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凉山州>越西县>详细内容

越西县地情

勤劳智慧的越西各族人民不仅书写了悠久深邃的越西历史,更创造了璀璨辉煌的地域文明,留下了文昌文化、商旅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诸多文化遗产。

越西为文昌文化的发源地,文昌文化源远流长。晋太康八年(286年),有“北孔南张”之说、“主文运,司科举”的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于境内金马山,文昌帝君在越西求学成长后迁徙梓潼,故越西有“文昌故里”之美誉。

越西为南方丝绸之路咽喉重镇,南方丝绸路的重要组成段——零关古道纵贯越西南北,沿途山高路险,崎岖曲折,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双石桥、零关石刻、保安城门、小相岭古道等南丝路文化遗迹。其中的双石桥、零关石刻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越西为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红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1935年5月,为粉碎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痴心妄想,掩护红军主力抢渡大渡河。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一军团侦察连和三军团十一团,在左权、刘亚楼、张爱萍等红军将领率领下到越西开展革命活动,红军在越西成立了革命政权,组建了中所和新民两个红军游击中队,越西历史上的第一支红色革命武装就此诞生。越西各族人民热烈欢迎红军,千余越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据1936年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所编《二万五千里》一书中张爱萍将军所著《“倮倮”投军》文中追述:“这里(越西)对红军的认识更加清楚了。附近群众自动投入红军的愈来愈多,在二、三个钟头内,加入十一团当红军的就有700多人,“倮倮”加入红军的也有百余人……”解放后回到凉山工作的彝族老红军全部为越西人,生还的越西籍汉族老红军也有20多人,越西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彝乡。

来源:越西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12 15:48:48 浏览次数:
终审:李群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