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倪良端 ‖ 刘复初在川南为红军长征做的武装准备(中)
刘复初在川南
为红军长征做的武装准备(中)
倪良端
良师指引前进路
同情、怜惜、爱护刘复初的秦镜淮认为刘复初与侄儿秦青川(此时与周恩来等在法国勤工俭学——笔者注)一样,是可造就之材,可以培养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于是,帮助刘复初跨进自己任校董、北师大毕业生方介培任校长的古宋县模范小学校。刘复初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立下目标“门门功课全班第一。”
1930年,刘复初在古宋留影
经过这场风波,刘复初和秦老师的关系更亲密了。他常登门汇报学习情况,聆听老师讲古宋城外面发生的大事。如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成都学生示威游行、秦青川参加留欧勤工俭学运动……刘复初表示:要象秦青川那样,勇敢投身到拯救国家与民族的大事业中去!
在模范小学既勤奋学习,又注重参加社会活动的刘复初,当选学生会主席,学校重大的学生活动由他主持。如示威游行、街头演讲……在家长会上校方对刘复初的表现赞不绝口,把刘复初树立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家长教育培养孩子的榜样。这里的老师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把“五四”后北京、成都等地的进步思想带进了学校,灌输给学生。历史课上刘复初认识到国家处于生死存亡时刻,应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十分敬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特别是方校长向刘复初介绍他读《向导》《新青年》《彷徨》《呐喊》等书刊的心得体会,谆谆教导刘复初:“一个人如果心灵没有升级,仍然是个混沌之人。只有心灵更新了,思想方可升华。”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令刘复初豁然开朗,常常为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忧心冲冲,夜不能寐。
1929年,刘复初考入古宋县历史上第一所中学校。入校后刘复初向校方建议,由县中牵头组建古宋县学生联合会。校方同意并积极筹备。学联会正式成立了,刘复初当选学联会宣传处长。在学联会纪念1929年“五·九”国耻日筹备会上,刘复初倡议“改变斗争方式,向国民党县党部请愿。”他说:“这种斗争方式与游行示威相比,国民党政府容易接受,方式不同目的一样。”与会者采纳后,围绕“请愿”组织发动县城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
5月9日,刘复初等19名进步师生一路高呼口号,鼓号齐鸣直奔县党部。请愿师生跨进县党部大门——空无一人。经四下搜查,在角落里找到一个文书。文书说:县党部书记长谢国忠闻鼓号声越墙躲到县知事府邸了,令我隐匿在此观察事态的进展。虽然请愿事未成,但是震慑了古宋县当局,宣传教育了群众,锻炼了青年学生。
刘复初在县中读书不到1年,继母以歉收为由拒绝每年向刘复初提供3石稻谷。没有生活和学费来源的刘复初不愿为三伯母增加负担,主动向学校申请退学。方介培校长和他的朋友愿为刘复初分担伙食费和学费。刘复初谢绝其好意,义无反顾地离开古宋县中学。
多年后刘复初这样说:我11岁强烈要求上学,遭到继母毒打。后来在外婆支持和三叔祖、姑父、伯母帮助下达到求学的目的。从此我决心勤奋学习,常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鞭策自己。完成学校教授的功课外,还选学一些古文,乐意阅读进步刊物。在高小念书时,考试成绩优异名列在前而受奖,这给我上学能有点补助。升入中学后,一切费用更难解决,因而被迫中途辍学自谋生路……因此我对旧社会极为愤恨,急欲打倒它,去创造新社会。
投身革命兴农运
刘复初在中学历史、地理学习和阅读书刊中,懂得中国处于半封建的半殖民地的社会,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剥削的道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卖国求荣、腐化堕落、欺压百姓,军阀争斗、强收苛捐杂税、造成兵灾匪患无穷,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现实激起刘复初满腔义愤,决心立志救国救民。17岁的刘复初从上海“五卅”惨案、“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失败等在中国发生的血的教训和事实中明白许多道理,斗争必须掌握武装,反帝反封不能纸上谈兵、赤手空挙。
一天,他和好友刘华炯在密林中讨论时局,提出到贵州省赤水县投考崇武学校。刘复初说:“那里以练兵习武为主,专门培养军事人才。我们去那儿学习军事知识,回来开展武装斗争”。这个提议得到刘华炯的支持,约定一同投考。
他们结伴前往赤水县,投考崇武学校,被录取。入学刚两个月刘复初和刘华炯染痢疾病。在校医治无效,备受痛苦,逼迫休学。回到家乡,二叔祖之子卖掉赖以生存的两亩水田,经3个月治疗,刘复初终于从死神手中挣脱回来。
