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冯玉祥乐山募捐记‖张树林

作者:张树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27 16:02:09 浏览次数: 【字体:

冯玉祥乐山募捐记

张树林

献金运动缘起

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政府财力已近破产,民族抗战十分艰难。1943年10月14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在重庆成立了“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自任总会长,卖字献金,四处演讲,鼓励国民募捐救国,为前线将士募集慰劳资金,激励广大民众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

冯玉祥说,起初我看到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实在可怜,加上军政两部成天都在那里嚷着“没钱没钱”,促使发起了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冯将军身先士卒,带头“卖字献金”。他说,我自己卖字献金,写一副对子多少钱,写一个横扁多少钱,写四扇屏多少钱,价钱定出以后,来找我写字的人很多。原则就是“有钱人多收,贫穷人少收,学生乞字一律收费五角”。所作字画内容,往往都和抗战有关。本来我希望写一副对子给我50元,结果有送200元的、400元的。后来,看到很有成效,于是我就开始四处演讲,讲一次话有捐1万元的,有捐2万元的,还有按月捐3000元、5000元的。

冯玉祥从1943年11月至1945年2月,先后两次巡行四川各地。第一次巡行,1943年11月8日从重庆出发,经自贡、威远、荣县、五通桥,牛华、乐山、夹江、眉山、彭山、新津、双流、成都,于1944年1月18日返重庆,历时两个多月,共募集了2000多万元。回到重庆稍作休息,第二次在1944年又周游了川南10余县,至1945年2月。冯玉祥一路走,一路宣传抗日,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他把各地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参加献金运动的种种表现,写成14封公开信,到处散发,以扩大宣传。

本文着重介绍冯玉祥在五通桥、牛华溪、乐山开展献金运动的情况。

五通桥献金活动

1943年11月18日,冯玉祥一行(包括他的公子及侍从副官)在荣县募捐后,乘坐军用大卡车,沿内乐(内江至乐山)公路,来到素以盐业著称的五通桥,学生和各界人士聚集列队欢迎。冯玉祥到达后,民众发出热烈欢呼声。

1944年11月19日上午9时,五通桥各界民众和通材中学的师生齐集五通桥公园(今四望关广场)。当时天气寒冷,冯玉祥着装朴素,身穿蓝布齐膝袄和棉裤,裤脚用布捆着,穿双布底鞋,在区长龙则灵的陪同下,来到五通桥公园内的中山堂。中山堂没有讲台,只是在会场中间安放了一张长方形会议桌,桌子周围有十几把靠背木椅,听演讲的人没有座位,全都站立在会场的四周。

当冯玉祥步入会场时,能看清楚他的人很少,热情的听众人头涌动,争相目睹冯玉祥将军的风采,一时会场内久久不能安静下来。冯玉祥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主动站到座椅上说:“大家是想看看咱吧!”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会场上所有听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接着,开始演讲,全场鸦雀无声。

冯玉祥慷慨激昂地讲道:“同胞们,倭寇说三个星期即可灭亡中国。现在,中日战争已经六年多了,我们还在自己的国土上生存着!这是我们前方几百万将士同敌人拼死战斗的结果!可是,我们的前方将士,还穿着草鞋,有的还赤着双脚,扛着单发步枪,同凶恶的日本鬼子拼杀。我们的将士,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我们的将士受伤后得不到医治而死亡的不计其数!在长江两岸的战场上,我们的将士在淫雨季节里没有雨衣,只能穿着湿衣服坚守在战壕里!”说到此处,冯玉祥已声音哽咽,老泪横流:“同胞们,我发起节约献金运动,完全是出于本人的良心,是受前方将士精神的鼓舞。同胞们,让我们都拿出自己的良心吧!今天,无论老少男女,都要立个新的志向,下个新的决心,那就是:不把倭寇赶出中国决不罢休!”他还饱含激情地讲了令尹子文毁家纾难、弦高犒师等爱国故事。冯玉祥的声音粗犷有力,演讲深入人心,令在场各界民众热泪盈眶,非常振奋,大家踊跃献金。

