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缅怀王朝闻

作者:潘嘉强 来源:“少岷文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06-17 16:51:15 浏览次数: 【字体:

缅怀王朝闻

潘嘉强

合江县地处川渝黔滇结合部,因赤水河、习水河在这里汇入长江而得名。合江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培养造就了一批合江美术精英,全国闻名的雕塑家、美学家王朝闻,著名国画家张静涛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美学家王朝闻(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37年,合江县尧坝乡出生的青年雕塑家王朝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因创作的毛泽东浮雕像被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和《毛泽东选集》采用闻名全国。解放后,王朝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成为新中国卓越的雕塑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

王朝闻作《毛泽东选集》封面浮雕(1950年作于北京)(图片来源:美术报)

1987年9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省辖泸州市举办首届名酒节。当时,我担任泸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处处长,抽调到市名酒节办公室工作。王朝闻先生作为“酒城重阳文学奖”获奖者,应邀从北京回泸州,参加名酒节开幕式和颁奖典礼。

本文作者潘嘉强,原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出版著作《梦萦醒觉溪》

名酒节开幕的前一天下午,我随同原中共合江县委书记、时任泸州市副市长邹正涛,前往市政府招待所看望朝闻先生。老乡见面格外亲切,王老虽年过八旬,但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谦和儒雅,一派学者风范。离家半个世纪,乡音未改,记忆精准,谈笑风生。对故乡尧坝、新店一往情深;对荔枝、青果、先市酱油等特产如数家珍;对白塔坝、中南山记忆犹新。

临别前,我请教王老:“我读合江中学时,听说你是我们合中的老学长,是真的吗?”他深情地回忆说:“我是在尧坝入私塾,县城上高小,泸县念中学,然后去成都、杭州攻读美术雕塑。合江中学是一所老学校、好学校。30年代初,我曾在这所学校当过美术老师。去年阳春三月,我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因为有这段渊源,应邀为合江中学题写了校名,并为校志封面题字。”

王朝闻为合江中学题写的校名(图片来自网络)

王朝闻为《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校志(1910—2009)》题写的书名

王朝闻、张静涛都曾在合江中学担任美术老师,为合中奠定了深厚的美术教育基础。解放初期,谭坚如、王朝栋等美术老师,传承他的优良传统,使合中成为培育美术人才的摇篮。在我就读合中的六年里,就有张臣杰、杨洪烈、陆贤能三位爱好美术的同学,先后考上四川美术学院,后来都成为全国有名的书画家。

2004年,一代雕塑巨匠、美学大师王朝闻在北京驾鹤仙逝,享年96岁。2009年,尧坝籍书画家杨洪烈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每当我踏上尧坝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漫步青石板街道,瞻仰王朝闻故居,凝眸杨洪烈书写的“尧坝古镇”牌匾时,眼前总会浮现朝闻大师的音容,洪烈同学的笑貌,这是我对他们的深情怀念。

王朝闻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我把这些珍贵的史料,难忘的记忆,写入我的纪实之作“尧坝怀思”一文中。2018年夏天,德高望重、年逾九旬的原合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梁永淑阅读这篇文章后,满怀深情地抒写了一段有趣的童年往事:

“仔细品读‘尧坝怀思’,读到1987年9月,作者随同邹老市长拜访王朝闻先生的动人情景时,一下打开我尘封80多年的记忆。我妈妈姓王,外公家三弟兄都住在新店乡。每年春节,妈妈都要带我去给他们拜年。当时大外公大外婆及大舅都已去世,大舅娘就是王朝闻的母亲,她精明能干,待人热情,很喜欢我。”

尧坝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奇怪的是我每次去都没见朝闻表哥,大舅娘说朝闻很聪明,很懂事,现在外面读书干大事。直到7岁那年春节,我才第一次见到朝闻表哥。他身穿长灰布衫,外套黑马褂,脚蹬黑尖口布鞋,头梳得光光亮,鼻梁上戴着眼镜,一派知识分子样儿。”

“他比我大18岁,那天在一起的还有好几个十来岁的表姊妹,他把我们带到石坝边,那里正好有一堆湿黄泥巴,是邻居用来打灶的。他叫我们坐在地上,说“你们用心看我变戏法儿,不准说话,不准东张西望。”然后给我们讲十二生肖的知识,并按各自的属相,给每人捏了一个小动物送给我们。”

“我属兔就得了一只小兔子。他说,“这不是变戏法儿,是经过刻苦钻研训练出来的真本事。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就有本领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事。”80多年过去了,那只可爱的小兔子早已不在了,朝闻表哥已仙逝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貎和谆谆教诲,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王朝闻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永淑老这段生动形象、饶有兴味的美好回忆,加深了故乡人民对朝闻先生的理解、敬重与怀念。

来源:“少岷文艺”微信公众号

作者:潘嘉强(原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

来源: “少岷文艺”微信公众号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