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抢渡大渡河之五:彝海结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29 19:54:19 浏览次数: 【字体:

抢渡大渡河之五

彝海结盟

1935年5月22日凌晨,红军先遣队从大桥出发,再经额鸡、俄瓦、园包包到俄瓦垭口。这一带是彝汉杂居区,从俄瓦垭口经一碗水、海子边(彝家海子)、北沙村到喇嘛房,属于果基家支彝区。这里山势险要,道路崎岖,树木、野草丛生。红军先头部队刚到喇嘛房,就被手持各种武器的彝民堵住了去路,四面喊声不断,枪声更激烈,并将稍后的工兵连拦截,缴去渡河器材及 枪械,战士被脱得一丝不挂后放回。但无论枪声怎么响,红军战士头不抬,眼观前,一直向前进,模范执行红军总部下达的民族政策。刘伯承、聂荣臻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吹军号命令队伍原地待令。

为顺利通过彝区,当时随红军先遣队的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巡视团主任冯之彬,通过通司(翻译)向彝民们耐心宣传解释,说明红军和国民党军队不同,不是来抢劫和杀害彝民的,只是借道北上,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红军要和彝民联合起来,打倒压迫屠杀彝民的刘家军。

彝海结盟纪念碑(冕宁县文管所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不久,彝族沽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派精通汉语的当家娃子沙马尔答与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工作团长萧华谈判,沙马尔答到红军那里探听情况并见红军的确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与见 了彝民就杀就抢的川军截然不同,因此对红军的宣传深信不疑。红军请地方的管事人去谈判,果基约达即前往喇嘛房江家店子,由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萧华、副部长冯文彬带到彝海边与刘伯承相见。

5月22日下午,彝族沽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与红军司令员刘伯承诚挚交谈,刘伯承向他重申红军北上的宗旨,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双方经过谈判后达成共识,讲和不打,果基约达提出要与刘伯承结义为弟兄,刘伯承司令员欣然同意,并按彝民传统习惯,在彝家海子杀鸡饮血酒,结为兄弟。这就是传为历史佳话的彝海结盟。

西昌市彝海结盟塑像(胡小平 摄,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当晚,红军先遣队返驻大桥,果基约达亦一同前往,以示诚意。红军送果基约达一面书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和部分枪支。

5月23日拂晓,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从大桥镇出发,沿途受到彝民笑脸相迎,果基约达随红军到喇嘛房,向刘聂首长告别,并派娃子沙马尔各、沙马马黑、果基达子,果基特达作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一路经峨瓦、彝海、喇嘛房、拖乌、鲁坎、越菩萨岗,于傍晚到达越西地界筲箕湾。红军在这里埋锅造饭,露天宿营。

5月24日清晨,云雾未散,红军继续赶路,中午到达擦罗,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

彝海浩盟为中央红军大队顺利通过彝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是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石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