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运动战中的物资保障——忆莱芜战役‖蔡长风

作者:蔡长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10 20:28:48 浏览次数: 【字体:

运动战中的物资保障

——忆莱芜战役

蔡长风

1947年1月上旬,鲁南战役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给进攻华东解放区的蒋军以当头一棒,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广大军民的斗争士气,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的必胜信心。坚持与人民为敌的蒋介石不甘心失败,“灭共”的贼心不死,倚仗在军事上的暂时优势,调集了更多军队,采取南北对进、两面夹攻的战术,继续向山东解放区进攻。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为保护华东解放区和加强部队的统一领导,根据中央命令,1月下旬利用鲁南战役后的休整时间,对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正式组成了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及党的华野前委。自此,新四军军部与华东军区合并,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组编为华东野战军,共编为十二个纵队(不设第五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同志为军区和野战军的领导,陈毅任华东军区野战军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后勤从组织上和工作上调整,我和宋裕和同志就分手了。他任华东军区后勤部长在后方,我任华东野战军后勤(供给)部长,郭金林、白辛夫、叶进明三同志任副部长,一直随部队在前方。

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成立旧址)——山东临沂沂河东岸前河湾村(蔡玲 供图)

部队整编后,记得是1月下旬,在临沂召开了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鲁南会议)。陈毅同志代表前委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报告。现在回忆,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中心意思是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纠正部队存在的山头主义、骄傲情绪以及违反群众纪律等不正之风。印象最深的是,这次会议正式决定团以上单位要建立党委和集体领导制度。在战争的后勤保障方面,提出了以战养战的方针,明确了我们的兵员、武器弹药等,要取之于敌的思想;同时提出全军要不断总结经验,打一仗进一步,提高干部的作战指挥能力和战术技术水平。未来战役会向较大规模战役发展。打运动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原则。部队要高度机动化,就得多走路,捕捉有利战机。

2019年11月26日,蔡长风女儿蔡玲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留影 (蔡玲 供图)

陈毅同志还代表华东局提出了加强山东省支前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问题;正式规定了固定民工制度,颁发了《民工服役条例》,《粮秣柴草统筹办法》等。

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统一指挥,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等,起了重要作用,为打垮敌人的重点进攻,奠定了思想基础。

鲁南会议刚结束,战争形势更加紧张。蒋介石加快了进犯解放区的速度。1月底,胶济线的李仙洲集团开始南犯;徐州以东陇海路上的敌人开始北上,敌人变得更狡猾了,以每日不足十里的速度,密集的队形,名曰“稳扎、稳打、齐头并进”,对我进行南北夹击,蚕食解放区,妄图把我军逼到鲁南会战,消灭我军于山东境内、沂蒙山区。

蔡长风将军

为粉碎敌人的“进剿”阴谋,我华东部队在陈毅司令员指挥下,根据中央“必要时可放弃临沂”的指示精神,主动放弃了临沂,以小部兵力佯装攻打南面之敌,使李仙洲兵团放手南进,我军主力秘密移动,兼程北上。在鲁南、鲁中、滨海等广大区域内大踏步迂回,造成许多假象,使敌人摸不清我军的真实意图,搞得他们扑朔迷离。经过十几日的迂回,2月中旬,将南犯之敌李仙洲集团包围于莱芜县境内,使敌人犹如盲人瞎马,夜半临池。激战三日,全歼敌人7个师五万六千余人,并活捉集团军司令员李仙洲,粉碎了敌人南北夹击、迫我在鲁南会战的阴谋。

2019年11月26日,蔡长风女儿蔡玲参观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留影 (蔡玲 供图)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莱芜战役是我军开展大兵团运动战的一次尝试。集中山东境内数十万军队大踏步迂回,这对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来说,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决心边工作边学习,在战争实践中学习。部队经常在行动中临时改变路线,战勤保障也要随机应变,保证物资供应不断线。当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部队走到哪里,物资保障就跟到哪里,部队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我们的战勤人员。

2019年11月26日,蔡长风女儿蔡玲在莱芜战役烈士纪念塔前留影 (蔡玲 供图)

