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走近清代新津读书人

作者:新津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17 14:23:55 浏览次数: 【字体:

“挂榜山头红映日,青年奋志,合争上游。”这是新津中学民国时期校歌中的一句。挂榜山,和新津教育联系在一起,这会让现代新津人耳目一新。

查阅道光版《新津县志》,在山川卷中果然有“挂榜山”三字赫然在目,志书记载“挂榜山,县南江上。即宝资山临岩处也。一名大佛岩,佛后有洞,可容数十人。每山石崩坠,或见如火烧,其年科名必胜。”啊!原来这句校歌歌词源于清代新津读书人的体会。

现在我们姑且不论志书所述的真假,山以“挂榜”而名,却如实反映了清代新津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追求,这可是客观事实。

由此,笔者不禁对清代新津读书人的生活产生了强烈好奇心。清代新津读书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出现过哪些人物?发生过哪些事情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他们的生活吧!

一、离乱父子生死别,劫后儿孙立功名

明末清初的新津,战乱不止,生灵涂炭。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平静生活被打破。

让我们听听蓝灿、蓝正色俩父子的故事。

蓝灿,明末新津的县学生员(即秀才)。其人相貌平平,不是一个美男子。但他人品高尚,学识渊博。有人把他比喻成孔子的学生澹台灭明,就是典故“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中说的那个子羽(灭明是其名,子羽是其字)可见蓝灿的威信之高,平素新津的官吏和老百姓都很尊重他。儿子蓝正色也是个秀才,对父亲很孝顺。

史载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建立大西政权,第二年即公元1645年,张献忠欲借科考为名,将西川士子一网打尽。蓝灿早在张派人暗访的名单之中。协迫之下,父子二人只好上路。到了一个名叫小南桥的地方,蓝灿告诉儿子说:“值此离乱之际,我不忍心咱们父子都作刀下之鬼,我赴死义不容辞,你还年轻,赶快逃跑吧!保全我们蓝氏的血脉,才是你眼下最重要的责任。”正色不忍离去,蓝灿又开导儿子:“关键时刻,要懂得权衡轻重缓急。”在父亲的严令之下,蓝正色不得已,逃回了新津。是年十一月初十日,蓝灿和很多士子一起死于成都东门外。

蓝正色逃回新津后,母亲袁氏、妻子徐氏都深知蓝灿的心意,为了不拖累正色,趁正色不知,婆媳相拥,在其住宅旁的柏树沱投水而亡。正色发现后,“仰天槌胸,望江呼号”

为遵从父命,蓝正色离开新津,经邛崃,过名山,涉雅水,避居于芦山县的深山之中。公元1646年,张献忠死后,整个四川仍在战乱之中,蓝正色只好继续避乱于芦山,一直居住了15年。

康熙初,蓝正色回到了新津。当时战乱虽基本结束,但整个新津仍是“荆榛满目,旷野无居人”的景象。正色无奈,只得寄身于一小古庙。康熙二十二年,伦可大来任新津县令,他聘请曾任邛州学正的熊占祥和蓝正色共同负责《新津县志》的编纂。

蓝正色虽生逢乱世,历尽坎坷,但他始终好学不倦,最终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学习,取得贡生的资格。后来,蓝正色的孙子蓝成璧,任湖北茅山镇巡检,曾孙蓝枝美,任直隶良乡县县丞。蓝灿临死前的愿望,算是圆满实现了。

二、莫以天资论优劣,勤能补拙中举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宋代人汪洙《神童诗》中的名言,这句名言给多少出生贫寒的读书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以科举改变命运,成了多少寒门士子一生的追求。

清代新津的寒门士子,确实有人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覃儒英,康熙五十二年出生于新津一个贫寒之家。儒英幼时,智力十分低下,已经16岁了还没有发蒙读书。迫于生计,每天还得在田间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天,他家附近的寺庙外演戏,他哥哥穿戴整齐,准备前往看戏,儒英很想和哥哥一同去,但瞧瞧自己一身破衣破裤,十分寒酸,顿时感到很委屈。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故意对他说:“你哥哥是个读书人,穿好一点,看看戏,是理所应当的,你在家种田,凑什么热闹,真是不懂事!”其实,不是母亲心不平,而实在是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儿子同时读书。此后,儒英强烈要求读书,并表示放学后一定好好劳动。母亲虽然很为难,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满足了他的愿望。

