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深入挖掘蜀道文化 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发展‖吴兵

来源:《四川党校报》2023年8月30日第5版 发布时间:2023-10-08 14:18:44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入挖掘蜀道文化

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发展

吴 兵

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古蜀道考察。临行前,他殷切嘱咐县委书记,要把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好,要研究如何把古树名木等生态资源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这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历史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又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翠云廊古蜀道(新华社记者 鞠鹏 谢环驰 李涛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最终目的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提供精神指引。“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从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中告诫我们,不能否定自己的历史,要尊重历史,辩证看待历史。只有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历史中,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我们才能解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中国特色的“特色”取决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中华文化升华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深厚文化软实力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意愿,为的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并且具备成功实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如此深厚,有哪一个民族的前进定力如此坚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秦蜀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古蜀国出川的主干线。图为朝天关金牛道(王兴蓉 摄,粟舜成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党的突出位置是为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越发凸显,在我国,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包括生态退化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形势严峻、面源污染较高。这种发展方式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过去我们只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对立,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发展中呈现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错误发展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思想观念上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原则。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为一体,自然没有替代品。《庄子·齐物论》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里的“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以及《荀子·天论》里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都在向我们说明这个道理。

翠云廊古柏(刘新亮 摄,图片来源:剑阁文旅)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它们的互促发展最终以文旅融合的方式体现出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早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把旅游作为农村绿色发展方式之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乡村精神塑形铸魂的重要手段之一,平衡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之后在提到充满中华文明意蕴的农耕文明时,已初步显露文旅融合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形的乡村文化”与“活态的乡土文化”都是人依托一定的地理环境创造出来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分别来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造就的静态文化,其明显地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动态形式凸显了人的存在,但进一步讲,这个“人”是当地环境造就的独特的人,因此它从侧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关系。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促使人会有旅游而亲身亲近自然的需求,会有体悟展现不同自然的特色文化的渴望,也是基于这种关系,旅游与文化才有结合的可能。而文旅结合的现实物质基础虽然是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但是唯有人才能发现美、感悟美,利用自然创造美,这些美的表达与汇集就是文化。因此,文旅结合的根基实际在文化。

蜀道翠云廊张飞柏(图片来源:看广元)

剑门蜀道,是蜀道体系中开凿时间最早、地位最高的金牛道的核心地段,资源最为密集、最为典型,是当前挖掘蜀道文化,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首选样本。怎样才能深入挖掘出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呢?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任何文化研究都会走向歪路,甚至邪路,从而给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蜀道文化研究的立场观点必须始终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保持高度一致,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不断探索。

第二,要确立辩证的历史思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我们特有的精神标识和宝贵财富,它会使我们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走得再久也不会忘记要去往何方。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第三,要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这里有30余处文物古迹,包括石窟雕刻、千佛崖和皇泽寺摩崖造像、规模宏大的古老建筑群、传统村落、古遗址、古墓葬及古代壁画等艺术珍宝。另外,这里还有弥足珍贵的千年古柏……众多的文化相互交织,意味着剑门蜀道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无可比拟,更意味着研究剑门蜀道必须跨学科联合攻关。只有组建好专业的团队,蜀道文化研究才能在深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保护好利用好当地的生态资源。

来源:《四川党校报》2023年8月30日第5版

作者:四川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吴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党校报》2023年8月30日第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