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读典籍 增智慧 强自信——观《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有感

作者:徐敬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20 17:12:26 浏览次数: 【字体:

读典籍 增智慧 强自信

——观《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有感

徐敬国

2月4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典籍里的中国》栏目,甄选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被誉为“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进行解读。节目以“戏剧+影视化”和穿越历史、古今对话的形式,以《越绝书》为主题,依托曾对《越绝书》有深刻研究和理解的明代方志大家杨慎的视觉,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和艺术家生动的表演,回溯《越绝书》所记载的吴越争霸历史故事和所承载的积弱图强、仁义民本等优秀文化内涵,传播典籍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也带领观众进一步认识了作为中华特有文化之一的地方志的重要意义。

节目主要由杨慎为观众解读《越绝书》。说起杨慎,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著名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及其脍炙人口、风靡大江南北的片头曲,片头曲的歌词即为杨慎的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也是源于一部史志典籍,即《三国志》。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蜀汉及西晋著名史学家。自幼刻苦好学,聪明机敏,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对《尚书》《左传》《史记》《汉书》等钻研尤精,所写文章以富丽著称。陈寿曾出任蜀汉官员,其时宦官黄皓专横弄权,所有大臣都曲意逢迎,陈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蜀汉灭亡后,因其才华横溢,获西晋选用,担任巴西郡中正,撰写《益部耆旧传》十篇,得到晋武帝嘉奖,因此被授予著作郎一职。太康元年(280年),48岁的陈寿开始编撰《三国志》,十年磨一剑,约在太康十年(289年)完成了这部著作。《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争霸风云变幻的纪传体断代史,共65卷,近37万字,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三国志》学术价值颇高,史学界将其与《史记》《汉书》《后汉书》相提并论,合称“前四史”。《三国志》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如诸葛亮的《草庐对》《出师表》以及华佗杰出的医术,三顾茅庐、赤壁大战、六出祁山等重要事件,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等重要人物的事迹。其中的史实传奇色彩浓厚,三国史事不断发轫,逐渐演变为野史传说,又融入百戏,依托“说话”技艺在民间得到盛传,被历代民间说书艺人不断演绎,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以史实和民间传说为基础,加工写成家喻户晓的《三国志演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座谈中也曾提到许多三国名典。例如,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出自诸葛亮《诫子书》;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出自《三国志•蜀书》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出自《三国志•吴书》;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出自《三国志•魏书》。

成都市武侯区得名于区域内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最负盛名的蜀汉英雄纪念地、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武侯区历来重视三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将成都武侯祠打造成为廉洁文化基地。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立足于解读《华阳国志》《三国志》等典籍,深入挖掘和弘扬三国文化,从全面介绍武侯祠历史、三国人物传记、三国遗迹遗存、三国相关诗词等方面出发,编纂出版地情书《e阅武侯•三国篇》等书籍;撰写三国文化文章,并在“方志武侯”公众号中推送,得到读者喜爱,其中关于诸葛亮的勤政廉洁、严以律己、诫子家书以及治汉兴蜀之策、军事发明等推文尤受读者关注。

进入新时代,更好地解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地方志工作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典籍里的中国》栏目这种戏剧、影视、穿越对话等相结合的创新解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启发和借鉴。作为地方志工作者,在记录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创新利用信息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蕴含其中的为人之本、做事之根、治世之道等精髓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敬国(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