冯玉祥的讲话长达两个多小时,自始至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冯玉祥说,他当兵不久,就想将来当一个带1万人部队的军官,同时考虑到1万人部队的军官喊口令,也要让1万人都能听到,于是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到旷野里去练习喊口令,如是坚持了一年多时间,终于练就了一副好嗓门,声如洪钟,印证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

在五通桥的献金运动中,有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当时,盐务局一位女职员董宝琳捐献金耳坠一对、金戒指一个。她的丈夫因肺病去世,遗下五子又死去两个,现在由她工作来供养三个儿子上学。这些金饰品为结婚物证,一直舍不得变卖,现愿意捐献救国,她一边说一边掉眼泪。冯玉祥不肯收,让她卖了金饰养活家里的孩子。但董宝琳坚决不肯收回,她说:“愿意叫孩子知道,国家比他们要紧,若是国家不好,不论他们吃得多好,穿得多好,都是没有用的。”冯玉祥只好郑重地为国家受纳。为表彰这位爱国者,他特题写了一首诗《赠董女士》送她:“董女士,明大义,她的先生是行医。前年害病早死去,留下五子一寡妻。五子又死二,境遇极惨凄,自己作事情,维持实不易。她也来献金,耳环金戒指,告以留着用,给儿买衣食。她说戒指上,丈夫有名字。只要献国家,不忍作别的。模范好妇女,爱国实无比。”

冯玉祥来到朝峨寺,朝峨寺的方丈演怀和尚,对救国献金一事很为淡然,却向冯将军求字。冯玉祥笑了笑说:“可以,但我冯玉祥来五通桥的目的,你是知道的。”演怀连忙恭恭敬敬地让人铺好纸、磨好墨,请冯将军题字。冯玉祥也不推辞,拿起笔在条幅上写道:“小和尚能爱国,大和尚更要爱国”。演怀看后非常尴尬,献上了1000元。

冯玉祥为感谢响应献金的各界人士,均赠送他自己亲笔创作的书画,以示纪念。冯玉祥的书法以汉隶为主,风格刚劲端庄,文如其人。画则以牛、驴子、羊、茄子、黄瓜、辣椒、白菜、萝卜等为题材,简朴生动,配以独特的“丘八”诗。冯将军因出身行伍,自称所写的诗为“丘八”诗。他曾说:“丘八小诗,大众贡献,尚希大雅,赐示高见。”全用农民习用的语言和调子写成,实为自成一格的农民诗。郭沫若对冯玉祥的丘八诗评价很高;“将军基督人称圣,丘八诗章石点头。”周恩来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也赞道:“丘八诗为先生所倡,兴会所至,嬉笑怒骂,都成文章。”

冯玉祥在五通桥期间,先后参观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盐务分局、竹根滩商会、桥沟老龙坝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盲疾院、堡子山,所到之处,宣传抗日,动员募捐。短短一周时间,五通桥人民踊跃捐献了220万元和大批物资。后来,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到五通桥,那里民众的捐款非常热烈,也捐了很大的数目。像范旭东先生创办的造碱厂,他们那里的朋友们虽然在艰苦中过生活,还是大量的捐了钱……”

11月25日上午8时许,冯玉祥一行离开五通桥前往牛华,四望关区署组织群众送行,参加送行的人非常多,送行队伍从四望关区暑门口一直排列到黄葛井,长达三四里路。冯玉祥徐步行进在送行队列中,一边走一边向两边的群众挥手致意,不时走到学生、市民的队列前,向送行人握手告别。当他看见幼稚园的孩子也挥动小手,依依惜别时,冯玉祥按捺不住激动,连忙弯腰抱起一名孩子,坐在自己的肩头上,双手扶着走到排尾才放下来,亲送入列。

乐山五通桥牛华溪献金活动

1944年11月25日上午10时,冯玉祥一行乘坐的两辆大客车从五通桥到达牛华溪二码头,汽车在欢迎队伍夹道中停下。车门开处,由第四区(即四望关区署)区长龙则灵和盐区警察总局局长廖楚良陪同冯将军下车,后有随员十数人,连同欢迎队伍一起步行至川主庙(现牛华公园)场商处客厅休息。

