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03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关于印发《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二个五年

 

川志发〔201113

 

各市(州)地方志办公室、省级各部门地方志机构:

现将《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O一一年五月三日


附件

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为促进和指导全省地方志事业未来五年的科学发展,根据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为准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地方志资治、存史、教化功能,为建设四川西部文化强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作,围绕中心和大局,全面推进第二轮修志、年鉴编纂、方志馆建设、旧志抢救保护、信息化建设、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的协调发展,提升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能力。

坚持依法修志。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承编单位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坚持一纳入,五到位,不断增强社会依法修志和用志意识。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新时期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途径。

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存真求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和体例关,编纂精品良志。坚持科技进步,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高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

坚持修用并举。围绕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拓宽用志领域,创新用志手段,发挥服务功能。

二、主要任务

(一)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任务

如期完成《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8卷)的编纂出版;成都、绵阳、德阳、阿坝、广元、雅安6个市(州)与39个重灾县(市、区)完成本地抗震救灾志编纂出版。编纂出版《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文献选》。加强《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中的照片、录音、录像、口述资料以及资料长编收集和开发,确保资料安全保护和有效利用。

(二)扎实推进第二轮修志

按照2005年省委、省政府第二轮修志规划,编纂《四川省志》1种(93卷);续修、新修市、州志21种;续修、新修县(市、区)志181种。加强修志业务指导。建立健全志书编纂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志书编纂规章制度,争取一批志书进入国家志书出版精品工程,全面完成全省第二轮志书编纂

(三)拓展志书编纂工作领域

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志书编纂工作指导;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加大地震灾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地方志工作指导力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大川、名乡名镇志书编纂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爱国主义教材。

(四)加强年鉴编纂工作

加强全省年鉴编纂工作指导,推动市县级地方综合年鉴以及部门、企事业单位专业年鉴编纂出版,创新编辑理念,完善年鉴框架栏目设计,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年度特色,增强年鉴信息可读性、实用性,不断提高质量,打造一批年鉴品牌进入国家先进行列。

(五)加强地方志资源建设和开发

加强地方志资料收集。加大不同载体志书、年鉴、旧志、家谱、族谱等收集整理保护力度,继续开展名人名作征集,多渠道收集地方志文献、口述史、图片及实物资料,丰富方志馆(室)收藏。加强与档案馆、图书馆、文史馆、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交流,探索整合地方志资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逐步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载体多样的地方志文献资源中心。  

坚持修用并举,切实加强地方志成果转化和地情资料研究, 变地方志资源优势为服务中心的工作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社会需求开展地情资源研究,大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与优秀文化,不断开发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配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地方志工作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加快地方志信息化进程。抓住政府信息化建设机遇, 应用网络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加强地方志机构三网一库建设,建设数字方志馆,推进地方志资料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提高地方志资源科学管理安全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地方志网站建设,将地方志网站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办公自动化,加大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不断完善地方志网站,优化党政网上地情资源栏目,充实内容,增强时效性、真实性和社会吸引力;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地方志网站联网和资源共享,加强志书、年鉴、旧志等地情资料抢救保护,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的志书、旧志优先数字化处理。加大全省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

    (七)开展旧志整理和开发

大力推进全省旧志抢救保护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古籍整理保护工作要求,遵循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0761号),依照全省旧志整理方案规范全省旧志的抢救保护。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全省旧志收集整理工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抢救保护方法,对全省现存600多种旧志进行修裱、缩拍、数字化处理;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旧志著录标引、整理点校和影印出版工作,重点推出地方特色鲜明、学术价值高、社会效益好的旧志,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求。

(八)加强各级方志馆建设

    加强地方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数字方志馆,积极推进省方志馆以及各级方志馆工程建设,完善功能,逐步成集地情资料收藏、地情资料研究咨询和地方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基地和中心推动地方志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初步规划,省级方志馆面积6000-10000平方米,市级方志馆面积2000-10000平方米,县(市、区)方志馆面积为300-1000平方米。加强地方志文献资料保管保护,利用网络、展览等形式,强化各级方志馆地情教育、省情教育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作用。

(九)加强地方志宣传工作

积极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和社会文化需求,加强地方志成果转化,举办地方志成果展览,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服务社会。继续做好地方志成果评奖工作和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推荐地方志优秀成果。

(十)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

坚持用理论创新指导地方志工作,及时总结推广两轮修志经验作法,充分发挥各级地方志协会等学术团体作用,通过志稿评议、理论研讨、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加强方志学术理论研讨,总结探索规律,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造就一批学术人才和专业骨干。继续办好各级地方志期刊,不断增强刊物可读性、理论性和专业特色。

三、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依法修志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两个《条例》和《实施办法》,增强全社会的地方志法制意识,各级地方志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修志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认真行使职责,加强区域内地方志行政指导监督。不断完善地方志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及质量标准建设;坚持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推进依法修志工作,确保地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领导体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各级地方志部门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及时汇报工作,加大投入,为地方志事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切实加强监督指导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修志工作检查指导,拓宽地方志工作领域,坚持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进工作。

    ()切实加强修志队伍建设

各地要按照《条例》规定,建立健全机构管理体制,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配合做好领导班子配备工作,要按照德才兼备、老中青、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好修志队伍。积极吸收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参与修志,完善地方志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修志工作者的积极性。

制定地方志人才培养规划,完善培训制度。采取聘请专家授课、举办业务培训班、交流学习、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历深造、参加自主选学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分期分批培训各级志办负责人、各级志书、年鉴主编和业务骨干。

    ()切实加强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

    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十二五规划,并提出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完成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名词解释:

地方志:地方志是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志工作:地方志工作是党和政府基础性工作,是真实记录和反映党和国家历史活动的重要事业。地方志工作包括志书、年鉴编纂、方志馆建设、旧志整理保护、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三网一库:指机关办公网、互联网、党政网和数据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