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领袖是哪一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20 18:12:26 浏览次数: 【字体: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领袖是哪一位?

西晋永康元年(300年),益州刺史赵庼乘晋朝内乱频仍之际,企图据蜀称王,打起反晋旗帜,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为割据巴蜀,他第一步利用流民武装歼灭成都内史耿滕的势力,第二步便向流民领袖开刀。他居然在一夕之间杀死曾支持过他的著名流民领袖李庠及其“子侄宗族十余人”,发出全面镇压西蜀十多万流民的信号,巴蜀地区又笼罩在战乱的恐怖之中。

西晋地图

原来在元康六年(296年),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地区,由于连续的战争、灾荒和瘟疫,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十多万氐、羌等各族人民只得逃荒南下“往蜀、汉(指汉中)就食”。在辗转流寓途中,賨人李氏家族的头目主动扶危济困,团结流民渡过难关,因而受到流民拥戴,成为他们的“行主”(首领)。

賨人(又称扳楯蛮)原籍巴西宕渠,即今嘉陵江上游地区,是四川古代的少数民族之一。史称他们“天性劲勇”,尚武善战,在参加中原若干次战争中,賨人军队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受到秦汉统治者赏识。汉末全国大乱,宕渠賨人李氏家族从四川到汉中去依附张鲁的五斗米道政权,以后又迁到略阳,这次随着六郡流民逃荒,又返回原籍四川。为保卫流民本身的利益,他们逐渐形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武装。

李特川蜀流民起义图

当李庠及其子侄被杀害的消息传出后,庠兄李特等迅速聚兵,退保绵竹(治今德阳黄许镇),准备应付事变。李特弟兄共有5人,长兄李辅、次李特、李庠、李流、李骧,“皆锐骁有武才”。《晋书·李特载记》说李特“雄武羔骑射,沈毅有大度”,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领袖。

李特退保绵竹后,杀掉赵庼派来假意安抚的官员,表明要与他们决一死战。这时赵庼的将领费远等率步骑一万余人,名为北上阻止晋兵,实则屯兵于绵竹附近的石亭,伺机消灭李特的部众。

李特仅有仓促召集的部众七千余人,与赵军相比处于劣势。但由于李庠无辜被杀,李特军人人怀复仇之心,斗志旺盛。李特趁费远的军队立足未稳,于黑夜偷袭,纵火焚寨,费军仓皇逃散,溃不成军。李特乘胜挺进成都。这时赵庼一伙正忙于组阁,见李特兵临城下,文武百官一时“惊惧不知所为”,纷纷作鸟兽散。赵庼只有和妻子偷偷溜出城外,大概带的金银珠宝过多,他的亲信为之眼红,于是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夺财而去。

影视剧中李特形象

李特占领成都后,派人到京城陈述平赵庼叛乱的经过,西晋王朝拜李特为宣威将军,封长乐乡侯;李流为奋威将军,封武阳侯。但这一诏命却被广汉太守辛冉等压下,辛冉之流不仅反对扩大流民军的权益,还打算伺机消灭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特领导下的十多万流民,将要何去何从?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晋朝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假节、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此外还任命督牙门将王敦、蜀郡太守徐俭等悍将,随带一万余人,兵分两路杀气腾腾奔向益州,分别部署在成都平原的要塞和重镇。

罗尚进军成都之际,李特迅速撤离成都,回到绵竹老营。同时椎牛送酒,犒劳罗军、向罗尚贿赂宝物,以表明自己恭顺朝廷,其时王敦、辛冉向罗尚献计,就地擒杀李特。罗尚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未予采纳。

影视剧中的李特形象

不久,晋朝下令:凡原居秦州、雍州,后来流亡到汉中、巴蜀的人,统统遣返原籍。这如同睛天霹雳,因为广大流民历尽艰辛来到西蜀,刚得安身之处,又要被赶回产业荡尽的原籍,十多万人如何谋生?特别是中原地区“八王之乱”方兴未艾,流民们被赶回关中,无疑凶多吉少。

问题还不仅如此,罗尚军团还打算在逼迁流民北上之际,沿途据险设关,“欲杀流人首领,取其资货”,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已。这时,李特的长兄李辅专程从关中回到西蜀,他们分析了时局,认为中原战乱方兴,返回关中没有出路。李特有十多万流民为后盾,他便采取拖延战术,请求缓期,以观其变。

对流民怀有仇恨的辛冉之辈,见李特不肯就范,便公然到处招贴赏格:凡杀死李特兄弟者,每个人头赏绢百匹。

李特将计就计,为团结流民群众,他把赏格改写为“有能割献六郡大姓阎、赵、任、杨、李、上官及氐叟、梁、窦、符、隗、董、费等首级者,每头赏绢百匹”。这便激怒了广大流民百姓,“人人愁怨,不知所为。”因为他们知道六郡大姓,氐叟是他们的领导者,杀了他们,流民只有任人宰割。于是,纷纷投奔李特,公开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同年十月,流民在赤祖(今德阳县境)分扎东、北两个大营,互为倚角之势。李特自称镇北、益州大将军,李流称镇东大将军,其余还任命了一批骠骑、将军、校尉、参佐等职务。

李特的流民大营

太安二年(303年)春,李特率兵向郫江防线进攻,守军闻风丧胆,纷纷溃退,罗尚困守大城。当流民军与罗尚展开拉锯战时,成都平原的豪绅地主所掌握的村保武装在政治上首鼠两端、依附强者。流民军节节取得胜利时,他们向流民军靠拢,以图幸存;一旦官兵有利,他们亦迅速转向。村保组织从根本利益来说与西晋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与流民军有着主、客民的矛盾,其中亦有民族隔阂,因此,他们对流民军是心存疑惧的。

面临流民军包围成都、罗尚大有朝不保夕之势,成都平原的各村保头目大多打算向李特输诚,这时,李特派遣“猛锐”,分赴各村保联络。在两军对垒时,分散兵力为兵家所忌。因此,李流和李雄都力陈其弊,并且提议要各村保交出人质以防其变。但李特认为,要建立政权首在安定人心,再不能因疑虑不定而做劫害民众的事。

李特安民的方针值得肯定,他认为团结村保民众更能孤立罗尚的势力。但问题在于李特对村保的动摇性缺乏警惕,何况深入村保的“猛锐”难免有骚扰民众的情况。李特分兵以结村保的政策弱点被罗尚的官员任寂所察觉,他向罗尚建议秘密策划村保反水,里应外合,夹击李特部众。时年二月十日,一向龟缩在大城、不敢应战的罗尚,突然全军出动,袭击李特的军营,各村保的武装也一时俱起,分散的“猛锐”纷纷被杀。李特部众仓皇应战,节节失败,向新繁溃退。在辗转搏斗中,李特及其将领李辅、李运等相继阵亡,流民军遭到自建军以来极为沉重的打击。

由于西晋政权的腐败,迫使关中十多万各族人民为争取生存,向汉中、西蜀流亡。他们到处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备受地主阶级和西晋阶级的压迫。李特代表广大流民的利益,领导流民与西晋统治集团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一系列胜利,这充分表明了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未来成(汉)政权的奠基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