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郭兰祥 ‖ 当年攀枝花上马的前前后后

作者:郭兰祥(攀西地质队) 来源:四川地矿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9-09-15 11:59:15 浏览次数: 【字体:

当年攀枝花上马的前前后后

攀西地质队 郭兰祥

毛泽东主席说:

“地质工作一马当关,万马不能前行。”

刘少奇同志说:

“地质工作是新时代的游击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

周恩来总理说:

“地质工作是先行,是开路先锋。”

为经济建设寻找矿产资源,是地质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中央电视台《攀枝花大发现》 2005年

金沙江畔攀枝花(王云 摄,图片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一座以科技创新、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建设起来的美丽而富有的钢城,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3.6万,共有42个民族。攀枝花是四川最富的城市,虽然它的总GDP比不上成都、绵阳,但是,这个城市人均GDP已远远超过这两个城市。让我们祝愿她越来越繁荣、美丽,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攀枝花,原是属四川省西昌专区盐边县银江乡的一个小村庄,人烟稀少,土地贫瘠,被诸葛亮称为“不毛之地”。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55年9月至1958年6月,广大地质工作者克服交通不便、生活艰苦、气候恶劣等困难,经三年多艰苦奋战,在倒马坎、兰家火山、朱家包包等矿段找到并探明了世界最大的钒钛磁铁矿,求得钒钛磁铁矿矿石七亿多吨(钛金属八千多万吨、钒二百多万吨)及其它伴生元素,于1958年提交《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报告书》。中央、省、市领导多次指出:“没有地质队的勘探成果,就没有攀枝花市”。后来,在原西南地质局五零八队、四川省地质局五三一队基础上,改为攀枝花队。攀西地质队原副队长赵海全同志,当年是搬运队队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上万吨生产和生活物资等的运输任务,在工业学大庆时被评“王铁人式”的劳动模范

我虽没有亲自参加攀枝花矿区的勘探,但也经历和见证了攀枝花钢铁企业上马寻找配套矿产资源诸事。

1959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地质局(现四川省地矿局)204地质队(位于盐边县务本区的红泥乡)煤矿区,从事普查勘探工作。那时到攀枝花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从会理的红格沿九道沟,经三堆子、倮果再到攀枝花;另一条是从云南永仁县的平地步行经大田、仁和、渡过金沙江,再到攀枝花;还有一条是经会理的鱼鲊,从水路乘金沙江的小木船逆水而上到盐边县的倮果码头,然后走山路经过务本,再到204队队部,要走上一个星期。我们四个同学经省地质局人事处分配后,在成都足足等了一个多月。那时正碰上西藏平叛,成都到雅安段运送进藏部队战士,其他车辆只能让路。我们只得乘飞机到西昌,然后乘车到会理鱼鲊队转运站,再坐小木船逆流而上,到倮果转运站。六月的金沙江谷天气炎热,骄阳似火。我们坐在船上逆水行舟,船工们把船刚划到江水中央就被卷进旋涡,把船体挤压得嘎嘎作响,我们一片惊慌。船工们一面安慰我们,一面使足力气,一齐吼着号子,船体立马冲出旋涡,好险呀!我们虚惊一场。船工们一会儿在岸上拉,一会又下水推,终于到达倮果。我记得我们从鱼鲊到倮果转运站一共走了三天。第四天又从倮果转运站步行前往队部。途经朱家包包,远远就能看见朱家包包、兰家火山矿段的探矿工程,一条一条的主干槽和槽子上的钻孔平台,像一张棋盘似地镶嵌在山坡上,是道亮丽的风景线。

1962年4月,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人员压缩,204队撤销,部分人员分调到其他队。我和部分人员合并到104队,同年5月,104队又合并到西昌地质队,后改为403队。我被分配到三分队从事铁矿普查( 冕宁县泸沽的大顶山、喜德的拉克铁矿等地)。1963年3月,分队转移到牦牛山上的里庄机器房,矿区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那里山高路险,条件十分艰苦。但分队全体人员苦中作乐、拼劲儿十足,人扛马驮的,很快就将设备和物资搬上矿区。因分队像部队的连队,后来被省局命名为“牦牛山上好八连”。

1964年,为了加强三线建设,确保渡口(因为保密,改名渡口)钢铁基地建设,地质部决定: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地质局抽调三个地质队(即广东的109队、福建的110队、浙江的111队)入川,加强攀枝花―西昌地区地质勘探工作,对西昌地区富铁矿及其他矿种的勘探进行会战。而四川省地质局的106队,主要对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进行补充勘探和红格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普查评价;109队主要对喜德拉克、冕宁大顶山的磁铁矿作详查评价;110队主要对盐源矿山梁子的铁矿进行详查勘探。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渡口钢铁基地建设。中共中央政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亲临盐源矿山梁子矿区看望野外工作的同志,并了解地质勘查情况。111队主要是对会理、德昌等地的铁矿和锡矿进行详查评价;403队除对会理拉拉铜矿进行勘探外,还对会理、会东的富铁矿作普查、详查评价。

