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赵蕤和李白 文同和苏东坡 袁焕仙和南怀谨

作者:刘 永(四川绵阳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出版有《文同评传》等书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28 18:43:33 浏览次数: 【字体:

赵蕤和李白 文同和苏东坡 袁焕仙和南怀谨

师徒情深共铸辉煌的佳话

刘 永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往往一些学生出类拔萃,声名远播,如雷贯耳,他们建功立业,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老师。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人,众多粉丝为之倾倒、痴迷,却并不清楚自己崇拜的偶像师出何方,心中留下很多疑问。

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历经艰辛,苦心孤诣跟从师父菩提祖师学习,终于脱胎换骨,修炼出一身绝世功夫。临出师门时,菩提祖师特别叮嘱孙悟空:“从今以后,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说出师父的名字。”孙悟空一直坚守了自己的诺言,除了后来出现的师父唐僧,真还没人知道这泼猴孙悟空的师父到底是谁。结果,他大闹天宫,纵横天下,谁也拿他没办法。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学生相辅相成,在成功的道路上交相辉映,成就了无数佳话。在地灵人杰的川北山乡盐亭县,历史上也曾出现了一些这样闻名全国的师生佳话,成为非常独特有趣的文化现象。

一、赵蕤和李白

提起“诗仙”李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师父就是四川盐亭人赵蕤。赵蕤是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著有《长短经》一书,研究、阐述的是经纬天下的帝王之术。

在李白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文章中,述说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和“东严子”一道隐居在深山里,养了许多鸟,鸟儿都通人性,能呼来手上就食。他们隐居的奇闻异事四处流传,连广汉太守都被惊动了,特地来拜访他们,还向朝廷推荐他们当官。结果,他们志趣高洁,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这位“东严子”,就是李白的老师、四川盐亭县人赵蕤。

李白后来写有一首《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的诗,所谓“征君”,就是被朝廷征召而未就的隐士。赵蕤是位真正的隐士,他隐居在郪县(今四川三台县)长坪山,闲云野鹤,埋头钻研学问,一生都不愿出仕为官,被人尊称为“赵征君”。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真真切切。对悉心教育自己的老师却心存愧疚,因为老师教会了自己帝王之术,不传之秘,自己却辜负了老师的殷切期望,未能发挥好老师传授的惊世绝学,至今依然毫无建树,一事无成。

赵蕤对李白的思想、学问影响很大,可以说李白一生都在努力实践老师赵蕤教导的纵横家理论。李白在官场处处碰壁,却始终梦想着能报效国家,赈济天下苍生。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整个国家陷入战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玄宗皇帝被迫下台,将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儿子。关键时候,李白以为天降大任,机会来了,自己终于可以东山再起了。他错误地接受了永王聘请,登上了永王争夺皇位的贼船。之后,唐肃宗对异己分子进行了无情打击、清算。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所幸中途得到朋友搭救,他才被朝廷特赦,免除了牢狱之灾。

终其一生,李白也未能施展出老师赵蕤教导的帝王之术。政治上不如意,却更加激发了李白的诗情牢骚,让他赢得了“诗仙”美名,总算没有辜负老师的悉心栽培。

二、文同与苏东坡

文同生于四川盐亭县永泰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以墨竹画闻名于世,成语“胸有成竹”的典故就是出自文同。文同是大文豪苏东坡的表兄,也是苏东坡的绘画老师。

北宋文学家苏辙在《墨竹赋》中记叙文同:“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竹成为文同的知己、好朋友,甚至成为他“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恋人。故而,文同在《此君庵》中咏叹道:“我常爱君此间坐,胜见无数寻常人。”

为画好竹子,文同在自家屋前屋后种了各式各样的竹子,经过长时间观察后,竹之形、竹之韵,已侵染于心,深入骨髓。他凝神注目于竹林的同时,常常不能自已地奋笔挥洒,手上兔起鹘落,笔下风韵楚楚,仿佛自身已与万竹同化。这样聚精会神、倾全力绘制的墨竹,本于自然而超乎自然,当然更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

文同画竹时,先将竹子的概图布局了然于胸,随即“振笔直书,追其所见”,栩栩如生的竹子,弹指间就浮现在眼前了。当时诗人晁补之赞叹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是文同的绘画经验和创举,苏轼曾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回忆文同给自己传授书画技巧的过程,并加以总结。后来,人们经常运用“胸有成竹”这一成语,来表达充满自信和心胸坦荡,而“文同”“与可”也几乎成为了墨竹的化身、代名词。

