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蓥山渠水祭英烈——记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就义的刘光荣烈士‖杨正平

作者:杨正平(四川省广元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27 20:22:24 浏览次数: 【字体:

蓥山渠水祭英烈

记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就义的刘光荣烈士

杨正平

广袤大地,安康幸福。千里嘉陵江蜿蜒南下,在中游与下游的交汇处,与由东而来的渠江相拥而抱,滋养着广安这片神圣的红色热土。巍巍华蓥山,矗立于川东门户,向世人讲述着曾经那段峥嵘岁月;清清渠江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奔腾不息流向远方。广安近邻重庆,1948年春重庆发生《挺进报》事件,大批中共党员被捕,广安成为国民党重要掌控地区。四川广元青年学生刘光荣,在绵阳和重庆读书期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身于华蓥山武装革命斗争。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于广安县城北紫荆山下,一个年轻生命定格在24岁年轮,长眠于渠江岸边。

刘光荣烈士墓,位于广安区奎阁公园烈士陵园内(图片来源:广安在线)

重庆求学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8月,刘光荣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县汉寿镇一个普通工商户家庭。刘家是一个大家族,清代康熙年间,祖父兄弟俩从陕西留坝经商迁居四川广元城上河街。父辈8兄弟,父亲(刘克仁)排行老六。刘光荣7岁时父亲病逝,留下他与尚未成年的哥哥和妹妹,全家人的生活压力全落在母亲(刘荀氏)肩上。母亲靠着开土杂店而获得微薄收入,供养两个老人和3个子女。刘光荣从小聪明勤奋,性格外向,活泼开朗,敢想敢干。读小学时,品学皆优,颇受老师、同学和亲友的喜欢。1939年春考入四川省立绵阳中学读初中,毕业后直升本校高中学习。时值抗日战争时期,从沦陷区逃入内地并在该校任教的进步老师,向学生列举日寇烧杀掳掠、沦陷区同胞家破人亡的暴行,极大地增强了刘光荣的愤怒和爱国意识。

1944年夏,刘光荣高中尚未毕业就考进重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后学校因故停办而改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社会大学部学习。在重庆,有机会听到李维汉、郭沫若等党内外著名人士的演讲,读《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等书刊,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课余时间主动承担公共事务和公益劳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受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他勤奋读书,立志报效国家和人民,经地下党组织培养教育,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5年1月,郭沫若、沈钧儒等知名人士为维护国共《双十协议》,反对内战,促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组建政协促进会,刘光荣常去沧白纪念馆聆听演讲活动。2月10日,学校百余师生随陶行知校长去重庆较场口参加庆祝政治协商成立大会,遭到国民党特务暴徒捣乱会场。他不顾自己安危,保护陶行知、郭沫若、马寅初、李公仆等人士安全撤离。1946年12月24日,北京发生“沈崇事件”,激发了全国人民抗议美军暴行的激情。1947年1月3日,重庆31所院校召开代表会议,成立“重庆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简称“抗联”),在中共组织领导下,重庆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抗议美军和国民党特务的反动暴行,反对内战,要求和平,争取民主。刘光荣积极参与,负责联络和宣传工作。在2月8日示威游行中,学生同敌人进行英勇搏斗,10多人受伤。他任纠察队队员,始终冲在最前面,受伤最重,昏迷不醒,被同学及时送往医院治疗,治愈后左额留下一块伤疤。

住院期间,刘光荣阅读了《王震南征记》《在草原上》等进步书籍,还写下一首自勉诗:“三十年前当用功,男儿立志作英雄。赴汤蹈火何所俱,天下无坚不可攻。”表明他对革命斗争的决心和斗志。

母亲相劝回广元任教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在广元得到消息,儿子在重庆挨了打、受了重伤,脸上留下伤疤,十分着急与痛心。1947年暑假,母亲让女婿宋子文陪同,专程去重庆寻找刘光荣回家。当时因重庆育才学校遭到武装特务搜查,“抗联会”被迫转入地下,学运中的积极分子也相继转移。育才学校党的负责人廖意林考虑到刘光荣的行动过于暴露,面部又有明显疤痕,便安排他随中共党员林涛一道去泸州,受聘于女子中学任地理教师。

