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段苏权率部参加辽沈战役(上)‖段洣恒

作者:段洣恒(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12 20:44: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段苏权

率部参加辽沈战役(上)

段洣恒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打响。9月11日20时,段苏权下达《作纵字49号命令》,八纵作为东野首发阵容,前锋12日黄昏开始行动,后尾14日出发。

为隐蔽作战意图,八纵昼伏夜行,经三江口西渡辽河,二纵紧随其后,最后是炮纵重迫炮团。八纵领衔的右路纵队,沿金宝屯以南人烟稀少的草甸和滩涂地带艰难跋涉,段苏权报东总并转后续二纵:“金宝屯至太平街120里,村少人稀,粮草均难,右侧平行路泥泞,不能过大车,金宝屯、康平无粮站”。

18日17时,林彪得到确信,义县之敌即将突围。三纵乘车南下,已于17日晨抵达义县外围,八纵此时尚在新立屯、聚江屯、彰武一线运动,三纵、八纵会攻义县的计划显无可能。

9月21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由司、政、后机关组成的前线指挥部离开双城子缓缓南行,为了保密,火车一路七折八拐、走走停停。10月3日上午10时,林彪在彰武车站的火车上,给东野所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纵及一、二兵团下达命令,“决以一、二两纵全力参加攻城”,其余则安排在东西两线打援,仍然不脱林彪惯长的围点打援和运动战套路。

10月5日,林彪一行出现在锦州城下,前线指挥部设在锦州西北的牤牛屯,距锦城大约18公里。中午12时半,鉴于毛泽东昨天下午和晚上连发两电,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只要你们10天内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林彪遂变更前一天战役部署,“以6个纵队及强大的炮兵,采取强攻方法歼灭锦州之敌”。

10月2日,段苏权仔细观察素有“山海要冲、边关锁匙”的锦州地形,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遂向东总提出建议,“主攻应选择西北角,虽是敌主阵地,但我攻占后可居高临下控制全城,且达子沿一带有较良好之炮兵阵地。城东北地形平坦,利于我坦克活动”。

10月7日、8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带着参谋人员在锦州城外高地视察,果然同地图上看到的不一样。特别是8号下午在帽山西方山顶观察锦州地形,可看到锦州车站、机场、大铁桥和老城塔尖,林彪电称“与在地图上及在帽山东方127高地观察有许多不同”,提议二纵、三纵和炮纵首长也都来此看一看。

通过侦察地形,林彪改变初时的想法,向七、九两纵发电:“应首先歼灭西半部的敌人为有利,因此我七、九两纵应求得在小凌河、太子街、女儿街、牡丹街之线突破,我二、三纵则首先歼灭火车站以西的敌人与你们对进夹击”。

这一战役调整,对八纵极为不利,原先5个纵队加1个师,在炮纵全力配合下打东城,现在变成4个纵队加1个师加上炮纵和战车团打西城,八纵单独打东城。段苏权在前指接受任务时,林彪特别交待:你们纵队的任务是箝制敌人,你们吸引的敌人越多,挨的炮弹越多,你们完成的任务就越好!一锤定音,由此决定了八纵啃硬骨头的角色和慷慨赴死的命运。

卫立煌十分重视锦州防务,曾派东北“剿总”工兵指挥官李贤来锦州主持加速构筑城防工事,将锦州外围防御构筑成立体形一线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据事先侦察,东边和东北由紫荆山至二郎洞有413个碉堡,其中山地工事最为坚固,17个钢骨水泥大碉堡,壁厚约1米,高2.5米,地下80公分,与山下的地堡群、交通壕、掩蔽部连成一体,一般炮火不易摧毁。

为减少部队伤亡,段苏权一直寄厚望于一纵炮团的到来,这是林总唯一的关照。一纵是较早成立的东野主力,属大炮团编制,配有美式山炮12门、90野炮6门、105榴弹炮9门,都是八纵山炮营所欠缺的重型火炮。

然时运不济,“屋漏偏逢连阴雨”,10月8日21时,一纵来电:“炮团现在北镇,因连天暴雨,凌河水涨,无法徒涉。现即派汽车传达命令,今晚出发,由义县南进,赶至王蛮子沟,限10日拂晓到达”。王蛮子沟系八纵指挥所驻地,不意一纵9日8时又来电,称“炮团改走老爷岭,山路泥泞,行动困难,要走很多弯路,10日拂晓不能到王蛮子沟”。

