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温江廊桥之济善桥‖刘文成

作者:刘文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28 13:20:14 浏览次数: 【字体:

温江廊桥之济善桥

刘文成

济善桥,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廖家船集镇的江安河上。关于继善桥的建桥历史,据温江旧县志载,此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之前的情况不见史籍。不过,从当地民间流传会觉寺众僧化缘建桥的传说得知,早在宋代,此处即已建了桥。

相传,宋朝时这里水患频繁,旱涝多变。涨水时洪涛滚滚,渡船屡有倾覆,乡民深以为苦。于是村民们自发筹集钱财,在渡口处搭建木桥,以便出行,但却屡建屡毁。附近会觉寺众僧受其感染,由慧元禅师率众僧四处化缘,筹资建桥。但慧元禅师因多日劳顿,加之年老体衰,不幸劳瘁病亡。临终前,禅师嘱托众僧要继行善事,务必要把桥建成。当地民众听闻,为禅师长老和众僧的善德之举所感动,于是纷纷出钱出力,同心协力,终于建成新桥。为纪念慧元禅师,经众议,改“会觉寺”为“慧觉寺”,取桥名为“继善桥”,寓子孙后代继行善德之意。尔后,此桥却多次被洪水冲毁又重修。清光绪年间,桥再次遭水毁,光绪三十三年(1897年)又重新建起,并改平板桥式为楼桥款式。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楼桥再遭水毁,为避水灾,经廖家船场上的士绅、商家及乡民商议,将桥址下移15米处,按原样新建,于次年建成,并取名为“古继善桥”。新建成的古继善桥仍为楼桥款式,长8丈,宽1.6丈,高3丈,平洞9孔,为全木质结构板桥,并建楼桥10间,桥头改牌坊为挑檐叠角式,用灰筒小瓦覆盖,改石阶为缓坡。桥的正中悬挂黑底牌匾,上书“古继善桥”四个金色大字。桥面为木板横铺,中间为约三四十公分以上厚的木条板竖铺,方便独轮车(即鸡公车)过桥,也能经受碾压。桥的两侧廊椅相连,桥的中间塑“镇江王爷”木雕像一尊,意为祈愿其保佑新桥不再遭受水毁。

因这座桥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冲毁,在桥被冲毁期间,为方便两岸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当地便有人组织一些人,将伐竹编成的竹绳,固定在河两岸的大树上,一个竹编的圆圈套在竹绳上,一根二三十米长的粗竹绳一头固定在竹筏上,一头固定在竹圈上。竹筏过河时,竹绳把筏子牵引住,撑筏子的人只需向河的对岸撑,竹圈便随着筏子过河的方向滑动,不必担心控制不住筏子被水冲走,这样就能安全顺利地到达对岸了。

1965年,改木墩为砖墩桥楼。后因年久失修,于1988年全部拆除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温江举行,利用此次论坛举办之机,为进一步改善此处的自然环境,对原旧桥进行拆除,改平桥为楼桥。于当年6月18日开工,10月19日即建成,桥长40米,宽4.5米,系古色古香的廊桥,共有桥楼13间,桥的两边有供行人歇息的木板靠背椅。桥下为2孔,中间的桥墩上塑有一条巨龙,龙头面向上游,龙尾朝向下游。紧连此桥的下游方向为平面桥,宽12米。桥的下方边线上,有水泥浮雕花卉栏杆。桥面上可通行汽车和行人。新建后的此桥更名成了“济善桥”,其因是:过去之桥常被洪水冲毁,毁了又继续重修,为了回避这个“继”字,故改为同音字“济”,希望不要继续再毁再修了,同时有寓“济世安民”之意。

万春绿道与此桥相接,就像一条绿色的珍珠纽带,环保低碳的自行车运动和休闲漫步的游人使这里充满了魅力和人气,结伴而行的人们在蜿蜒的青葱林间穿行,欢快与惬意写在脸上。游人和骑友融入济善桥和附近的绿道后,都沉醉于这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不舍归去。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文成

供稿:温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