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详细内容
2023-06-13 21:57:44

三线建设 肩挑背扛建成一座城

来源:2021070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1 15:04:22 浏览次数: 【字体: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内展现三线建设的雕塑。 王东摄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王东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在祖国广袤的中西部各省、区轰轰烈烈展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名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奔赴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陆续建成了2000多家现代工矿企业及科研院所。

史海钩沉,三线建设已被深深地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记忆之中。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留下的物质遗产,如今又有了怎样的变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当下又怎样激励着新时代的国人不断奋进?

坐标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探访

6月15日,记者来到我省传承三线精神的重要阵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蓝天之下,这座外观棱角分明的博物馆显得异常庄重、稳健。

从2015年开馆至今,博物馆已累计吸引各类参观者200万人次,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基地”。

“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有来我们这里参观的……”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吴光远说,针对观众年龄分布较广的特点,博物馆正不断丰富馆内参观路线设置,“就是要让观众更好重温与缅怀那段意义非凡的岁月”。

夺铁会战﹃呆矿﹄炼出第一炉铁水

馆内,一块长1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重1723.2克,3处凸起的分别刻着“攀枝花”几个字的灰黑色微型铸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它是攀钢炼出的第一炉铁水的珍贵纪念。”博物馆讲解员赵宇介绍。

攀枝花地区铁矿资源丰富,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吸引了当时不少地质学家的注意。然而,直到60年代,这里才迎来了大规模开发——196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多名英雄儿女陆续汇聚于此,打响了声势浩大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建设大会战;后来,建设大军突破20万人次;至高峰期,人员高达60多万人次。

赵宇介绍,建设大军起初面临着一个重大技术难题。“按之前的技术,矿石冶炼过程中二氧化钛含量超过16%就无法冶炼,而攀枝花当地钒钛磁铁矿的二氧化钛含量超过30%,因此有外国专家认为这是无法冶炼的‘呆矿’。”

于是乎,一场异乎艰难的“夺铁大会战”拉开序幕——108名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成功解决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难题,进而最终取得了打开充分利用攀枝花资源宝库的大门钥匙。1970年7月1日,随着第一炉铁水缓缓流出,建设者们为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大礼。

其实,革命儿女建设三线的冲天干劲,不仅体现在初期涌现出的“六金花”“八闯将”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更贯穿攀枝花建设与发展全过程。如今,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一面英模墙,精心收藏了从1965年至2015年这片热土上100位各行各业劳模的手印。“没有三线建设,也不会有攀枝花。我们应该学习三线历史、铭记三线历史,让攀枝花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吴光远说。

攻坚克难三线精神成为不朽动力

当年,对于攀枝花的三线建设大军,不仅在于炼钢,更要打好一场以解决通路、通水、通电和住房为中心的“三通一住”歼灭战。

为解决通车问题,先期到达的建设者一放下行李就投入紧张的道路施工:缺乏大型机械设备,建设者们就用农村常见的锄头、镐“手工”凿山,用竹篮当清障工具,硬是克服困难解决了道路问题。其后,国家又从北京、辽宁、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抽调1500多辆汽车,组成五大车队,在缺乏铁路运输的情况下用汽车轮子“驮”来了开发建设攀枝花所需要的各类物资。

不仅创业艰苦,建设者们的生活也异常艰辛。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内,复原了当年建设者的普遍生活场景。“大家都是‘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天当罗帐地当床,睡在草窝看月亮’……”赵宇介绍。

然而,极端的条件却没有难倒三线建设者,在难以想象的环境中,大家喊出了“不想爹不想妈,不想孩子不想家,一心建设攀枝花”的雄壮口号,最终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

“万千军号出战场,渡口英雄自八方,女尽金花男闯将,要教熊虎并投降。”当年,郭沫若为三线建设前辈写下了这样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前辈们热血铸就的三线精神,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赵宇感慨。

来源: 2021070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