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唐代诗人陈子昂—— 写出千古名句 开初唐诗歌革新风气之先

作者:吴梦琳 来源:2020061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19 11:20:37 浏览次数: 【字体:

151711505ef8555cc6bf4f347da63c58.jpg (726×600)

陈子昂

写下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尽显风骨

身体力行革新诗文,影响了众多诗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朗朗上口的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近日,我省公布了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陈子昂入选其中。

“谈诗歌,离不开大唐诗歌。谈大唐诗歌,离不开四川诗人。”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何开四介绍,作为一名四川诗人,陈子昂勇开初唐诗歌革新风气之先,以鲜明的诗歌理论实践,开创了唐代诗文的创新发展先河,对后来众多大诗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怀才不遇

写就千古名句

陈子昂出生于梓州射洪(今遂宁射洪市)一个富裕家庭,他身上有着四川人典型的豪爽和血性。少年时,陈子昂乐善好施、慷慨任侠、尚武好剑,总期望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建功立业。十七八岁时,陈子昂不小心用剑伤了人。从此,他痛下决心,弃武从文,发奋读书。

“虽然读书晚,但陈子昂很有禀赋。三坟五典、诸子百家,他一点就通。”何开四说。

23岁时,陈子昂考中进士,入仕为官。他的谏言被当时的皇帝武则天采纳且给予高度评价。之后,他升任右拾遗,一时意气风发,满怀热情。随着时局变化,耿直的陈子昂依然坚持直言。但是,他的谏言没有被采纳。他还因此多次遭遇降职等。

当时,契丹犯境,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作为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不善谋略也不懂打仗,却又为人独断。兵败后,情况紧急,作为参谋的陈子昂提出很多建议,并请求遣精兵给自己,作前驱以击敌。没想到,武攸宜不仅不听,还将他降职为军曹。

空有一腔热情,却报国无门,陈子昂理想破灭,倍感苦闷。他登上了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的幽州台,望着苍茫广阔的天地,想起过去的君王,再想起自己怀才不遇,不由悲从中来,诗情涌动。他提笔一挥,成就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短短四句中,陈子昂吊古伤今,将“天、地、人”、过去与未来联系在一起,慷慨激昂、格局远大、风骨尽显。何开四说,诗人本意是抒发悲苦之情,但对后世读者来说,这首诗读起来却充满着一种力量。“这已超越了诗人本身的语境,上升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这首诗,足以奠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主张诗文革新

开创一代新风

陈子昂留下的,不只是这首《登幽州台歌》。他还在诗文革新领域身体力行,成为盛唐诗歌发展的先驱。

陈子昂生活在初唐。当时的诗文风气,延续了宋齐梁陈宫廷诗词的奢靡文风。

在陈子昂之前,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不少人就提出要对诗文进行改革。但他们并未完全肃清和脱离齐梁文风。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陈子昂以鲜明且彻底的态度提出了诗文革新,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何开四说,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当时的文风有两大弊病,一是形式‘彩丽竞繁’,即过于追求辞藻的华丽;一是内容‘逶迤颓靡’,诗歌都成了靡靡之音。”何开四介绍。

针对这两大弊病,陈子昂开出了两张“药方”,一是诗歌要有风骨,即诗歌要有汉魏风骨,要有真切的思想内容和慷慨气概,要高昂刚健;一是诗歌要有兴寄,就是要有生活气息和风雅气质,并表达希望、富于理想。何开四说,《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陈子昂还表明了自己的诗歌审美观——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因为卓越的胆识,陈子昂推动唐代诗文从奢靡走向刚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后来包括李白、杜甫等在内的众多唐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盛唐之音的到来起到了重要作用。杜甫曾怀着景仰之心来到陈子昂故里拜谒,写下了《陈拾遗故宅》等诗作。韩愈也曾称赞陈子昂,“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存世诗歌不多,总共只有100多首。”在何开四看来,陈子昂的诗文理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革新求变的精神在当下也同样有启示意义,“各行各业都值得光大这一精神。此外,陈子昂的人格精神,也值得后世景仰。”

人物名片

陈子昂(公元661年—公元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遂宁射洪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陈子昂考取进士,任麟台正字,后升任右拾遗。因直言敢谏,后世称其为“陈拾遗”。

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其诗文革新举措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了铺垫,是唐诗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唐诗变革的风向标。陈子昂提倡“风雅”之音,使唐诗的创作风格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奠定了唐诗的壮阔景象。陈子昂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登泽州城北楼宴》《登幽州台歌》《观荆玉篇》《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度荆门望楚》《晚次乐乡县》《送魏大从军》等。

相关阅读

“不走寻常路”的人生

□本报记者 吴梦琳

要成为初唐诗文革新的先驱者,就需要不凡的胆识。陈子昂身上就有这样的特征。

陈子昂不是普通的书生。少时,他尚武好剑,慷慨任侠,血气方刚,不走寻常路。从“伯玉毁琴”的故事中,我们可一窥他的独特个性。

当时,想要考取功名,文章写得好还不够,还得有人赏识、提携和举荐。所以学子们通常会四处结交、推销自己。年轻气盛的陈子昂也怀揣着远大理想来到京城,苦苦思考着自己的一身才华,如何才能被人所知。

一天,有一胡人在街上卖琴,吸引了不少人围观。陈子昂大步走上前去,大手一挥,豪掷千金买下了这把琴,当众宣布第二天要设宴请客,共赏古琴。

第二天,不少权贵名流都慕名而来。没想到,陈子昂将琴高高举起,当众摔毁,并大呼“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随后开始给众人分发自己的文章。陈所作文章字字珠玑、精彩绝妙,围观者赞叹不已。京兆司功王适也惊叹,“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自此,陈子昂名声大噪。

虽善于营销,但陈子昂却不是投机钻营之人。他是拥有大格局、大情怀的“诗骨”。在短暂的政治生涯中,他一直敢于进谏,也因此屡遭打击,深陷牢狱,甚至最终丢了性命。在文坛中,他敢于痛斥当时文风之弊,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诗歌主张,并身体力行,以先驱者姿态引领诗歌创新发展。

陈子昂是一名诗人,更是一代文坛雄杰。放眼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来源: 20200619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