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扶贫战线一老兵(贾 海)

作者:贾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8 14:41:51 浏览次数: 【字体:

e6d32d098683489cbdb52f8196bf4f1a.jpg

扶贫战线一老兵

贾 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古人通过写春蚕和蜡烛来歌颂世人奋斗和奉献精神的诗句,这也是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定国的真实写照,是刻在他脑海里的座右铭。

2015年,胡定国联系嘉陵区积善乡的扶贫工作。他暗下决心,要带领全乡群众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积善乡有13个行政村,属丘陵地貌,是典型的旱山乡,距区城近5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为此,胡定国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就要负起一份责任,要用智慧、胆识和坚韧,奏出生命的最强音。”5年奋斗,风雨兼程,昼夜不息。

在胡定国和积善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精心研究、考察论证下,积善乡确定了种草养牛的新路子。当时,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处于观望和彷徨之中。针对这种情况,胡定国带领积善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农户黄丕良、李桂芬开始坚决不支持,思想顽固。胡定国三番五次到他们家中做工作,比长比短讲种草养牛的好处,还表态从资金上对他们予以支持。最后,终于说服了二人,得到了支持。积善乡建万牛之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胡定国还组织邀请宜宾残疾人潘远香到积善乡讲解养牛知识,进行励志教育,树立群众发展种草养牛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他还组织干部、群众到宜宾实地参观,提高种养技术。在他扶贫的5年间,积善乡成功举办了两届积善黄牛美食节,全乡形成了种草养牛、屠宰鲜销的模式,产品销往各地。发展产业,以“支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给农户8%的分红。胡定国亲自给农户设计模式,跑贷款,筹集资金。

在胡定国带领下,积善乡重点搞土地挂钩,建新农村。积善乡引导农户修建了30个点,涉及367户,每户水、电、气和闭路线全安装,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域覆盖。要致富,修公路。积善乡面积广,人口多,而且种植出的经济作物及养殖的家畜、家禽得外运,交通是个大问题。胡定国与乡领导商量决定,加强乡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乡通畅通达全覆盖。六村村民杜家玉因公路要过其祖坟不同意修路,胡定国三个晚上反复做工作,终将其说服。三村退休工人朱桂凡认为修公路劳心劳力,意义不大,极力反对,胡定国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终将其劝服。对于通畅通达,群众满意,情绪高涨。

刚刚联系积善乡,胡定国就用很短的时间把全乡跑完,做到心中有数。在考察中,胡定国发现该乡天宝宫村无工作阵地,无村委会办公室。胡定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倡导下,村上决定把过去的古庙变成村委会工作阵地,而且想办法争取资金,修堡坎,搬菩萨。如今,积善乡新修村级活动阵地3个,每个面积达200平方米,维护4个村级活动室,这在全区都是一流的。另外,村级活动室还配备了党员之家、农家书屋、乡村金融服务点等。胡定国还协调乡镇办公用地,把过去的法庭办公用地变成乡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和办公场地。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也是生产力。发展靠班子,班子靠团结。胡定国带领积善乡班子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在脱贫攻坚中,不断进行干部锤炼,建成勤政廉洁,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几年间,共免去和调整村支部书记6人,对多名村干部进行了谈话,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地。

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胡定国还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用现代文明观念引导农民的生活。注重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转变观念,树立靠自己勤劳奋斗的意识,积极参与到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中,全乡干部群众关系融洽,社会风气良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胡定国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实,他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诺言。他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常常念起他,天宝宫村村民杜映阳激动地说:“是胡主席带领我们脱贫致富,我们才有了崭新的房子,安上了天然气,生活更方便了!每次胡主席来都是全身打湿,他太辛苦了!他是我们的好领导啊!”胡定国实事实干,人们无不交口称赞,打心眼里信服。

如今,积善乡的农民实实在在地富起来了。胡定国,这位普通的党员干部,正以自己的行动履行着党旗下的庄严诺言,带领着积善乡的父老乡亲,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阔步前进。

作者简介

贾海,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南充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南充市嘉陵区文联委员,南充市嘉陵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散文30余万字。著有个人散文集《等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