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吴晓铃 余如波

来源:《四川日报 》2023年6月13日第1版 、2023年6月14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24-01-07 14:50:39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上)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吴晓铃

2023年5月30日,300余万字的《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报告在考古发掘22年后,再次以详实的材料揭开古蜀文明都邑性遗址金沙遗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纱,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实证。

此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结项。20余名学者用时13年厘清了蜀学的重要成就和思想体系,摸清了巴蜀文献的家底,梳理出了历代巴蜀学人独具洞见、引领风骚的思想和创新创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近年来,四川不断通过考古发掘、历史研究和古籍的收藏与整理,助力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和巴蜀文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巴蜀学界的智慧和力量。

考古实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成都宝墩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发现距今4500年左右,古蜀文明就已在这里开始孕育。2020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发现了距今约4500年的水稻田遗迹,证实古蜀先民在当时已开始食用大米。

在广汉三星堆遗址,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精美文物再次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在中国西南便诞生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

在成都金沙遗址,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3500年至2500年,这里作为祭祀中心延续了一千年。

在成都天府广场,伴随着东华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从战国晚期至明清的文化遗存,证明了成都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表示,既通过考古构建了四川历史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实证了巴蜀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包容,三星堆是一个生动缩影。唐飞表示,正是古蜀先民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不断吸纳来自中原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才有了玉璋、三足陶盉以及青铜尊等器物在三星堆的出现,“在对外来文化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上,三星堆先民创造出了神秘浪漫、高大肃穆的青铜神树、纵目面具等,即使在全世界的青铜文明中也独特而精彩。”

巴蜀文化的创新基因,还体现在蜀锦织造技艺上。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织机模型,证明了2000多年前四川的蜀锦织造技艺已十分成熟。伴随着盐源老龙头墓地考古工作的开展,我们得以了解早在商代晚期到西汉,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及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便开始交流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研究阐释

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项目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舒大刚表示:“梳理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看到巴蜀先贤以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兼容并包、集杂成纯、敢为人先、勇于创造,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制度文明和文化成果。加强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将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寻根溯源提供新的方向。”

巴蜀文化,生动印证了中华文明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五大特质。

“统一性与和平性在巴蜀文化中表现十分明显。”舒大刚说,“巴蜀在三皇五帝时就创立了阴阳五行等,后来成为全国共同意识的观念。大禹成九州共主,天下从此一统。从哲学的角度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共同的文化观和天下观。”

从古至今,各民族在巴蜀地区和平相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史学家蒙文通考证西汉以前在此生存的民族多达上百个,其中巴与蜀作为“戎狄之长”,却和周边地区相处友好。穿过西南的崇山峻岭,从蜀地出发的南方丝绸之路一路蜿蜒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印度等地,成为古蜀先民即使群山环绕也要走出盆地的见证。

中华传统文化多个“第一”在巴蜀诞生:中国第一部佛教木刻大藏经《开宝藏》率先完成于成都;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蜀石经》刻于成都;川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号称“方志鼻祖”;第一部妇科著作来自巴蜀……

近年来,伴随着四川9座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四川加快构建弘扬中国精神、体现四川特色的研究阐发体系。《天回医简》的整理出版,展现了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达22卷的《巴蜀文化通史》是国内首套全面研究巴蜀文化的通史性学术专著,填补了巴蜀文化研究的空白。

盛世修文

让古籍文献延续中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殷殷嘱托:“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古代典籍卷帙浩繁的四川,以不同方式延续着中华文脉。

2021年7月,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在全省图书馆长会上公布了四川古籍普查数据,四川已普查发现汉文古籍23万余部、187万余册,有24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数量居全国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珍贵古籍档案、一二级破损古籍本体抢救性修复等推动古籍保护管理和利用措施相继出炉。对标《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四川古籍收藏单位全面改善古籍保护条件,全面建成达标书库,重点古籍全面实行专库(柜、架)、专项、专人管理。全省373种古籍入选《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2023年6月,第二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也已启动。