据参加欢迎活动的张端甫先生(时任中心学校校长,已故)回忆,当天参加郊迎和在客厅恭候的地方人士有:徐家存(时任乐山盐场场长)、吴子春、吴焕奎、魏子贤、魏文通、傅良平,和场商处主任柯仲平、副主任白见尧,运商处主任傅旭朝、副主任潘子欣,以及牛华溪的党政军学各界代表。另外,还有特邀作陪的正在乐山盐场改进电力汲卤机的工程师刘学义。因刘学义的父亲同冯将军的父亲是东北同乡,并且还有金兰之交。因此,刘学义见到冯将军倍感亲切。冯将军在接见时对大家说:“我来看你们,不要铺张浪费,希望你们在抗战建国的大后方多做一些贡献。”主办人仰承意旨,按“新生活准则”,午餐菜肴是四菜一汤,以蔬菜为主,桌上最醒目的是中间一大盆冬苋菜,冯将军点头赞好。

下午3时,在震华中学(现牛华中学)体育场设献金台,场内站满了数千群众。冯玉祥将军先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残暴罪行,沦陷区同胞在水深火热中饱受鬼子惨绝人寰的凌辱境况,再讲到抗战将士在前方浴血歼敌的英勇气概和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希望大家节约支前,卫国即保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并说明这次收到的献金,立即直汇中央金库,不经任何部门转手,及时送达前方。在场群众大为感动,纷纷涌向台前,争先恐后抢着递上献金,30、50、80、100元不等,也有献上金镯银环的。还有的抱着小孩手捧献金,举臂送到冯将军手中的,冯玉祥亲切地将小孩抱一抱,在场群众中有人发出了“副委员长抱一抱,又会读书又会跳”的欢笑声。顿时,就有许多人都把小孩捧着献金送到冯将军手中,请他抱一抱。现场气氛异常活跃,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献金后,义卖开始,冯玉祥把五通样盐务分局董宝琳女士所献的耳环和戒指拿来义卖,当即由魏伯诚生生以6000元买下耳环,何仲平先生以1万元买下戒指,买去以后又都转献出来。乐场场长徐家存先生当众宣布:将他自己的月薪,每月捐献200余元,直到抗战胜利为止。冯玉祥为徐家存先生热心赞助献金运动的爱国精神所感,特写了一首《赠徐场长》诗相赠:“徐场长,号阴棋,为国家,力不惜。以身为表率,成就数不低。一个小镇市,街道有十几。北方一省城,比之也不及。献金很热烈,热烈实无比。徐君多爱国,乃有此成绩。”直到晚上近10点钟,会场的群众才逐渐离去,而冯玉祥自始至终都精神饱满,毫无倦意。经清点,当天收到的献金,属于团体的场商处献金20万元,运商处献金10万元。而以个人名义献金的场商有吴子春、吴焕奎、何仲平、白见尧、刘学义,加上牛华各界民众的献金约40万元,共计约70万元。

次日(11月26日)上午9时,牛华溪民众又自发在公园举行献金大会,到场数千人。震华小学首先献金3200元,有个小学生刘建勋(刘学义之子)把平时积蓄的零花钱全部拿出来一人捐献5千元。牛华盐场工会献3万元。震华中学捐献后,学生增献6572元。卖花生糖的何有三,提着货篮走上台子,拿着刚卖得的10元钱,口喊献金,把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泪,不停鼓掌。老太太、小媳妇,这个3元,那个5元,带着孩子来请冯玉祥抱一抱,还编了个顺口溜:“娃娃叫,冯玉祥抱一抱,一辈子不把病来闹!”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有抱孩子来的,也赶忙回去抱了孩子来,直忙得冯玉祥应接不睱,一直持续到下午。这场献金活动共收到7万多元,虽为数不多,但每一笔献金都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自发自愿而且多是用血汗换来的,场面热烈,令人感动。

