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假期很短,乡邦文献再出发‖朱晓剑

作者:朱晓剑 来源:行脚成都 发布时间:2023-05-04 14:26:41 浏览次数: 【字体:

假期很短,乡邦文献再出发

朱晓剑

虽然这个五一假期有五天时间,还是很快就过完了。这个假期,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待着,看看书、整理下书,时间就匆匆过去了。

听说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很不错,打算去看一看。却又怕参观的人多,作罢。

疫情的过去,在路上戴口罩的人减少了许多,即便是乘坐公共交通,戴口罩的人也在减少。现在,生活回归正常。这三年的日子,却成为了人们难忘的记忆。

今天就正常开工。算起来,这个假期没有出门旅行,就是周边的古镇也没去逛一下。若说出门的话,只有4月29日,到成都市人民公园去吃了一回茶,圆圆兄送给大家几册新书。这是好事儿。现实生活中,唯有书册带来更多的欢愉(书友云,书籍最为有趣)。

这几天,也没能去看一看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好书不少。有一些书籍应该收入囊中。但有时想想,一个人拥有多少书才是多呢?很难定义。

现在所做的一些事情是整理、挖掘乡邦文献,这样的普及工作,在今天还需有人来做。凑巧的是,最近偶然读到一篇《 浙江乡村为何爱修志 》的文章,读来很受启发。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12卷本《浙江通史》的主编金普森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小志记载的资料,较之大志来说,更具体、翔实,更亲切、感人,在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方面更具激励作用,甚至超越大志。”

此外,作者还总结了浙江人喜欢修志的三大原因:

这是一份农民的自我意识觉醒和乡土文化自信。旧时的村志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撰,可谓有识之士保留乡土历史的个人壮举。众人写志、众人入志、众人用志,是广大农民自我觉醒的动人表现。

70多年间手写60余万字的村志,记录一个村的“百个第一”,是怎样的一份坚持和热爱?诸暨市东和乡姚绍畈村岩畈自然村的九旬老人章林桥曾说到,让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这是一份回望生命来路和血脉流向的乡愁。在历史的重峦叠嶂、烟笼雾罩中,村志像一个窗口,让在外游子的心可以与祖籍地有更加亲近的勾连,感受到一脉相传的气血基因,熏染到故乡的“荣光”。

一位修志人曾说:“一册在手,乡人阅后会泛起眷眷乡恋之情,外人看了会生一顾之念。其撩人之处,就在于志书呈现出来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写的是乡民生活,记的是泼辣辣的风情。”

是啊,那字里行间描绘的乡梓的一草一木,那对一方乡土人事更迭、今昔流变的记录梳理,那从姓氏渊源、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到百姓民生、族谱家训、文化习俗的整理记载,都让人们能够回看生命的来路、厘清血脉的流向,也生动诠释出村志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和特色。

这是一次刻不容缓的文化抢救和如榫似卯的记忆接力。在《中国奇谭》中有一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看似平淡的剧情,实则反映了现实中城镇化和科技发展进程对农村的影响和冲击,一度引发热议。

总之,不同的志书,有着不同的价值。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承载着历史记忆。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仔细挖掘,还是呈现出独特性。即便是非典型性村庄,只要视角选择的适宜,就可收获不一样的功效。

打捞历史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将许多记忆记载下来,成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

假期很短,手头的事情很多。有时,需要这样那样的启发,才能把未来更好的确立。

来源:行脚成都

作者:朱晓剑(书评人,随笔作者,人文观察者)

来源: 行脚成都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