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小寒 大寒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4-01-10 14:00:27 浏览次数: 【字体:
  【字说节气】

  作者: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二十四节气,区划春夏秋冬,命名契合自然节律,展现出阴阳消长的过程。其中,夏至与冬至作为一年里阳气与阴气的顶点,是节气的基本坐标。与之相应的是,夏至之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之后有小寒、大寒,分别以大小、寒暑承接“二至”,可谓冬夏相配,结构整齐。冬至昼短夜长,在阴气盛极之际,蕴含阳气的悄然潜发。在冬至的统领下,这种“阴极阳生”的时令特点,也体现在小寒、大寒之中。

小寒 大寒

大寒 草虫/绘

  顾名思义,小寒、大寒是寒气由小到大、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汉字中,“小”和“大”的构形并不复杂。在甲骨文中,“小”的字形像细碎尘沙之形,表示微小之义。在甲骨文、金文中,“大”的字形像正面站立、挺拔伸展的人形,表示与“小”相对之义。

  相较之下,“寒”的字义则要更为丰富生动。金文中已有“寒”的形体,周代晚期的“寒姒鼎”和“克鼎”中都有寒字,是典型的“比类合谊”的会意字。“寒”的上面是“宀”字,也就是房屋的象形。《说文解字》:“宀,交覆深屋也。”段玉裁解释说:“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房顶四面覆盖,房屋有堂有室,建筑格局相当完整。“宀”在今天已不单独使用,但却是十分常用的部首,组成了“家、室、宫、宅”等与房屋有关的汉字。“宀”下是一个人,四周围着四个“屮”,表示草堆。在“克鼎”中,人的下面还加了类似于“二”的形状,为垫在身下的御寒之物。

小寒 大寒

小寒 大寒

资料图片

  古文字中的“寒”,描绘出一个让人瑟瑟发抖的情景。可以想象,寒冬之际,大地冰封,一个人烧不起炉火,也穿不起棉衣,虽有房屋避寒,但依旧无法抵御寒风凛冽,只好哆哆嗦嗦地钻进草堆取暖。到了《说文解字》中,“寒”字下面的“二”演化为“仌”。“仌,冻也。象水凝之形。”这是“冰”的古字,也就是今天的“冫”,参与构成了“冷、冻、凛、冽”等汉字。在金文中,人的下面尚有草垫,在小篆中则成了难以融化的坚冰,寒意又凭空增长几分。

  小寒、大寒接踵冬至而来,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逸周书·时训解》中描写大寒时的景象,“鸷鸟厉疾”“水泽腹坚”——鹰隼凶猛迅捷,盘旋飞翔,四处寻找食物以抵御严寒;河流水泽中的冰冻延伸到水深之处,坚硬无比。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中,用“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描绘小寒、大寒时冰封彻骨、烤火御寒的景象,都与“寒”字意象相契。

  尽管天寒地冻,但正如冬至阳气萌生一样,小寒、大寒中也蕴含着春天的生机。根据古人观察,小寒时节,雉鸟感受到阳气生发,弯颈鼓翼,雌雄相鸣;大寒时节,尽管坚冰深厚,但春水渐生,河水即将化冻消融。与之相应,人的生活状态亦是如此。虽然躲在家中瑟缩取暖,但更怀抱着对春日的浓浓希冀。根据风俗,古人有“数九”的游戏。从冬至开始,历经小寒、大寒,凡九九八十一日。或唱歌谣,“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或填消寒图,画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每日一瓣,逐次填染红色,“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或填文字,挑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为繁体風)”九字,每字九笔,根据笔顺日描一笔,九天一字。八十一日之后,由冬至春,大功告成。节气,是自然的节律,也是人心风俗的标志。小寒、大寒之后,二十四节气转到立春。蓬勃不息的天地生机,即将在冰雪严寒之中生发不已;欢快昂扬的农耕播种、春日民俗,也将在不远的来日展现纷呈。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5日 16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