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张楚锡 ‖ 兴水之问 造福之行(上)

作者:张楚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10 11:04:58 浏览次数: 【字体:

兴水之问 造福之行(上)

张楚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作的一首说理诗《观书有感》的金句,以景喻理,告诉人们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求新求异,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但是,这里引用朱熹的名句,恰恰就想取其写景之妙,追忆上世纪60至80年代四川三台人“深山问渠,兴水造福”的那一幕幕精彩而又感人的片段。

古水之问  体悟之行

水,来自大自然,又回归大自然,是世间万物生命之滋养,生存之保障。一个民族,因有水而生生不息,因缺水而日渐衰落,直至灭亡;一个地方,因有水而繁荣昌盛,因缺水而民生凋敝,甚至消失。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大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13年持之以恒,终于完成治水大业。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为治岷江水患、造福成都平原而组织修建的,集防洪、灌溉、航运为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历经2250多年,它依然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增强了引水灌溉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

人民渠,原名官渠堰,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实施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素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称,从1953年开始修建第一期,至1974年共修建工程七期。七期工程主干渠长183公里,经德阳、中江入三台,渠道线路蜿蜒于凯江、沱江之间的山区,工程异常艰巨。

三台人民秉承先贤的治水精神,踏着铿锵的兴水步伐,斗志昂扬的参与了人民渠六期、七期工程建设。

旱情之问  筑梦之行

三台,地处四川中部偏北丘陵,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境内虽有涪江、凯江、郪江、梓江及百余条溪流小河,但水资源仍显不足,且属于“十年九旱”老旱区,1964年出现少见之秋旱,1966年发生春大旱,1968年冬旱春旱连伏旱,空前的水危机,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更使人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靠天吃饭的窘境,让这里的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四川三台绿色发展 打造幸福水环境(三台县水务局供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三台人构筑着“兴水造福”的宏大梦想。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三台人开启了筑梦水利的艰难征程。50年代前期,兴修了一批小塘小堰;中后期又发动群众修社会主义大塘,建起了一批小型水库;60年代兴修了红旗堰中型水库和大旗山电灌站、新胜电灌站;紧接着又组织民工几万人参与人民渠六期引水工程“百里渠”修建;70年代开始修建团结水库。一步接一步的兴水筑梦,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但是,由于水利设施落后,积蓄水量较少,很难满足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所需,水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美丽的三台县鲁班水库(图片来源:三台文旅)

三台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实情,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踏勘、规划,构筑三台的兴水之策。

方案之一:南水北调,从绵阳铁路桥引涪江水到三台,但工程涉及不少军工单位需要搬迁,且控灌面积小,没法实施。

方案之二:在县境慕禹乡修建水轮泵站满提满灌,但从涪江取水,水位很低,尤其是到了用水高峰期水源不足,而且几级提灌困难很大,得不偿失。

方案之三:参加四川省水利建设总体布局,修建人民渠引岷江水,解决三台“西北路片区”“南路片区”所需,修建武引工程引涪江上游武都水库的水,解决“东北路片区”所需。

千里岷江水引入鲁班水库(图片来源:人民渠口述历史记录)

经反复论证、比较,三台基本形成了以“长藤结瓜,引蓄结合”为核心的第三方案,作为全县兴水造福的治本之策。

深山之问  艰辛之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渠六、七期工程相继开建,至八九十年代,完全竣工投入使用,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特殊时期。

鲁班水库大坝老照片(图片来源:三台文旅)

三台地下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作为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财政十分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台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上“百里渠”(人民渠六期工程),修“德阳”(人民渠七期工程德阳段),战“中江”(人民渠七期工程中江段),建“团结”(团结水库)、建“鲁班”(鲁班水库及其配套工程),成千上万的建渠大军,最多时达十万之众,转战德阳、中江、安县及县境内等工地,前前后后奋战二十个春秋,终于把岷江水引到了梓州大地。其艰其难,天地可证。参战人员自带口粮和劳动工具,背井离乡,安营扎寨,或住牛棚猪舍,或搭简易工篷,吃的是玉米红苕,用盐巴豆豉咸菜下饭。冒严寒雪霜,斗酷暑风雨;日被荆棘挂刺,夜遭蚊虫叮咬。任务艰巨,工具简单,技术落后,大量人工作业,缺乏机械设备。挑撮箕扁担,拿钢钎二锤,打錾子,抬石头,拉架车,钻隧洞。手脚打起泡,肩臂磨破皮,腰酸背痛,脚粑手软,轻伤不下火线,病了稍好即来。战天斗地,场面火热,劳动号子声,开山放炮声,声震山谷,此起彼伏。

惊险之问  勇士之行

关键看忠勇,艰险显身手,时势造英雄。古梓州,今三台,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和这方土地,孕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忠烈义勇,披肝沥胆,勇往直前。在人民渠六期、七期及团结水库、鲁班水库建设中,在一桩桩急难险重的大事面前,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三台儿女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展现了高尚的价值追求和鲜明的时代风采。

鲁班水库建设场景(图片来源:三台文旅)

“大战白马关”。1971年1月12日,一支由三台县观桥乡一千余名民工组成的施工队伍,开赴著名的三国历史遗址——白马关,展开白马关铁涵、公路桥、四号渡槽工程建设。这是人民渠七期工程主干渠上三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技术性强,施工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且遇隆冬下雪,天寒地冻。为确保拆卸临时在铁路上架设的军工桥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宝成铁路火车运行安全,经国务院批准,中断宝成铁路行车3小时。经全体指挥及施工人员顽强拼搏和奋力激战,只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拆卸任务,重新铺好了碎石,安好了铁轨,使宝成铁路火车通行时间提前半小时,火车上的机务人员向参建人员行礼致敬,场面十分感人。

鲁班水库建设场景(图片来源:三台文旅)

冲进火海。1971年初春,三台承担的扩建德阳灌溉渠走向鲁班水库的白马关渠道工程,如火如荼。石安团新德营承担白马关工区明渠改线任务,工程挖方大,施工时间紧,需用炸药多。民工陈天仁(时仅23岁)新学土制硝铵炸药,为抢在天下雨前备够炸药,2月19日上午炒一锅,下午炒三锅,晚上7点放置保管室,8点左右,炸药温度升高引起箩篼自燃起火。石安团新德营教导员、乡小学校长、共产党员李学超嗅到炸药烟味,转身一看,营部保管室已冒浓烟,他临危不惧,指挥民工及当地住户迅速疏散,带头冲进保管室内往外搬运炸药,在他带领下,何金利、赵子良等16名勇士冲进火海抢险,在爆炸中光荣牺牲。

鲁班水库大坝建设工地(图片来自网络)

架车似穿梭,鲜血洒工地。鲁班水库修筑主坝所需50万方特坚条石,要从四面八方运送而来。为使石料比较快速地运到主坝工地,专门修筑了20余条架子车路,每天拉运石料的如车水马龙,路窄、坡陡、弯急,翻车、撞车、垮架时有发生。安居团观桥营民工羊衍见拉架车为主坝运石料,在四号桥转弯处翻车,条石从他腹部滚过,当场英勇牺牲。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张楚锡,四川三台人,1965年生,机关公务员,《中国乡村》杂志签约作家,在历史文化中寻找兴趣,在诗词歌赋中寻找快乐,在天地山水中寻找灵感,在人文情怀中寻找感悟。我言我心,真言真心,尽言尽心。用情抒情,融情动情,真情倾情。有数百篇作品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发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楚锡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