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12月16日 阿来开启“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14 12:0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2023年9月9日,为时一年半的“杜甫 成都 诗”讲座完结。主讲人、著名作家阿来“送别”杜甫离蜀后,一个全新的讲座呼之欲出。

12月16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将正式开启,第一篇章为“岑参蜀中诗”。岑参,曾在阿来讲杜甫时被多次提及,不仅因为他是杜甫的挚友,更在于,他是阿来心中真正的边塞诗人。


阿来

曾经,阿来在甘肃、新疆的大地上跋涉,随身携带的,除了生活必需品,就是岑参的诗集。他无数次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苍茫所击中。阿来说,岑参为什么伟大?因为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里唯一真正抵达塞外,真正去过丝绸之路,出过阳关、玉门关,写出有边塞风光大气象诗歌的诗人。

“岑参蜀中诗”第一讲,阿来定下的主题是《入蜀前,在边塞》,通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玉门关盖将军歌》《优钵罗花歌》《逢入京使》5首诗,详解岑参在塞外的所见所闻,探究他如何创新边塞诗的境界与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的《优钵罗花歌》深得阿来的心。作为一位被誉为“作家中的植物学家”,阿来曾专门在唐诗中寻找真正且纯粹描写自然的作品,但只找到一首,正是岑参的《优钵罗花歌》。“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阿来佩服岑参如此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客观科学又不失美感。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岑参30岁,中进士;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岑参赴安西节度高仙芝幕府,任判官;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岑参回长安。岑参与杜甫、高适等交游频繁。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岑参再赴边寒,任北庭都护封常清幕府度支判官……开讲时,阿来会以小传的形式,让大家真正了解,那个在大唐开疆拓土的历史上留下姓名的诗人岑参。

阿来热爱杜甫,也热爱岑参。他将通过6讲来完成“岑参蜀中诗”。之后,会陆续开讲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和文人范成大,讲述他们笔下的巴蜀与成都。“陆游在入蜀途中一路写下日记见闻,集合为《入蜀记》;范成大则在将要离开成都之际,恋恋不舍地把成都周边如都江堰、青城山等地全部走了一遍,留下一部记录甚详的散文集《吴船录》……”阿来直言,没有杜诗,几乎无法描摹成都;而有了陆游、范成大们,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巴蜀。“因为他们,让世人知道,李白说的'蜀道难'其实真不难!”


为此,阿来郑重地写下:“数公各游宦,不觉蜀道难。”谨以此,寄语全新开启的讲座,还原真正的巴蜀。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