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走近刘弄潮②:书生梦碎‖吴再洪

作者:吴再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8 15:18:26 浏览次数: 【字体:

前排:刘弄潮外孙赵扬欢,刘弄潮孙子刘扬威,孙女刘扬眉,2排:刘弄潮及夫人陈丽火,3排左起:刘弄潮幺女刘丹丽、女婿赵刚,刘弄潮长子刘丹岭,作者吴再洪,刘弄潮次子刘丹涯及妻卢

走近刘弄潮②:书生梦碎

吴再洪

令刘荣春惊诧不已,结束刘家世代农耕生涯,改写家庭历史的独子,名叫刘华山,又名刘锐,字育阳。

刘华山对父亲几乎没有记忆,还在他牙牙学语时,清贫恬静的家庭就突生变故,飞来的横祸逼得父亲弃家出逃,从此杳无音信……

从小,刘华山就知道母亲的怀抱最是温暖,母亲的臂膀永是依靠。他吃的虽是缺肉少油的糙米青菜,却不曾尝过挨饿的滋味;他穿的虽是家织土布缝制的粗衣,却总是洗补整洁。他深知,这一切源于母亲的含辛茹苦。因为,他看到母亲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弯腰浸在水田里;他看到母亲在瑟瑟秋风中,步履蹒跚地背回大捆柴垛来。他看到在呛喉的谷场里,从母亲锨上扬洒起灿灿的稻谷;他看到在昏夜的织机上,由母亲手底流泻出长长的土布。他还看到母亲婉言辞谢亲朋邻里的施舍扶助;看到母亲凛然不惧地痞莽汉的滋扰欺侮……

刘华山眼中的母亲呵,善良,慈爱,能干,坚毅。虽身单力薄,却不卑不亢独撑门户;虽吃尽辛酸,却无怨无悔直面世俗炎凉。

有吃苦耐劳的母亲,便有不甘沉沦的儿子。沐着血浓于水的母爱,刘华山渐渐长大。幼小的他,不愿坐享母亲的辛劳所得,他在院坝喂鸡,担水,劈柴;他到田间拔草,锄禾,割稻。他,努力干着一切力所能及的劳作。他,要用稚嫩的肩头补上父亲的缺额,与母亲共负重荷。

10岁那年,这在苦难磨砺中早熟的少年,勇敢地迈出了通向新生活,走出不同于祖先生活轨迹,大出世人意料的人生第一步……

新繁有座不大的福音堂,一位姓卞的仁慈的牧师在这里传经布道。一天,牧师迟暮归来,一个看来等候多时的男孩儿快步上前,深鞠一躬。

“你好,牧师,我想到教堂当个帮工,我不要钱,管饭就行。”男孩儿从从容容说明来意。

牧师睁大了惊异的眼睛,仔细打量眼前这个显然贫穷却整洁有礼勇敢率直的男孩子,一时竟忘记答话。片刻,他突然看到那男孩正用一双目光清澈的大眼睛直视着自己,静静地等待答复,才赶紧回道:“哦,不,不,孩子,我不需要帮工。你快回家去吧。”牧师抚抚男孩乌黑的头发。

男孩蠕动一下嘴唇,什么也没有说,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开了。

此后的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牧师都听到有人用扫帚划破清晨的静寂。

第十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牧师看到男孩手持扫帚,一动不动地站在教堂门前……

从此,教堂里多了一个勤快的童役,牧师身边有了一个年幼的弟子。

少年刘华山,就这样凭藉勇气、胆略、聪颖与勤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着人生,向着社会起步了。

这穷苦的农家子弟,踏着狭窄曲折的田埂,从田野那边走来,从翠竹深处的茅屋中走来。他要走出祖先世代耕耘的土地,他要走向自己心目中神圣而高远的殿堂。

刘华山是个勤快乖巧的孩子。每当他灵手快脚地忙完活计,便默默地跟在牧师身旁,静静地听牧师布道。

刘华山经常对着厚厚的书本久久出神。在他眼里,那一个个笔画各异的方块字,真是复杂奇妙。而由那许许多多方块字堆砌而成的书籍,更是神秘深奥。

终于有一天,刘华山语气坚决地恳求牧师:“请您教我认字吧,我真想学着读书。”

牧师喜爱这个倔强聪慧又肯进取的穷孩子,便在教女儿的同时,让这个小杂役跟着一道学习。

牧师的女儿才五六岁,聪明,秀美,柔弱。由于生长在宗教人士家庭,耳濡目染父亲悲天悯人的慈善,小姑娘也懂得善待穷苦的华山,时常拿出自己的纸墨与他分享。

闲暇时,牧师总是悉心地教两个孩子认字读书,给他们释疑解惑,与他们谈天说地,对他们评古论今,既讲解做人的真谛,又诠释处世的哲理。牧师在潜移默化中,把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缓缓输入两颗稚嫩的童心。

