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昭觉娃儿‖撒建波

作者:撒建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5 20:16:56 浏览次数: 【字体:

昭觉娃儿

撒建波

昭觉长大的孩子们,从小到老都自称“昭觉娃儿”,他们操作类似成都话的昭觉腔,喜说“批娃儿”这句口头禅。这话没有特定含义,如,谁让他(她)不高兴了,就会骂上一句“批娃儿”,仅仅是表达心中不快的态度;再如,这小孩做了件好事,他(她)们会说,这“批娃儿”不错哦。

“昭觉娃儿”与“重庆崽儿”有着不同的内涵,这不仅仅是地域不同称谓不同的含义,重庆人祖祖辈辈都自称“重庆崽儿”,而“昭觉娃儿”却有着浓浓的时代烙印,它仅指凉山州民主改革①后到西凉合并②这短短20多年在昭觉土生土长的各族孩子们。目前,他们中最小的也有50岁了。

昭觉,是原凉山州州府所在地,“昭觉娃儿”的父辈们是随凉山州解放或解放后陆续来到昭觉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中有解放凉山时留下的军人,有随军南下干部,有参加民改进州的川内干部,有凉山解放后参加革命的本地干群,还有支援凉山建设入州的各行各业干群。他们是凉山州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奠基者、垦荒者和牺牲者,他们是“昭觉娃儿”们引以为傲的父辈们!

如今的昭觉中学操场

昭觉,是原凉山州老九县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举止直接影响着全州各地的发展。凉山民改结束后,以昭觉为首,全州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建起了小水电、小水利、小冶炼厂;县办乡办学校、医院从无到有;营造了孙传琪、巫芳安等知青英模和对越自卫还击战战中涌现出金阳滚雷英雄;最有亮点当算昭觉的凉山州奴隶制博物馆,它生动地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解放前凉山奴隶制的基本状况。随着凉山与西昌合并,州府搬迁西昌,昭觉退去了以它为中心的昔日光环。

位于昭觉县的原凉山州奴隶制博物馆

昭觉,居凉山老九县中心地带,属山地寒温气候,四季分明,夏日艳阳高照,冬日寒气刺骨。昭觉县城所在地可算小型盆地,平均海拔2100米,四周群山怀抱。全县仅有昭觉与竹核两块坝子可种水稻,其余均为山地,能种玉米与洋芋,二半山以上只能种植荞麦与燕麦。蔬菜类只有白菜、青菜、萝卜、元根、南瓜和夏天的豌豆菜。

昭觉全城有南北并行两条街与东西向一条街在烈士塔④汇合,这里就是全城最热闹之地。傍晚就要数灯光球场热闹了。全城建筑主要由州委、州人委、军分区、州公安处、县委县府、州县贸易公司、运输公司、建筑公司、州属几个部门局和州县医院及两所小学、两所中学、一个幼儿园组成。由于昭觉是新建城市,因而城市居民较少。休息日与节假日,昭觉人唯一可去之地,就是烈士陵园和竹核温泉。这就是我记忆中44年前昭觉的基本情况,这就是“昭觉娃儿”生长之地,这就是“昭觉娃儿”不能忘怀的成长之地!

原凉山州奴隶制博物馆前留影

“昭觉娃儿”对昭觉追忆的情怀太多,每个人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件不同,所处的小环境不同,怀念的东西也不尽相同。

许多“昭觉娃儿”心念昭觉,不仅多次故地重游,还写下了追忆儿时玩耍的趣事和心中的昭觉山水之情。其实,每个“昭觉娃儿”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我的印象中,“昭觉娃儿”最能吃苦。他们饿了就以洋芋充饥,渴了可抓把雪来解渴,放学回家的路上可在田坝中找上几颗野生荸荠当零食,上小学后就要开始做家务,星期日要做煤球,冬季还要轮流提前到校,用冻红冻肿的小手给教室生火取暖……

昭觉老街

“昭觉娃儿”最乐观。春天去爬山,夏日下河洗澡,秋黄跳丰收舞,严寒大街上滑雪。他们很容易满足,捡上几枚未爆的爆竹,再剥开现出引线点火爆开,也能让他们快乐一番,再或是永远跳不完的橡皮绳。休息日则去永不觉单调的烈士陵园或竹核温泉。

昭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昭觉娃儿”思想作风最好。从小就知男女“授受不亲”,课桌上划上三八线,男生女生从不打堆耍,牵个手就算耍朋友,看场电影就算谈恋爱。

“昭觉娃儿”最能折腾。除了什么大礼堂混电影票、翻墙去军分区掏苹果外,我记忆最深的是:初二寒假的一个下午,温和的太阳挂在天上,山雪还未化完,我与同院的李强和赵志强,在街上买了一根甘蔗跑到昭觉大桥的河边去烤太阳。尽管太阳高照仍觉寒冷,我们找了一些树枝点上了一堆火,边烤火边吃甘蔗。不知谁提议下河洗澡,还说最少要在水中呆5分钟,我的老天啊,那是冰雪融化成的清澈冰水啊!最后变成谁不下河谁是龟儿子,这下谁也不愿当龟儿子全下了水,三人一阵狂游乱舞,寒澈刺骨的冰水并未让我们呆上5分钟,大家爬上岸后又是一阵狂跳、穿衣、烤火,半个小时后发紫的嘴皮才得以复原。现在想想,这已不是折腾,而是憨费(调皮的意思)了。

“昭觉娃儿”命最硬。他们生在烈日下,长在寒风中,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洋芋、苞谷磨练了他们的牙口,他们最具有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

昭觉啊昭觉,您是“昭觉娃儿”永远不能忘却的情怀!

注 释

①凉山州民主改革:1952年10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党领导凉山彝族人民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凉山成功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

②西凉合并: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12月31日成立西昌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政务院决定,将西昌专区的大凉山地区划出,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辖昭觉、布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雷波、越西、马边、峨边(由乐山地区托管)11县。西、凉同属西康省。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西、凉改属四川省。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西昌地区所属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冕宁、盐源、木里8个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原西昌地区管辖的盐边县、米易县划入渡口市(现攀枝花市),凉山州府从昭觉迁到西昌。1984年4月,原凉山州管辖的马边县、峨边县划归乐山地区。

③原凉山州老九县:指昭觉、布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雷波、越西9个县。

④烈士塔:革命烈士纪念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撒建波【1962年生,凉山州昭觉县生长,1982年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先后在凉山州西昌县、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先后从事民族统战、民族经济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