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难忘的下乡知青生活——写在蓬安陵江知青下乡53周年‖宋学东

作者:宋学东(蓬安相如诗赋书画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蓬安新媒”) 发布时间:2022-03-13 20:27:25 浏览次数: 【字体:

难忘的下乡知青生活

——写在蓬安陵江知青下乡53周年

宋学东

1969年1月初,为响应党中央、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蓬安县锦屏镇(原陵江镇,现相如故城)的百多位老三届毕业生,率先报名下乡,掀起了蓬安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我清楚记得那是1969年3月13日(正月二十五)早上,我要下乡的锦屏公社(现锦屏镇)6大队3小队来了十几位社员,到街上迎接我们下乡的情景。头天晚上,锦屏公社专门包了一场电影,热情欢送锦屏镇的知青们到蓬安县白玉乡、龙蚕镇、巨龙镇等地落户。因我刚满17岁,就投亲靠友,到离街上12里的6大队3小队。

我们这一辈

音乐:

杜来虎 - 我的“原生态”随心唱

一到生产队,下午我就去参加集体劳动,和社员们一道并红苕种。当时我年幼无知,又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对农业生产一窍不通,锄头拿不来,认不到种红苕的倒顺,更不知下种苕有阴面阳面之分,我就把红苕胡乱丟在苕窝里,社员们忙帮我捡起来,教我怎样认种红苕的倒顺(以便于种苕发芽生长),又教我怎样打苕窝,盖土等农活。

城里的中学生到乡下,无劳动技能,无独立生活经历,样样都需学习和实践。比如栽秧活,要学会在秧苗田里学会扯秧和捆秧等,在田地里栽秧,也讲究直快和端正均匀等。每天栽秧下来,身子骨快散架了,直立不起,腰酸背痛,加之可恶的秧癞子,又痛又痒,难受极了。

刨红苕厢,是一项重体力活。我刚下农村那年,劳力差,又不会使用锄头活。在烈日炎炎下,左挖右刨,总是刨不快,刨不好,只好让后面的人刨我这厢。

望故乡

音乐:

群星 - 知青之歌

在农村,只要过了栽秧、刨苕厢、打谷子这几关,其余的农活,也就好学了。这些劳动技能,为我后面几年的知青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当然,除了白天我按时出工,与社员们一同战天斗地,抗旱保粮增收,有苦有乐外,晚上收工回家,就多少有些孤独和寂寞了。由于那时我是一个人住在一座茅草房,晚上收工回家,自己就热中午留下的一碗饭吃。当时我多半是中午煮起吃两顿,晚上在锅里热剩饭吃,很少炒菜,主要是吃自己种的青菜萝卜泡成的酸咸菜。

饭后,我就伏在吃饭的石桌子上,常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书看报,或记下一天天的劳动感受,以此度过孤寂的夜晚。

那几年下乡劳动期间,我常用“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名言警句,抄下来贴在土墙上,时时激励鞭策自己。墙上还贴有1966年9月中旬,我被同学们选为赴京代表,到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的照片,来鼓舞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激励我的斗志,催我上进,砥砺前行。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两位好弟弟,现居成都的宋保中和现居重庆市的宋孝刚,他们经常来农村陪伴我。打谷子期间,由于农忙,弟弟们就来帮我煮饭,也过早享到了农村劳动的艰辛和祖辈们每天披星戴月的艰苦劳动场景。

娜娜之歌

音乐:

群星 - 知青之歌

前年宋孝刚还在留言说,有一次在大哥乡下茅房子里,由于晚上下雨,床单淋雨,我们忙下床挪床,睡会又被雨淋,又把床抬到堂屋,淋雨,又抬床在大门边睡觉,那情景那苦涩,的确是经久难忘的。

我在农村,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当了一年的会计,由于账目清楚,抵御不正之风,被大家誊为“红管家”。作为锦屏公社知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我还两次到母校陵江小学给师生们作报告,汇报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心得体会和成长经历。多次在公社团员大会上发言,三次出席了蓬安县知青先进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典型发言。

当然,知青们的成长、进步,应归功于党的教育,贫下中农的教育。感谢几任老队长罗友明、杨中华、熊贞祥,老支书刘世明,大队长刘世国等。感谢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心、抚育,也得益于“文革”前学校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

上山下乡当知青的一幕幕往事和难忘岁月,尽管过去53年了,但不知怎的,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是那么清晰,那么难以忘怀,就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蓬安新媒”)

作者:宋学东(蓬安相如诗赋书画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载“蓬安新媒”)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