母亲下定决心要将刘光荣带回广元,知道他已不在重庆,连夜乘船赶到泸州。母子在泸州女中见面,母亲费尽口舌、苦口婆心劝他“一定不能留住这里、不能再去重庆”,组织和同志们也再三说“母亲老远来找你,不要伤了母亲的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同意暂随母亲回广元,以后再作打算。家庭为了留住刘光荣,托各种关系帮他说亲,让他快点成家,同时为他在广元介绍工作。广元城里都知道刘家老二在重庆读大学,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知识渊博,能说会道,善于宣讲新生事物。不久,刘光荣被县城汉寿镇第三分校聘任为语文教师。上课期间,他广泛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刘光荣回广元后,与国民党亲友划清界限。他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积极与重庆方面秘密联系,接受廖意林和林涛指示,努力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刘光荣的堂兄是广元县龙潭乡乡长,有钱有势,长子结婚大摆宴席、大请宾客。堂兄见刘光荣是重庆大城市的大学生,见过世面,又有知识,便请他在宴席开始时代表来宾上台讲话给予祝贺。刘光荣站在堂屋台阶上,借机向群众大肆宣讲革命道理,斥责乡长大办喜事、向全乡老百姓摊派大米的行为。堂兄气得还没等刘光荣说完,就强行将他撵走。刘光荣的行动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认定他是共产党或共产党嫌疑分子,将其列入黑名单。好在龙潭乡医院有个医生,叫刘少周,是刘光荣父亲以前的好朋友,知道后及时派人给他通风报信,让他躲藏起来,才免遭追捕。

在广元任教期间,刘光荣多次给泸州的林涛通信,表达要返回重庆工作的愿望,林涛欢迎他随时回来。在国民党部队工作的姐夫宋子文,要求家人“对他严格看管,不能到处乱跑”,还说“以后出了事,我是不负责任的”。不到半年时间,正在母亲抓紧四处为他张罗亲事的时候,他毅然决定要离开广元去重庆寻求党组织。母亲很是生气,好说歹说都不能让他再出去,请来刘家亲戚给他做思想工作,怎么劝他也听不进去,说走就走。母亲牵挂儿子路途受苦挨饿,身上没有盘缠,只好发动家人筹了路费。据刘光荣现已83岁的侄子刘天生老人回忆:爹爹(指刘光荣)回广元那年,自己已13岁。印象中,爹爹个子高大,一表人才,很有知识,口才好,性格固执,说话刚强。临走前,爹爹给宋子文留下一张纸条,要妹夫宋治文“站在人民一边,争取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不要再做坏事”。宋子文气得将纸条撕碎,立即带人去追,但刘光荣早已走得老远。

华蓥山参加武装斗争

刘光荣到了重庆,很快与从泸州返回重庆的地下共产党员林涛会面,通过林涛找到党组织负责人廖意林同志,并安排他在《时事新报》工作,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广安是重庆解放时期的大后方。此时中共川东地下党组织正在华蓥山地区发动武装起义。刘光荣知道后,再三请求要去那里参加武装斗争。当时,华蓥山工作任务繁重,正需要补充力量,党组织批准了刘光荣的请求。1948年2月21日,刘光荣同林涛、胡正兴、詹廷栋等同志到达华蓥山地区,分配在广安县工作,编入广安县城关特别支部,安排到护安乡公所当干事,由林涛、唐敌侠同他单线联系。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掌握乡武装内部情况,对其进行策反,工作十分辛苦,也很危险。

