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蒋砚青 ‖ 老乡一天不脱贫 我们一天不脱钩 ——特门村驻村干部入村誓言

作者:蒋砚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5 15:13:40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 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老乡一天不脱贫 我们一天不脱钩

——特门村驻村干部入村誓言

蒋砚青

雷波县帕哈乡特门村驻村干部陈晓勇与第一书记张尔登刚到特门村时,村里全是“风一吹晃三晃、光挡太阳不挡雨”的土坯茅草房,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当时二人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发誓:“只要还有一个贫困户,我们就算是没有尽到责任!老乡一天不脱贫,我们一天不脱钩!”

一年过后,言犹在耳,特门村不光是第一个实现全面搬迁安居房的村落,也是第一个人均收入达到3400元的验收脱贫村。一个自行车手,一个跳伞运动员,两位体育人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运动场上血染风采

扶贫路上埋头苦干

汽车在帕哈乡崎岖的上路上颠簸,山沟里一排排彝族样式的雪白新房格外显眼,一直寡言少语的陈晓勇突然指着这些新房笑着说:“这就是我们村的扶贫安居房,很漂亮吧!老乡说这房子比电影里的还漂亮!下个月村民就都能搬进去,我们村是第一个实现全面搬迁的!”然后,他又望着窗外的风景,若有所思、不再言语。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极其谦和内敛、相貌朴实的山东大汉,却是一个有故事的传奇人物。

2009年全运会自行车场地记分赛决赛中,30岁的陈晓勇上演一出“血染的风采”:在受伤休克、血流不止的情况下,陈晓勇仍然咬牙坚持比赛,最终为四川队拼出一枚“血染的铜牌”,并因此荣膺当年全运会唯一的“精神文明荣誉运动员奖”。当时的比赛异常激烈,突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陈晓勇的自行车与前方车辆发生擦挂!高速骑行中的他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赛道上,车子摔得粉碎,后面的自行车避让不及,硬从他身上飞速碾了过去!陈晓勇随即痛苦地蜷缩在赛道上,动弹不得,情形惨烈无比:陈晓勇的赛服被磨得粉碎,右侧手臂、大腿和足踝鲜血淋漓!他整个人处于半休克状态!经过医务人员的紧急救治,一分钟过后,陈晓勇恢复了意识。这个平日里性格内向、讲话要大家凑近了才能听清的小伙子,清醒过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教练大喊:“快点!快点!继续!继续!”愣了一会儿的教练赶紧调来新车,将依然有点迷糊发懵的陈晓勇扶上车。得到裁判的同意后,陈晓勇重新投入了比赛。穿着开裂的骑行服,带着斑斑血迹一路玩命追赶……车过终点,奇迹出现了,陈晓勇以50分取得第三名,仅比第二名少了3分,教练此刻眼睛湿润:“这简直是用命换的铜牌”。说起当年的风雷激荡,陈晓勇从容淡定:“必须要继续,准备了那么多年,别因为这一摔,前功尽弃。疼痛可以忘记,失败却会让人铭记一生!”  

时光飞逝,38岁的陈晓勇从赛车手变成了扶贫干部,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对事业的执著、对胜利的渴望。“我有股冲劲,我现在把这劲头用在扶贫上,以前是为自己拼搏,现在是为老百姓负责,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味道长!”

刚来特门村时,最让内向少语的陈晓勇头痛的是交流,村民对驻村干部也不太信任:“有的村民说话很直接,说我们是流水的干部,他们才是田地里的荞麦!”为了赢得村民信任,陈晓勇埋头苦干,渐渐地特门村有了新气象,村里的孩子穿上了校服,村小学有了电脑和电视,过去的地头只种土豆、玉米、荞麦,现在也种上了枇杷、脐橙、核桃。为了这些变化,陈晓勇可谓呕心沥血:有时候因为走访和采集上传贫困户数据,甚至连续数星期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那段时间眼睛全是红的!一闭眼睛就不想睁开!”作为一直严格作息的运动员,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对陈晓勇而言可谓度日如年:“当运动员是累人,累完了就洗澡;扶贫工作是累心,累完了继续!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必须把它做好!”

 四川省体育局系统驻雷波县帕哈乡特门村帮扶干部陈晓勇 

在陈晓勇与张尔登的努力下,特门村于2019年10月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了帕哈乡第一个脱贫村。那天,陈晓勇在村小用幻灯机播放自己拍摄的扶贫纪录片,引得许多村民们围观。看着幻灯中不断变化的特门村,听着村民由衷的感谢,陈晓勇有了一种重返赛场、赢得奖牌的感觉:“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乡亲们的肯定!”如今特门村联合渣波村,引入石蛙养殖产业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75万元,村民年收入将因此增加4000元,小康之路仿佛就在眼前,“甩掉脱贫帽子只是扶贫的第一步,我相信,特门村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我也会为此竭尽全力!”

