便,故意给别人出难题。

不当人家——一般指小孩非常可怜的样子。

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人。

火巴耳朵——做不了主,一切听从女人支配的男人。

咋法整——怎么办。

枉  自——白干。

娘(个)咡——啥东西。

衣  禄——死囚行刑前的最后一顿饭,通常有诅咒的意思。

水打棒——被水淹死的人漂在水中。

门坎猴——家里霸道,出门猥缩。

拖衣摸索——做事疲慢。

二不架梁——做事不踏实。

囚嘴狗——专门伺机守候吃别人饭食的人。

你犟我裂——意见不统一,各说各理。

昧(闷)天良——忘人恩惠,不知好歹。

愚弄作祸——想方设法害人。

啬夹子——吝啬鬼,不大方。

耳聋倒听——总是错听别人的话。

奸狡巨滑——心术不好又狡滑的人。

理小话子——背后说人坏话。

娥子(卵)石——圆滑的石头。

稀  奇——少见的事物。

背辈子——替别人承担罪过(一说“垫背”)。

闷墩儿——身体健壮,头脑迟顿。

闷  子——白痴、呆子。

笋子炒肉——用竹棍打人。

道昧不乖——说聪明不聪明,说笨不笨。

日  白——吹牛、铳壳子、说大话。

翻撬——忘恩负义打“翻天印”,对有恩于己的人反脸不认。

牙尖舌怪——说话添盐加醋,扩大事实制造(加深)矛盾。

打回食屁——送人的东西又去要回来。

条杆咡——喻指仔猪长像好,肥壮。

困瞌睡——睡觉。

向盗口——寻找盗窃(作案)的路线门径。

上  门——男人娶寡妇到女方结婚安家。

假巴意思——虚情假意,装模作样。

翻碗底子——给了别人好处,事后又翻出来数落。

啷巴儿——形容身体瘦小,一说排行占幺的子女。

犯撬神——做事经常出差错。

隔山偷火——假借他物遮挡,偷袭别人。

理  抹——收拾。

巴  时——满意。

安  逸——舒适合意。

估  倒——强迫别人。

过  世——人去世了。

瞄  倒——看见(瞄——看)。

略  尺——彝语称鬼魂。

一  棒——一个。

阿  溜——彝语称猴子。

小  衣——下装。

淡求腾——没关系,不过如此罢了。

白眼神——不中用,干不成事。

没使处(出)——没有出息。

饿  痨——饥饿无比。

抖耸(矗)——吃食物狼吞虎咽。

撒(杀)脚两片——衣衫不整。

安的逸——想得美。

伙搞二阵——几人狼狈为奸,不务正业。

吊儿郎铛——不正经。

打逛逛——无心做事,混天过日。

马列(力)——能干。

火巴和——便利、轻松。

打  整——整理、理顺。

眼  气——羡慕。

(2)谚语

民间谚语有关自然天象的,有关处事生活的,也有关时政的。

自然天象类(含农谚):

要吃来年饭,八月初一从头看。

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冬至阴天,明年得欢。

一日黄沙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

月亮戴(草)帽,明天日高照。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火烧锅底,天要下雨。

火烧锅边天要晴。

河雾雨,山雾晴。

东虹太阳西虹雨,虹到南方落大雨。

春寒有雨夏寒晴。

水中冒气泡,雷雨傍晚到。

树叶翻白,有雨不等黑。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早烟晴,晚烟雨。

立春天气晴,耽误好收成。

惊蛰不起风,冷至五月中。

早烧不等黑,晚烧雨没得。

早上东方白,下雨不等黑。

云交云,雨淋淋。

先打雷后落雨,当不到一场大露水。

雷打天边,大雨连天;雷打天顶,有雨不狠。

瓦山雾,晒死老母猪;瓦山现,下雨不断线。

雨打二十五,后月无干土。

下雨先起风,必定一场空。

霜降赶重阳,胡豆豌豆压断墙。

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春分没有雨,锅里没有米。

烂了白露,天天走稀路。

天干三年,落雪过年。

久雨猛晴,还有雨淋。

早上浮云走,下雨淋死狗。

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南雨绵绵,云跑北雨没得。

生活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

骏马无腿难走路,人无理想难进步。

地有阳光百花开,人有理想劲头来。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

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秤。

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横事。

对错一门亲,祸延九代根。

歪戴帽子斜穿衣,必定不是好东西。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

久走黑路必遇(闯)鬼。

平时不烧香,急(临)时抱佛脚。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说话得罪人。

做事留一线,过后好相见。

人心隔肚皮,树心隔木皮。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巫神。

乌鸦说猪黑,自己没觉得。

烟子烟穷人,狗儿咬仇人。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一人有福,拖带一屋。

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茶泡饭。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郎。

