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苍溪地下党和游击队对川陕苏区的历史贡献‖帖君帮

作者:帖君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0 12:09:55 浏览次数: 【字体:

苍溪地下党和游击队

对川陕苏区的历史贡献

帖君帮

苍溪地下党组织于1930年1月在苍溪县建立了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新观的陈家沟党支部和雍河的土仑坪党支部,到1933年春,已有党员108名,党支部17个,区委4个。1932年冬到1933年春,在苍溪地下党领导下,发展农协会员组建游击队,先后爆发了苟英寨、四蛮寨、三堆石等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把苍溪革命浪潮推起一波又一波高潮。苍溪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建立,为红军顺利进入苍溪、川陕苏区迅速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苍溪地下党的建立和早期发展情况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苍溪的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参加各地的革命运动,学习马列主义,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

1929年冬,从“保宁联中”回乡的张人权趁寒假在新观陈家沟秘密发展党员,于1930年1月建立了中共陈家沟支部。同时,从“保宁联中”回乡的何芗回到雍河的土仑坪,也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土仑坪支部,建立起了苍溪最早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共南充中心县委派于岱生和苍溪籍党员黄维德、苟旭元、李廷斌、罗治平、罗茂修、罗以新等都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1932年秋,陈家沟、土仑坪、三川寺、唤马溪四个支部为基层,成立了中共苍溪第一个区委——三川寺区委。到1933年春,已有党员108名,党支部17个,区委4个。1933年6月前,苍溪已有地下党员205人。

红军入苍后,经川陕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川陕省苍溪县委员会。1933年冬,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根据中央“责成你们就近领导四川省委的工作,督促四川党”的指示和“为了密切赤白交界区域双方党的关系”,将中共阆、苍、南中心县委划归川陕苏区中共川陕省委直接领导,并对中心县委进行了改组。到1933年9月,苍溪境内的三川寺、四蛮寨、三堆石等地党组织均转入川陕苏区,属中共苍溪县委领导,仅城厢区委尚在白区,为白区中共阆、苍、南中心县委领导。

苍溪县嘉陵江红军渡(图片来源:苍溪文旅体)

二、苍溪游击队成立和游击区斗争情况

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苍溪地下党组织按照南充中心县委指示,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农民武装,组织武装暴动,为建立革命政权创造条件。从1932年冬到1933年夏,苍溪农民武装暴动并开展游击区,发展到北起雍河,南至五里,并把三堆石、四蛮寨、苟英寨和现属阆中的老观、石滩口连成一片,发展武装力量2000余人,步枪500余支,沉重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捣毁破坏了旧政权机关及其军事设施,消灭和牵制了国民党军阀围攻红军和川陕苏区的部分反动武装。1933年5月,建立了三堆石苏维埃政府,壮大了革命力量,有力配合了红四方面军解放苍溪、扩大川陕根据地的斗争。

(一)苟英寨游击队建立情况

1933年2月,苟英寨地下党组织发动农民,偷袭土豪劣绅和反动民团,成立了70多人的游击队,陈洪钧任指导员,陈子谦任队长。经过两次与伪县府保安团作战后,迅速发展到500余人,活跃在苟英寨、陈家沟、新观、雍河、龙王一带,以三溪口一线为界已形成赤区、白区对峙。

(二)三堆石游击队建立情况

1932年春,三堆石地下党组织在三堆石、铺山垭、白庙场、新庙岭、朱彩垭一带组织游击小分队。1933年3月,召开了游击队骨干分子会议成立游击大队,赵鲁平为游击大队总指挥,车云海、黄维德分别担任正副大队长,孟晓川为指导员。1933年4月,爆发了“三堆石农民武装起义”游击队也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到120余人枪。

(三)四蛮寨游击队建立情况

1933年5月,舒宁和李开湘等在五郎庙领导成立了四蛮寨游击队,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四蛮寨游击队”旗号,队伍迅速发展到300余人,并与三堆石游击大队互相策应,后游击大队扩编为独立营,李开湘为营长。不久,与三堆石游击队独立营和李斌民团起义的独立营合编为独立团。四蛮寨游击区发展到从旋子山、元坝河到金刚溪、歧坪方圆200余里的范围,使这一带逐步形成了一个小苏区。

