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东郊之声(一):东郊的雏形与渴求

作者: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09 14:40:15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东郊之声(一)

东郊的雏形与渴求

口述/杨传球 整理/那青青

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

访谈地点:成都市成华区亚光路高老庄茶庄

口述人:杨传球

访谈者:罗 兰 任 巧 那青青

整理者:那青青

口述人简介

杨传球,1943年10月生,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原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784厂。先后担任宣传部干事、工会宣传干事、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厂销售公司广告科长,公关室主任。2003年10月退休。

2020年7月22日,杨传球接受成都市成华区志办访谈

1953年,中央决定建设成都东郊工业基地,计划在东郊建“四厂两校”,这也是东郊的雏形,后来又在此基础上陆续新建其他企业。

“四厂”指的是784厂(107信箱、锦江电机厂)、715厂(82信箱、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9厂(69信箱、新兴仪器厂)、773厂(106信箱、红光电子管厂)。784厂是总机厂,直属第四机械部(后来改名为电子工业部),是甲级保密单位。其他3个是电子元件厂,也都是四机部直属厂(719厂后来划归七机部),是乙级保密单位。一个现代化的电子工业基地在东郊初步形成。

1958年,苏联专家援建锦江电机厂(784厂)与中方专家合影(成华区政协供图)

“两校”是指“大成电”和“小成电”,当时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基本都按需分配到全国各大电子企业和研究所,成都“四厂”也是吸收两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大成电”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当时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我们厂很多工程师、技术人员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小成电”是中专学校,叫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1970年停办了,原址划归7号信箱(在现在万科·金域蓝湾这一块)。当时国家很缺知识分子,大学生很少,我们厂里的技术人员大概有一半都是中专生(有些甚至是高中生)学历,连厂里“四大金刚”之一的设计所所长袁根培,都只有中专学历。

1954年,我们厂正式开始筹建,当时东郊一带全是荒地、乱葬岗、烂水坑、田坝,筹备工作组都只能住在城里的招待所,在西东大街24号、上东大街98号、中东大街100号等处均住过,随着人员不断增加,青石桥、状元街等地的旅馆也被租用来作为筹备处用过。1955年春天后,82信箱一街坊的首批3栋宿舍楼建成(即现在华联商厦大楼左边那个位置),东郊几个厂的筹备人员才有了住处。当时分给我们厂筹备组1个单元,作为办公场所。其他几个厂的领导班子暂时也都先住在那里,直到各厂的宿舍相继建好才陆续搬出来。

1955年,厂里开始向社会招工。招工对象主要是复员转业军人、初高中毕业生(也有一定的小学毕业生)、有一定文化的青年农民,招来的人员会先安排到老厂去培训、实习,主要是在南京、重庆等老工业基地的工厂。重庆离成都近,所以送去培训的学徒工最多。当时为了保密,我们招工的同志只说自己是某某信箱的,农村的娃娃就很奇怪,就问啥子“信箱”那么大,人都住得下?还有人问,你们是制造信箱的?信箱好简单,我们村的木匠都能做,还要我们这些初中生吗?出于保密要求,也不能给他们透露太多,就跟他们解释说厂名叫信箱,不是造信箱的厂。刚刚解放,农村还很落后封闭,这些初中学生对外面的事情知道得很少,不少娃娃就这么进厂当上了工人。

招来的学生被统一送到重庆一个电工厂。这些学生都是苦出身,普遍都很穷,才进厂的时候都穿得很破旧。有个娃娃临走时,他妈妈把他爸爸最好的长衫给他穿上了,他当时个子还没有长高,长衫穿在身上就显得很长,袖口也不像工作服能够扎紧,在车间工作非常不方便。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能把下摆系在腰上,袖子挽到手臂,直到发了工资才去买了一套中山装换上。当时学徒的月工资是19元5角5分,这对才进工厂的农民孩子来说,是非常大一笔数目了,他们拿到工资后,给自己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剩下的钱都寄回家了。1958年784厂正式投产后,这些学徒也算出师了,就被统一接回成都,分配到各个车间担任技术工人,有些人还带上徒弟,当上了师傅。

我是1965年从四川美术学院(原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784厂的,宣读分配名单的情况到现在都还印象深刻,当老师说:“中央驻成都地区直属保密单位784厂名额一个,杨传球。”我当时很惊讶,也觉得很神秘。

刚进厂把我分配在设计所制图室工作,负责写铭牌和描图。在没有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年代,工程设计人员制作工程图纸,需先画草图、再描底图,最后晒蓝图,厂里有个车间就是专门制作铭牌、印刷和晒图的,晒好之后的蓝图才分给车间工人手上作为加工用图,原图和描图存档。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才起步,开始用的是苏联提供的技术图纸。苏联专家撤走后,我们要把这些图纸进行消化,然后转换成中文,还要做一些技术修改,最后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在设计所工作几个月后,党委宣传部就将我调了过去,主要负责工厂的宣传、为厂报画插图、写稿子,还要负责出宣传栏、画宣传画、写大标语、管理宣传队等工作。1969年,我到生产车间工作,直到1972年才调到工会工作。和工人一起工作生活了3年,让我真正感受到,要了解一个工厂,只在机关待着是不行的,必须要到车间去。只有了解工人,才能了解工厂……

第一任厂长郭克就会经常下到车间跟工人打交道。郭克是从部队下来的地师级干部,文化水平虽不算高,但特别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他特别尊重技术人才,对工程师、大学生非常亲切和蔼,他最看重的几个技术管理人才,被他称为“四大金刚”,那可是他的宝贝,每有大事都要向他们请教,对他们那真比对自己的亲娘老子还恭敬。对技术工人他也很重视,厂里的五级工及以上的工人名字,他都记在本子上,这些技术工人在哪个车间、多大岁数,他都清楚。每次见了面,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友善,但对中层干部就严厉得多了。

为培养技术工人,工厂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因陋就简办起半工半读学校,将招进来的初中毕业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毕业后直接分到车间做技术工人。1970年撤销了半工半读学校后,又开办起职工夜校,夜校利用的是子弟校的教室晚上授课。后来又办起了职工大学,上世纪90年代初在建设南新路上专门修建起一个职工教育中心,培养了很多工厂需要的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撑起工厂生产发展半边天,1988年,784厂被授予了“四川省先进企业称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