伴随着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等机构的成立,古籍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速。王龙介绍,四川在古籍修复基础上已完成再造善本数十种,解决了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如今,四川已完成再造宋刻本《茶经》、宋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明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等国家珍贵古籍以及一批特色古籍。

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下)

谱写新时代巴蜀现代文明华章

余如波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期四川文艺界和文化领域的关键词。

2023年6月12日,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继续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第三集以《三星夺目》为题,通过新亮相文物和新研究成果,带领观众感受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四川省川剧院,工作重心转到即将到来的香港“中国戏曲节”。2023年6月30日至7月2日,川剧大幕戏《白蛇传》《和亲记》以及折子戏专场,将在香江之畔隆重上演。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播推广,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四川不断取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

文化创造文化自信彼此增益

《宋元以来苏学文献大系》《三苏文化普及丛书》《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2023年6月8日,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亮相眉山东坡书院。墨香四溢的19种、416册图书,从不同角度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来到三苏祠。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更有感触:“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别开生面地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让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彼此增益。

一年来,三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不断:话剧《苏东坡》提档升级,开启2023年全国巡演;创意视频《唤鱼清歌》正式开拍,融入舞蹈、音乐、美术、诗词、戏剧等元素;川剧《苏东坡》、音乐剧《苏东坡》、舞剧《东坡》、川剧戏歌《记梦》……形式多样,备受瞩目。

纵观四川历史与当下,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巴蜀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我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时代华章。

2023年以来,我省公布第二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名单,全省工作室数量累计达17个;安排2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与重庆推进川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助推川剧振兴发展,擦亮川剧文化名片。“从巴蜀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了一批弘扬时代正气、彰显中国风格、讴歌四川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四川扬琴《蜀道》获第十九届群星奖,全年入选国家级展演及重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共102项。

勇立潮头

让优质文化资源“吸睛”更“吸金”

2022年实现营收4797.3亿元,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位,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居全国第一梯队和西部第一。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一串数字在四川展区相继点亮,记录下文化川军的“高光时刻”。

文化川军自信“弄潮”,源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贡彩灯是传承传统民俗与现代彩灯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自贡乃至我省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一季度,自贡在美国、法国、爱尔兰、智利等10个国家开展境外彩灯项目35个,实现文化出口1470万美元。

2023年,“彩灯艺术设计师”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彩灯艺术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完成前期准备,力争年底前完成编制;《自贡彩灯行业自律公约》等正式发布或初步编制,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睛”更“吸金”,我省实招频出:创办天府文创大赛,打响“四川造”系列文创品牌;推出面向全省的“文产贷”,单户企业每年累计贷款额最高1000万元,还能享受贷款贴息等多种补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联盟发挥上千家成员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通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管理等全产业链,助推品牌培育……

种种务实和创新举措,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厚植土壤,筑巢引凤。

不久前,四川文化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15个项目引来“双向奔赴”。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对四川民族文化等印象深刻:“这次合作‘接四川地气’,同时发挥我们的传播优势,共同提升巴蜀优质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

焕彩呈现

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最后冲刺!在赶工中找寻质感,希望尽可能完美呈现。”成都某设计品牌创始人张灿,最近正带领团队抓紧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部施工。

2023年7月底,这座备受瞩目的公共文化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当日正式开放。

建筑设计暗藏匠心,展览展示也将精彩纷呈。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新馆基本陈列将强化且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展开,将系统陈列展示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重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

四川博物院的“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成都市美术馆的“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四川观众“挑花了眼”。不仅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大展全新启幕或持续展出,绝大多数还免费开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表示:“这些展览档次高,一级文物占有很大比重,对公众和学界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文化的享受。”

文化传播推广,同样搭上创新的快车道,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成都市文化馆推出“那时的蓉漂”系列短视频,聚焦对成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挖掘成都人文历史,加深人们对成都、对四川的了解和热爱。

来源:《四川日报 》2023年6月13日第1版 、2023年6月14日第1版

作者:吴晓铃余如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来源: 《四川日报 》2023年6月13日第1版 、2023年6月14日第1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