(四)最早的苏维埃政府

1933年5月10日,三堆石召开了近万人的大会,庆祝苏维埃政府的诞生。这是苍溪县建立最早的苏维埃政权,也是红军入苍前苍溪党组织自发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红军入苍后即隶属苍溪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为应对敌人大规模的“围剿”,苍溪地下党组织采取紧急措施,将三堆石车云海独立营、白庙乡李斌游击队独立营、四蛮寨李开湘游击队独立营扩充为独立团。由车云海任团长,黄维德、李斌任副团长,赵鲁平、孟晓川担任政委、副政委,并统一部署独立团兵力,采用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和用口袋阵歼灭敌人主力的战法,仅40多天,在麻坪梁、元山子、赵家垭、土沙梁等地与敌作战30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四面围剿”。

三、苍溪地下党和游击队对川陕苏区的历史贡献

(一)党组织的建立,游击区的开展,为红军打下了根据地基础

革命根据地,是红军赖以生存、发展和胜利进行革命战争的基础。苍溪地下党组织的建立,等于已经给红军打好了根据地基础,为红军顺利进入苍溪,并在苍溪立足打好了组织基础。

1932年冬,苍溪地下党就与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川陕省委取得组织上的联系,新观的李仕兵、城区的石育贞、三堆石的郭涛,以及陈子谦、孟知先等都曾作为党的代表去苏区向红军汇报白区群众情绪、敌情动态、敌军兵力部署、火力布点等情况,为红军制定进军苍阆南作战计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到红军进军时又分别为其作向导。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就指出,“有根据地时感觉不到根据地的重要,到了没有根据地的地方,才晓得那种苦处”“在根据地里,有党和地方组织,有游击队,有群众,敌人来了,群众一天送几次情报,敌人不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却容易发现敌人,穿衣、吃饭问题也好办,群众节衣缩食,供应红军”。可见根据地的重要性。

红军进入苍溪后,苍溪人民承担了巨大的支前工作,坚持农业、军工和其他物资的生产,源源不断地向红军提供大批粮食、武器、弹药、被服、鞋袜等。组织起运输队、担架队、洗衣队支援前线。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都动员起来,一方面坚壁清野,修桥铺路,构筑工事,转送伤员,侦察敌情,盘查行人,袭敌捕敌;一方面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活动。苍溪地方干部、群众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在根据地日益缩小、粮食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宁肯自己吃野菜、喝清汤度日,也不愿让浴血奋战的红军指战员挨饿。他们把仅有的粮食、胡豆、竹笋,都献给红军,面对十倍以上的围困封锁,广大人民群众斗志不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是红军战斗力的源泉。

(二)培养和输送了党政、军事人才,壮大了苏区革命队伍

苍溪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吸引了大批优秀苍溪儿女加入到革命队伍,他们有学生、农民、干部,还有军人。在残酷的斗争中,他们通过学习和革命锻炼,逐渐成长起来,许多党、团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骨干和干部。在党领导下的游击队,也慢慢把苍溪革命队伍由自由散漫的农民逐渐向有经验的武装斗争人才转变。党组织的建立和武装革命的开展,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干部,推动了革命工作的发展。

一是培养了党政人才。苍溪地下党自1930年初创后,就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吸收和培养了大批优秀苍溪儿女。在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下,一大批仁人志士参加到红军的革命队伍之中。1934年白区党苍溪城厢区的党团骨干、青年知识分子石育贞、赵成佐、陈运章、谭永保、罗青长等13人参加红军。三川孟家嘴一门11人参加革命,在党的各条战线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的担任地下党的领导,如中共川陕省委苍溪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罗旭初、苍溪地下党组织发起人之一何芗,还有王文焕、罗茂修、罗以新等;有的为了革命需要,到白区清理和恢复党、团组织,如张人权等;有的在苏维埃政府工作,如王子模等;有的从事党的地下交通站联络工作,如孙素嫦、陶家华等。许多同志被国民党抓捕杀死,被张国焘左倾错误路线害死,但更多的同志为了革命真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有极少部分人经不起考验投降叛变,还有一批同志历经了革命和战火的洗礼,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其中的佼佼者罗青长、苏毅然成为了中央委员。