牛华溪当时只是乐山县1939年才设立的一个镇,因盐集市,盐井密布,煤进盐出,富甲一方。清代牛华溪盐场大使刘应蕃曾写有一首《油花溪即事诗》:“江水回环溪水萦,嘉阳廿里府南城。人家半籍盐为市,风俗全凭井代耕。”抗战时期沦陷区工厂和机关内迁,全镇人口达3万多,街道有24条,比北方的一个县城还繁华。冯玉祥在四川举办献金运动,通常都只选择县城和大都市,到乡镇去办理,牛华溪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而且还募捐到献金70余万元,由此彰显了牛华人民高涨的爱国热诚,从中也可窥见牛华溪当时的繁荣与富足。后来,由冯玉祥将军口述的自传《我的抗战生活》一书第二卷谈到:“牛华的献金大会是临时召开的,虽然这是个落后的地方,但是老百姓是人人爱国的,献金都很踊跃”。

下午临别时,冯玉祥对牛华镇踊跃献金的所有代表人士,均亲笔书赠对联一副以示纪念。词句全用文天祥的《正气歌》,字体为汉隶。张瑞甫老先生参加了献金,也蒙赐联一副:“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他一直珍藏着,可惜在文革中横遭劫毁。

冯玉祥到牛华宣传抗日,募集献金,当地民众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牛华人民也以此为荣。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牛华人民载歌载舞,举办漫天过海灯会狂欢,召开抗战胜利庆祝大会。受冯玉祥将军爱国精神感召,牛华溪各界贤达人士商议,由场、运两商出资,在川主庙狮子坝中间,修建一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永远铭记那些为国捐驱的抗日英雄,永远记住牛华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获一致赞同,即函陈远在重庆的冯玉祥,并求题字,以志冯将军牛华之行。冯玉祥接函后,欣然提笔,用刚劲的汉隶,书写了“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11个大字,左角署名和年月,用雅石镌刻。碑体通高5米多,宽0.8米,直方形。碑座两极,为四方形,基地约25平米。碑府第一层的四面,各镶以长方形水磨雅石,镌刻《序》文于上,由毛企华撰,余仲良书。序文较长,为骈俪体,列叙日寇之残暴罪行,将士以血肉长城杀贼卫国之英勇气慨。建成后,各地人士均往瞻仰,以寄托对抗日阵亡将士的哀思。1948年,川主庙因年久失修被撤除时,纪念碑被移至公园出口的左侧处。1950年,因修建牛华公园两侧居民住房,纪念碑被拆毁。

牛华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张志忠绘)

乐山献金活动

1944年11月26日下午,冯玉祥军一行分乘一部吉普车、一部货车,从牛华出发,前往乐山城。岷江沿岸遍插彩旗,欢迎人群水泄不通,人们争相一睹冯将军风采。行进到篦子街码头驻车,全体人员换坐小木船横渡岷江入城。32补训处、乐山各界名流代表和乐山老百姓,在岷江对岸的福全门列队欢迎冯将军。冯玉祥在现场发表简单讲话后,由嘉峨师管区周中礼司令、乐山县长幸蜀峰等带队,慢慢向住地走去,入住土桥街的中央银行嘉定分行休息。他叫秘书嘱咐接待人员,千万不要铺张浪费。

第二天,冯玉祥成立了“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乐山分会”,分会长韩文源(第三十二补训处处长、何应钦亲侄儿),副分会长柳维垣(乐山专员)、周中礼(嘉峨师管区司令)和幸蜀峰(乐山县长),理事和监事共30多人,都是乐山的军政要人、企业家和社会贤达。他们分头到各机关、企业、学校、街道和乡村进行劝捐宣传和具体组织。

冯玉祥先后在城区民众大会、乐山中等以上学校师生员工大会、城区小学教职员工大会、各工厂工友大会、武汉大学师生大会上发表演讲,宣传节约献金,支援前线,抗战到底,又接见了乐山献金救国分会的全体理事、监事和各界代表、基督教教友、省乐师国教研究会代表,视察武汉大学附属工厂、省立乐山中学、东山小学,参观保验伞制造所(降落伞厂)、大业印刷公司(印钞厂)、嘉乐纸厂和华新丝厂等,游览大佛寺、乌尤寺。所到之处,都向广大民众作节约献金的宣传鼓动演说。

