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再谒三苏祠

作者:李永才 来源:20210813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3 10:17:41 浏览次数: 【字体:

□李永才

2021年夏至时节,我趁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之间隙,再次前往一代文豪苏轼的故居三苏祠拜谒。三苏祠坐落于成都南去二百余里的眉山纱縠行内。始建于北宋,明代洪武年间,人们为了纪念北宋文豪“三苏”父子,就地改宅建成祠宇,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来到三苏祠的南大门,视野所及,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幽篁苍翠,林木葱茏,一些古朴而典雅的园林建筑掩映其中。在青花瓷铺设的蓝天下,几棵高大的银杏树伫立在正门两侧,泛出了又一轮新绿。进入三苏祠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抱柱上的楹联,清代遂宁名士张鹏翮撰书:“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是闻名遐迩的书香门第。

在祠内中轴线上,以正殿为中心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左边沿池铺排瑞莲亭、快雨亭、百坡亭、碑亭,右边顺势而立绿洲亭、抱月亭。这些亭台楼榭,或倚于池畔,或立于水中,或挺于洲头、或隐于绿荫,临亭而望,端庄秀丽,雅趣横生。

前庭之后是一个四合小庭院,穿庭院石板路进入飨殿,其正中悬挂一匾“养气”。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钟一口,大鼓一架;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正殿里,三苏父子的民服彩绘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苏氏父子当年鼎峙北宋文坛,写出了不少千古流芳的文章。因此,大凡拜谒三苏祠者,无不在此流连忘返,或瞻先贤风采,或赏古人诗书。在济美堂,可以看到以唐人李洞诗句“半潭秋水一房山”命名的古建筑。绕正殿后房廊,下三级踏道,往前行便是启贤堂。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在主体建筑的周边,是一些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造景,楼台亭榭、桥廊湖山、雕塑碑石、竹树花草,错落有致,或屏或掩,一步一景,如临江南水乡。隔荷田相望,彩花舫深隐于竹林中,越桥登舫,闻百鸟喧于林梢,溪水咽于舫前;见阳光筛落斑驳的环影,或投于苔痕,或啐于溪流。

到了三苏祠,毫无疑问,最想了解和说道的是三苏父子。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胸怀一腔报国热忱,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好文章,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姚辟同修宋代礼书《太常国年礼》一百卷,著有《嘉祐集》《易传》三卷。苏澈,苏轼之弟,曾做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但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为其兄所累,仕途崎岖曲折,晚年隐居,不与人相见,著有《栾城集》等。“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当代学者郭绍虞从文学史的角度高度评价了苏洵父子一家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三个大家的地位。诗人梅尧臣的《题老人泉寄苏明允》云:“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热情称赞苏轼、苏澈年少博学,进士及第,声震天下,犹如两只神奇的雏凤凰。其中,苏轼更是一代英才,诗词和散文在前人的优良传统下“变化纵横”,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嘉祐二年,苏轼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名震京师。

苏轼21岁离开眉山,除安葬父母返回外,就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地方。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而不失政治理想,官职至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打击,又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一贬再贬,官越做越小,但他乐观旷达,倔强豪放。“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他内心复杂矛盾而又随缘旷达,“此去声名不厌低”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到任不久,他便忙着在黄州开垦了大片土地,耕耘收割,“东坡居士”的雅号在此得来。在黄州这个时期,是苏东坡人生的低谷,但却是一生中创作的高峰,《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佳作流传至今,千古传诵。

苏轼虽然在政治境遇中险隘重重,但在文学创作上却硕果累累。苏轼的诗歌清新自然,妙趣横生,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苏轼的书法颇得家学真传,卓有成就。《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柳州碑》为三苏祠馆藏四大名碑,碑文为楷书,扁阔中肥,俊秀端庄。他的行书碑帖,楚颂帖,书风凝重厚实,豪迈雄逸,姿态横生。黄庭坚评东坡文云:“……笔圆而韵胜,兼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明,本朝善书,自当推公为第一。”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善画枯木丝竹,兼擅人物花鸟,尤善画佛,以画竹闻名,是“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墨竹,运笔清拔,英风劲色,使人应接不暇,枯槎寿木,丝竹断山,放笔直取如入风烟无人之境。现存的有《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为世人瞩目,被列入国家珍宝。

从历史的踪迹走出,回望晚霞斜照的“三苏祠”,我又想起了清人杨庆远题写的那副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万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三苏父子居功至伟,贡献卓著,尤其是苏轼,才华横溢,雄视古今。苏轼的一生,从眉州到京城,从京城到黄州、杭州、惠州、儋州,他忧心世间疾苦,把心中的悲欢都化作万古流芳的诗稿,洒在大宋江山的蒙蒙细雨里,“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苦雨凄风中踽踽独行。他走成了旷达洒脱的凛然正气,走成了诗书文章的千载流芳。

来源: 20210813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