1948年4月,因叛徒出卖,重庆《挺进报》党组织负责人陈然被捕,报社封锁停办,部分党组织暴露,重庆绥靖二处派特务来广安侦缉,逮捕了上川东地委委员、第五临时工委书记骆安靖(后叛变)、中共党员马正衡等人。因此,上川东地工委拟在12月举行的华蓥山起义,不得不提前改在广安县代市、观阁两地举行。起义前夕,刘光荣因额头有一块伤疤,便以“疤子”为代号,到城关和向家寨传达党的指示。一夜之间往返百余里路,第二天照样在乡公所“办公”,同志们称赞他是革命的“铁脚板”。由于长期过度劳累,他面容消瘦,腿上和头上都长满脓泡疮。起义失败后,敌人对广安县进行大范围“堵剿”,党组织大多数领导人转移,留下部分同志继续进行隐蔽工作。他化名为“刘国林”,转移到花桥镇月山坪、伍家坡一带开辟新区工作,继续发动群众,任务艰巨,更加危险。

月山坪和伍家坡位于广安与渠县、蓬安3县的交界处,交通位置极为重要。“刘国林”以在伍家祠堂教书为掩护,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当地有位老夫妇,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多年未归。他就住在老人家里,装扮回归的儿子,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隐蔽于群众之中开展工作。他利用农闲时间教农民识字、唱革命歌曲、讲革命道理,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抗捐“三抗”斗争。由于他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伍家坡的群众发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大人小孩都会唱不少的革命歌曲。因此,伍家坡也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重点关注。

保长告密不幸被捕

1949年2月,花桥镇保长蒋甫得到20甲甲长伍才干报告“伍家坡来了一个可疑的人”。不久蒋甫到伍家坡,见柏树林里有小孩唱儿歌。他追上去问:“是谁教你们的儿歌?”小孩回答:“是祠堂里的刘先生教的。”他让小孩再唱一遍,小孩齐声唱到:“龟儿子老板(莲莲),象条猪嘛(杨柳);打土豪干个啥?分田土呀(哎哎哟)”。蒋甫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花桥镇镇长罗启尧。午后,敌人包围了“刘国林”正在开会的房屋,随着冲进去。“不要残害老百姓,不要捆绑。”“刘国林”已来不及撤退,便大声呵斥敌人。

“刘国林”不幸被捕后被押到镇公所,囚于特别拘留室。特工情报组组长廖俊义对其严刑轮番审讯,没得到任何口供。当地党组织负责人谭剑啸以教会名义写了一封匿名信,警告镇长罗启尧“假释刘光荣”。

敌人企图一网打尽花桥地区的地下党员,将计就计放出“刘国林”。“刘国林”识破花招,留在祠堂里哪也不去,只与老师们谈论教书方面的事情。敌人诡计不能得逞,再将他抓起来。地下党组织知道他再次被抓,担心他受刑,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营救,并组织了10多人和两挺机枪,准备在把他从花桥经过井溪送往广安县城途中开展武装拦截。结果敌人提前在天黑之前走水路,改道经龙台到石笋,用船将他押送至广安城,营救未能成功。

县长下令秘密杀害

华蓥山起义后,有大批地下党员隐秘在广安一带。“刘国林”案属政治犯案子,广安县政府以“在花桥镇组织未入学的农民小孩唱共产党歌曲”罪名,移交给广安特委秘书、中统特务罗吉办理。罗吉企图从“刘国林”身上打开突破口,对他实施3次严刑拷打;他坚持挺住,守口如瓶。罗吉气得咬牙切齿,令爪牙们给他施两次“老虎凳”,他都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几次昏迷过去。

