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追忆】宗庆后和他的使命

来源:考拉看看 发布时间:2024-02-25 15:24:23 浏览次数: 【字体:

宗庆后和他的使命

图片

2018年4月12日下午,杭州清泰街娃哈哈集团总部会议室,宗庆后在访谈中(考拉看看摄)

图片

《宗庆后:笃行者》封面

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惊闻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先生逝世。

钱塘江畔,一代企业家,传奇浙商,英雄落幕。

回忆考拉看看在娃哈哈集团调研期间,与宗庆后先生近距离接触,不禁感叹。那是2018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记录优秀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历史,弘扬企业家精神,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邬爱其教授带队,组织了一个调研小组,成员有学院同事、博士后和博士生,还有我们考拉看看的写作者,开始深入到娃哈哈集团。

调研时间数月,目的是想探寻宗庆后先生何以在那样一个艰困、彷徨、突破、喜悦交杂在一起的年代,将一家被人瞧不起的校办小厂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领军企业。我们不是去解密宗庆后先生成为“首富”的秘诀,更希望以宗庆后先生为典型,探索这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内涵和管理智慧。

2018年4月12日下午,杭州清泰街娃哈哈集团总部会议室,我们有幸与宗庆后先生深谈,我们直抵核心,求证疑惑。宗先生一如贯常风格,有问必答。答案如人,朴实无华,但切中要害。当宗庆后先生谦虚地说:“你们把我拔得太高了”,我们用一个初心的提问结束这次宝贵的访谈,请宗庆后先生用一个词来总结他30多年的创新创业历程,他毫不犹豫地说:“自强不息!”因此就有了这本书的题目《自强不息:宗庆后》(后出版时改为《宗庆后:笃行者》)。

本文选自本书前言,深刻阐述了娃哈哈的诞生与发展故事,并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宗庆后先生的个性与他的使命。

(一)

娃哈哈的基业长青路

问:您觉得娃哈哈会基业长青吗?

答:在主业上可以做到!

——对话宗庆后,2018年4月12日下午,娃哈哈集团总部会议室

1987年,宗庆后正式创业,从杭州上城区文教局的一场会议开始。这场会议是娃哈哈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一批中国崛起力量的缩影,他们面对的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完全放开,政策改革刚刚露出曙光,外部资本极为稀缺,企业靠的是企业家的自我开拓与奋斗。

杭州上城区文教局召开了一场下属校办企业经销部负责人的选拔会。会议内容是,为该区推动改革试验的校办企业承包经营遴选一位负责人,担任改制创新的校办企业的经营事宜,全年需完成利润指标4万元,文教局只提供4万元开办费、14万元贷款,也就是说,承接者除上交年度的4万元利润,还要承担14万元贷款。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牵头此事的文教局副局长傅美珍此刻正在等待一个人的声音,就是此前她力推的人选——宗庆后。

终于,人群中有人说:“我干吧!不过当年创利4万元好像少了点,我可以保证上交10万元。”这个人就是宗庆后。当年他已42岁,此前经历过15年的舟山和绍兴两地农场放逐、8年的销售员磨练。此时的他正在等待一个机会,真正可以破土而出、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

1987年4月6日,宗庆后被正式任命为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负责销售学生用品,2分钱一块的橡皮、6分钱一本的作业簿,每件物品只有几厘钱的获利。当年,宗庆后在承包经销部之余,还先后创办了晶宫食品商店、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员工70人、创利17.23万元。他实现了经营第一年的承诺,这也是娃哈哈第一笔原始积累。而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更是成为如今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娃哈哈”的前身。

31年后的2018年,宗庆后在面对央视《对话》栏目主持人的谈话时,回忆道:“40年前,我刚刚从农村回到杭州顶替我母亲工作,到校办厂当工人。这一段时间我做过推销员,因为我不是掌权人,后来我想再发展,人家不想发展,我也没办法。校办企业不懂得做生意,把它做亏掉了,把本钱做亏掉了。当时教育局要重组企业,认为我还是比较会赚钱的,所以,就由我担任校办企业的经理。我以前给校办企业跑业务的时候,因为是小学校办企业,都被人家看不起。所以我当时的目标是一年挣10万元钱。”

