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阿坝州>若尔盖县>详细内容

若尔盖县地情

1c91270a3b8e4a25beb02a705114b115.jpg

若尔盖县标准地图基础要素版

先秦时,若尔盖地区为西戎之域。西周时期属羌戎诸部,处于氏族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强盛,迫使古羌戎动荡分裂,向东、西南方向迁徙。公元前七世纪,秦国“兵临渭首,灭狄嫄戎”,迫使诸羌“将其种人附部落西迁,出赐支河”。公元前五世纪,“自爰剑后,子孙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蜀汉徼北”(《中国民族史》),“散处河、湟、江、岷间”(《新唐书·吐蕃传》。

秦代,若尔盖属西羌地的“羌中”。《括地志》解释:“羌中,从临洮西南芳州(甘南境内,扶(文县北)、松(松潘县)府以西,并古诸羌地也。”诸羌种落“各有酋长,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钞暴,以力为雄。”(《中国民族史》。

两汉时,境内东部曾设“护羌校慰”,西晋仍属羌域。

自东晋初起,本区域为吐谷浑属辖,四世纪初起为吐谷浑部之阿柴所领。求吉、铁布一带,相继为羌人姚苌所建后秦(384-417年)和鲜卑族乞伏围仁所建西秦(385-431年)二国地域。

南北朝至唐初,境内为党项诸部。北周灭宕昌后,邓至部衰亡,党项始强。《北史·党项传》记:党项,“其地古析支也,东据松州、西叶护、南春桑,迷桑等,北吐谷浑”。“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方,不相统摄”(《魏书·党项传》)。原人氏系苗裔“党氏十八大续”等氏族中居于河曲及岷山山脉的“札”、“智”、“党”“噶”等,今若尔盖人亦引为始祖。

贞观九年(635年),拓拔赤辞归附于唐。唐于其地置懿、嵯、黎、可等三十二东羁縻州,以拓拔氏为西戎都督,受松州都督府节制,辖党项诸部。

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东征吐谷浑,扩疆拓土,破白兰、河曲东南及迭州之一部党项,其地唐之羁縻州县名存实亡。贞观十五年(641年),唐蕃的联姻,化干戈为玉帛。龙朔二年(662年),唐与吐蕃联合灭吐谷浑,川西北的党项方之一部即遂内徙附唐。广德初年(763-764年)始,河湟以南,松州以北,为吐蕃所领。藏王赤热巴金(赤祖德赞)时期(815-838年),吐蕃管理该地区的要臣先距后有噶·钦陵(赤尊)、噶·益西达尔吉等。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室分裂,吐蕃统治地区的奴隶、平民“嗢末”大起义,促使吐蕃王朝崩溃。从此,吐蕃诸部各自为政,若尔盖地区则拥噶氏后裔为主。

五代十国,川西北岷山山脉北缘仍属“吐蕃诸部”之脱思麻(多麦)部,其境内曾为凉州六谷部政权首领潘罗支所治。今求吉乡潘州寨即古“潘州”旧址。清(一统志》有“潘州盖属吐蕃首领潘罗支,故名”记载。

宋代,崇宁三年(1104年),邦、潘、叠三州归宋。公元1253年,河曲、岷山地区诸部为忽必烈征服。至元七年(1270年),八思巴升号帝师,进封“大宝法王”统领西藏十三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八思巴自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同时任命“本勤”统领西藏十三万户,施行僧俗并用、军民兼摄后,河曲、岷山地区属其势力所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总制院升为宣政院后,若尔盖地区属松、潘、宕、叠、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至大二年(1309年)七月,改松、潘、宕、叠、威、茂等处安抚司为宣慰司。

明袭元制。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境内建潘州卫,辖今若尔盖、阿坝等地区。洪武十二年(1379年)将松州卫、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松安抚司,下置若干洞族长官司。今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境内,当时设有阿昔(西)洞簇长官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松潘安抚司为松潘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罢军民指挥使司,复置松潘卫,若尔盖地区隶属亦随之变动。
    清代顺治到康熙年间,若尔盖地区均属松潘卫辖地。但由于鞭长莫及,政令难达。直至各部落归順清廷后,松潘卫方能直接管辖若尔盖地区。

若尔盖和包座地区各部落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雍正二年(1724年),先后归顺朝廷。康熙四十二年,清廷分别授予上包座、下包座、川柘(求吉)、谷尔坝(苟哇)、双则(旺寨)等五个部落寨主为土千户,颁给号纸,无印信。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授予班佑部落寨主为土千户,授予热当(坝)、磨下(幕)、阿细(阿西茸)、上作尔革(多玛)、合坝夺杂(阿西)、辖曼、下作革(嫩哇)、巴细(巴西)、物藏(俄藏)等部落寨主为土百户,皆有号纸无印信。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授予上撒路(上热尔)、中撒路(中热尔)、下撒路(下热尔)、崇路(崇尔)、作路(崇尔境内)、上勒凹(上占哇)、下勒凹(下占哇)等七个部落塞主为土百户,有号纸及印信。到是年止,清廷先后授子若尔盖包座地区各部落寨主为土千户6个,土百户16个,仍归松潘卫管辖。
    清雍正九年(1731年),今若尔盖地域属松潘抚民厅辖地。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属松潘直隶厅。

民国三年(1914年),若尔盖地区属松潘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8月,中共茂县地委工作组首次进入包座地区地开展工作。1951年8月,松潘县工作组进入若尔盖纯牧区开展工作。1952年春,松潘县三区工作组驻屯求吉工作。7月,四川省少数民族访问团若尔盖分团进驻若尔难盖地区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195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川西北草地,剿灭国民党马良叛匪。6月21日,若尔盖包座地区召开首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6月25日,成立过渡性县级政权机构,即若尔盖包座行政委员会,隶属于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6年7月,正式成立若尔盖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981年成立若尔盖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不变。1987年7月,阿坝藏族自治州改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属之。

来源:若尔盖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17 16:56:41 浏览次数:
终审:李群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