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四川南溪董氏家族家风故事‖黄川模

作者:黄川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13 14:04:16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南溪董氏家族家风故事

黄川模

对于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南溪县城的大家族,民间素有“曾包郭董黄”之说。

《南溪董氏族谱》载,南溪县城的董氏家族,祖籍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北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董希尧由乡进士(即举人)任职云南府同知,改升告归,经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南溪县,闻川东道梗阻,遂流寓南溪东郊龙腾山下,迁惠政桥内,沿溪种花木数百株,名其溪曰虎溪,遂家居于此,即为由楚北迁蜀南之董氏始祖。没后葬龙腾山半腰“贵人天马”之穴,艮山坤向,诰授通奉大夫。其弟董希成,以经历(明代官职)身份随兄任职滇中,后与兄同入蜀南,先于兄逝,墓在龙腾山第一山庙旁,相传其后裔居麻城,未到蜀南。

董希尧之子董䙌(kui),优贡,入太学,诰赠奉政大夫。董䙌之子董时法,贡士,任云南镇南州知州,告休后适逢奢贼犯境,多年后才回家,诰授奉直大夫。

南溪董氏十一世孙董鏊,字守溪,为董思诚(心一)之次子。性宽语少,清操寡欲,耽习经史,博究儒术,同治庚午科(1870)举人。刊印朱卷时,不改其文原稿一字。后因友人为谋科举,请以其文改以己名刊行,遂绝意功名进取,还乡主讲奎峰书院,笃于事亲,与弟董釜友爱,年五十余病逝。其子董清瀛,府试第一,清俭有识,认真自守,清末任县城小学教师,声望颇高,省视学易金甫叹为“川南之冠”,与族弟董清峻、清弼齐名,时人称为“三董”。

南溪董氏十一世孙董镇(1854—1919),字星珊,年十六时父亲董思孝(百原)去世,次年母亲患病,因此勇担家庭重担。教养两弟董鐄、董铸,同居共席,友爱终身。县训导将其善行上报学使,学使赠“孝友”二字,表其门楣。

董镇博涉经史,旁及杂家,为文浑穆渊雅,尤究心于国家掌故、朝野异闻、蜀中文献及时势流变、风俗升沉之故。剖析整理,从容详尽,宏议俊辩,四座倾服。自清光绪十年(1884)至清末,历任县知事大小政务皆就身咨询而行。

董镇为政善持大体,休休有容,奖拔艺能,扬善劝恶,因此人皆敬服。在外为官的洪雅曾璧光、屏山聂光銮赏其能,欲招之入仕,董镇皆以母疾推辞,终以治乡团之功奏奖花翎加五品衔。光绪三十四年(1908),檄署新宁县训导,逾年自解职归乡,三月后母亲去世,哀伤动人。1909年,以“孝廉方正”被征,推辞不赴。1911年,农军围城,城里众推董镇为城防局总办。董镇密运方略,内集众志,外挫敌氛,终能固守待援,危城获济。

1912年民国成立后,董镇以闲居赋诗教孙自遣。1919年去世,享年65岁。生前在祖传字派的基础上补充重订南溪董氏字派为:“希贵法贤心,文万木恒思,金清琳熙土,钟源本火在,钧洪极耀增,锦水树勋培......”

董镇长子董清峻(1874—1925),字汉苍、平子,号鹤后身、冰谷。由县廪生到成都尊经书院深造,时以董狐、董仲舒、董其昌等本姓历史名人相自励,刻苦攻读,博通儒学及当代时务、海外政治科学,工诗词古文,声名日盛,省里大官也聘其帮助办学,教授经史,编写教材《人伦道德学讲义》。

位于宜宾市南溪区龙腾山龙腾阁的董清峻雕像(黄川模 摄)

1908年,清峻倡议设立国学研究所。1909年,任省咨议局议员。不久由内阁中书改任安徽知县。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招为幕僚,兼任奉天警察总局会办、法政学堂监督。