图片

娃哈哈集团大楼(考拉看看摄)

要尝试、要发展,这是当时宗庆后发自内心的愿望。尽管在1987年,改革还没有深入,民营经济尚未腾飞,温州的“投机倒把”还在受打击。宗庆后眼前的是一个亟待实践先行的时代,他所需要做的首要事情是自力更生。

当时的1987年,私营经济地位刚刚明确,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必须尽快制订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承认私营企业,已是前进的一大步。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正案正式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这给领先国内发展的浙商群体带来了政策机遇。这一时期,宗庆后抓住机会谋求企业快速发展。

1989年,经杭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到1990年,创业才3年,娃哈哈的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这期间,娃哈哈实现了营养液的产品创新、有奖征名的营销创新、销售从华东到华北再到华南的全国覆盖。

创业理论告诉我们,对企业家行为和决策的评判,必须还原到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因为创业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者与环境融合互动的过程,否则,脱离时代背景的诸多评价会有失公允。2018年,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公开说到自己对宗庆后的评价:“是改革开放的优秀典范,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是市场经济最典型的人物,是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

娃哈哈的成功除了宗庆后的努力,当然也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分析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时曾指出:“首先是浙江较早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机制优势明显。”浙江通过率先推进民营化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明晰了产权关系,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了竞争性市场关系,使资源配置方式转向市场化。这为浙江全民自主创业和浙商的形成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同步,娃哈哈也迎来企业发展的几次关键阶段:第一步,依靠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实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第二步,靠“小鱼吃大鱼”奠定了发展基础;第三步,西进涪陵实现第一次省外扩张;第四步,引入国际资本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第五步,对抗“两乐”做民族的企业;第六步,新时代的创新驱动发展。

娃哈哈的第一步是靠“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儿童营养液完成了初步的积累,为当时的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示范,但过程也非常艰难。销售公司周丽达回忆创业初期的奋斗经历时,既兴奋又感慨:兼并杭州罐头厂前,娃哈哈只有儿童营养液一支产品,公司和产品都没有什么知名度,而且还是“三无”——无资金实力、无销售渠道、无知名度,一切都要靠跑出来,推销碰钉子被人家拒绝是常有的事。有好几次理都不理我们,一旦有人表示愿意接受试试看,我们就会非常高兴,不止是浙江,我们还到江苏、山东、广州等地方推销,希望能打开市场。当时公司还给我配了那种砖头一样的大哥大,方便我们联系。那段时期,宗庆后每天中午都问她今天的市场情况,她就一一汇报“早上跑了多少家”“有没有人要或者不要”“还有几家领导在不在”……

在娃哈哈迈向第二步的时候,客观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娃哈哈营养液开发出来后产品供不应求,但企业只有一百来人,产量很小,如果不尽快扩大规模和市场,前期的努力就会被后来的跟进者挤掉。1990年,计划经济体系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力求扩大发展的娃哈哈必须作出大胆尝试,实现体制性突破创新。于是,就有了当时“小鱼吃大鱼”的佳话。宗庆后回忆道:“我们花了8000多万元兼并了一个国营罐头厂,当时这个罐头厂已经是负债累累,发不出工资了。我们得到了它6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但也收了工厂1500多名工人和600多名退休工人。按照当时的情况不是很划算,而且也造成了很大的风波,那时兼并还没有成为一个惯例,报纸上宣传是集体弄堂小厂兼并了国有大厂,社会上一部分舆论就说我们在瓦解国有经济。但兼并后,我们用3个月时间就把它扭亏为盈了,逐步扭转了社会影响,同时又发展了新产品,使娃哈哈第二年的销售额翻了两番,应该说这奠定了我们从小企业走向大企业的一个基础。”

图片

娃哈哈“小鱼吃大鱼”历史资料(考拉看看摄)

