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杨雪 王应槐 ‖ 抗元老泸州 英雄神臂城(一)

作者:杨 雪 王应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11 16:35:40 浏览次数: 【字体:

抗元老泸州 英雄神臂城(一)

杨雪 王应槐

当我们走向田野垄畴,流连于美丽的杏花春雨、蓝天云霞时,另一种景致——悲凉壮阔之美同样让我们伫立神往,激情澎湃,成为我们感动欣赏的审美对象。

四川泸州长江边上有一座神臂城,它是南宋末年抗元历史名城老泸州的故址。如今,山势依旧,江涛仍然,每当我登临那险峻的山峰,看见那蓬草拂拂的石堡、宁静的长堤、残破的城碟和斜阳下的“万人坟”,那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抗元将士倏地又站立起来,讲述着他们为国捐躯的英勇故事。这些故事,像一道耀眼的光芒,鼓动着我,充盈着我,使我在悲壮与热烈之中掀开那一页惊涛骇浪般的历史……

走进泸州 品味历史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咏蝉》)之所以在泸州的历史上出现老泸州神臂城抗元的金戈铁马,可歌可泣的一段城市风云,苍劲悲壮的一曲英雄颂歌,那是源于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四川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任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源头,都有可寻的步履和美丽难忘的身影。此刻,让我们俯下身来,探幽寻微,去了解泸州的由来和漫长的发展历程。

泸州,古称江阳,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说文解字》:“水北为阳。”500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夏、商时泸州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就有居住于此的巴人参加了这场战争。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秦灭巴蜀后,为统治管辖需要,在一些水陆交通要冲设立郡县。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御览》载:“泸州,春秋战国时郡。”可见泸州在先秦时期已成为了一个县。

到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军功的赵国丞相苏嘉被封为江阳侯,因此便有了江阳侯国。《水经注》载:“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也。汉景帝六年,封苏嘉为侯国。”即是说,那时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便有了江阳,并筑城寨。这也是泸州历史纪年的开始。公元前112年,汉廷撤销江阳侯国,明确改置为江阳县。

第一次出现“泸州”的称谓,是在南北朝时期。那时,王朝频繁更替,四川的州县建置也多次发生变化。梁武帝面对“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严峻形势,精简机构,并郡为州,把江阳郡与洛原郡(管辖今自贡、富顺一带)合并,取名泸州。之所以取名泸州,源于“泸水说”。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梁大同中置泸州,远取泸水为名。”清·李元《蜀水经》:“郡得名为泸者,盖始因梁大同中尝徙治马湖江口(金沙江、岷江汇流处)置泸州。马湖(金沙江下游自雷波至宜宾市一段,因流经古马湖县得名)即泸水(雅砻江下游)下流,因远取泸水为名。”时为大同三年(537年)。自此,泸州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今日泸州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隋唐之际,泸州几次易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罢州为军,泸州再次改名泸川郡。

宋代,泸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愈加重要。史书记载,宋徽宗颁诏书云:“泸州,西南要会,边阃之寄付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宋朝设置路、州、县(监)三级政权机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在今四川设置了益州路(今成都)、利州路(今广元)、梓州路(今三台)、夔州路(今奉节)四路。泸州隶属梓州路。后梓州路改为潼川府路,因泸州的繁荣和战略地位的突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宋朝将潼川府路的治所迁到泸州。其时,潼川府路管辖今三台、遂宁、南充、资中、荣县、大足、安岳、渠县、合川、宜宾、泸州和金堂、广安、长宁、富顺15个地区。“总是十五郡之军民,羁縻千数百里之边面,左接云南,右连交、广,皆有统临而体势加重。”(宋·李心传《泸南重建府军记》,载明正德版《四川通志》)这是设置在泸州的第一个省级政权,也是泸州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于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筑城于合江神臂山,坚持抗战34年(1243——1277)。1278年迁回泸州故址。

元代,泸州地位下降,宋朝设在泸州的潼川府路被撤销。至元十八年,泸州划归四川西道宣慰司管辖。至元二十年,划归重庆府路,泸川县同时撤销。

明代,泸州地位再次上升。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泸州升格为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属四川行省,称为直隶泸州。明清两代,一直保持这种建置格局。

明清年间,泸州城内还先后设置过下川南道和永宁道。最初,“道”只是作为省的派出机构,负责监察官吏等专项事务。后来演变成为介于省与府(直隶州)之间的一级事实上的政权,管辖今日内江、自贡、泸州、宜宾、资阳5市(地)几十个县(区)的大片土地。

随着社会秩序的长期安定,泸州经济文化在明清年间进一步繁荣,继续在四川与成都、重庆一起,名列全国33个“天下商贾幅凑处”(《明宣宗实录》卷五十)之一。

今日泸州(图片来自网络)