特工情报组长廖俊义怕发生“刑毙”断了线索,便叫士兵松刑,用冷水泼醒。罗吉见他能渐渐吃力地站立起来,穷凶极恶地骂道:“你这‘共匪’不招,我还要用刑,若拒不吐实,就枪毙你!”“刘国林”厉声反抗道:“你骂我们是‘匪’,但人民群众拥护我们,因为我们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他痛斥敌特:“你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法西斯匪徒,你想用枪毙威胁我,向你们屈服,简直是白日做梦!”他唾沫喷向罗吉等人:“你们想从我这里捞到什么情况去讨好上级,好升官发财,休想!”还诅咒敌特:“蒋介石的‘四·一二’杀害了那么多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但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你们的末日真正快要到来了!”敌特们没有从他那里得到共产党组织的一丝线索,恼羞成怒,押来一个“自首”者与他对质,劝其认罪投降,结果也一无所获、无趣而归。

“刘国林”坚定的言行,敌特断定“他是一个真资格的共产党”。罗吉疯狂地叫嚷着:“杀掉杀掉,立即给老子杀掉!”接着将他反吊在一棵皂角树上,几个特务轮番用皮条抽打,他被折磨得遍身伤痕,口鼻吐血,半死半活。下午5时,罗吉同新任的县长刘治国商定,“刘国林教唱‘共匪’歌曲,蛊惑人心,图谋暴动,倾覆政府,就地权宜,处以枪决”,当即下达“当晚秘密处决”手令。1949年3月3日深夜,“刘国林”被押赴县城北门外紫荆山下白骨塔旁秘密杀害。执刑前,刽子手叫他跪下,他大义凛然地说:“共产党人没有跪下的规矩,快开枪吧!”并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罪恶的枪声穿过夜空的寂静,一位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共产党员英勇就义。

英勇壮举英名永垂

在广安一带都知道“刘国林”就是刘光荣。他牺牲的噩耗传开后,当地群众无不愤慨和惋惜,纷纷自发地走进他被害的白骨塔旁及遗体掩埋的坟地吊唁,献上采摘的野山花,表达崇高敬意与无限哀思。1950年8月,川北行政公署批准刘光荣为革命烈士,广安县人民政府将其遗骨安葬在烈士墓地。为广泛宣传英雄的英勇壮举,学习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广安县文化部门编演了大幕川剧《刘光荣》,其斗争事迹在县境内广为流传。1953年3月,广安县人民政府为他立碑纪念,碑文记载:

刘光荣(1925—1949),字国黎,又名国林,四川广元县汉寿镇人(今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办事处)。1944年夏,在重庆读书期间,阅读大量进步书刊,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1946年2月10日,不顾自己安危,保护陶行知、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安全撤离重庆较场口政协会场;1947年初,在抗议美军暴行游行示威活动中担任组织宣传工作;1948年2月,被重庆党组织作为革命青年骨干,派去广安开展武装斗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到广安负责地下党的联络和策反工作,因保长告密被捕,于3月3日夜秘密杀害,年仅24岁。

人民英烈英名永垂。刘光荣的家乡广元和他就义的广安,没有忘记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广安县志》和《广元县志》《中共广元地方史》对他的事迹均有记载;1980年,广安县人民政府将他的坟墓迁至广安县奎阁烈士陵园;2012年,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再将墓地和墓碑进行重新修缮,重要节假日和他的祭日都有单位企业团体和机关干部、学校学生、普通群众前往开展扫墓和祭祀活动。

又到山花烂漫的季节。华蓥山春意盎然,渠江水清澈透绿。刘光荣身前常说:“一个旧社会的灭亡,需要无数同志去送葬;一个新社会到来,也要许多革命者去催生。”他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在耳边回荡。72年过去了,广元人民的优秀儿子——刘光荣烈士的名字及英勇故事,依然铭刻在蓥山渠水,满山遍地的野山花,依然绽放得鲜艳夺目。

后记

我从《广元县志》中获知刘光荣烈士的名字。他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为更准确地了解到刘光荣烈士的英勇事迹,我查阅了广元和广安两地的相关史料,寻找到居住在广元尚还健在的刘光荣的侄子刘天生和刘天源两位老人,并得到广安市委宣传部、党史办和广安区党史办、前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倾心支持,获得重要文字和图片。将刘光荣烈士的事迹整理成文,以激励我们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正平(四川省广元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