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深切缅怀父亲丁明烈士‖卢枫

作者:卢 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9 19:49:24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切缅怀父亲丁明烈士

卢 枫

9月29日,是亲爱的父亲丁明在朝鲜牺牲的日子。今天,特别怀念自己的父亲丁明和母亲卢吉茵。

我的父亲丁明

丁明,原名曾昭韪,又名仲咸、曾飞,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33年夏初中毕业后,在衡山县坪里正丰小学任教,1934年考入湖南省立长沙高级中学(现湖南省长沙一中)师范科第12班就读。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经常和唐弘仁等同学一起到进步教师黄震(黄雨辰)家中请教做人和革命等问题。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候,父亲与其他进步同学发起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并成为主要负责人。他组织大家阅读进步书籍,宣传民主自由和坚持抗战,反对外来侵略。1935年秋,父亲参加了长沙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青年运动党”领导的“反日大同盟”。北平爆发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后,他推动校学治会联络长沙十余所中学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声援“一二·九”运动。

父亲丁明

1937年9月,父亲从长沙一中毕业,考入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政治系,并很快成为学校抗日救亡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1938年11月,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校学治会常务干事(即主席),并以此身份开展党的工作,用各种形式开展坚持抗战的宣传活动。他组织桂林各大中学校成立桂林学联,并任学联负责人,推动全市学生抗日就亡运动。1939年10月,中共广西大学支部成立,父亲任支部书记。他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形势发展需要,组织党员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他也因此受到敌人监视和跟踪。为保存力量,上级党组织决定让丁明撤离学校,赴延安学习。

1940年11月,父亲经中共南方局介绍,经重庆、西安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5月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先后在英译部和国际部从事英文翻译和国际问题研究。在延安,他与卢吉茵结为伉俪。1946年,我在延安出生,1947年月3月父母便带着我跟随毛主席和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直到1949年3月进驻北京。

母亲卢吉茵与父亲丁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父母也是一样欢欣鼓舞,带着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他们所热爱的工作中。1950年,父母又喜得一子丁小明(父亲牺牲后改为卢明)后,他们比翼双飞,调到外交部筹组的以张闻天为团长的联合国代表团政策研究室工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经过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的五次战役的胜利,至1951年6月初,终于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附近,美国和南朝鲜被迫表示愿意进行停战谈判。父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的一员兼新华社驻朝鲜特派记者,于1951年7月5日,随时任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一起赴朝鲜,在代表团秘书处工作,在乔冠华领导下负责起草发言稿。

代表团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八九月份的朝鲜半岛天气变化无常,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却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有,有的甚至连毛衣都没有。敌人还屡屡制造事端干扰代表团的正常工作。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为研究敌方动态、起草文稿,父亲还是常常工作到深夜。代表团的领导多次劝他注意休息,但为了保证前台谈判有的放矢、占据优势,父亲带病坚持工作,日夜辛勤,积劳成疾。尽管病情很重,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第一次手术后,还跟大家开玩笑说:“同志们对我这样好,到处找医生。以后病好,要更好地为党工作,不淘气调皮了。”

9月23日,父亲病情恶化,代表团和志愿军组织了多次抢救,但因医疗条件简陋,最终抢救无效,不幸于1951年9月29日病逝开城,年仅36岁。

在弥留之际,父亲还使尽仅有的气力,疾呼“毛主席万岁”十余声,在场的众人都深为感动和倍受激励。

中朝代表团在开城日月寺为父亲举行了追悼会。李克农、乔冠华和朝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南日大将,双方谈判代表团全体成员及志愿军团以上干部到会悼念,向遗体告别。安葬时,李克农、南日等亲自扶灵,备极哀荣。为纪念和表彰丁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功绩,在开城善竹风景区为父亲修建了纪念碑,上书“丁明同志永垂不朽”,后移至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城烈士陵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志愿军总部接见了母亲,并嘱咐好好抚育丁明后代,以承父志。李克农同志还致函卢吉茵同志,叙说父亲逝世过程。

父亲的骨灰由母亲护送回北京。1951年11月8日,母亲收到毛泽东主席签发的第00004号“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上面印有“永垂不朽”的红色大字。父亲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内,外交部和新华社联合举行隆重追悼会,巨幅挽联是“丁明同志与战场烈士同垂不朽”。周恩来总理献了花圈。

1951年11月8日丁明烈士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内

我的母亲卢吉茵

我在学校读了魏巍前辈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也爱上了火红的枫叶。为表达继承父亲和无数革命先烈遗志的决心,我征得妈妈同意,把名字改为枫叶的枫。

母亲卢吉茵

父亲牺牲后,母亲于1952年调到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展部工作。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杂志1956年创始人之一,母亲为这本杂志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使这本杂志在宣传我国经济贸易方针政策及巨大成就、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母亲后来含泪回忆:当时父亲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希望他不要去朝鲜。但父亲在史家胡同宿舍走廊深情地拥吻我们后,就毅然随代表团奔赴朝鲜,参加停战谈判。母亲还始终珍藏着父亲1951年在板门店写给她的家书,字里行间仍念念不忘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他写到“我们在斗争中感到祖国的可爱与毛主席的英明与伟大。有了他,我们就一定得到胜利”。父亲让母亲订一份苏联画报,“将来留着给大咪咪和小明课后回家翻阅。”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

虽然我和弟弟没有继承父母的新闻外交事业,但始终牢记我们是革命烈士后代,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我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进修英语,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波兰、芬兰使馆教育处一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外事工作者。弟弟卢明在原西德汉堡丁肇中研究生室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与同事创建了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

1989年,我在教育部国际司工作期间,应朝鲜教育委员会邀请,带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终于来到他为之奋斗和牺牲的地方,在开城烈士陵园给爸爸和多个无名烈士集体墓敬献鲜花,以慰忠魂,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在板门店,时任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委员的朝鲜人民军崔义雄少将向丁明烈士等无数英烈及卢吉茵同志为抗美援朝所作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

1998年卢枫与弟弟卢明携夫人王汉林及女儿卢婷婷来到在朝鲜开城烈士陵园向英雄丁明烈士扫墓

虽然母亲已于1996年去世,但朝鲜教育委员会仍邀请我和弟弟家人访问朝鲜。双方期望毛主席和金日成等老一辈革命家缔造的中朝两国人民友谊世代相传。

2004年,我回到出生地革命圣地延安。2007年9月,又参加了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组织的“延安儿女寻访团”。为发扬延安精神,让世世代代学习革命先烈献身祖国的事迹,我和弟弟向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大学校史纪念馆和延安市文物局捐赠父母的一些珍贵革命文物原件和复印件,并各捐献一千元人民币。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而真正站稳脚跟,是通过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打出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建设时间,发展至今。感谢党中央的关怀,使我有幸健康成长,并有机会为祖国的教育外交事业做些贡献!感谢国家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多年来对离退休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幸福安享晚年!

我深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革命烈士子孙后代与各族人民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承和发扬无数先辈先烈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以此告慰革命先烈前辈,也告慰为保卫新中国牺牲和建设新中国而献身的无数英烈!他们都与战场烈士永垂不朽!

深切缅怀我亲爱的父亲和无数为共和国牺牲的革命先烈前辈,他们的历史功绩永垂不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卢 枫(女,1946年8出生于革命圣地延安。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调研员,目前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

配图:方志四川(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中红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