1912年初,清帝退位诏下,清峻力劝赵尔巽“顾恤民命,赞助共和,且成让朝美德”。之后客居京城,闭门潜心著述,写成近百万言《华国新书》。

1914年,清峻将其十余种著述上报政府内阁,梁启超、熊希龄阅后惊叹,请求褒奖,经中央评定学术委员会审核,其书录存于官,并决议授其为“硕学通儒”。山西按察使金永聘其为总文案,荐其任道试典试官,后被荐于袁世凯政府任职。时帝制渐萌,政局剧变,清峻乃洁身隐去。

1915年,清峻漫游南北名胜,著《颐和园词》《西湖百咏》。

1917年张勋复辟时,清峻谓“徒祸清室,无补国事”。与康有为等力争无果,遂专注于清史馆收掌校勘之职,直笔著史。

1919年,清峻父亲去世,因己病重不能归,只好寄家书道“朝得拜墓,夕死已足”,其言至悲。

1925年冬,清峻出京欲归,逝于汉口旅舍,享年51岁。

董清峻身处清末民初新旧思潮交替、中西文化碰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具有开明的胆识和前瞻的眼光,确乎难能可贵,不愧为“硕学通儒”、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同时,他与近代四川文化名人宋育仁、骆成骧、杜关、吴虞等多有书信往复或诗文唱酬,其中骆成骧赠其诗曰“我诗临海无宗派,君学江都有圣才”。现录清峻《西湖百咏》两首以管窥其诗风:

五日偷闲万里身,

春风吹雨洗征尘。

平生做惯杭州梦,

一见西湖似故人。

一门忠孝两荒丘,

四壁遗书笔阵遒。

铜像亦分阶下席,

流芳遗臭共千秋。

董清峻之弟董清嶫(ye),光绪癸卯科(1903)举人,历任山西和顺县、山阴县知事,补万泉县知事。其弟董清峄(yi),字云昭,宣统己酉科(1909)优贡生,民国初为五族共和会干事,不久被举为全川自治会会长。1914年,为实业救国、维护航权,清峄与胞兄清峻、族弟清岷(蜀尧)等集资创立嘉宜瑞庆轮船公司,庆渝号轮行于渝宜线,瑞渝号轮行于渝嘉线,并参与整治三峡崆岭险滩,开创了川南长江航运新局面。1921年公司歇业。1925年,董清峄去世。

综上,四川南溪董氏家族明清以来共出了贡士1人、举人3人、优贡2人、监生多人、廪生多人,出了府同知、知州、州经历、县知事、县教谕、县训导计7人,民国《南溪县志·人士》将其中董鏊、董镇二人列入“贤良”类,将其中董清峻一人列入“文学”类,可见其确为书香世宦之家。

南溪董氏祖宅,位于南溪区东大街原检察院区域,现已无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支董氏以董宣琳、褑琳、祚琳、昌熙(曾任宜宾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炳瑜、明熙(从小过继改名徐明君)、董彦、董建、董立等为代表,数十人任教师、校长、中医、干部等,服务社会,几乎没有违法犯罪者。其“博学、正直、开明、孝友”的家族家风传承影响至今。

201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南溪历史文化丛书·南溪历代名人录》收录“董清峻”词条。2019年,在南溪城东郊复建的龙腾山龙腾阁内有董清峻的雕像与简介。2019年,宜宾市档案馆举办“宜宾记忆陈列展”,有南溪董氏兄弟开创川江航运的文字介绍。可见,南溪董氏家族历史文化及其开拓精神影响深远。

-END-

参考文献

1.民国《南溪县志》.

2.1954年春节董清梁嘱董裕琳所抄清代《南溪董氏族谱》残卷.

3.《四川内河航运史》.

4.《近代巴蜀诗钞》.

5.《骆状元诗文注》.

6.《吴虞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黄川模(宜宾市南溪区巴蜀家风研究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