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走近刘弄潮⑧:奔腾出川‖吴再洪

作者:吴再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01 14:00:29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近刘弄潮⑧:奔腾出川

吴再洪

如果说,刘弄潮在四川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向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战,掀起学潮,反抗军阀统治等一系列激进行为,源于他与生俱来的热烈率直和无所畏惧的叛逆性格,以及年轻人对新事物不可遏制的好奇与狂热,那么,当他来到武昌,辛亥革命的策源地,结识了李汉俊、李大钊、董必武等一代无产阶级先知先觉,并亲身参与了中国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后,他才最终定位了终身不渝的人生坐标。

1923年1月,刘弄潮摆脱追捕,辗转到达武昌。先在斗箕营一家小小的客栈里安下身,即按恽代英的嘱咐,在阅马厂附近找到了当时享有盛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武汉高等师范教授李汉俊的寓所(注:参看全国政协《革命史资料》1982年第8期:刘弄潮《我所了解的李汉俊》)。

刘弄潮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会客室兼书房,只见厅堂正中放着一张铺了白台布的长桌,靠墙立着四个有玻璃橱门的书柜,里面摆满日、德、英、法文字的精装书籍。厅堂两头临窗处各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整个房间朴素整洁,充满书卷气息。

虽然早在1921年春,因为成都学潮在军阀镇压中受挫,刘弄潮就曾在吴玉章指点下,多次与李汉俊通过信件,请教斗争对策,但一想到马上就要亲眼见到倾慕已久的著名学者时,素来洒脱倜傥落落大方的刘弄潮,竟不觉有些心头发慌。

正在不安思忖时,一个身材不高、穿着一件旧棉袍、戴副深度近视眼镜、像个乡下教书先生的人走了进来。刘弄潮以为这也是来拜望李先生的客人。

没想到来人径直走到刘弄潮身边,亲切地招呼他坐下,并顺手倒了杯茶递了过来,朗声道:“我就是李汉俊。”

李汉俊

看到著名学者如此朴素,刘弄潮紧张的心绪消失殆尽,不知不觉中恢复了以往的活跃自如。

李汉俊早就通过吴玉章和恽代英的介绍,知道年轻的刘弄潮是成都学生运动领袖,便详细询问起四川学生运动和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情况。在刘弄潮汇报时,李汉俊时而聚精会神地倾听,时而满意地发出爽朗的笑声,时而言简意赅地提出中肯的意见。

随后,李汉俊关切地问起刘弄潮的家世,以及一路流亡的经过。当李汉俊听说他已投宿在一家小客栈时,马上热情地邀请他住到自己家来,并立即派人去客栈,将他简单的行囊取回。

第二天一早,李汉俊在院内散步,见到刘弄潮住在一间狭窄的客房里,便执意要他搬到会客室左边一间书房去。

李汉俊的工作十分繁忙,除备课、教书、撰写文章外,每天都有许多青年前来拜访,他们多是武汉各工团的负责人或武昌高师的学生。李汉俊对来访者总是热情接待,每天总有两三个朋友来他家共餐。李汉俊都和大家一起在后院的厢房里,吃着简简单单的饭菜,菜肴至多不过四样,且以素淡为主。李汉俊常利用吃饭时间,向刘弄潮等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锋极健。

每有来访者,李汉俊都邀刘弄潮旁听,特别是在谈到有关工人运动的情况时,更是要求他注意倾听,鼓励他发表见解。

李汉俊曾指着书柜里的精装书对刘弄潮说: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光从这些经典著作里去寻求,主要是得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去,使言行一致。

刘弄潮在李汉俊家住了将近两个星期。此时正值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李汉俊希望他能参加到实际斗争中去,多与工人接触。便把他介绍给正在筹备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的共产党员施洋大律师,并指示刘弄潮以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身份和成都学生联合会代表的名义,同武汉其他各工会的代表一同前往郑州,参加庆祝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典礼(注:参看陈绍康《上海英烈传》第七卷“李汉俊”)。

在郑州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叫林俊的年轻钳工。林俊是湖北江岸机车厂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也是厂社青团负责人。刘弄潮与林俊一见如故,两人同样年轻气盛充满朝气,同样对革命事业充满献身的热忱。

1923年2月1日,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当晚,刘弄潮和林俊逃过搜捕,脱险回到江岸。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宣布举行全线总罢工。当时的局势已是危机四伏,随时有被捕的可能。刘弄潮在白色恐怖中勇敢地投身铁路工人运动,主动向李汉俊、施洋请战,担任了往来于武昌至江岸间的秘密交通员,冒着危险及时传递着斗争的信息。