为精准定位贫困户

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白加黑”

今年45岁的张尔登是第二次到雷波扶贫,他幽默地称此番自己是“二进村”:“当时发现扶贫驻村的名单里有我,我还觉得很惊讶——我不是2012年都去过一次雷波么!”领导告诉张尔登,之所以选他就是看重他的经验:“你对雷波比较熟悉,而且你是跳伞的吧,伞兵都是空投到最需要的地方!”

张尔登表示来了特门村他才知道,这次“二进村”与12年的“一进村”完全是不可比的:“第一次到雷波扶贫,是到县政府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坐办公室搞材料、开会,偶尔下到乡里走走看看,知道雷波存在面积很大的穷;这次扶贫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下到最基层,面对每一个具体贫困群众,并帮助他们脱贫,这次可谓‘鸭梨山大’!”来村后,张尔登发现每家每户的贫困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土地贫瘠,有的是因为生病花钱,有的甚至是因为儿女成亲:“有一家人在西昌打工,实际上都已经脱贫了,结果为了儿子成亲,借了高利贷,最后重新反贫!”张尔登觉得要想挖出特门村的穷根,就必须挨家挨户的走访,并将这些人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做到精准定位!”

在退役后,张尔登一直在体育局从事人事工作,后来升任人事科科长,第一次来雷波也主要是坐办公室,每到周末就爱遛狗到公园随便走走,或到电影院看看电影,“最不喜欢的就是加班,我很少加班,日子过得比较悠哉,或者说有点懒散吧”;但这次来特门村,面对每一个具体贫困户,看着老乡们期盼的眼神,张尔登过去做运动员时的拼劲与血性又被唤醒,“现在我几乎天天加班!”刚刚进村的那段时间,张尔登为了更快了解每个贫困户,工作狂到几近废寝忘食的地步,“那段时间几乎是天天‘白加黑’!”所谓“白加黑”,就是白天走访工作,晚上统计数据,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不眠不休搞扶贫。

由于特门村很多贫困户散居在深山老林,张尔登徒步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走访:“很多地方完全不是走,而是四脚并用的爬!”为此,张尔登走坏了十几双鞋,摔了不知道多少跤,有些时候甚至与死亡擦肩而过,“有次为了走近路,直接爬一处峭壁,结果被卡在峭壁上,幸好有老乡经过才脱险!”走访结束,回到驻地已是满天星光,张尔登只是擦一把脸,继续开始统计工作,为了及时将贫困户的数据上报,张尔登甚至会整夜工作,根本不睡觉,“最厉害的一次是连续三天不睡觉,因为山里传输数据慢,我们还专门到雷波县里租了家网吧,在网吧里面熬通宵,统计上传贫困户数据;人家都在打游戏,我们则在忙工作,算是这辈子上的最奇葩的一次网吧了!”东方破晓、鸡鸣阵阵,手头的数据总算全部上传,张尔登身心俱疲,说是到网吧沙发上躺躺,结果眼睛一闭一睁,居然已经是傍晚!原来同事和网吧老板看他太累,都没舍得叫醒他:“网吧那么闹我居然睡得那么死!那次真的是累惨了!比当年运动员集训累多了!”

 四川省体育局驻雷波县帕哈乡特门村第一书记张尔登 

经过这番绣花功夫,充分掌握了每个贫困户的具体困难,扶贫工作的开展也就水到渠成了。现在特门村到处都是枇杷树和樱桃树,许多贫困户还拥有了自己的养鸡场,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3400元,已攻克3100元的农村贫困线。但为了特门村的未来,张尔登却是提前白了头发,还没到50岁,头发已经白了半边,“我老婆说我老得好快,没下乡之前还是一头青丝,而今居然头发花白了!不过为了扶贫白头发我不后悔!”

对于特门村今后的发展,张尔登很有信心,“我已经48岁了,是人生中的下坡路;虽然自己走下坡路,但看到自己帮扶的特门村在走上坡路,我感到十分欣慰!一辈子做不了多少事,如果能把一件事做好,付出再多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川省体育局系统驻村帮扶干部(左起:陈晓勇、刘强、李庆国、邓再芹、张尔登、李虹伸)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蒋砚青(四川省体育博物馆)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