10日晚8时,林彪给所有攻城部队下达命令,总攻时间推迟到14日。由于晨雾大,应炮兵请求,10时开始炮火准备,11时总攻。在余下的3天里,“完成肃清外围(包括坚决歼灭北大营之敌),挖好交通沟和进行充足的政治动员”。

为什么林彪专门提到北大营呢?因北大营是锦州东北角的重要据点,工事坚固,周围地形开阔,并设有多种副防御设施,为吸引敌人炮火与兵力,利于二、三纵从西北面的突击,也为八纵攻城消除隐患,段苏权10日下达56号作战命令,把攻北大营的任务交给24师,配属22师65团、纵队山炮营和23师迫击炮连。由于步炮协同好,炮兵火力集中、射击精准,北大营东北角的工事、地堡逐个被摧毁,围墙被轰开。主攻团70团打得勇猛,仅用90分钟全部占领北大营阵地。

10月13日,总攻的前一天,战场相对沉寂,只有东边八纵枪炮声不绝于耳。从凌晨开始,23师67团打八家子,68团打被服厂,这是锦城东面两个重要的外围据点。24师71团则负责攻占处于锦州东北角的东大梁。东大梁又称西山坡,是慢坡地,从山顶可俯瞰锦州市内大部分地区,是东部城防要点。由于敌人反复争夺和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不仅将沈阳空降来的2个团5425人用在这个方向,同时将守卫机场的18师缩回城里,调主力团到东边机关车房助阵。

13日晚8时,东野发布《今日战况》:“八纵已攻克八家子、被服厂及北大营、西南梁两地堡群,共歼敌1个团。三纵7师攻克城北两个地堡群,8师克亮马山地堡群,二纵克师管区”。

八纵13日的勇猛进攻,打乱敌人部署,进一步加深了守军认定我军主攻方向在东边的判断。罗荣桓在会上表彰八纵“在东边打得英勇、打得好,占被服厂等12、13日的佯攻是得力的,把敌机动力量暂18师搞烂了”!锦州东郊人民为纪念东大梁牺牲的英烈,修筑了一座“锦州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塔,以示缅怀追思。

13日夜,敌向被服厂施放催泪瓦斯弹。

14日凌晨,敌C-47型飞机8架,集中向我八家子上方扫射投弹,同时敌炮火亦向八家子倾泻,力图逼退我67团,恢复阵地。因能见度不佳,发生两机互撞,机毁人亡,这是范汉杰集团最后的疯狂。

攻锦作战时我军炮兵阵地

战前,林彪答应临时抽调助阵的一纵炮团,因大凌河水涨和道路泥泞,从北镇到锦州不足70公里路途,整整走了4天半,战前虽到了几门重炮,但操作人员新,炮弹10余发,未派上用场。

段苏权在热河军区和冀热察军区,以善打攻坚战扬名,多次受到晋察冀军区和中央军委嘉奖,并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赞誉,其亮眼的战损比,在我军攻坚史上并不多见,“让战士们活着”,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的伤亡,是段苏权心心念念的宗旨。据锦州战后统计,我南北对进兵团与敌兵力对比为2.8:1,重炮对比为5.2:1,而独战东城的八纵兵力不占优,又无重炮开道,在最恶劣的情形下攻城,是段苏权最不愿意看到和遂行的战斗。除士气外,丧失了攻坚战的所有先决条件——隐秘性、突然性、有利地形、人数占优、强劲火力、以逸待劳、友邻支援。攻锦作战,八纵付出最大牺牲,以伤亡6470人的代价(其中牺牲1208人)独攻半城,扫清三分之一外围据点和工事,吸引三分之一以上敌人的兵力和炮火。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冀察热辽英雄儿女,创造无数可歌可泣的殊勋,仅龙关、赤城两县,在战争年代牺牲11000余人,约占两县总人口的17%。段苏权晚年,总是利用各种场合,发表文章或讲话,宣扬八纵在辽沈战役中的巨大功勋,宣传冀察热辽人民子弟兵绵延赓续的战斗精神。一向把士兵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段苏权,对著名作家权延赤说:“我老了,身体不行了,过去没讲过,现在想说。八纵在东北牺牲3000多,不讲讲,不好见他们”。锦州攻坚是段苏权心中的痛,一生不曾经历如此惨烈的扑城战斗,“纵死犹闻侠骨香”,这不是一个个简单数字,这是一条条鲜活生命!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段洣恒,男,1950年6月生,籍贯湖南省茶陵县。先后在国防科工委109厂、空军38师、北京中国书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央讲师团文联分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国图书联合公司等单位工作。现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段洣恒(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