民国2年(1913年),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民国24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9年12月3日,泸县解放。1950年1月,设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8月撤销),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川南行署下辖泸州专区。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调整泸州专区区划,批准划出泸县县城及其近郊区,设立泸州市。同年12月,泸州专区改称泸州专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泸州专员公署。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水经江城醉客遥,风过泸州带酒香。”泸州城肘江负山,枕带双流,扼蜀南、渝西、黔北、滇东交通咽喉,有“天生重庆,铁打泸州”美誉。自古以来,泸州为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商贾频繁,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以酒为中心的泸州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夺目。长江、沱江如两条彩带,绕城而形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美丽壮观的城市风貌。

铁蹄入侵 设险守卫

公元1235年,硝烟弥漫,浩浩荡荡的蒙古军大举南下,地处四川西北的成都失陷。蒙古军占领成都后,立即兵分四路,深入四川腹地。此消息传来,诸州无不惊惶失措,“不四旬而东、西两州从风而靡”。蒙古军铁蹄入蜀,一路烧杀戮掠,暴行累累,罄竹难书。四川诸州遭此浩劫,已是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昔日都邑成为瓦砾,曾经的良田荒芜一片。成都人口最为集中,损失尤为惨重。南宋将领贺靖后来在蒙古军退兵后入成都,尸骨堆积如山,清理出城中骸骨140万具,城外则无法计算。幸免于难的蜀人四处逃亡,四川各州的人口“十丧七八”。这一年,四川54州被攻破,仅泸州、合川得以保全。

宋元(蒙)古城遗址泸州神臂城(作者供图)

蒙古军其后虽暂时撤出四川,对四川的侵扰却从未停止,蒙古骑兵轮番对成都等州县进行疯狂的洗劫与屠杀,并再次攻破成都,俘虏宋朝守将陈隆之,掳掠大量百姓而返,蜀人的生活依然极不安定。泸州、合川成为蜀人仅存的避风港。蜀地流民、溃败的士兵纷纷涌入泸州,流民居无定所,士兵借寻家小为名,侵扰当地居民,整个泸州城一片混乱。然而,祸不单行,1236年,一场大火突临泸州城,城内房屋相邻,瞬间化为焦土,百姓躲避不及,葬生火海者不计其数。据宋王朝统计,重修泸州城花去“钱十万五千缗,米三千六百余斛”,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四川边防日益困顿。

1241年,随着成都、嘉州(今乐山市)相继沦陷,失去屏障的泸州最终也难逃城池破陷的厄运。《宋史》记载,成都、乐山失守,阵亡者不计其数。蒙古军队攻占泸州,见人则杀,泸州一时尸横遍野,见者无不寒心。更令人寒心的是,南宋皇帝偏安于杭州一隅,“西湖歌舞几时休”,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中华大地,自古多有仁人志士。面对江山危难,家园被毁,则有英雄挺身而出。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自告奋勇来到四川,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四川防务。

余玠像(图片来自网络)

余玠赴任后,效仿诸葛亮治蜀之法,“集众思,广众益”,革除弊政,实行轻徭薄赋、整顿军纪、除暴奖贤、广纳贤良、聚小屯为大屯等政策,军势大振。在防务上,针对蒙古骑兵善驰突的特点,纳用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建策,以重庆为营,实施“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在四川建立了北有苦竹寨、南有神臂城、东有钓鱼城、西有云顶城的坚固的“山城防务体系”,并迁郡治于山城。余玠绘成“经理西蜀图”,送给理宗,说是十年之内“当手携西蜀之地(指蒙古军侵占诸州),以还朝廷”。

泸州是南宋长江上游重镇之一,位于南宋四川合川——重庆——泸州——嘉定弧线防线的中线,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

位于合江神臂山上的神臂城,神臂山如同一支手臂伸入江中,南、西、北三面为长江水环绕,只有东面有山路通往泸州。(周永叙/图,图片来自网络)

坐落在长江北岸,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境内的神臂山,距泸州市区30公里。海拔300米,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周长3365米。地势西高东低,东头壤陆,三面环水,江岸陡峭,山下怪石嶙峋,波涛汹涌,江流澎湃。神臂山山势奇特,悬崖矗立,又若雄鹰戏水,地形十分险要,是长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因其整体地貌颇似巨人的臂膀伸入江中,而得此名。余玠认为神臂山在防守蒙古铁骑、护卫重庆的战略中有着绝佳地理优势,与嘉陵江上的钓鱼城互为犄角,拱卫重庆,于是将泸州州治及全城军民迁徙至此,依山筑城,屯田种粮,坚持抗蒙。

从此,这里便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从1243年到1277年的34年间,神臂城饱经战火硝烟,经历了“五易其手”的殊死争夺,泸州军民在此坚持抗元斗争,以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保卫中原、反抗入侵的壮丽史诗,被后世誉为“铁打的泸州”,史有“铁泸城”的美称,列入泸州旧时八景之一。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杨雪,国家一级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泸州市文联副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泸州市人民政府旅游文化专家组成员。

王应槐,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雪(泸州市文联副主席)

王应槐(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