《墨竹图》复制件(盐亭县博物馆 藏,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文同从洋州回到京城后,向他求画的人纷至沓来。有的达官贵人附庸风雅,在文同面前显摆他们的阔绰,文同十分厌恶,将他们送来的绢素抛于地上,发狠说道:“我要拿这些东西来做袜子穿!”这时,文同想起以他为师、同样善画竹石的苏轼,此时他正在徐州为官。

苏轼为人豁达开朗,要有他在身边就好了,他就能巧妙为自己应付这些令人讨厌的人了。于是文同就给苏轼去信说:“我告诉那些前来要画的人:‘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徐州),可往求之。’你们要墨竹画就到徐州,找我的学生苏轼给你们画去。老弟对不起了,以后做袜子的材料都要堆积到你那里去了”。文同在信中称自己的墨竹画风为“墨竹一派”,可见他认为自己的墨竹绘画风格已经臻于完美成熟,足以开宗立派。

文同晚年被朝廷任命为湖州知州,故而时人称他为“文湖州”。可惜文同还未到任,就病逝于赴任湖州的途中。接替他出任湖州知州的人恰恰正是苏东坡,真可谓是前赴后继、传承有序了。后来,苏东坡公开宣称自己属于“湖州竹派”,是文同的弟子,而且得其真传,各善其妙。“东坡本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苏轼《题〈憇寂图〉诗》)。“湖州竹派”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先河,为中国绘画史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三、袁焕仙和南怀谨

南怀谨是当代著名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主张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造福人类未来。南怀谨著作等身,影响广泛,很多人却不知道,他的老师是四川盐亭人袁焕仙。

袁焕仙(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袁焕仙(1887—1966),字世杰,号其章,四川省盐亭县人,少小聪颖隽逸,习读儒业,兼习制艺,13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912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历任越隽县知事、二十军监督及军法处长等职。1926年,40岁的袁焕仙深感军阀割据,时局混乱污浊。于是他毅然弃官退隐,潜心佛学禅修。经过访仙问道,刻苦修炼,袁焕仙终于开悟,修成正果,人称“大禅师”“大居士”“袁佛爷”,拥有了众多信徒。袁焕仙也自号为“盐亭老人”。

1943年,袁焕仙在成都提督东街三义庙成立“维摩精舍”,同时在灌县(现都江堰市)灵岩寺举办禅七法会。当时参加者有南怀瑾、杨光代及释通宽等。袁焕仙平时的讲解酬答之语,由门人徐剑秋、范天笃、南怀瑾、饶盛华等人分别进行记事、编撰、校讹,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

南怀瑾常常回忆说:自己与袁焕仙先生的师生因缘,真的是太奇妙了!如果不是国难当头,自己不可能避乱入川,也不可能得遇恩师!

有一天,南怀瑾到都江堰的灵岩寺去游玩,正好遇上袁焕仙修炼出关。两人见面后,袁焕仙就说:“我听说你武功很高,会太极拳,我要向你拜师学艺啊。”南怀瑾谦虚一番后,就一板一眼地认真教他打太极拳。但有趣的是,后来袁焕仙的太极拳没有学成,南怀瑾反而如同醍醐灌顶,拜倒在这位大禅师的门下。在灵岩寺举办的禅七法会上,南怀瑾成为了袁焕仙门下得道开悟的首座大弟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焕仙一直家居休养。1966年他溘然圆寂,享年80岁。在当时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下,袁焕仙的骨灰被家人秘密转移到潼南县乡间埋葬。

几十年过后,袁焕仙的大弟子南怀瑾已名满天下。自幼尊师重教的南怀瑾不忘师恩,一直牢记着老师的教诲。他牵挂着袁焕仙的灵骨,决心帮助老师完成魂归故里的遗愿。2009年10月28日,经多方努力,袁焕仙的灵骨终于移葬盐亭县凤灵寺灵塔地宫。

当时,92岁高龄的南怀瑾不顾老眼昏花,年迈力衰,亲自撰写了袁焕仙灵塔上的所有文字。塔身正面为浮雕袁焕仙像,背面为南怀瑾亲撰“维摩精舍先师袁公焕仙之灵塔”,塔身左侧面为南怀瑾亲撰颂辞:“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高山拥县,佛火封龛。心光焕发,莲开千叶。及门弟子南怀瑾拜颂”。书法遒劲娟秀,发人深省。

今天,人们络绎不绝前往凤灵寺瞻仰灵塔,无不心生敬慕,更为这灵塔背后的师徒情深故事感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永(四川绵阳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出版有《文同评传》等书籍)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