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抢渡大渡河之十三:故事三则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08 19:40:27 浏览次数: 【字体:

抢渡大渡河之十三

故事三则

打土豪分粮食

红军爱憎分明,十分注意遵守群众纪律,对土豪劣绅则毫不手软。擦罗的民团团长李在杨是个大烟鬼,平时欺压百姓,红军快到时,他迫于红军的威势,投机取巧,搞了些红布、鞭炮、装模作样迎接红军。红军把他捆起来带走了。同时被捆走的还有擦罗军粮转运站站长汤XX。红军将这些粮食除留足三天食用外,剩余全部分给当地贫苦百姓。

在新场的三墩,红军抄了地主汤茂木的家,把他的粮食和衣物分给群众,还杀了他一头猪,叫群众吃,叫群众不要怕。

在新场,红军从西昌那边捉来一个天主教神甫,这个神甫在新场不但有财产,而且还有“公馆”。当地忠实信徒悄悄放走了神甫,红军发现后打着灯笼火把遍山捉拿。因当地都是茅草房,不小心引起了火灾,红军一一作了赔偿,甚至是过一批红军,赔偿群众一次。

在安顺场,红军把赖执中的住宅围着,赖为了转移目标逃走,命人放火把临街面点燃,红军不仅自己救火,还对救火的群众每人发3个钢洋,对受到损失的群众也给予补助,红军没收了设在金花庙内的军粮转运站的粮食,部分分给了群众。

红军在安靖坝抄了民团团总张义和的家,把他的粮食和衣物分给了群众。

在哑垮,红军抄了地主高清云的家,抄出八坛酒、八背腊肉、十二块丝、一大堆钢洋和首饰,又烧了一撮箕地契、借约等。

在海尔洼,红军抄了国民党西昌参事恶霸地主周海如的家,把他的粮仓打开,叫群众去背粮食,还将两家土豪的猪也杀了,分给群众,把周海如也捆走了。

在挖角坝,红军把地主马洪安的粮食、衣物拿来分给群众,同时还没收了另一家大地主山二娘的布匹,分给了群众。

在叶大坪(今双坪村),红军把国民党军粮转运站的粮食拿来分给穷苦群众。

擦罗开仓分粮食

红军沿途对群众加强宣传,传播革命道理,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组织群众斗地主,打土豪,除恶霸,大灭了地主阶级威风,大长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志气。目前在大渡河两岸尚存的标语口号有: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士兵是工农出生,不替军阀打仗,当红军去!”

“川军兄弟们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刘文辉!”

“欢迎川军来当红军!”

“红军优待白军俘虏兵,回家发路费,当红军更欢迎!”

“不替军阀刘文辉打仗,大家当红军去!”

“川军兄弟到红军(中)来,打倒刘文辉,赤化全川!”

“红军是帮助工人农民的军队!”

“白军是帮助土豪劣绅的军队!”

“川军兄弟掉转枪头杀死压迫你们的官长,拖抢过来当红军!”

“红军是(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

“白军是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的!”

“打倒抽收苛捐杂税的刘文辉、刘湘!”

“打倒屠杀工农的刘文辉、刘湘!”

“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反对刘文辉枪杀逃兵!”

“医治川军伤员!”

“优待川军俘虏!”

“红军是干人自己的军队!”

“打土豪、分田地!”

“反对刘文辉的抽丁拉兵!”

“打倒压迫士兵的白军长官!”

“不当白军当红军!”

“取消刘湘的一切苛捐杂税!”

“取消军阀的一切苛捐杂税!”

“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

“拖死中央军!气死云南兵!逼死刘文辉!”

“打富济贫!地权平等!革命成功!人积精华!世界大同!”。

海尔洼开市迎红军

舍生忘死援红军

1935年5月下旬,红军来到大渡河两岸,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处在险山恶水备受反动派压迫剥削的大渡河畔人民带来希望。人民终于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红军为民奋战,人民临危相助。

1935年5月25日,在强渡大渡河的激烈战斗中,77位船工与红军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冒着生命危险驾舟疾进在枪林弹雨和急流之中,胜利地将红一师和干部团载渡过河,其中,刘元清、宋明清、郑金安、姚贵友、石清意、王有论、陈一金、余正论、刘老七9名船工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要追杀帮助红军渡船的船工,很多船工逃进深山,隐姓埋名,流落他乡,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回到安顺场。一连七天,沿途老百姓不仅主动为红军挑水、推磨、做饭、熬药,而且还爬山涉水、不辞辛劳为红军带路,送红军过境。