1994年,西进涪陵,正值国家三峡水利工程正式启动,全国掀起一波支持西部大开发与移民援建的高潮。从市场角度看,涪陵作为桥头堡,整个西南市场迎刃而解,成为娃哈哈全国扩张的标志性一步。从政治意义看,娃哈哈在涪陵建厂开发,同时投资改造当地三家企业——涪陵市糖果厂、百花潞酒厂、涪陵地区罐头食品厂,安排上千名移民就业,对国家在三峡移民工程的试验作出了典范。当时,娃哈哈采取“移民经费与移民总承包”的方式,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肯定。在1996年的考察中,李鹏对这种通过企业联姻实现对口支援的方式十分满意,他评价说,“在这里办厂,你们开了个好头”。

1996年,吸引外资,大背景是国家改革开放,一些国外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企业靠自身发展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宗庆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外资企业合作,牵手达能。此时的外资在中国快速发展,从1989年到1997年,无论是投资金额、投资范围还是投资行业,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都迎来黄金时期。尽管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13年,双方经历磕磕绊绊,甚至最终发生了影响中外的“达娃大战”,但外资的进入对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标准化等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8年,娃哈哈强势推出非常可乐,背后是宗庆后的民族情怀。有一次,宗庆后说道:我感觉中国企业在跟国外企业竞争的时候,自卑感太强,总感觉到我们什么都不如人家,什么都不敢跟人家竞争,都说狼来了,好像是要把自己吃掉一样。1998年的娃哈哈,实力已经比较雄厚,依靠娃哈哈强大的全国性营销体系,在二三线市场强势推出非常可乐,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这款产品在上市当年即实现了超亿的成绩。2004年,非常可乐登陆美国本土市场,引起美国学者的极大关注。

在饮品市场上占据绝对霸主地位之后,娃哈哈开始探索转型创新之路。2002年进军童装,2010年推出婴幼儿配方奶粉,2012年商场开业,2013年进军白酒业。

图片

娃哈哈创新发展特征——小步快跑(考拉看看摄)

娃哈哈一直在探索和创新,未来发展的版图日渐明晰,将更多围绕主业进行深化和延伸,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产业将是娃哈哈发展的重点方向。2015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娃哈哈食品饮料智能工厂名列其中。宗庆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上说,“娃哈哈集团投资了很多相关项目,如产品生产线智能化项目,把传统的人工操作变成现代的机器人作业,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

娃哈哈的世界是垂直的

在任何一家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都会经历各种机会与诱惑,成功的企业家会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失败的企业家往往会因诱惑而迷失方向。过去几十年来,很多企业在享受时代和市场自然增长的红利下,通常陷入两种困境:一是规模不经济,企业不断扩张但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发展停滞,找不到有价值的增长方向。管理学研究指出,企业使命驱动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促进企业成长。娃哈哈的成功之处在于,宗庆后始终清楚自己要什么,即明确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意义。

21世纪初,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了一个观点,世界是平的。他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能够找到越来越多的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人们将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互相竞争和合作,人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平等。”2009年,艾丽斯·施罗德为巴菲特写了一本书,极具洞察地发现巴菲特的财富秘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巴菲特通过复利的长期作用可实现巨大财富的积累,“雪很湿”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长”比喻复利增值的时间很长。在巴菲特眼中,世界是斜的,是一个长长的斜坡,坡无限长给人类带来的复利增值时间也就无限长。

世界是平的,世界又是斜的。在这样的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宗庆后希望娃哈哈能够基业长青。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了娃哈哈的基业长青?娃哈哈在31年的历程中,都做对了什么?

从娃哈哈诞生开始,这家老牌企业始终深耕在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饮品领域。宗庆后认为,作为我国民族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娃哈哈有责任、有义务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出于这种使命,娃哈哈始终坚守主业,努力创新,精益求精,确保产品品质。所以,我们称之为:娃哈哈的世界是垂直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潜在需求、坚守主业、世界观。

娃哈哈的垂直世界首先表现在始终挖掘潜在需求。经济的逻辑背后都是成本收益曲线,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花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刚进入一个行业,成本必然较高,因为企业规模小,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够。随着规模化生产,成本被摊薄,单位成本降低。但是,随着规模经济的临界点突破,成本又会继续上升。企业总希望拥有一条持续下降的成本曲线,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世界在变,市场在变,要素也在变,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尽量使成本下降。到底靠什么实现有效的创新,娃哈哈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创新范例——潜在需求的引领。

