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成华区聚焦地域特色 创新开发地情文化

来源: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发布时间:2022-10-09 10:44:3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成华区地志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牢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立足服务人民群众需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存史修志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并重,全方位开发地方志资源,积极拓展用志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加快方志成果转化,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生产地情文化产品,编纂出版《崛起·成华区域六十年实录》《岁月》《脉络·成华一街一巷》《成华北改记事》《成华坐标》《方志成华》《成华史话》《成华拾忆》等展现成华地域文化特色和乡土历史的地情书籍近20册,引导全域“读志”“传志”“用志”,尤其在具有重要价值的口述史、历史文献以及重大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纂工作方面取得非凡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贡献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方志力量。

一、深挖地情,聚焦成华底色

成华区地方志资源丰富,特色独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都东郊,东郊工业区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的城市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谱写了当代成都通过工业带动城市化发展的辉煌篇章。无论是城市史、人文史、经济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东郊工业都是厚重一笔。

(一)扎根历史,阐述时代变迁。成华区地志办认真梳理成华区独具特色的发展脉络,总结成华发展历程,已编纂发行《崛起·成华区域六十年实录》《成华史话》《方志成华》《成华北改记事》等精品地情文化书籍,并逐渐形成了成华工业文明智库与品牌文化特色。

(二)深耕文化,研究维度多元。为讲好成华故事,成华区地志办立足成华地域历史,不断创新研究方向,除认真完成“一年一鉴”目标任务之外,还分别从工业、乡土、人文、古今变迁等诸多维度入手,深耕成华文化。

二、口述历史,勘探地域脉络

通过访谈、口述的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口述史可补正史之阙,丰富一方史志。长期以来,成华区地志办都以口述史为一项特色亮点工作,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述史研究方法,成果显著。

(一)口述历史,样本代表性强。成华区地志办采用非概率抽样法选择访问对象,力图通过口述访谈获取一幅历史的平衡画面。这些受访对象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职业涉及各个领域,性别有男有女,受教育水平各异,使得口述史研究具有代表性。

(二)访谈方法,科学合理有效。访谈之于口述史极为重要,成华区地志办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经过审慎考量,合理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叙事访谈法、事件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等访谈方法,保证访谈效果。

(三)资料整理,力求真实可靠。在对口述资料的整理、分析过程中,成华区地志办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份资料进行编号归档,并对每一份资料进行严肃谨慎地评估,力求口述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四)成果显著,群众反响奇好。在针对东郊工业文明开展的抢救性口述史专题工作中,成华区地志办在“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发布专题文章多达40余篇,读者反响奇好,阅读量、互动量多有逾千者。而且在热议中,成华区地志办又为后续口述工作的开展寻到了重要的线索,由此也让《方志成华(第四辑)》《方志成华(第五辑)》中收录的口述史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书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核心内容。

三、弘扬方志,多元矩阵传播

成华区地志办坚持坚持以高站位、全局观、大视野审视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各项工作,积极宣传弘扬优秀方志文化,充分展现地方志的价值与担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新风采,为成华区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一)与时俱进,丰富方志网络。成华区地志办始终高度重视“方志成华”新媒体矩阵的“多样化、吸引力”展现。通过开设“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建立成华区数字方志馆、打造“方志成华”政务电台等新媒体渠道,将方志文化、成华风采,用百姓易于接受、乐于倾听的方式展现出来,不断提升和扩大成华方志文化影响力。目前,“方志成华”微信公众号已发布近六百篇文章,关注高达数千人次;数字方志馆已迎来780余万位访问者。

(二)面向大众,扩大史志影响。成华区地志办还积极推动省、市方志文化宣传基地落户成华,通过打造社区微方志馆,建设“方志文化进社区”重要宣传基地和展示平台,持续开展方志“七进”活动,广泛传播方志文化,掀起“读志用志”热潮,为城市更新注入方志文化底蕴,助推文化赋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来源: 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