二是培养了优秀的军事人才。在苍溪地下党领导下,苍溪爆发了苟英寨、三堆石、四蛮寨、城厢农民暴动,他们绝大多数是游击队的组织者、领导干部和发展起来的游击队员,后来都参加了红军。包括苟英寨游击队的陈洪钧指导员、陈子谦队长,担任排长的杨良泽、杨良彦,担任班长的何知春、彭宗海、彭友德;三堆石游击队的大队总指挥赵鲁平,车云海、黄维德正副大队长,指导员孟知先等;四蛮寨游击队的负责人舒宁、李开湘,骨干杨定开、王显昌、钱文礼、杨万一、朱光兴、周录贤等六人。成立三堆石苏维埃政府组建独立团时,他们又担任团、营等职务,加入红军后,许多同志直接担任部队领导职务,陈子谦于1933年任南部升钟寺独立师政治委员,陈长兴任红军30军90师党务委员会书记。他们中李开湘、赵承丰都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三是输送了优秀的红军战士。在苍溪地下党领导下,学生、农民和工人出生的苍溪儿女积极行动起来,领导和参加农民武装暴动,在实战中历经战火的洗礼,从思想落后、觉悟低下的环境中觉醒过来,成为了经受革命锻炼,敢于战斗、勇于牺牲的革命斗士和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扩红运动中,他们大批被编入红军,为红军注入新鲜血液,为革命战斗增添了生力军。1933年6月,苟英寨武装起义部队150余人,在广元九皇宫集体编入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271团3营特务连。四蛮寨独立营240多名游击队员先后加入红军部队。11月下旬,农民起义武装三堆石独立团奉上级指示,全体成员1200余人编入红30军88、89师,开赴万源前线作战。

(三)扩大了影响,广泛宣传了革命真理,营造了良好革命环境

苍溪县地下党组织在学生、农民和工人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和引导学运、农运活动,开展革命斗争,推动了苍溪革命运动向前发展,为红军进入苍溪营造了良好的革命社会环境。

一是通过学校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革命真理。苍溪中学校和附设的师范班是苍溪县第一批新式学校,苍溪中学校中共党的地下组织建立于1930年夏天,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学生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他们通过革新课堂教学、排演业余新剧、破除封建礼教、考试全交白卷、举行游行示威等方式,大力宣传新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其中最著名的有“择师运动”和“罢课请愿”活动,均以学生的斗争获得胜利而结束。随着运动的深入,学生还利用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如“五四爱国纪念”“五卅国耻纪念”“五·九”“双十”等节日,都走出校门,用游行示威、化装演讲、画漫画、贴标语等形式,提出打倒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反对军阀混战;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学生运动的发展,冲破了几千年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广泛宣传了革命道理,指引了一大批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二是通过农协会等组织,宣传革命道路,组织、领导农民运动,把革命引向深入。苍溪是农业县,农民运动也始终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地下党领导人赵鲁平、孟晓川、黄维德、苟旭元、罗茂修、罗以兴、李延斌、罗治平以及陈洪钧等一批青年学生,陆续回到家乡,以教书、从事买卖或算命为掩护,宣传革命,发展党的组织。开始他们在学校和社会知识青年中建立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苏红之友社”,组织学习《唯物史观》《唯物辨证法》《新地月刊》等革命书藉,团结进步青年。通过“农协会”“妇女联合会”“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宣传党的主要任务、群众路线、组织工作等,通过走亲戚、赴酒宴、会朋友、结拜弟兄等多种形式串连,讲明劳动人民要翻身求解放,就得依靠共产党的领导。宣传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中国的榜样,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伟人,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向前,他们学习俄国革命的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现在苏区已发展到了我们身边,深受苏区人民拥护,现在要救中国,劳苦大众要翻身求解放,只有齐心合力地干起来。