当我问道,“一家企业拥有一个爆品是很困难的,但是,娃哈哈却能够拥有多款爆品,这是如何做到的?”宗庆后不假思索地回答,“潜在需求。”娃哈哈善于持续挖掘潜在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享誉市场的产品:营养液(保健品)、果奶(乳品)、八宝粥、纯净水(水)、非常可乐(碳酸饮料)、营养快线、爽歪歪、格瓦斯、苏打水、固体饮料、羊奶粉(保健品)……如今,娃哈哈产品主要涵盖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特殊用途饮料、罐头食品、乳制品、医药保健食品等十余类190多个品种。娃哈哈产品越来越丰富,变化多,变化快,从根本上来说,娃哈哈持续成功背后有一条一以贯之的垂直主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图片

娃哈哈品牌经营(考拉看看摄)

紧盯消费需求,依据消费者需求开发产品,始终引领娃哈哈的创新方向。这在娃哈哈任何一个产品上都有所体现。比如,娃哈哈营养液的诞生是要解决80后独生子女厌食的问题,营养液是用来开胃的。娃哈哈推出纯净水时,国内市场还没有出现瓶装水,但宗庆后发现当时水污染严重,开发蒸馏水能源消耗大,于是率先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纯净水生产线,打造了这款爆品。未来的人们对健康、便捷更加重视,娃哈哈就将主业集中在健康和绿色方向,主打固体饮料、羊奶粉、代餐粉等。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客户?优秀的企业家会一直琢磨这个事情,会把潜在需求开发出来,把潜在用户变成客户。”

娃哈哈的垂直世界还体现在坚守主业上。虽然娃哈哈在多元化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也不是如外界传言那般不成功,娃哈哈总体上是一家高度致力于紧紧围绕主业深挖潜力的企业。娃哈哈很早自建了设备厂,如今自己拥有2家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独立研制模具和生产装备,还自建了印刷厂、香精厂。近年,娃哈哈开始向菌种、酶制剂、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形成自己的菌种资源库,并成功自主开发了串并联机器人、自动物流分拣系统等智能设备,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具备自行研发、自行设计、自行生产模具、饮料生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能力的企业。这铸就了娃哈哈在产业链上具有超强的纵向整合能力。娃哈哈高度纵向一体化却还能实现高效运作,似乎违背了西方业界所流行的“分工提高效率”、“专业致胜”的经典,但娃哈哈却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我们后面会专门深入分析其经验之所在。

很重要的,宗庆后的世界观是线性的。重度垂直的思考方式,直击事物的核心,这是宗庆后的世界观,也是娃哈哈的世界观。宗庆后工作和生活崇尚简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洞察和捕捉事物的本质。娃哈哈的管理体系高度扁平化,强调围绕目标团队协作,倡导能上能下的“黑板干部”用人制度,等等。比如,娃哈哈在20多年前保健品处于巅峰时迅速转向饮料,而在饮品领域占据霸主地位之后又转向大健康市场,都是源于宗庆后对市场变化核心本质的深入理解。

(三)

自强不息的宗庆后

在带领娃哈哈发展的30多年间,宗庆后身上表现出夺人的光芒:低调务实的普通人,大智若愚和大隐于市的智者,倔强不服输的战斗英雄,富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家长。

宗庆后为人非常朴实无华。他对吃穿都很不讲究,不仪式化。他的饮食非常简单,喜欢白水煮鸡蛋、酸辣土豆丝、花生米、酸辣汤。钱江晚报的一篇报道称他是“布鞋首富”,一年200多天跑市场,穿布鞋已成为宗庆后的一个习惯。曾经有人问他:“你身上哪件是名牌?”宗庆后说:“我身上没什么名牌,这件是厂服,这件也是厂服。”他常年在现场,即便出国,随行人员也背着打印机,以便随时快速做决策。娃哈哈的第一位大学生、现任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的吴建林回忆道,“我刚毕业时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见了宗总就要跑,觉得老板很严肃。”娃哈哈前销售公司总经理丁培玲说:“做不好事情,他(宗庆后)要骂人的。”