12月4日,在城中心月咡塘(今乐山二中所在地)召开盛大隆重的献金大会。冯玉祥发表演讲,宣传节约献金、驱除日寇、保卫国家的道理,号召大家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爱国献金……演讲时间虽然不长,但非常成功,感动了在场的人。嘉城师管区12县的出征军属代表首先献上绣着“为国宣劳”四字的旗子,接着开始献金,场面极为热烈,高潮迭起。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乐山事务所,听了冯玉祥的讲演后,立即发起“乐山工业合作社节食献金运动”,下属几个乡镇的印刷、机械、制革、制鞋6家企业的246名工人,一致决定11月28日至30日连续3天不吃晚饭,将饭钱共7428元献出,并且一天的工钱不要,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捐给国家。到乐山来演出的协记友联剧社,捐献了该剧社一天的全部收入。乐山中国农民银行职员陆宗祺,将所得中央储蓄会特种有奖储蓄奖金,献出一半。县仓库会计员萧慰民捐出结婚费用3000元。瞻峨小学学生严秀芸,是挑水工的女儿,也献了50元。有个小朋友杨艾南,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瑞典人,献了一个装着零钱的扑满。一些老者把自己的叶子烟(旱烟)钱都捐出来。一位脸上有伤疤的荣誉军人,是在长城喜峰口抗敌受伤的第二十九军的士兵,口袋里仅有的几十元全都捐了,冯将军劝他收回,他坚决不肯。乐山乡村农民的代表,也献了20多万元。

从上海迁乐山的普益经纬公司经理王士强,早在11月30日就主动献金5万元,又替龙兴绸厂老板易良辅写了3万元。旁人提醒:如果易老板不愿捐,怎么办?王答:万一他不捐,我拿3万元来。次日,易良辅从外地回来,说写少了,我捐5万元。而王士强则在献金大会上再献5万元,他的夫人也捐了一架缝纫机。

冯玉祥见身边有妇女抱着小孩,就顺手抱过来搂一楼,随口念出吉祥语:“冯玉祥抱一抱,一辈子没病闹;冯玉祥抱一抱,又会读书又会跳。”全场听了欢呼起来,那妇女兴高采烈地捐了钱。其他妇女见状,争相挤上前,将小孩递给冯将军。冯玉祥一一手抱口念,她们个个欢天喜地,慷慨捐献。

献金之后是义卖,杨文南小朋友的扑满,被士绅蒋焕廷以1万元买下,转手又将扑满献上。周中礼司令孩子的皮披风卖了1000元。五通桥盐务总局女职员董宝琳捐赠的金耳环、金戒指,在乐山进行的是第二次义卖,赵子藩、李邦典分别以5000元买下。其他人捐的猫儿眼金戒指,李廷相5000元买下。另一结婚戒指,杨新泉5000元买下。然后,所有购买人将这些物品,又再一次捐献。

冯玉样在当晚写给友人的一封长信里,详细记载了这次献金的感人情景。他在信中写道:“这里虽是曾经遭过敌机轰炸,损失惨重,出产又不算丰,年成也不算好,人口也只有荣县的五分之三,而在诸先生热心推动下,民众闻风兴起,马上就下一个决心,要赛过自贡市(260万),打破以往的纪录。吃饭穿衣都能人后,爱国绝不能落在人后。真是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到了今天上午十时,又演了牛华溪的一幕。中央银行全体职员,在陈经理的领导之下,出力出汗,帮助收款……四位乞丐把他们乞讨来的五元钱献给国家,四位擦皮鞋的小朋友献了血汗换来的法币,一位荣誉军人脸上带着伤痕,为国家他已经献了血献了肉,可他还要献上仅有的金钱。这些穷苦的同胞,真是出力出钱出命,使人惭愧,使人流泪,更使有钱的人愈发要出钱救国。这种民气,这种踊跃,这种热烈,这种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就是驱除倭寇、还我河山最明显最有力的保证,也是最后胜利行将到来的先声。”