党组织的建立和马列主义新思想的传播,像在黑夜中升起的一束曙光,在死亡线挣扎的农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等新鲜事,心中泛起新的希望。1931年开始发展第一批农民协会会员,到1932年形成高潮,三堆石周围的19个乡、30个村普遍建立了农村组织,凡16岁以上青壮年农民都加入农民协会。四蛮寨地区农协会制定了“农会须知”,规定严守秘密,遵守纪律,联络贫苦穷人,监督地主、保甲长的活动,并用农民亲身经历的痛苦揭露地主恶霸的罪行,启发思想觉悟,开始有的人胆子小,怕斗不过地主,党组织就用“一支筷子容易折,十捆筷子折不断”的比方启发觉悟,鼓励大家拧成一股绳,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接着,苍溪城厢、五里子、烟峰楼、六包垭等地的农民,通过地下党活动,也纷纷组织起来,并逐步向纵深发展。各地农会建立起来后,农民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斗争,就由分散的、自发的斗争,变为有组织的、有领导的斗争。随着农会组织的发展,力量的壮大,斗争形式也逐步由软拖到硬抗。

三是在工人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土地革命时期,苍溪的工业不发达,规模很小,亦未脱离其手工劳动性质。但工人们,包括种养业、建筑业、运输业、工商服务行业中的勤杂工、店员同样遭受军阀、厂主、店老板的剥削压迫。苍溪地下党组织通过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引导工人思想,在学潮、农运的推动下,工人们纷纷起来和剥削者、压迫者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走上革命道路。

(四)配合红军作战,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为迅速扩大苏区做出贡献

自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建立了川陕根据地后,苍溪地下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与苏区党组织紧密联系,汇报工作,联络情况,并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整个战争中,数万地方武装是红军作战的得力助手,数十万运输大军,是前线和后方一体化的血脉。每次重大战斗中,不仅是地方武装,如游击队、赤卫队都要配合打仗,而且全民动员,号召老百姓在关口要隘,修筑工事,布置竹签、陷阱,深入前沿或敌营侦察敌情,鸣锣放枪,广布疑兵。利用复杂的地形,白天隐蔽,夜晚活动,摸岗哨、割电线、架桥梁、除奸细、搞情报,神出鬼没,到处打击骚扰敌人。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后方,还经常参加剿匪,真正体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1933年6月红军进军苍溪,苍溪地方党组织派陈子谦去通江与红军商定:将苟英寨游击队150多人开往庙儿弯73师驻地,整训后又开回苟英寨,准备迎接解放苍溪的战斗。红军也频繁派出部队、交通员去白区与地下党联系,调查白区情况,传播苏区信息,布置工作任务。1933年5月18日,红军266团政委王志凯带领一营指战员去三堆石视察工作,在游击队领导人李庭斌,孟晓川、赵鲁平、陈子谦等陪同下去灌儿山、新庙梁、朝头观等地察看地形,侦察敌情后,又连夜穿过白庙场,返回巴中。游击区的男女老少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军参战,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牵制了几十个民团和罗乃琼、王志远、何德隅等国民党正规部队的部分兵力。

红四方面军进军苍溪时,游击区的农民武装直接配合作战。1933年夏,东河西岸阳牟寺的李子元民团纠合歧坪刘刚、元坝李茨延民团和保安团二大队400余人攻占马梁包。四蛮寨游击队立即派杨朝宗去白庙红军营部报告,红军马上派部队出击。6月24在游击队和红军部队内外夹击下,敌人纷纷夺路逃命,跌崖落水者甚多,很快结束了战斗。从黄猫、高坡南下的第一、二路红军直下池口,扫清马梁包、大草坪残敌之后于7月下旬相继解放王渡、元坝等地,与三堆石、四蛮寨游击队会师。在红军部队经过东溪、石灶、土里、漓江进入歧坪等地时,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接应,游击队往往从敌背后杀出,神出鬼没地给敌以致命打击,配合红军挥师西进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建立和发展地下交通,成为苏区联系“外界”的桥梁