宗庆后有着英雄主义。这仿佛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就奠定了这个人今后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出生于1945年10月12日,那时候还没有国庆节,是双十节,所以就叫“庆后”。“后”也是家谱里面按字论辈排下来的,家谱里面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刚好到他这里是“后”字辈,所以,他们家几兄弟都是“后”字辈的。娃哈哈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出宗庆后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跟宗庆后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

宗庆后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考拉看看翻拍)

宗庆后的基因中有一种不屈不折的精神。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过一个故事:最初娃哈哈还是校办工厂的时候,规模比较小,天冷了要生炉子烧水,发现引火用的刨花没了,就去隔壁借一点刨花,结果去借的人没多久就回来了,说隔壁不肯借,还翻了个白眼。宗庆后始终记得这件事情,那时校办工厂不受人待见。在他心里,企业想要发展,国家想要强大,就要靠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与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那时娃哈哈的艰苦奋斗随时可见,从踏三轮车,到搬货,再到娃哈哈人的奋斗。宗庆后说,如今我们经历过了体力艰苦奋斗阶段,未来更需要用脑力去艰苦奋斗。

图片

宗庆后早年创业(考拉看看翻拍)

在与达能打官司的时候,当时达能在中国已作出了妥协的姿态,但宗庆后认为,一定要在斯德哥尔摩赢得这场官司。他打包了整整两箱梅干菜蒸肉、盐水鸭等爱吃的熟食,带着团队上了飞机,做好在那里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斯德哥尔摩娃哈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宗庆后很开心。后来有一次他到法国出差考察,素来对法国本土企业有着崇拜感的法国当地人,朝宗庆后投去了赞美的眼光,并称赞说,“He'sahero!”

宗庆后富有家国情怀。他对中国有着一种无比的骄傲情怀。1945年出生的人,经历了中国最艰难困苦的岁月,经济建设匮乏,还有一些战乱的影响。经历那么一段艰难岁月的企业家,对国家的情怀在今天是无法比拟的。宗庆后常说,只要企业有一点点能力,就要对国家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当看到国家欣欣向荣的时候,他会有发自内心的激动。2017年,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结束后,杭州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宗庆后就讲,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他觉得特别有感触,讲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热泪盈眶。

娃哈哈30多年的发展中,有太多的举措是对国家的情怀使然,打破体制束缚,勇于开拓创新,拯救国营亏损企业,将工厂建在革命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等。这一方面既是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企业战略布局的考量,更是对实现国家富强的强烈使命感。宗庆后的大格局体现在做的这些布局,并不只是着眼于自己的发展,而是会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融入一体。所以,他会把自己的小家和企业的大家乃至于国家这三者之间的命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最后,企业反而获得了一个很大的收益。一直跟着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向前走,国家不断发展,娃哈哈也在不断发展。

2012年,娃哈哈25周年庆,宗庆后让筹建小组拟定主题。听了大家的很多思路后,他挥笔一写“紧随祖国,从辉煌走向更辉煌”,这就成了娃哈哈25周年的主题。2017年,娃哈哈迎来30岁生日,宗庆后提了一句话“秉初心、怀壮志、再弄潮”。他说,娃哈哈要不忘初心,再创辉煌,娃哈哈的发展是党指引的道路,娃哈哈是党给的。

时代的变化没有改变宗庆后的性格和行事风格。2018年,宗庆后73岁,精神状态很好,工作依然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保持实干的作风。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常年摆放着他的一张卧床,他吃住在企业,心在国家。在他身上,没有见到岁月的沧桑与懈怠的步伐。

当我们结束对他的采访时问他:“您觉得娃哈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还不算成功吧。”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娃哈哈和您本人,您选择哪个词?”

他思考片段,言语细弱绵针,却铿锵有力地说道:“自强不息!”

来源:考拉看看

来源: 考拉看看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