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袁征 ‖ “母亲船”颂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22 20:52:18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把党来比母亲吕娜 -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船”颂

袁 征

说起船,人们或许会想到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等动力航行在水中的运输工具,比如渔船、客船、货船、游船、工程船、军用船等。殊不知,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旁,停泊着一艘“母亲船”。

南湖红船(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在我童年时,母亲给我讲过“母亲船”的故事。

母亲告诉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一大代表以李达夫人王会悟为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坐摆渡船登上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以游湖为名将船停泊在烟雨楼东南方向的僻静水域。上午11时许会议开始,代表们在游船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下午6点多,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面对满天风雨和阴霾,代表们轻声呼出时代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无声的烟波,一艘红色的游船,见证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多年以后,毛泽东主席深情评价了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讲到这里,母亲捋了捋我的头发:“知道吗,孩子,你有三个妈妈!”

“三个妈妈!”我惊愕起来。

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和天津铁道学院文学系的母亲耐人寻味地启迪我: “除了我之外,你还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嘉兴南湖上的那只船叫红船,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也是咱全中国老百姓的母亲船。你最爱听的那首歌是《一条大河》,母亲船会满载着为人民服务的深情厚意从大河上面向你驶来,给你带来幸福。她最终会乘风破浪,冲入大海,走向世界!”

讲完故事,母亲向我寄予殷切期望:“你长大以后,要争取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74年12月的一天,一轮鲜红的太阳高挂在祖国塞外古城宣化上空,给这个冰雪世界平添了一团火焰。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5军193师(其前身为红一师)579团政治处新闻干事的闫贺田,兴冲冲地牵着我的胳膊来到团政治处会议室。

少许,数十名共产党员陆续进入会场。

年富力强的团政治处主任兼机关党支部书记赵永生主持支部党员大会。

赵主任首先让我宣读自己的入党志愿书。我一边宣读一边兴奋估摸,我今天要投身“母亲船”的怀抱了!

两位外调干部向大会宣读了有关我社会关系的书面调查报告,并作了口头补充说明。

闫干事和通讯报道员王守军向大会概述了我的现实表现情况,热情发表了介绍我入党的意见。

几十名党员举起右手,全票通过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片掌声响起,我顿时热血沸腾。回想母亲给我讲“母亲船”的场景,我心底里默默发出呼喊:“亲爱的母亲,亲爱的祖国,亲爱的党,我终于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了!”

塞外古长城脚下的人民子弟兵(许凤天 摄,作者供图)

说话间,时光老人将指针拨向了崭新的2021年。我本打算在开春之后驱车从成都出发,携家人去浙江嘉兴南湖拜谒一下那艘“母亲船”。怎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没能成行。

感谢互联网,它用珍贵的图文讯息,让我隔着千山万水瞻仰了心驰神往的“母亲船”!

嘉兴南湖,旧称陆渭池,又称马场湖、滮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这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现代许多著名文学家、诗人,如茅盾、郁达夫、曹聚仁等,都曾来南湖游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的烟雨楼作为馆址。党的一大召开时的那艘“母亲船”已在抗战时期绝迹,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从事过一大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的王会悟回忆,制作了一个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经董必武审定后,按模型仿制了一艘画舫,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向观众展出。这艘仿制的“母亲船”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将历史的画卷雕刻得栩栩如生。

南湖革命纪念馆远景(图片来源:嘉兴日报)

从那以后,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迄今为止,“母亲船”先后接受了2200万余人次瞻仰。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条船,能像她这样享有如此尊誉!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视察南湖,他在仔细观看这艘革命纪念船后,挥毫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南湖烟雨楼(网友老嘉禾 摄,图片来源:嘉兴日报)

1991年3月18日,彭真登临革命纪念船时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瞻仰了南湖革命纪念船,邓小平亲笔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了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梦想,从这里启航。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前不久,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离退休人员党总支给“川L检察官合唱队”布置了一项光荣任务,要求精心排练一台高质量的文艺节目,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川L检察官合唱队部分队员(林芝兰 摄,作者供图)

作为“川L检察官合唱队”中的一名热心队员,我在排练过程中饱含对“母亲船”的深情,与队友们一起引吭高歌,精心打磨,一丝不苟地模拟不日将要正式登台的演出。随着《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太行山上》《沂蒙颂》《我和我的祖国》《呼伦贝尔大草原》《不忘初心》《祖国之恋》《共和国之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轮番预演,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排练大厅里,沁人心扉,催人奋进。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我们要把这台文艺节目搬上金碧辉煌的舞台,为党和人民的“母亲船”献上最深情的颂歌!

(写于2021年2月8日)

作者简介

袁征,男,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曾在共青团、国有企业、公安、政府、法院、检察院系统工作,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战友报、河北日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澎湃政务、封面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晚霞杂志、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四川审判、四川检察等媒体。帮助父亲袁学邦(老红军)整理的《岁月的追思》一书于2004年3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撰写的个人回忆录《我的军旅生活》于2019年1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袁 征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