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马识途兄弟百年传奇人生

作者:韩金祥 来源:巴蜀文韵 发布时间:2018-07-27 22:49: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上世纪初叶,四川省忠县(今重庆市忠县)涂井乡有一户马姓人家,三子名叫马士弘,老五马识途。对于弟弟马识途,很多老读者熟悉他的《夜谭十记》,年轻人则从电影《让子弹飞》知道了这位老作家。其实,这个故事还是哥哥马士弘亲眼所见。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马士弘老先生已于2016年5月8日早晨7点58分,因肺部病变,与世长辞,享年105岁。马识途老先生也正式跨入104岁了,但他还在写,而且以强大的求生意志和对文学的炽热之爱,再次战胜了癌症。

年初,老人病愈出院。他在医院完成了《夜谭十记》的续写《夜谭续记》,“这是我最近的一本新小说,也可能是我最后一本小说。”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如此沉重,他却说得如此坦然。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 作家马识途

百岁的老人,佝偻着身子,独自坐于病榻旁,左手缠着医用纱布,右手坚实有力地握着一支钢笔,埋首全神贯注地写着自己的最新小说。苍白的头发染上几丝孤独,却又蕴含一股强大神秘的力量,令人动容。

怀着崇敬心情,小编整理出此文,用文字记录下老人的传奇人生,同时也祝愿马识途老人身体安康,健康永久❤!

马识途手书《百岁述怀》 (图片来自网络)

1

从马千毅马千木到马士弘马识途

▲ 马士弘(左)与弟弟马识途(右)在一起

故事还是从两位老人的名字说起。一个“士”、一个“识”,颇能代表两位老人的人生特质——职业军人和职业革命家。

马士弘曾直言自己是一名职业军人,当初父亲给他起名叫马千毅。马士弘这个名字是他小学老师给起的,因为《论语》上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觉得很适合自己,就一直把这个名字珍藏着。

1934年,在北京上大学的马士弘耳闻目睹日军侵华后,决定投笔从戎,成了黄埔军校第11期学员。1937年从黄埔毕业后,马士弘加入了当时由陈诚率领的第十五集团军,此后担任陈诚的警卫团团长达10年。其间,马士弘参加了淞沪会战、常德会战、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等众多知名战役,始终奋战在抗日第一线。

▲ 马士弘的黄埔同学会证

1943年常德会战后期,时任副团长兼营长的马士弘,得知日军将500多名中国妇女秘密关押在一处寺庙。马士弘带着百名战友,冒着踏入陷阱的危险和顶着上级的压力冲进寺庙,将这批妇女成功解救。

在石碑要塞保卫战中,日军的子弹擦着马士弘的额头飞过,“当时一摸全是血,旁边的副官为了保护他,下巴中枪,当场牺牲了。”受伤的马士弘此时考虑到前方战事,只做了简单包扎后就立马赶回前线。而那颗子弹,也在马士弘的额头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 马士弘摄于1941年,30岁时

“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在无数次战斗中他经历了各种险情。直到1949年,身为国民党少将师长的他,放弃率先遣队去台湾的机会,在成都率部起义。

尤其是1950年1月1日,他作为联络官到成都解放军司令部报到时,出乎意料的是站在贺龙身边的竟然是身穿解放军制服的五弟马识途,真是惊喜交加啊。

与三哥相比,职业革命家马识途,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者,则更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原名叫马千木,高中文凭上就是这个名字。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

▲ 1947年的马识途,这是马老在地下工作时期唯一的一张照片,两撇胡子是为了摆脱特务跟踪、紧急时刮掉。

记得考西南联大时,他已是有多年革命经验的地下工作者了。当时敌人正在湖北、四川各地通缉他,为安全起见,他在原来的名字‘木’字上加了一撇,叫马千禾。

马识途在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时,与张彦、李储文、章润瑗、何功楷、许乃炯等和美国飞虎队朋友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在武汉他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英介绍加入共产党。入党的时候,他把名字改成马识途,表示自己终于确定了人生的道路,名字的转变跟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然也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寓意。

▲ 1944年春,马识途(二排左一)和飞虎队在昆明合影

入党后,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周恩来寻找一位可靠的司机。此后,他先后担任支部书记、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等职务,后来领导了川西和西康的大片地下党组织。由此敌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他成为敌人主要打击的对象。尤其是他负责省级地下工作后,敌人更是想千方百计抓捕他。马识途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这其中不乏他与三哥马士弘之间的感人故事。

2

兄弟情深殊途同归

▲ 解放初期,马老家庭照

“我和三哥(马士弘)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厚。直到1933年,我们两个才因为选择了不同的救国道路而分开。他主张军事救国,走进了黄埔。我信奉实业救国,选择了学工。虽然我们两人选择的路不同,但最后是殊途同归。”马识途说,“分开后的10多年,我们偶有见面。特别是三哥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几次掩护我脱险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马识途(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