一天,刘弄潮到李汉俊家给施洋送信,李汉俊突然把他叫住,指着一个穿旧西服的人介绍道:“这是守常同志,才从北京来。”又指着刘弄潮对客人说:“他是小刘,成都的社青团员,闹学潮被通缉,代英把他送到我这里的,才18岁呢。代英说四川现在亦太混乱了。”

知道眼前这位目光炯炯的中年人,就是自己崇拜多年的李大钊时,刘弄潮真是欣喜无比。接着李汉俊又把他介绍给在座的中共湖北省党的负责人董必武,以及李汉俊的哥哥、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先生。得知他刚从江岸林祥谦那里回来,李大钊和董必武就向他详细询问江岸工人斗争的情形。

听完刘弄潮的汇报,李大钊特别赞扬工友们始终严守“铁的纪律”,并当即指示刘弄潮:“我们正在组织武汉工团前往慰问。你此刻就赶快过江去,把施洋发动武汉各工团,派代表到江岸慰问的消息带给林祥谦,尽快传达给广大铁路工人,以鼓舞他们的斗志。”

刘弄潮当时真想在李大钊身旁多逗留一会儿,聆听教诲。但既是革命战士,就必须遵守“铁的纪律”。他依恋地看看李大钊,点了点头准备离去。李大钊看出了年轻人的心思,起身将他送至门边,亲切地叮嘱他要注意安全。临别,又一手握紧他的手,一手扶住他的肩,用坚定的语气说:“旧的必然要灭亡,新的终究会胜利。黑暗必然要过去,光明终究会到来!”

2月7日,罢工遭到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爆发后,京汉铁路工人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白色恐怖笼罩着武汉三镇。施洋和工人领袖林祥谦等壮烈牺牲,大批工人被捕。武汉的团组织通知刘弄潮和林俊,马上离开武汉。形势十分严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人生地不熟的刘弄潮,在林俊拼死相救下,带伤攀上货车,连夜逃往上海。

在上海,刘弄潮和林俊满腔悲愤地去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南陈北李”中的陈独秀。两个年轻人流着热泪,详细汇报了二七惨案的经过。岂料,陈独秀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反而连声斥责:“小娃儿,不量力!翅膀还没有养硬,便想逞强,向屠刀上去碰!”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刘弄潮和林俊,刚刚经历了血与火的搏杀,眼见血流成河的惨烈,身受伤痛逃亡的折磨,正是义愤填膺满心怒火之际。本以为会得到他们所崇敬的革命导师的安慰、理解与鼓励,不想却被迎头泼上一盆冰水,两个年轻人气愤、失望之极,不待陈独秀把话说完,竟一冲而去。

既然“南陈”不予理解反加斥责,那么立即北上,去找“北李”。来到北京,刘弄潮找到吴玉章的朋友刘云门,说明了自己与吴玉章的关系,又谈到二七大罢工的情况。刘云门很热情地挽留他俩住在自己家里,并及时把他们的情况转告了李大钊,安排他们会面。

看到刘弄潮和林俊浑身是伤,李大钊十分痛惜,立刻把他们接到自己家去住,并告诉他们,国际上对二七大罢工的评价很高,说:“海参崴赤色工会早有来电,赞扬我们已走进了国际工运的行列。”

李大钊安排刘弄潮和林俊参加各种社会集会,以亲身的经历,向北京各界报告二七惨案的真相;控诉反动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讲述中国工人阶级可歌可泣的悲壮一幕……

一个甲子六十载春秋,既不短暂亦不漫长。对个人来讲,几乎是整整一段人生;就历史而言,仅是短短一瞬。六十年前,大渡河畔祖父经历过的刀光剑影还依稀在目;六十年后,刘弄潮亲历了中国工人阶级同封建军阀进行的血与火的殊死搏斗。两个血腥的悲壮战场,同洒下祖孙俩殷红的爱国热血,共有着一份不屈的民族忠魂……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吴再洪,曾用名吴再红,四川新都人,1981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放弃留校机会申请到核试验基地工作,2004年转业回乡。曾任基地政治部宣传处长、气象总站政委、试验工程技术部气象研究室政委、靶场部气象研究室政委。出版有《采菊东篱下》《为什么要学哲学》等专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再洪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