冯玉祥为答谢乐山献金分会的理事、监事们和各界代表,在土桥街中央银行里,宴请了70多人。为这次宴会预备饭菜的玉堂街金家福餐馆胥老板,按冯将军的要求做了四菜一汤,所得菜金全部捐献。嘉乐纸厂经理梁文彬把准备另一场宴会的1500元也捐了,并提议今后任何宴会都按照冯将军的标准做四菜一汤。席间,冯玉祥唱了悲切凄婉的抗日歌曲《爸爸在家》,答谢众人。散场时,又有郭鄂秋献金1万元。

在乐山期间,冯玉祥撰写了很多条幅,还画了一些画,酬赠那些捐款者和各界人士,写的最多的是“还我河山”,其中给省立乐山中学(今乐山一中)题写的至今犹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土桥街中央银行休息时,用拖地板的帚帕作笔,写了三米见方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乐山献金共募得304万元,这些钱通过中央银行直汇国库。

1944年12月8日一早,冯玉祥一行离开乐山,前往夹江。两天半的时间,在夹江这个只有15万人口的县份募得33万元。连同五通桥220万元、牛华溪70万元,乐山304万元,乐山境内总共募集了627万元。

1944年12月10日下午,冯将军到了眉山,募得84万元。随后,彭山60万元,新津160万元,双流80万元,成都最多1200万元,此次募捐之行到此圆满结束。

献金运动成效

在爱国献金运动热潮的推动和鼓舞下,各界民众支持抗日的献金热情越来越高。不论富绅巨贾,还是公务人员,战区学生,甚至荣誉军人、小贩、雇工、乞丐、僧尼、连看守所的犯人都踊跃自发捐献。仅1944年一年,约达国币4亿元至5亿元之间。1944年7月22日,在自贡市举行的献金大会上,参加者3.5万余人,献金达1.3亿元。冯玉祥目睹此情此景十分激动,欣然命笔写下了《献金歌》,其中写道:“多买飞机大炮坦克车,好快快打走日本人。我们也要救济苦难同胞和荣誉官兵!收复失地,就在我们下一个新的决心!大众火热起来,大众一条心,真正是黄土亦能变成金!起来呀,大家节约献金!节约献金!”

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市分会全体同仁合影

据资料记载:历时一年多的献金运动,共募集到的货币折合当时黄金23000余两,实物有稻谷90万石、棉布10万余匹,其他各类物资不计其数,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

重庆的《新民报》曾以《冯将军卖字救国》报道:“将军自言,在未胜利结束战事前,卖字决不终止,寸纸尺缕,能得一分钱,便尽一分钱救国之力,甚愿国人,亦能各就其岗位肆其救国之力也。”

当时的《大公报》曾评论说,“民众的献金是自动的,无条件的,拿出钱来而不要任何报偿,不似纳税之出于义务,购债之多少带有投资意味,他们在无条件地出钱或变卖衣物之后,精神上引为无上安慰,深感献金报国的无上光荣。民心之可爱,民心之可用,在这次献金运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无论出丁、出粮、出力、出钱,都是全国之冠。冯玉祥发起的这场献金救国运动,是抗战后期的一件大事。在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各种献金运动中,它的成效最大,而且运动完全是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突出表现了四川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而,由于国民党官僚体系的腐败,献金运动后期出现了官吏们借此名义大肆中饱私囊,还在民间散布“冯玉祥一到,鸡飞狗跳”的谣言。冯玉祥先不知情,直到张澜告其原委方恍然大悟,于是在1945年2月断然终止了这场献金运动。

后来,冯玉祥在《自传》和《川西南记游》中对献金运动总结道:“从物质方面来说,对于国家的补助,实在是渺小得很,而从精神方面来说,数百万民众的心,是激荡起来了,是与抗战发生更密切的联系了,这种无形的绳子,实在比有形的金钱更重要。”

资料来源

1.易志隆,《千年盐城五通桥》。

2.张灵甫,《冯玉祥宣传抗日》。

3.贾晓明,《冯玉祥领导节约献金运动》。

4.《冯玉祥募捐乐山行》,作者不祥。

5.《乐山文史选辑》第4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树林(笔名森林、树哥小屋,1964年生,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人。心理咨询师,乐山市莉琳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常务理事长,嘉州合唱团团长,乐山市五通桥区政协委员,乐山市五通桥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