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劳动节特辑】五一劳动节随想‖王满堂

作者:王满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1 16:03:49 浏览次数: 【字体:

五一劳动节随想

王满堂

2023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了!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最终取得胜利,到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由各国马克思主义代表参加的纪念芝加哥工人大罢工的大会上,一致同意将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起——至今已过去130多年了。

众所周知,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促进文明的进程,劳动改变世界……

何为劳动?鲁迅说的“杭哟派”,即是诗歌的起源,也是劳动场面的生动描绘。开山筑路,是劳动;坐在敞亮的写字楼内从事脑力工作,也是劳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是劳动。

劳动者,是五一劳动节的受惠群体。

以智慧开未来,以劳动勤四体,以劳动丰富物质生活。

在我少小之时,是不懂何为劳动的。把穿衣吃饭理解为“想当然”——冷了添衣,饿了吃饭。殊不知,这衣服是从种棉花到织布,到成衣,全是靠劳动交换得来,靠劳动人民用辛勤汗水织就;而桌上的饭菜,更是劳动人民从犁牛耙田,栽秧打谷,晾晒干燥,碾压稻谷后才成了大米,才有了端上桌的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饭,一杯杯清香味浓的美酒佳酿。

母亲对我那时的五谷不分很是忧虑,担忧我如果四体不勤,一同刺巴笼头的斑鸠——分不到春夏秋冬,那就将衣食堪忧,小则误人误己,大则“于国于家无望”。

是从“到广阔的农村去,那里大有作为”的实践开始,踏踏实实地向农人学习耕种,谦恭地讨教劳动技术、技能,才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躬耕不辍,让甩下的汗水成八瓣,才知晓了“一饮一啄,来之不易”的真谛。

劳动,从小处着眼,可以换来温饱,可以换来财富;从大处看,可以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添砖添瓦。就如滴水穿石,就如聚沙成塔,就如燕子衔泥,就如涓流汇聚……

8小时工作制,国际劳动人民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我们换来。双休日、节假日、公休、探亲假……国家为我们一一考虑,安排就绪。

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那是那个年代激励鞭策年轻人的檄文、警语。今天应该还不过时,同样具备警示、劝导意义。祖国富强了,社会进步了,摆在我们面前可供我们选择的职业门类越来越精细化多样化,劳动的条件也越来越宽松优裕。在工厂做名蓝领,去乡村当名“村官 ”;在三产做名服务员,甚至开个网店,经营个酒吧……我们成年了,我们应该用双手换取幸福了——都作如是想,都为如是行。那么,哪有江湖之远的卑微,庙堂之高的高贵呢!我们堂堂正正,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怎可因穿蓝领而害口失羞,因成为白领、金领而沾沾自喜?!——只要是创造,是进取,不都是一条条劳动致富之路吗!

我们走入社会,积极融入其中,继承祖先勤劳善良、勤奋上进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民族的兴旺发达积聚更多更大的能量,为早日实现民族振兴添砖加瓦。这样,我们在度过一年又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时,会油然生出一份自豪,一份骄傲,一份荣耀——因为,我们是劳动者!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