1964年,我所在的403队接到上级通知,要在渡口附近寻找配套矿种: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矿、菱镁矿、锰矿等。我们在技术负责杨瑞同志带领下,乘车到会理红格区,然后走路从红格九道沟,经三堆子渡过雅砻江,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的倮果住了一晚,第二天步行到新庄,对新庄、大水井、巴官河等地的石灰岩、白云岩采样分析。那时的新庄,由于人烟稀少,一到傍晚经常有狼群出没,晚上甚至还听得见狼嚎!我们采样回队后,加班加点编写设计。10月,牦牛山上“好八连”也被调到大水井开展详查工作。为争时间,抢速度,人扛马驮,不到两个月就把两台钻机设备和材料,运到大水井矿区安装开钻。记得在腊月28日,四川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张云湘来矿区检查工作,他与分队同志一起吃的团年饭。大年初一,天还未亮大家就起床步行到大渡口,中途在弄弄坪子,我看见修公路的四川公路工程处的同志一个个端着大碗汤圆,蹲在帐篷门口吃的好香好甜哪,真让人羡慕。那时公路已通到大渡口。春节过后分队又组织三个组在大火山、那拉菁、同德、巴关河、大火山一带寻找耐火粘土、菱镁矿、水泥原料。最先到达渡口的是地质部门和武汉冶金勘查设计院。

403队主要对会理、会东的富铁矿进行普查、详查评价。1965年,李正才、曾忻耕等在会东大桥的满银沟、杨家村、双水井等地发现了赤铁矿。403队二分队又对满银沟、杨家村、双水井等地的赤铁矿进行了详查,我也在这里度过了“文化大革命”。到1973年,我们又转移到力洪、毛姑坝、锅厂等地,把满银沟、杨家村、双水井等矿区移交给113地质队(体改后地质部分并入为攀西地质队六队)进行勘探,最终报告还是攀西地质大队祖世元等同志编写提交的。

1976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三线建设速度,为攀枝花钢铁基地提供可靠的矿产资源,要求在1976年底前完成红格钒钛磁铁矿区勘探任务,提交勘探报告。为此,四川省地质局党委决定成立以党委书记董宗林为指挥长、副局长刘梗生、总工程师王朝均为副指挥长的指挥部,负责领导红格会战工作,并决定除106队集中全部力量投入红格矿区勘探外,还调集109队、404队的全部力量参加红格会战。经一段时间会战后,感到就凭三个队的力量要在1976年底前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还需抽调一定的钻探力量才行。因此,指挥部又决定在403队抽调四台钻机参加会战,并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北矿区12个钻孔、进尺4000米钻探任务。我和分队长李正安摩拳擦掌主动请战,把分队1(女子机场)、2、3、4号机能打硬仗的队伍拉上去,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没有公路,钻机设备就人工抬。经过100天奋战,终于在10月底前完成了4000多米会战任务,受到指挥部表扬。红格矿区的勘探收尾工作仍为106队负责,后来体改,106队的地质部分并入攀西地质大队,红格矿区的勘探报告还是由攀西地质大队的黄炳兴、郭履和、杨顺枢等同志补充修改提交。

我们分队完成任务后,又在会理毛菇坝、锅厂一带勘查富铁矿。由于分队工作比较出色,引起上级领导关注。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同志在局副总工程师张云湘同志陪同下亲临分队看望大家,我还向他汇报了分队红格会战情况以及女子机场的突出表现。孙部长对我们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要求我们注意安全(因为分队部建在一个山包包上的干打垒四合院油毡房子)。他提出要去一号机场(“三八”机场)看望年轻的姑娘们,观看姑娘们操作钻机情况。我又带他到一号机场,他看姑娘们操作钻机情况后,还询问她们工作苦不苦,并说:你们还是不简单,任务完成得很好,为三线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总之,地质队在攀西地区的地质工作,都是在为攀枝花钢铁企业寻找充足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富铁矿。因渡口的钒钛磁铁矿矿石品位低,经选矿后品位才达40-50%左右,冶炼时出炉率低。如加入一定的富铁矿,不仅出炉率高,而且可以洗高炉,所以人们也把富铁矿喻为味精矿。地质队找到了富品位钒钛磁铁矿经开发以后,不仅直接支援了攀枝花钢铁企业生产,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发挥了地质先行者的作用。

来源:四川地矿

作者:郭兰祥(攀西地质队)

来源: 四川地矿 微信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