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南充西河石桥‖杨春林

作者:杨春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8 15:17:14 浏览次数: 【字体:

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南充西河石桥

杨春林

历史往往定格于神奇的瞬间:因一人、一事、一物而永恒。南充西河石桥,本是川北大地上籍籍无名的古桥群落中的一例,因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抗战烽火岁月邂逅它、考察它、记录它,从而与一部反映祖国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不朽巨著——梁著《中国建筑史》产生命运的契合,被收录于该书资料卷《西南建筑图录》,名垂后世。

如今的西河桥(图片来源:南充晚报)

据地方文史研究者考证,1940年1月4日下午,风尘仆仆的梁思成先生一行三人,在难得的冬日阳光下,实地调查记录了西河石桥:“南充县(今属顺庆区)西桥,又名广恩桥,在县治西门外里许。东西七孔皆半圆券。券之净跨约十一公尺,桥面宽九公尺余;规制宏巨,巍然壮观。”查此桥初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距今约800年),历史上几经建成又几经毁圮;其间明代大学士陈以勤复建过一次。今桥于清嘉庆十四年建,历经几次维修、改建,外貌已有改变,但主体留存。

1940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和同事来到南充,对西桥进行了考古测绘(左起:陈明达、梁思成、莫宗江)

现在的老西河桥(图片来源:南充晚报)

梁思成、林徽因于1928年夏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国,受聘担任东北大学建筑学教授,并创建了该校建筑系。那时,日本军国主义觊觎我国东北已久,步步进逼,不断加紧侵略步伐,东北局势日趋严峻复杂。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梁思成、林徽因带领东北大学建筑系师生开展了一系列野外古建筑调查。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他们隐隐感觉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恐怕是不可避免了,一定要赶在之前,把祖国灿烂宝贵的古建筑遗存通过野外调查记录下来。他们开始与战争赛跑。从这时起,直到1940年2月结束川康古建筑调查,梁思成、林徽因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耗时十余年,历尽千辛万苦,辗转于全国各地,对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实物进行现场调查测绘,同时记录、搜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

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

他们首先踏足东北,继而北平。由于北平建都历史悠久,城区、郊区古建筑分布十分密集。其时,梁、林已从东北回到北平工作与生活,受聘于民间性质的中国营造学社,专职进行古建筑调查研究,这是他们一心向往的,北平古建筑调查自然成了优先选项,重中之重。此外,他们还到过冀、鲁、晋、陕、蒙、滇、川、康等国内15省220多个县;足迹所至,调查了近三千处古建筑实例,形成浩繁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做成了前无古人的事情。这既是中国古建筑调查的丰硕成果,更是一部皇皇巨著不可或缺的宝贵基础资料。其中,历时近半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创性的,发现了西南地区大量古建筑实物,记录整理了丰富资料;其中某些方面比如汉阙、崖墓、摩崖石刻(如大足石刻),填补了我国其他地域所缺。南充西河石桥幸运之至,成为他们川康调查35县近730处实物之一。这一切,与梁思成一个久已抱定、日益强烈的宏愿有关,那就是写一部《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情理上讲,中国也有五千年人居史、建筑史、建筑文化史。可是,在梁、林那个时代,国破山河在,家国苦难深,列强环伺,日寇入侵,中国正处于分崩离析、风雨飘摇之中。国家、民族、人民的生存尚且成了大问题,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更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情!

梁思成先生1901年出生在日本,少儿时代在东瀛生活11年;青年时期负笈海外,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专业;林徽因与梁思成共赴美国求学,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改学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浸润,有着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梁、林二位先生,又接受了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熏陶和建筑、艺术方面的专业训练,更加坚定了“《中国建筑史》一定要由中国人来写(梁思成语)”的执念,久而郁结于心,成为必欲实现的笃定人生追求。

梁思成与林徽因

日本近代建筑学奠基人伊东忠太,致力于研究中国建筑,多次来中国北方实地考察古建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伊东忠太随后进入紫禁城进行古建筑测绘调查;以后日本人与欧洲人联合,又对中国古建筑展开大规模调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著名学者王军先生在梁思成著《中国建筑艺术》一书“序言”中说:“这一场学术竞赛,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中国学者,梁思成的学术研究带有鲜明的反侵略色彩。”