1938年,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刘复初(中)、支队长陈彪(左)、纵队参谋长旷善荣(右)在延安八路军总部合影
此时,在欧洲勤工俭学的秦青川受党组织派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后回到国内,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河南、河北组织农村武装暴动。因身份暴露,党组织让他暂回古宋老家,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在当地培养、发展党员,壮大中共地方组织。在同学秦登高的引荐下,刘复初面见秦青川,秦青川详细具体地介绍苏联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出,中国的革命就是要走苏联的道路。秦青川把自己珍藏的《共产党宣言》油印本送给刘复初学习。那一晚上,刘复初感到仿佛是在沙漠中独行的探索者,见到了绿洲。
为推动苏联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宣传,秦青川提议成立“苏联问题研究会”,刘复初、秦登高是首批成员。这个秘密组织一直活动到1929年2月21日(秦青川病逝——笔者注)。“苏联问题研究会”,深刻地影响了古宋的一代青年。
对积极参加“苏联问题研究会”的刘复初,古宋党组织把他作为培养发展的党员对象。组织安排党员任晋侯与刘复初谈话,要求他到山区的银矿坪去开展工作,宣传、教育、动员苗汉民族群众建立武装,把银矿坪建设为革命活动联络点。刘复初接受组织安排和交给的任务,乐意地去了银矿坪。
来到阔别几年的银矿坪,刘复初开办了烧酒作坊。三叔祖刘小石是大股东,出钱整修房屋,购置造酒设备,提供酿酒原料,放心让刘复初经营烧酒坊。有文化、聪明好学的刘复初很快学会和掌握了全套酿酒工艺,亲手培养了一批酿酒师傅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样,他能用更多精力和时间从事党组织赋予的发动群众的工作。
当时,川黔边界的苗族群众一方面受到军阀的捐税、拉夫、派款等掠夺和土匪抢劫,一方面受到苗族头人土司的剥削压迫,比一般的汉族群众受苦更深一层,日子更为艰难。刘复初对苗族同胞热情、诚恳、体贴、关心。每当苗民上门买酒,刘复初备上咸菜等与之对酌、交谈,启发他们认识贫困和受压迫剥削的根源,劝导他们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同志、同道,军阀、土司就不敢欺负你们了,用喝酒聊天的方式启发苗族同胞觉悟。以烧酒坊为交友场所,刘复初结识了许多苗族朋友,结交了一批苗族弟兄。为团结争取苗族头人和土司,刘复初带上烧酒拜访并与他们交朋友,这样在苗族群众中开展工作不仅方便,而且还能得到头人土司的帮助。
刘复初在银矿坪开办酒坊,以烧酒坊为联络点,在苗汉群众中宣传、发动群众准备建立农民武装的消息传到县城,县府隔三差五地派差役前来刺探和勒索。一天,两个差役带着铁链来到烧酒坊,声称刘复初少报1桶酒,罚款50元,当日交清。不交,绑赴县府按偷税论罪。争执半天,态度强硬的刘复初毫不妥协。差役甩出长长铁链:“到县府去说吧!”刘复初说:“请稍候。”不一会儿,他拿来一把利刀,一根粗麻绳扔到桌上说:“两位,钱我没有,我只有这两样东西,请选吧!”差役不解,刘复初指着刀和绳说:“银矿坪山大林密,我烧酒坊人多势众。宰了、捆了二位扔进深山密林,谁能知晓?谁能发现!不信,哪位先试试?”这番掷地有声的话镇住了两差役,不敢要钱,灰溜溜地走了。
刘复初赶跑差役之事很快从银矿坪传开去,人们赞扬他勇敢强悍之余,悟出一个道理:只要大家团结,官府差役就不敢敲诈勒索百姓。
在经营烧酒坊的日子里,刘复初团结了银矿坪许多苗族兄弟,建立了“苗族协会”。通过“苗族协会”的活动,刘复初在苗族贫苦青年中发现一批有头脑、有魄力的有为人才,经培养教育,党组织考察批准吸收了侯明清、方子才等为“红军之友社”“苗族协会”成员。“红军之友社”“苗族协会”成为银矿坪一带苗、汉同胞向往和信任的群众组织,年轻人争相加入。
1930年11月7日,刘复初在银矿坪主持召开“一社一会”成员纪念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庆祝大会。人们为准时到会场,不少人天未亮就出门赶路。大家高唱《国际歌》,聆听刘复初介绍苏联社会主义成功经验,苏联人民当家作主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牢记刘复初的话:中国的劳苦大众,就是要走苏联十月革命的道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
银矿坪的苗汉群众组织建立了,群众发动了。刘复初在银矿坪的活动引起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古宋党组织决定,调刘复初回城工作。
(未完待续)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红色记忆】倪良端‖刘复初在川南为红军长征做的武装准备(上)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倪良端(原宜宾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辑)
供稿: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