刚开始,儒英由于天资不高,书读得很苦,有时整天费尽力气,书中的句子也背诵不了两三行。先生是个非常严格认真的人,看儒英这么笨,生气地责罚他,打他的屁股,一日数次,儒英的屁股都被打烂了。儒英遇到这样厉害的先生,没有怨恨和愤怒,他知道爱之切、责之深的道理。儒英除了继续勤奋之外,更加注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四年的苦读,终于勤能补拙,成了同学中的佼佼者。21岁,儒英考进县学,成了秀才。这时的儒英,除了每年能享受三两多银子的伙食津贴外,还有了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的特权。此时在家中,母亲对他刮目相看了。40岁时,也就是乾隆十八年,儒英在四川的乡试中考上了举人,被选任到盐源县当教谕。由于治学严谨,事事绳之礼法,在当地很受士子们尊重。

覃儒英任满回新津后,对家乡的教育很重视,他与下面即将要谈到的陈瓒,共同募置学田,批点四书五经,并请求官方增加学额,扩大教育面,他对清代新津教育发展是有功劳的。

三、初生牛犊作“枪手”,恩师慧眼助英才

这里说的“枪手”,是专指为别人写文章的人。其实,枪手不仅仅是现代才有,古代早已有之,不过称谓不同,或称“代倩”,或称“捉刀”,但意义是一样的。

大约清康熙末,新津一个非常贫穷的陈姓家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叫陈瓒。这个小孩非常可爱,十分聪明聪明伶俐。转眼之间,到了入塾读书的年龄,小陈瓒看着平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进了私塾读书,而自己却因为家里穷,不仅入不了学,还得去田里帮人干活,早晚又要去放牛。在幼小的心灵里,他感到命运不公平。

但他没有因此而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一有闲空,他便悄悄跑到小伙伴们读书的私塾墙下,偷偷听先生的讲课,认真领会先生所讲授的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陈瓒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作文,却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并时常帮富家出身的小伙伴过关,充当枪手。有一次终于被先生发现,先生知道这个富家子弟绝对写不出这样出色的文章,便严厉地追问文章究竟是谁写的,小伙伴怕挨打,供出了小陈瓒。

先生是个很爱才的人,他叫人传来陈瓒,详细询问了他家的情况后,没有责怪他。更为幸运的是,先生还同意陈瓒来读书,并在生活上常常资助陈瓒。不到三年时间,陈瓒就考入县学,成了生员。从此,陈瓒比过去更加努力,乾隆十八年,陈瓒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经地方学正保送,到了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学习。后经考核、选任庆符县(1960年已并入高县)教谕。道光县志记他:“日进诸生讲解经艺文法,工课之严,如家塾。”陈瓒文思敏捷,当堂批改学生的时文(八股文)处处切中要害,学生们都很敬服他。退归乡里后,又继续在县城梓潼宫讲学,随从求学的都是县里的知名人士。道光新津县志艺文卷内,收录了陈瓒的《重建仁、智、动、静碑序》一文。

陈瓒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当初发现他的那位先生,那么他的一生就可能会走另外一条路了。

四、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上述几个清代的新津读书人,是通过科举而改变命运的成功者,但对多数清代新津读书人而言,科举则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路。

科举制度到了清代已非常完善,其重要特点,是科举与学校的结合。国家级的最高学府初名“太学”,后改“国子监”;地方学校则为府、州、县三级,一般称为“郡县学”,也称“儒学”。

读书人进身之始,在接受私塾、义学等启蒙教育之后,要经过童试,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童试仅仅是一种资格考试,而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后,便可参加全国的会试,即使会试未能及第,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会试是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员”。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段,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如此严格的程序,要考中进士是很不容易的,新津从清初至道光十九年,考中进士的有2人:一个是童宗颜,嘉庆十四年己巳科;另一个是岳逢阳,道光十四年壬辰科。考中贡士的有60人,考中举人的有22人。