伊东忠太还研究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在此基础上,于1925年出版了《中国建筑史》;在“七七事变”即将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他的《中国建筑史》在中国印行中文版。伊东忠太不属于军国主义分子,作为学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专业态度,但他看问题的眼光,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的水准,对待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情,不可能与中国人相同。比如他在《中国建筑史》第一章第一节开宗明义写到:“中国之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中,究居何等位置耶?若将世界古今之建筑,大别之为东西二派,当然属于东洋建筑”。在他看来,中国建筑不过是东洋建筑的一条支系,显然属于无稽之谈。

伊东忠太作为一名亚洲人,对于欧美学术界的无知与狂妄,也是有所感触的。他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说:“前英国法古孙著有《印度及东洋建筑史》,其中一段话如下:‘中国无哲学,无文学,无艺术,建筑中无艺术之价值,只可视为工业耳。此种工业极低级而不合理,类于儿戏’。”从上述引文可看出,当时欧美列强及其知识界对中国是多么无知,多么蔑视。

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将历史年代下限划定于中国南北朝,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南北朝以后的建筑,日本不但有了,而且保存的实物超过中国,所以他在《中国建筑史》中不提南北朝以后的中国建筑。中国人自己写建筑史,难道可以这样割断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吗?

当然不能!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人再次“放眼看世界”时,商务印书馆重新影印了一批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学术名著,其中就有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通过两部《中国建筑史》比较阅读,我们更感到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体例之完备,涵盖之久远,调查之深入,引证之丰富,研究之精细,尹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与之相比,梁著是泰山,伊著只是一抔黄土。

梁思成手稿

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梁思成先生怎么看待伊著《中国建筑史》(中文译本约17万字,资料有限,附图很少),但我们的确看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在营造学社同仁们帮助下,无惧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克服重病的长期折磨,冒着敌机轰炸、土匪杀人抢劫的危险,克服无法形容的经济与物资困难,终于在四川李庄,在抗战胜利即将到来的1944年10月,完成了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大厦奠定了建筑学方面宏伟而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建筑史以完整体系呈现于世界学术界,再也无人敢于无视或鄙薄中国灿烂辉煌的建筑及文化。

梁思成手稿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写成后,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极其落后,书中大量照片、手绘古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图表、复杂结构及建筑构件细部图、密密麻麻的中英文对照说明文字,这部划时代著作没能马上出版。抗战胜利后营造学社北归不久,1946年11月,梁思成先生受美国著名大学邀请赴美讲学,后来又代表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工作。当他辗转于美国大学及学术团体时,多次将《中国建筑史》核心内容在各处交流介绍,受到美国学界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楼庆西教授在新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总序”中说:“1946年梁思成应邀去美国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第一次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博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敬佩与赞扬。”

梁思成手稿

世界著名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说,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史宗师。”

梁思成先生在美国期间,恰逢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周年。鉴于他杰出的学术成就,该校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校长亲自宣读赞词:“文学博士梁思成:一个创造性的建筑师,暨建筑史的讲授者,在中国建筑史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开创者,也是恢复、保护他本国建筑遗存的带头人。”

梁思成手稿

对于这些崇高的赞誉,梁思成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在西方世界,与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一样赢得了认可与尊重。

梁思成手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梁思成先生在不同场合说过:在《中国建筑史》编写过程中,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三人给予他极大的帮助;林徽因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该书第六章)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也就是说,林徽因先生从组织资料到执笔撰写,完成了该书重点篇章之一的五代、宋、辽、金建筑史部分;她还对全书进行了统稿、审稿和补充润色。这是多么艰巨的工作任务,联想到她已卧病5年,身体极度衰弱,担负这样繁重的工作,需要多么顽强的超人的意志力啊!今天,当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时候,感觉第六章与全书在体例、风格、专业知识、学术造诣方面,宛若一体,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由此足见林徽因先生多么深厚的学养与功底!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图片来源:中国考古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春林(生于新旧社会交替之时,“老三届”知青磨砺筋骨,短时工人经历弥足珍贵,偶逢机遇跻身公务人员,改革开放圆了大学梦,残阳余晖仍研学不辍,尤喜地方文史掌故。常寄情山水,偶有笔耕成果)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