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荐好书】成都风土人文丛书之《郫都乡语词典》:留住声音中的乡愁

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3-11-20 15: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06f480409bc24b8eaaee1e09f0b2dd08.jpg

10077e56200548ad9249d2da2fd984d9.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而乡音方言,正是老百姓最熟悉最贴近的本土文化符号,它在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中不断衍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底蕴。

为更好地推动地方志文化发展,让方志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生活,近日,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成都市郫都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共同编纂出版了《郫都乡语词典》。全书分为凡例、郫都乡语声韵调特点和特殊读音说明、郫都乡语来历举隅、郫都俗话来历举隅、郫都歇后语来历举隅、郫都乡语释义、附录7个章节,通过介绍郫都乡语的声调特点、特殊读音、与普通话的语音变化、来历举隅、乡语含义解释举例等,来展现郫都曾经存在过和正在使用的地方语言,通过方言来展示地方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引导人们多角度地充分了解方言的真实价值与文化内涵,激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促进普通话和地方语言的平衡发展。

新书看点:

保存了逐渐流失的地方语言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没有隔阂,这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使得地方语言渐渐流失。但方言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本土文化的承载者,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方言形式存在的,它的流失将会使许多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空中楼阁。为阻止地方语言资源流失,郫都区史志办启动了郫都乡语的调查、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最终编纂了此书,使得部分已经在同化中消失的方言,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通过了解这些独特的表达,既记录了乡音乡语,也留住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根脉,揭示了本土深厚持久的文化底蕴。

体现了郫都独有的地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郫都来说,传承好独属于郫都的古老乡音,便是抓住了郫都的文化精髓,以乡语作为一把钥匙,洞开一处处展示郫都文化的大门。乡语乡俗,它们是组成郫都人生活最基础的文化元素,却展现了郫都区辉煌的过去与现在。一句“不存在【bo⁵cen²zai⁴】”展现了郫都人的宽容与友善,一句“须须摸摸【xu¹xu¹mo¹mo¹】”体现的是郫都人做事的态度。而从郫都乡语中发掘出来的,如“魌头”“闹倌儿”等富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词,则是真切反映了这片地域丰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说乡语,是承载着郫都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思想、文化习俗、历史掌故的“文化密码”。

激发了爱乡敬乡的家乡情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是民族文化身份最显著的特征,郫都先贤西汉扬雄著有开先河之作的《方言》,乾隆《郫县志》第八章“风俗”附有郫县“乡语”,清嘉庆年间郫县人孙錤著有《方言》(也叫《岷阳方言》),自古以来,郫都人就喜欢通过研究记录地方语言来抒发爱乡思乡之情。在外听到一句家乡话,常让人倍感亲切,这样的亲切早就超出了语言本身的含义,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乡音不改,承载的是对家乡的一份情怀,是乡土人家联系的纽带,那些熟悉的语调如同口口相传的歌谣,它们贴近百姓的生活,融进他们的喜怒哀乐,承载他们的悲欢离合。乡语,是属于家乡的独有记忆。

精彩书摘:

郫都乡语来历举隅

一般人认为,方言是民间的产物,此话不假,但就郫都话而言,需要做一点补充:郫都话里有个别词语并不来自民间口语,而是来自书面语,甚至是儒家经典里的雅语,例如,以前郫都人称入室抢劫的强盗叫“棒客”,而《易经》称入室抢劫的强盗叫“暴客”,两者之间存在变音的联系。又如,“穷斯烂也”来源于《论语》中的名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有的郫都乡语是其他地方的方言音变而来,例如:默祷、撇脱、起发、打发、碍口识羞、下梢头、支脚爪舞等,来自江南吴语。其他的来自文艺作品,如:歪巴利枣是“歪瓜裂枣”的变音,“黄天坝”是黄田坝的讹音,“母猪湾”是猛追湾的讹音,“红砖桥”是红专校的讹音,等等。

这里介绍一下老砍、棒客这两个郫都乡语的来历。

老砍【lao³kan³】

郫都话中贬称常被人欺侮的老实人叫“老砍”。这个俗语最能体现郫都民众的语言智慧,因为这个俗语的形成转了几个弯。

首先,这个“砍”字有它的来历——郫都人从前宰杀肥猪是把猪挂在架子上,头朝下,腹向外,然后用屠刀从中间把猪砍成两半边,俗称“开边”。于是民间就把猪称为“老砍”,像称姓张的叫“老跳”(獐善跳)、称姓马的叫“老跑”(马善跑)一样。再者,郫都话中常用“猪”来贬称被人欺侮的老实人,于是这种人就被俗称为“老砍”。除了口语中的“老砍”以外,郫都民间还有一种肢体语言的“老砍”。当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太老实时,常做出动作:举手掌,五指并拢,拇指对着额头,手掌向额头砍两下,这是给猪“开边”的动作,表示的意思是:“你娃是老砍。”所以,郫都话的这个意思应写作“老砍”而不能写成“老坎”。

棒客【bang⁴kæ⁵】

郫都人俗称抢劫的土匪叫“棒客”,“棒客”一语来源于哪里呢?一说来源于民间故事,一说是古籍《易经》的“暴客”的变音。

第一种说法源于清代道光末年姚莹写的《书棒客之起》,该文说旧时西昌一带拦路抢劫的匪徒自称“棒客”。

第二种说法认为,民间“棒客”这个俗语来源于《易经》。《易经·系辞》在解说“豫”卦时说:“重门击柝,以防暴客。”意思是说,预防入室抢劫的暴客,就要安装两道门(重门),晚上要敲击木梆(击柝)。“暴客”这一雅语被后来的通俗文艺作家用在文学作品中,清光绪初年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回的叫“防暴客谆切付雕弓”,这里的“暴客”指拦路抢劫的强盗。

再者,《书棒客之起》的作者姚莹是道光年间人,《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也是道光年间人,所以,“棒客”与“暴客”出现的时间也就不分前后。从常理上说,上古经籍中的抢匪“暴客”,后来用于通俗文艺中,指拦路抢劫的强盗。有可能是说书人说暴客抢劫时,一般听众听不懂“暴客”,把“暴客”理解为同音词“棒客”——明火执仗(木棒)的土匪。所以说棒客”可能是“暴客”的变音。

雅语在民众口语中演变为他们容易理解的同音熟语,这种语言演变是自然而然的,“暴客”演变为“棒客”也非个例。比如,《论语》里的“穷斯滥矣”,在郫都人的口语里演变为“穷斯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贫困的样子;明朝的公田中有“皇田”,郫都新民场有“皇田坝”,民众在口头上就把“皇田坝”说成他们熟悉的《施公案》的主角“黄天霸”的近音“黄天坝”。

来源: 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徐高芳
来源: 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