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4-04-16 09:15:20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字实录】

  旁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牢记嘱托,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鲜明提出要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很重要的方面是抓好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打造北疆文化,就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朝戈金(内蒙古大学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疆文化从范围上说,它是一个地域性文化,或者叫支系性文化,对整个中华文明的整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明和补充。它全面地反映了中华文化的那些突出的特质或者叫特性,我们既要从中华文明的几个突出特性的角度来考虑北疆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北疆文化特有的内涵。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旁白:北疆地域辽阔,文化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从古至今,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艰苦奋斗,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特有的人文环境以及多民族大融合的特征,这些因素共同积淀成为北疆文化的底蕴,也造就了北疆文化丰富多元、共融共生的特色。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河套是北疆文化的“留影机”,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等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文化融合是北疆文化的典型特征。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套平原考察,听取了当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介绍。河套地区引黄灌溉可以追溯到我国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地势平坦缓和,土质较好,兼有黄河灌溉之利,让农耕文化得以发展。过去曾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作为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河套地区经历了多次游牧到农耕、农耕到游牧、再到农牧并存的转换,这一过程中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不断深度融合、升华发展,成为北疆文化的源起。

  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北部边疆研究室副主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讲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实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北疆文化它也有包容性。北疆文化这个概念,它就融北疆地区的各地域、各类型、各民族的文化于一体,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类型,所以这种包容性也使得北疆文化不断地充满活力,不断地充满激情。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旁白:北疆文化的融合表现在多个方面,以包钢为例,包钢建设发展的历史,正是一幅各民族彼此交融、团结奋进的生动长卷。

  杜静(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讲解员):据统计,当时全国有8万多名建设者,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55个城市,727家单位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援。在全国的支援下,我们一号高炉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一年出铁。

  旁白: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第一批3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包钢一号高炉就是其中之一。62年前,内蒙古第一炉铁水从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也流传至今,不断丰富着新的时代内涵。

  李忠杰(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文明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花园,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重要的特点,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文化在内蒙古文化里面都有体现。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融合篇

  旁白: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从遥远的历史走来,北疆文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融合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北疆文化始终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书写属于内蒙古的“模范答卷”。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