在众多秀才中,有些人考了一辈子,从青少年考到耄耋之年,也未能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其实这些人也有学问,在地方上很受人尊重。这里谈个叫李岱的人。李岱,号文峰,祖籍丹棱,世居新津。道光新津县志说他“一生纯谨朴诚,日夜诵不缀,凡经史子经,靡不博采精搜,抄写盈案”,客观地讲,这个读书人够努力了。但此公到了82岁,仍然只是一个秀才,还去参加乡试争取中举。最后官府循例把这件事报告上去,朝廷给了个“恩赐翰林院检讨”的职衔,“恩赐”是什么意思?就是赏给职衔,这是清廷安抚老年落第士子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再如新津进士童宗颜的父亲童鉴,也是熟读经史而屡试不中,后在童宗颜祖母的劝告下,按“儒者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古训,成了新津的一代名医。

另外,清代新津读书人中,诸如干英、李奇峰、毛洪章、艾步瀛等,皆以“老儒”“名儒”“宿儒”见称,却也未能科场得意而抱憾终身。至于清代新津有无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否也穿着长衫站在“咸亨酒店”喝酒,那就不得而知了。

五、寒窗学得经世术,为官常怀济民心

学而优而仕,是多少读书人的共同追求。但进入官场之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差异就大了。一部《官场现形记》,书中林林总总的人物故事,道尽了晚清政治的黑暗腐朽。

而现在要谈的叶芳模,他在为官之后则与书中所说的那些人和事有天壤之别。

叶芳模,号南台。乾隆四十五年,他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举人,那年他刚好29岁。叶芳模为人忠厚,虽有才华而从不张扬。他在参加会试考试后回到新津,因为此时父亲年事已高,他便打消了外出做官的念头,一心在家奉养父亲以尽孝道。

父亲去世后,他被选任为云南太和县(今在云南省大理市)知县。到任后,面对前任县令留下的积案,叶芳模用不到十天的时间,全部审结完毕,每天都有数千老百姓聚在一起观看,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才能与效率,都叫他“叶青天”。

嘉庆二十一年,叶芳模被调任云南乡试的同考官(协同主考或总裁的阅卷之官)。他尽职尽责,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考试刚开始,恰逢云南全省大旱,整个太和县颗粒无收。所以等考试一结束,叶芳模便请示上级急忙回县,每天早出晚归,走访调查,清理户口,按册赈济灾民。两年之内,共发放仓米三千二百余石。同时,他还拿出自己的“捐廉银”,买补仓米。

叶在云南任职期间,还着手解决了其他一些疑难案件。其中云南县(在今云南祥云县)有桩土地纠纷案,诉讼双方涉及270人,案发时间长达14年,经办的官员有12人之多。由于案情复杂,始终不能结案,而叶芳模奉命接手此案后,仅用3天时间,即结清此案,而且双方当事人都很服气。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行政才干。

道光年间,叶芳模已是70岁的老人,他以杂谷厅(在今四川阿坝州理县境内)教谕身份告老还乡。回新津后,叶芳模很关心地方上的诸如护山、御水、修城等事,主动出了很多主意。更有功德的是,道光七年,在知县陈霁学的主持下,叶芳模与童宗弼等,承接嘉庆十七年邑令王梦庚主持编纂未成稿数十册而撰成《新津县志》,给今天的新津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

除叶芳模外,在新津清代的读书人中,诸如任浙江汤溪县知县的田在公、任江西南昌县知县的吴辉仙,任陕西郃阳县知县的杨作槐等,他们或自律持躬廉洁,或居官忠信服人,或勤于政事而被人喻为巫马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勤奋著称),在百姓中都留下了良好口碑。

大江东去,山川依旧,清代新津,早已是旧日城郭。但雁过留声,鸿爪雪泥,读完这些清代新津读书人的故事,深深为他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人生修为所感动。观察今天的事情,应该借鉴过去的历史,如果没有过去,那么就没有今天。这点,值得现在的我们久久回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新津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