5月23日,彝族毕摩沙马马海帮助红军带路,使红军顺利翻越拖乌山,经栗子坪、擦罗、新场、过马鞍山,到达安顺场。

5月底,红五军团十五师政治部破坏科科长李胜因腿伤无法行走,留在田湾老乡杨培武家养伤,红军走后一天多,刘家军来了,杨培武请张源清将红军战士李胜背上三道坪,在张家躲了10多天,才又背回杨家,并将其安置在家中屋后方的土洞子里躲了40多天。在杨培武精心护理下,3个月后,李胜身体痊愈,3年后,经杨培武介绍与当地一个名叫伍安秀的姑娘成了家,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改名为伍彭清。

5月27日,红四团急行军到达菩萨岗,遭到川军一个营的阻击,当时年仅25岁的农民苏光先、杨篾匠帮助红军带路作向导,一举歼灭菩萨岗守敌,并乘胜追击占领什月坪,为红军赶往泸定桥赢得了时间。

5月24日晚,红军夜袭占领安顺场,安顺场老乡帮助红军找船,积极为红军提供船的线索,在老乡帮助下,二连在河边找到了一只船。

5月28日,红军战士钟雪辉,行军到田湾什月坪时拉肚子、打摆子、病重掉队,被二十四军捉住,脱光了他的衣服,一位姓刘的老乡赶紧给他送来了衣服,后来,钟又被民团捉住,得到当地几个妇女出来作保,才得以放行,后来被老乡刘太安家收留,在这里养病。

5月27日,红四团来到海尔洼时,青年农民曹体义、张开智组织群众在街上到处贴着标语,沿街摆放开水和食物欢迎红军;5月28日,后续部队又陆续经过这里,越来越多的群众站在街的两旁欢迎红军,不少群众做些吃的东西送给红军,出现了海耳洼群众夹道迎接红军的热闹场面。

红军离开时留下的伤病员交给当地群众照看的红军还有:叶国清、何永太、王炳南、匡有源、黄有根、余天庆、陈僚进、仲雪辉、华兴顺、邓金华、伍国张、赖冯山等十多人,许多收留红军伤病员的人家遭受迫害,但山区人民不怕“通匪”论处、抄家洗劫的危险,与红军战士生死与共,同度艰辛。人民对受伤的红军战士视为亲人,胜过亲人,为了救下这些红军战士,许多老百姓将红军战士收养为子,如红军战士黄有根被张曾氏收养为儿子改名为张有根并在当地安了家。

纳耳坝红军救民水火

红军民族政策工作

红军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主张各民族政治、经济平等,宣传民族自决。大力发动少数民族劳苦大众参加红军。在打土豪分浮财的活动中,不打少数民族地主。中央红军在进入以彝汉为主的凉山地区后,中革军委要求各部队在“行军中应争取少数民族”,把民族工作列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并张贴和宣传以李富春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和以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重申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民族政策,主张民族平等;希望各民族群众切勿听信豪绅地主的欺骗;号召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军阀,自己管理自己;欢迎工农群众报名当红军。

当年的彝族聚居区托乌,有古基、倮伍、罗洪3个家支,他们互不从属,分片统治,攻合无常,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政权性质,俨然三个“独立王国”。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通过托乌彝族聚居区前,党中央负责人在冕宁亲自做彝族上层的统战工作,先后在冕宁、越西两个县城开仓济贫,释放被国民党作为人质扣留的彝族头人。中央红军先遣队进托乌后,总参谋长刘伯承在彝海与古基支头人果基约达按民族习俗歃血结盟,继后,在大桥做彝族各家支的团结工作。劝解彝人内部不要打冤家。帮助成立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红军赈济贫民,不进民房,秋毫无犯的行动,使得少数民族异常高兴,视红军如救星。

在红军战士感召下,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彝族人民拥护:当即有不少彝族青年积极报名参军;不少彝民自愿为红军向导送行;无数彝族群众在红军行进的道路两旁迎送部队。红军的民族政策打通了凉山通道,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

(全文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石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