苍溪是川陕苏区赤白交界区域,又是四川省委去川陕苏区的必经之路。反“三路围攻”后,赤区党组织和白区地下党在宋江东西两岸并存,成为赤白区域联系的天然桥梁。1933年6月,根据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指示:沿赤区四周建立秘密交通网,有组织地侦察敌情。这一时期在苍溪共开辟了五条交通线:从苍溪到巴中省委,叫“红色交通东线”;由苍溪经盐亭到成都的称“四川省委秘密交通西线”;从苍溪经宋江到旺苍红军总部叫“赤色水上交通线”(亦可从三堆石、老观场、文昌宫、高坡子、两河口、花庙子到达旺苍坝);特别是由成都、三台、盐亭、南部、阆中经苍溪进入苏区和由重庆、遂宁、盐亭经苍溪进入苏区的交通线异常活跃,形成了阆苍南乃至川北、川东白区地下“交通网”。这批交通站建立起来后,为密切赤白两区域党的关系、侦察敌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33年,党中央派廖承志和罗世文去川陕苏区工作,以及四川省委和三台、南充中心县委为川陕苏区输送的200多名党员和专门人才,都是通过这些交通线护送。苏维埃时期,县、区、乡、村都有专职交通员,捷报传单多是一站传一站,接力传递,而主要文件和情报则由专职交通员接送。县苏维埃交通员李含周为人机智勇敢,利用化妆装扮不同身份,每天跑路均在90多里,情况紧急时,昼夜可走200多里。县苏维埃交通员王开先送信到东溪,得知反动派企图乘乡苏开会时偷袭东溪乡苏代表会的情报,王开先绕道赶到东溪告急,不但保护了100多名代表的安全,还将反动派大部围歼。

(六)开展统战工作,有效地瓦解敌人,扩大了革命基础

通过地下党的统战工作,非常容易地获得了敌人的内部情报,有效地保卫了革命胜利果实。通过内部工作的开展,有效分解了敌人的势力,也壮大了红军队伍。

苍溪初期的农民武装暴动是在敌强我弱、环境极其险恶的情况下发动的,根据革命的实际情况,苍溪地下党组织同时派出罗茂修、罗以兴、陈子谦、陈洪钧、舒宁等重要领导骨干深入各地做统战工作,用打入敌军内部、控制和分化敌军的办法展开斗争。他们有的通过敌营中的亲属、好友、同学等各种关系,做劳苦士兵的思想工作,在提高其阶级觉悟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参加地下党;有的直接打进去开展工作。在党的影响下,新观团总马南卿积极支持革命,积极为地下党员掩护身份,提供吃、住方便,为召开秘密会议提供场所。

1933年6月,苟英寨游击队150多人到庙儿弯参加红军时,马南卿民团中亦有几十人跟着一道参加了红军。王渡团总罗敬三,地下党负责人罗茂修是他的堂兄,苍溪第一届县委负责人罗以兴是他的亲生儿子。地下党在民团内部发展党员,宣传革命道理,先后发展了民团中队长张泽民、李斌等党员,并积极传送敌人内部军事情报,保护了革命胜利果实。

1933年7月6日,在阆中老观武装暴动的同一天,王渡民团中队长李斌和阆中石滩口民团杨子建同时发动起义,奔赴老观,与侯正方起义队伍整编后参加红军。这支队伍共100余人,带来42支步枪,前往苏区的文昌宫参加红军。李斌起义后通过罗敬三的保举,委任共产党员张泽民为中队长,开往王渡场填补防区缺口。这样一些民团内部,包括阆中的老观、石滩,苍溪的三川、王渡等国民党地方武装,都为地下党所影响和控制。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帖君帮

供稿: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