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飞龙桥边三瓦窑‖郑光福

作者:郑光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16 17:38:11 浏览次数: 【字体:

飞龙桥边三瓦窑

郑光福

20世纪80年代的成都东南郊,即从九眼桥乘舟顺水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一新桥处,桥畔有一场,熟悉成都风土人情的长者,都知这小小场镇名叫“三瓦窑”。

三瓦窑地铁站(图片来源:成都方志)

“三瓦窑”名,是明末清初时,该地有陈、彭、罗三姓分别在飞龙古桥筑窑烧砖瓦而得名。

当时,成都、华阳两县,一个县衙门设在上游成都城,一个设在下游中兴镇(华阳县曾始建成都,后迁中兴场,即华阳镇)。明末战乱后,两县都需砖瓦用于建设。上述三家选定这个地方设窑址,可首尾兼顾,加之河水利于行舟,水运方便,两县购砖者络绎不绝,因而“三瓦窑”名噪一时。

三瓦窑(图片来源:人民融媒体)

由于“三瓦窑”烧砖瓦出名,压倒了周围三处古迹。其一处是早年建于明代的飞龙桥,也称永安桥,俗称高河坎。为何一桥三名?这里有个传闻:建桥时,官员出面,民众集资,当一座横跨东西两岸的桥落成时,恰是日落之时,县令踩桥取名,他见彩虹一弯似飞龙,自己心里也想着将来前途似龙一样飞腾,口中念道:“飞龙桥也!”定名不久的一个夏天,桥被大水冲垮。以后又集资修好,这次不敢再以“飞龙”定名,因百姓都说桥“飞”了,于是又定名“永安桥”。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桥的弧形太大,全成都第一,便俗称为“高河坎”。其实,不管怎么称呼,位置恰在水流弯拐处,稍有涨水容易垮塌。1981年7月14日,大水冲来,这座号称“永安”的高拱石桥被冲毁。如今,新建的一座桥又横跨东西两岸。

古迹之二是上游处的“古桂溪寺”,这是至今可见到的嘉庆年间维修的分山门大殿、厢房等建筑。相传,这里桂花庄多开红桂花,香透成都城。早在唐代,女诗人薛涛便看准此地,并从上游百花潭移居这一带。这里还流传“月中桂花老人到此显圣”等优美传说。

其三是薛涛坟、井。该处薛涛坟、井,是当年薛涛死后葬身的真实地方。枇杷巷旁有古井,是女诗人薛涛当年常用水制笺、浣衣的古井。可惜“文革”中薛涛坟遭破坏,井也被圈进四川大学校园内的学生食堂。1980年,笔者参加成都市区文物普查,了解到还是建设者们知晓薛涛其人其事其后,他们自觉保护这口真井的的。今已不存,大致在今川大校门口处。薛涛坟很大,在今望江公园大门百余米处,“文革”中,川大八·二六红卫兵武斗时死了十余名“战士”,他们竟将薛涛坟挖开,将八·二六武斗死的红卫兵战士埋在此处,占据了薛涛墓地。普查文物时,笔者还见到倒下的约十米高的“八·二六烈士之墓”碑。

20世纪80年代,人们到“三瓦窑”还能看见一座尚存的老窑。笔者参加考古工作时,桂溪乡文化站站长陈昌友说,前四五年,生产队还用它烧出了好砖瓦呢。

改造后的三瓦窑(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三瓦窑从明末清初就自然形成集市。场镇有一条街有一里多长,两边有七条小巷,住有居民一千五百一十二户。当时有名的“农民诗人”钟朝康就住这条老街上,他的诗集《一个人的阡阡陌陌》在诗界很有影响。镇上还有一条耗资数十万元修成的“天沟”,其实就是农业学大寨时桂溪公社建的提灌站过水用的天河。其水可由上游几里许提水流到全乡高田处,解决数万亩良田用水。钟朝康的诗有“河从天上来!”之句,很有战天斗地的气势。那时场上除有四五层高的百货、商业、中学等大楼外,还有金牛农具厂、成都华西味精厂、成都金牛砂轮厂、成都丝织厂等单位。每到二、五、八赶场天,这里热闹非凡,是人们郊游的好地方。

如今,三瓦窑仅名存而已,这里已是大都市的一角,十分热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光福(成都市文广旅游局退休干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