牧师尤爱数学,经常出些复杂的习题让刘华山演算。牧师还懂医道,便教他把脉,问诊,识辨草药,诵读汤头歌。牧师以博爱的胸怀,把刘华山视同己出当作爱徒,对他精镂细雕,备加呵护。刘华山则从牧师身上,感受到了不曾享过的父爱。他对这如父的恩师无限钦佩、敬重。

投入知识的海洋,刘华山方才知晓这海的宽广富饶。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放过一切能够请教的机会,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琼蜜。他,还是那么穷;他,仍然那样苦。但这穷孩子已从书本中找到了无比的甘甜与乐趣。

播撒一抹新绿,收获一片金黄。

几年下来,刘华山已从目不识丁的小杂役,长成了识文断字的小伙子。靠勤奋催发了智慧,他已然顿悟,走出混沌与蒙昧,找到了通往知识殿堂的路径。

牧师的心血浇灌出果实,他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学生羽翼渐丰,可以到辽阔的天空试飞了。一脸严肃的牧师将心爱的学生唤到近前,郑重地告诉刘华山,如今,维新派提倡“废科举,兴学堂”。在成都有场考试,考取了,可由官费送去日本国读书。“你一定要去参加考试,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牧师不容置疑地说。

惶惑,惊喜,自信,初生牛犊般的刘华山怀着复杂的心情,坚定地踏进考场……

成功了,考取了。没进过学堂,却长于数学、国文的刘华山榜上有名。刘华山,在人生路上的沟壑面前,在一双有力大手的托撑之下,纵身奋而一跃,终于跨上了生命的新台阶。

揣一把家乡的热土,辞别了尽管万般不舍、却又望子成龙的孤独的慈母,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带着恩师的浩荡浓情,携着牧师资助的简单行囊,刘华山浮槎东渡,奔向崭新的人生。

飘洋过海,远涉东瀛。当时日本知识界思想十分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陶冶、塑造着这个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中国留学生。刘华山在勤奋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还如饥似渴地吞咽各种新学说、新理念,大量阅读各类社会科学书籍。

刘华山学成归来,正值中国社会急速裂变的动荡时刻。昔日的懵懂少年、教堂童役,早已了无踪影,重归故里的是风度儒雅、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

原本,他可以留在日本进一步深造,或转道欧洲继续研究学问。可是,祖国像块磁石,深深吸引着刘华山年轻热烈的心。澎湃心中的爱国热情,改变国弱民穷社会现状的强烈使命感,促他归心似箭。他要向苦难中的祖国,捧上自己滚烫的赤子之心。

游子终于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回到了依旧贫困呻吟的故土,回到了望眼欲穿的母亲膝下,回到了对其寄予厚望的启蒙恩师身旁。

伤痍贫弱的中国,世世代代都做着强国梦、富民梦。然而,这梦,实在难圆。刘华山虽然心热血热情热,满怀着救国拯民的热望,却有冷静清醒的头脑。他知道靠自己一介布衣书生,撼不动盘根错节的封建根基,挣不脱千年铁定的桎梏条律,扭不转民众为奴的颠倒乾坤,唤不来普天之下的自由平等。忠厚质朴的刘华山,只希望以一己之长服务社会,造福桑梓,脚踏实地为国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

他崇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教育救国论”,认为变法的根本在于“启民智”“育人才”,重教化,得民心。他试图通过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来启迪感化民众,提高国民的文化知识、社会意识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改变国体、变革社会、国强民富之目的。因而,倾其所学,倡扬教育兴邦救国,是刘华山的抱负;兴教办学,发展家乡的平民教育,是刘华山的愿望。为实现改良主义的理想,刘华山决心从国家社会的基点起步,从基层民众的教育着手。他毅然放弃了在省城高就的机会,抱着一腔热忱,回到生他养他育他成人的新繁。

刘华山没有权势,没有财富,他只拥有一身傲骨两袖清风,是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读书人,教书匠。他的志向,他的抱负,都和他的为人一样质朴、笃实,他要用毕生心血圆一个美丽而朴素的梦:让所有的孩童,都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接受知识的启迪,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他慷慨解囊,将族中子弟统统送去读书;他伸出援手,扶助贫苦人家的穷孩子进入学堂;他苦口婆心,谆谆规劝富家哥儿摒弃浮华珍惜光阴……

归国后,刘华山婉拒了几门富户名士的提亲,心满意足地与清贫牧师的女儿幸福地结为夫妻。刘华山早出晚归工作忙碌,入夜还要秉灯研习苦读。妻子尽职地料理家务,照顾老母,把个老屋拾掇得窗明几净。闲暇,夫妻俩时常相携散步,吟诗低谈。刘华山喜欢给妻子讲东洋的风土民俗,谈当今的时事新闻。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甜美和睦。不久,媳妇怀了身孕,老母亲开心,小两口高兴:刘家的血脉将从这里延伸……