谈及往事,马士弘曾接受《深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935年,五弟在扬州中学读书时,因为宣传抗日,被抓进了监狱。我闻讯后从江苏丹阳赶到扬州,在当地军校同学帮助下,把五弟救了出来。1936年,五弟考上了中央大学,恰逢我生病住进了南京的医院,五弟每天下课就到医院服侍照料,直到痊愈。”

▲ 抗战老兵马士弘过105岁生日现场

“1941年,由于叛徒出卖,刚生下女娃的五弟媳,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并惨遭毒手。而此时跟南方局的领导一起回重庆的五弟,已是危机四伏。当时我受父命前往重庆解救已经被特务严密监视的五弟马识途。“按照别人提供的几个地址都联系不上,情急之下我就在报纸登寻人启事,说我是三哥,你在什么地方……五弟看到报纸后,我们两弟兄才见面。

那时,我是国民党卫戍部队的少校,卫戍部队的军官比地方的还凶。于是我通过当地卫戍部队的关系,在特务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把五弟送上船,护送回家了。”马识途接过话说,“与此同时,我已向南方局领导汇报了此事,我说我的父亲是同情革命的,特委书记的爱人正在我家里哺乳女儿……领导说,看来你父亲、哥哥都是同情革命的。”

▲ 2013年11月25日马士弘马识途兄弟合影

还有一次,马识途回家,被国民党第十八师罗广文师长的夫人撞了个正着。于是父亲急中生智,主动把国民党通缉的要犯马识途领到罗师长家,说我这不争气的娃娃回来给他母亲过生日,你看怎么办?罗师长碍于两家世交,再加之马士弘在他手下,于是叮嘱少露面尽快离开的话。可此事被参谋长知道了,他立即派特务连在返回的必经之路设伏抓捕。而得到情报的马士弘则领着五弟,绕过设伏点化险为夷。

马识途书法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战争年代,哥哥保护过弟弟,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哥哥虽然选择起义与家人团聚,但毕竟有过国民党少将的身份,为此他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此时,马识途默默地向三哥伸出了温暖的手。“那时五弟每个月给我家25块钱,孩子开学还要多给我们四五十块钱,一直供到1987年,7年来他始终没间断过。为资助我,五弟在党代表会上还被人检举说立场不稳,没有划清界限……”话到伤心处,老哥俩相抱而泣。

3

哥哥讲的故事成就了后来的“让子弹飞”

▲ 根据《夜谭十记》改编电影《让子弹飞》

新中国成立后,马识途先后担任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等职务。

马识途1935年就开始发表作品,尤其是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马识途文集》共480多万字,汇集了马识途70年文学生涯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犀利或幽默,是一个人民作家良知与个性的真实显现。

《清江壮歌》的壮怀激烈、《夜谭十记》的寓意深远、《沧桑十年》的忧国忧民、《京华夜谭》的惊心动魄……2013年,四川省文联和美国华人作家协会为马识途颁发了“终生成就奖”。2014年1月,马识途举行了书法义展,卖出230多万,全部捐给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为此,文学与新闻学院设立了“马识途文学奖”。

马识途著《夜谭十记》

1988年,马识途开始使用个人电脑,当时没有这么多的输入方法,显示器也小,很吃力。后来他学会了五笔输入法,并用五笔输入法打出了200多万字的作品。这些都出自自诩为业余作家的马识途之手。

▲ 马识途用电脑继续写作

许多人从马识途老人的《夜谭十记》书中了解了过去的岁月,年轻人就算没有读过马老的小说,也通过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知道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

马士弘老人就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他曾说:“我小时候正处在乱世,读小学时,就发生过一件很奇怪的事。新任县长来忠县报到,快到县城时不慎落水溺亡,可是这边欢迎仪式已经开始,鞭炮都要点了,怎么办?县长秘书决定冒充县长,县长夫人也同意了。那时,我父亲在县里当议长,假县长还来我家拜会,我见到过。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五弟听,他有心,后来写进了小说。”

对人生,马识途先生这样总结道:我兄弟二人,生于书香之家,长于战乱之中。自幼同食同寝,读古籍,聆家训,养成刚毅近仁之德行,同怀悲悯报国情志。虽异翮分飞,终殊途同归。正如唐朝诗人刘长卿诗中所言: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马识途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片来自网络)

人物档案 

马识途,1915年1月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

他自少年时代起即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出生入死,功勋卓著。革命成功后,他在担任政务职责,繁重的工作之余,坚持文艺创作,几十年来写下了700余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多反映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中国革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笔丰厚的宝贵财富。

2000年11月,马识途参观四川省新编地方志成果展留影(图片提供:汪毅)


来源:巴蜀文韵


文/深圳晚报特约撰稿 韩金祥

来源: 巴蜀文韵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