在地方党政民的密切配合支援下,我们采取三种办法同时进行:一是组织部分支前民工肩挑、背扛粮秣弹药直接跟随部队行动,部队走到哪里,物资供应就到哪里,基本能随时保证部队急需;二是根据指挥部下达的部队基本行动路线预设补给站。我们先后在夏庄、莒县、沂县、东里店、青驼寺、垛庄、坦阜、界牌、仲村、南麻、鲁村、毅庄、谷里、和庄等地,分别设立军需粮秣补给站和伤员转运站;三是进行全民动员,由山东省委向各地政府及支前组织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筹集粮草,组织支前民工严阵以待。

在我们主动放弃临沂时,山东省委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一面急调已在临沂集中的支前民工回头北上,一面又向鲁南、鲁中、滨海等地发出指示,要求党政机关立即行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部队。同时,指示各地遇有紧急情况,凡部队所需粮秣、柴草等,可就地随时取给,容后办理手续;动员村民加速磨面,准备食品。这些措施,为部队行军作战创造了便利条件。

为保证部队打胜仗,部队战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尽量使战士在运动中不饿肚子,吃上热饭、热菜,喝上热开水。当时的气候条件恶劣,刮着刺骨的西北风。同志们顶着寒风,冒着小雨,在泥泞中跋山涉水,走遍了鲁南、鲁中地区的山山水水。部队日行百里,战勤人员和支前民工走的路比部队还要多,睡觉的时间少了。部队到达宿营地前,他们要提前到达,给部队准备好吃的、住的。部队休息了,战勤人员又要“粮草先行”。由于敌我双方调动频繁,你来我往,犬牙交错,我们的战勤人员有时在途中被敌人隔开,到敌占区内,只好与群众一起打游击;有的同志还当上了游击队长,带领群众与敌人斗争,直到战役结束后才归队;也有的不幸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后勤机关基本上也是在运动中办公,夜行晓宿,指挥调配支前民工和对部队的物资供应。预设的物资补给站也是反复组建,敌人来了就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人走了又迅速收拢组建,重新开展工作。

在整个莱芜战役中,山东省委及地方各级组织,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下,迅速动员组织了60余万支前大军,筹集了足够的粮秣,集结于莱芜的周围,我军于2月20日夜向敌人发起全线攻击,前线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各种炮弹、枪弹,像条条火线划破整个夜空。战场周围,火把通明,人喊马嘶,几十万支前大军前送后运,像潮水一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的画面。

“文革”末期蔡长风邓宛如夫妇合影

2月23日上午,指挥部一声令下,向敌人发起总攻。当日下午,我正在坦阜补给站组织民工往前线送弹药,突然接到指挥部命令,一切物资停止前送,迅速组织车辆、民工到前线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转运伤员。消息传开,顿时一片欢腾,传递好消息的喊叫声,一呼百应,人声鼎沸,心潮澎湃。同志们都非常激动,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大的战役,三天时间就胜利结束了!”有同志风趣地说:“陈司令不是讲了要总结经验,打一仗进一步嘛,宿北战役打了五六天,鲁南战役打了十九天,莱芜战役只打了三天,这就是进步,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呢!”一席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几天的疲困,顿时烟消云散。

2019年11月26日,蔡长风女儿蔡玲在莱芜战役展览馆陈毅元帅铜像前留影 (蔡玲 供图)

莱芜战役歼灭了李仙洲兵团7万多人,同时也彻底破灭了蒋介石南北会师占领整个山东的妄想。这一伟大胜利,除了有战役指挥员的高超指挥艺术外,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在发动、组织支前民工,筹集粮草,保证部队大兵团运动战中的物资供应,使战役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成立支前组织,建立固定民工服役制度,在华东地区,当时可说是个创举,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战争的热情和规模之大,都是从来未曾有过的。继鲁南战役之后,我们对“兵民是胜利之本”有了更深的理解。人民群众支援战争,在革命历史长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意义是深远的。

1983年 蔡长风离休后,潜心撰写战争年代后勤工作的回忆文章

(本文系海军少将蔡长风生前撰写,2022年2月8日蔡长风女儿蔡玲供“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发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长风

供稿:蔡 玲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