在急切的翘盼中,10个月过去了,婴儿没有踪影;11个月过去了,婴儿仍不见降生;等呵等,等得心焦;盼呵盼,盼得眼穿。直到怀满第12个月,一个硕大健壮的婴儿,才带着洪亮的啼声,闯进了人间。

读书人清贫恬静的日子,在教书育人苦做学问中缓缓流过。其间,早年出走的老父亲有了音信。其后,身体孱弱的爱妻,竟在儿子7岁时魂兮归去……

一个忙于事业的男人,一个埋首学问的书生,骤失贤淑的妻子,仿佛天塌去一角,家庭的重担独落肩头。刘华山忙完家里忙家外,既是爹爹又是娘,那辛苦,那劳碌实难细述。终于,在独生儿子10岁时,经众人张罗,他续娶了第二位妻子罗氏。刘家相继添丁进口,有了次子、三子和幺女。

刘华山曾是一个抱负远大的爱国青年,是一个接触过西方现代文明、具有激进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抱定教育救国兴邦的宗旨,积极献身教育事业,为民族培育人才,力图从教育着手,变革社会制度,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他不仅热忱传播社会变革的理念,还身体力行参与变革的实践。他参加过四川人民为反对腐败的清政府将粤汉、川汉铁路的建筑权出卖给外国,而掀起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他投身辛亥革命,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他在各种场合向民众抨击封建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他拥护孙中山倡导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他与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尖锐地针砭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历史的错综复杂,仅有空泛的变革热忱,而无改造社会的切实出路,刘华山的理想只能是难圆的梦想。

因此,晚年的刘华山在思想上十分彷徨苦闷,内心深处充满矛盾与痛苦。他尝到了父亲因以血肉生命去力转乾坤而遭失败,理想幻灭后的痛苦滋味。因而,他读懂了写满“无奈”二字的历史,领略到父亲厌世避俗躲进深山寻逍遥的心境。

和从晚清后期到民国初期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仁人志士一样,刘华山目睹着中华民族所经受的巨大的外来冲击与内在变革,目睹着社会处于混乱和痛苦的不幸,虽然他也曾呐喊过,抗争过,然而,空怀救国救民忧患之心,一代苍白而无力的书生们,逐渐由失望变成了完全的绝望。以前充满理想与斗志的青年,在厚重的封建专制铁幕、保守的迂腐世俗重压和积重难返的社会腐朽势力挤迫下,探不到出路,看不清前途。在奋斗,失望,挣扎,痛苦中,变得苍白、麻木,渐渐遗忘掉心灵中曾有过的剧烈悸动。他缓缓卸下曾经自觉上肩的社会责任重担,他对教育救国不再存希冀,对社会改造不再抱幻想。与父亲一样,两代人终在殊途同归的失败中走向了消沉。

锐气尽失的消沉的“刘锐”,刘华山,终于沉寂了,默然了。他仅只为了维持生计,才在新繁县立高等小学堂任一个月薪8块龙洋的普通教员。他变得沉默寡言,不再与友人海阔天空,不再对学生纵论时事,而以一种“静止的流水”的禅的心境,默默地教书,读书,著书。晚年,他最热衷的消遣,就是潜心研究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以及《九章算术》和祖冲之的《缀术》等记录中国古代早期数学成果的专著,或者,分文不取地为街坊四邻义诊开方。

刘华山,这个从乡间田埂上赤足走来的贫苦农家少年,这位在苦难磨砺中靠个人奋斗自强不息闯进知识殿堂的近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在接受了异域文化的洗礼后,带着质朴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天真的书卷气,以无私的献身精神,潜入社会底层,从教育民众、启迪孩童做起,努力求索着救国路径。他平凡无悔的人生,耀动着自强者拼搏奋进的火花,也闪烁着先行者无私奉献的光华。他一生安贫乐道,默默无闻,得到的回报是桃李芬芳。他如一支炯炯燃烧的红烛,能量有限,光焰不大,但在昏黑的长夜中,曾像一支希望的火把,为许许多多懵懂少年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为许许多多平民及农家子弟照亮了人生的前程。尽管没有高官显职,终其一生仅只是个清贫的教书匠,尽管两代人所追求的社会变革之梦想破碎了,尽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最终颓丧消沉了,但,刘华山却是倾一腔热血满心热忱尽心尽力去做过了。

的确,天空不曾留下他的痕迹,但他已经飞过……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吴再洪,曾用名吴再红,四川新都人,1981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放弃留校机会申请到核试验基地工作,2004年转业回乡。曾任基地政治部宣传处长、气象总站政委、试验工程技术部气象研究室政委、靶场部气象研究室政委。出版有《采菊东篱下》《为什么要学哲学》等专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再洪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