不到黄河心不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早睡早起陈谷烂米。

有理不在声高,响鼓不用重锤。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

舍得宝来宝调宝,舍得珍珠换玛瑙。

扯到鸡毛鸡骨痛,扯到藤藤叶叶动。

不听老人言,必定受饥寒。

稍翁多了打烂船。

人多不浇碗,鸭多不剩(下)蛋。

民族平等,彝汉一家亲。

要致富,先修路。

(3)歇后语

峨边人把歇后语称作“宰园子”,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语言,采用比喻手法、谐言和事物自然规律,一言半语,形象而生动,有的老人信口拈来,妙趣横生,常常为文人借用。现辑录部份于后:

光石板上拴牛——没说(索)

腊里壳(癞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酒醉鬼上街——东倒西歪

白鸽打架——百(白)打百(白)

床底下生笋子——梦鈗宝

茅厮坎上栽青菜——将就使(屎)

斑鸠嘴打烂船——沙坪去捞梢

三月樱桃——红不久

蚂蚁子放屁——小气

鲁班爷的锯子——不错(锉)

和尚脑壳——没法(发)

烟斗炒胡豆——半斗生(升)

大路边上打草鞋——管得宽

较场坝的土地神——管得宽

裁缝脑壳——当真(针)

懒婆娘的被盖——不理

南瓜壅火——闷种

两姑嫂打连架——双打

窍杆进铁匠铺——倒贴(盗铁)

月亮坝头耍刀——明侃(砍)

老母猪拱篱寨——全靠嘴

麻花下酒——干脆

穿钉鞋柱拐棍——把稳又把稳

雪地里埋人——藏不住

乡下人穿西装——土洋结合

灯草打鼓——尽气力奉承

粪铛子下茅厮——满懂

耗子(老鼠)爬秤钩——自称(秤)

耗子喝米汤——糊嘴

新姑娘上轿——头一回

裤裆起火——当(裆)然(燃)

头上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底

半夜吃桃子——按倒火巴的捏

狗吃牛屎——图多

野猫子咬牛——大干

黄牛背上安扇——吹牛

黄牛肚子——草包

近视眼穿针——大眼瞪小眼

红萝卜敲罄——旦求坛

母鸡屁股上拴草绳——扯淡(蛋)

缺牙巴咬虱子——闯到的

矮子过河——安(淹)心

瞎子过河——摸到石头走

老鹰抓蓑衣——脱不了爪

鸡屎藤拴腰杆——周围都搞臭

半天云头挂犁头——高超(抄)

猫钻灶烘——得一鼻子灰

鸡公屙屎——头遍(便)硬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蚂蚁相亲——你去我来

半夜搬家——核桃(黑逃)

扁担挑糍粑——两头失抹

推屎爬戴眼镜——假充地理先生

豌豆滚磨眼——圆滑

杀母猪过年——样样齐全

丁丁猫(蜻蜓)吃尾巴——自己吃自己

来格宝耳朵——缺物

矮子爬床——一射(时)

爪手洗碗——算(涮)了

钱钻子脑壳——该挨

左撇子打锤——又(右)来

两爷子打架——胡豆(斗)

麦人公(布谷鸟)叫唤——过伙(哄)

瞎子点灯——白费蜡

阉猪匠的幺儿——吃现(阉)卵

窃杆进屋——不打空手

扁担吹火——一窃不通

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狗舔油锅——倒舔不舔

瞎子看书——装模作样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麻子打哈欠——全体(总)动员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抱鸡婆下烂田——又蒲(扑)又颤

猪尿泡打人——打不死人气死人

来源:峨边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4:45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